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2.1.3从肺论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肌所致。以胸闷胸痛,体虚乏力,心悸不安,脉律不整等为特征。其病位在心,既往多从心治,使用炙甘草场等方剂以温通心阳,虽有一定疗效,但由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早期多有外感症状,或在恢复期由于感受外邪每最复发和加重,致使病情迁延。刘仍臣教授认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是由于小儿正气虚弱,感受外邪所致。外邪无论由口鼻而入,还是由皮毛而入,必内归于肺而出现肺系症状。肺与心同居上焦,肺主气而心主血,气行则血行,肺气贯于心脉。外邪犯肺后,可迅速由肺袭心而出现胸闷憋…  相似文献   

2.
咳嗽是指外感或内伤等因素、致使肺失宣肃而肺气上逆,以咳嗽或咯吐痰液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在病因方面,《素问·咳论篇》[1]认为是由于“皮毛先受邪气”所致,在病位方面强调“五气所病.....肺为咳”,又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说明咳为肺病,而其它脏腑功能失调,病及于肺,均能导致咳嗽,虽然如此,但六淫致病多从皮毛,或口鼻而入,肺主皮毛开窍于鼻,即使有内伤之咳,但也是由于虚邪贼风之故,故治疗时先从外感论治,笔者不揣浅陋,谨对风寒所致的咳嗽治疗简述如下。1病因病机咳嗽虽是由于六淫所生,风寒暑湿燥火,风为百病之长,风邪与寒热之…  相似文献   

3.
1治疗小儿肺系疾病十法1.1宣肺去壅《本草纲目》云:壅者,塞也。宣者,布也,散也。”宣肺去壅乃指宣散肺部壅塞之气。肺主气之本。《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诸气者,皆属于肺。”肺是主气,司呼吸之器官。《素问·痿论篇》云:“肺主身之皮毛”。皮毛包括皮肤、气...  相似文献   

4.
<正>小儿脏腑娇嫩,易受外邪侵袭,六淫之邪,每多犯肺,使肺失治节。而抵御外邪的卫气的生成有赖于脾的运化。小儿肺脾不足,若喂养不当,或它病牵连,损伤脾胃,饮食停滞,可致脾失健运、土不生金;脾为肺之母,土不生金,可致肺金虚损,卫外功能下降,而招致六淫之邪侵袭。可见儿科呼吸疾病的病位在肺,但与脾胃有着密切的关系。肺脾失调易引发小儿感冒、咳嗽、肺炎喘嗽及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多种肺系疾病。病因病机脾胃为"后天之本"。古人在治疗儿科疾病时重视  相似文献   

5.
<正>皮肤病是指发生在人体皮肤黏膜为主的疾病。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外科疾病虽多发于肌肤之表,但与脏腑的关系十分密切。即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有诸外必本诸内"。基于"肺主皮毛","脾胃为后天之本"的理论,历代医家多从"肺脾"论治皮肤病~([1])。但随着人们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习惯的改  相似文献   

6.
肺主气属卫,司呼吸,外合皮毛,开窍于鼻。若肺功能健全,气生成充实,肺有所主,则皮毛致密,抵抗外邪侵袭能力亦强。反之,肺气虚,宣发卫气和输布精气于皮毛的生理功能减弱,则卫表不固,腠理不实,风寒之邪易乘虚而人致病。此《内经》所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也。均说明正气不虚于内,风寒之邪不得从表入侵犯内。因此,肺卫不固,腠理不实,是风寒束表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名老中医药专家刘弼臣教授简介刘弼臣1925年6月生,江苏扬州人。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儿科教授。刘粥臣教授在继承师门学术思想的基础上,注重汲取前贤之精华,对《黄帝内经》、《伤寒染病论》、《温病条辨》等经典著作仔细研读,体会颇深。他崇尚孙思邈、钱乙、万密斋、龚廷贤、吴谦、叶天士等诸家,并深入研究和探讨。尤其重视钱乙的学术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钱乙“五脏证治”的学术观点。他根据小儿脏腑娇嫩,肺常不足,易受外邪侵袭的生理特点及小儿体属少阳,邪后极易传变,波及他脏的病理特点,提出了从肺论治的学术观点。经多…  相似文献   

8.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小儿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祖国医学认为“肺为娇脏”,“形寒饮冷则伤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小儿形气未充,肌腠疏薄,脏腑娇嫩,卫外功能未固,一切外邪均可乘虚而入。引起肺炎的原因,临床最常见外邪有风寒和风热两种,肺炎的病理虽然以肺气闭塞为共性,但致病原因及机体反应有所不同,因此,在治疗上就有各异,在临床实践中诊疗的几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2.2从心论治小儿为少阳之作,心常有余。若调理不当,易致心火炽盛而变生疾病。钱乙创立了泻心汤和导赤散,用以治疗心火上炎之口糜及心火下移于小肠之淋痛等疾病。刘粥臣教授对泻心法的使用颇有心得,曾用以治疗多种疾病。三黄四物泻心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小儿过敏性紫癜是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以皮肤紫癜,消化道粘膜出血,关节肿痛和尿中带血为临床表现。临床类型较多,其中以皮肤型最为常见。皮肤型紫癜的早期,皮肤出血明显,中医辨证属阳斑者,为温热或湿热所致。热邪犯于血分,迫血妄行,不循常道,外溢于肌肤则发紫癜…  相似文献   

10.
癃闭的病因病机虽复杂多端,但总体可归为膀胱气化失司,发病病位主要在膀胱与肾。但五脏作为一个生理上互相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一脏有病,亦可传及他脏,从而导致疾病的产生。因此癃闭之发病,不但在膀胱与肾,五脏其余之肺、脾、肝、心亦与之息息相关。该文试从理论基础、治法方药方面探究从五脏论治癃闭的规律,以期为临床医家治疗癃闭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婴幼儿腹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消化道疾病,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发病季节以夏、秋为主。中医称本病为泄泻,认为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复感六淫外邪,内伤饮食,均可致脾胃功能失调而成泄泻。中医药治疗小儿泄泻,只要辩证准确,用药得当,常可收到满意效果。今笔者运用宣化分利法之代表方剂五苓散加减治疗35例婴幼儿腹泻,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论肺外治咳九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 ,咳嗽之症 ,从肺论治 ,是为常法。然《素问·咳论》谓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也。”奠定了肺外治咳的理论基础。临证肺外治咳疗效颇佳 ,归纳有九 ,兹述其精要如下。1 润喉止痒以治咳临证常见 ,咳嗽之作 ,每因喉痒气逆则咳 ,以干咳为主 ,少数有痰而量少。咽喉之望诊 ,常见红肿或干红 ,淋巴滤泡增生 ,咽喉不利 ,痒痛而诱发咳嗽。外邪侵袭 ,从口鼻而入 ,咽喉首当其冲。内伤杂病 ,肺胃蕴热 ,或气阴两虚 ,虚火上炎 ,均可致咽喉失于濡养 ,喉痒而咳。故喉痒为本证的重要特征 ,治疗当滋阴利喉止痒 ,使喉得以润 …  相似文献   

13.
小儿肺系疾病病机演变规律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具有“肺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再加之小儿寒冷不知自调,故小儿极易感触外邪而引发肺系疾病。文献报道国内目前小儿肺系疾病仍然居儿童发病率之首,并且中医药在治疗小儿肺系疾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古代医家的经验总结基础上,现代的中医临床对小儿肺系疾病的认识有了新的发展,对肺系疾病的临床辨证采用微观辨病与宏观辨证相结合的临证思维模式,将中医证型演变规律与疾病发展规律相结合进行研究,尤其重视其病机演变规律方面的研究。本文介绍小儿肺系疾病病机演变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过敏性疾病从肺气论治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敏性疾病是以风邪为主侵袭人体肌表,影响脏腑气血运行,津液代谢。笔者根据脏腑气血津液理论,提出治风先治气,因气为血、津之帅,气行则血行,血行风自灭;气行则津行,津行湿自去;气行则郁解。肺主气,主皮毛,朝百脉,为水之上源,故以风邪为主所导致的各种过敏性疾病,从肺气论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咳嗽是临床常见症状,它虽然不是一个独立疾病,但却有不少病人以咳嗽为主诉前来就医.历代医家皆认为"肺为娇脏,怕寒而恶热,故邪气易伤而难治","肺受病易,药入肺难".另外,重视慢性咳嗽的治疗对于许多呼吸系慢性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资料显示[1],除其他因素外,慢性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高危阶段.本人从事呼吸系统疾病诊治多年,对咳嗽的病因病机及治法做了探析,略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糖尿病证型复杂,迁延日久,并发症多。在不同的病理阶段,病机各有所侧重,病变亦可波及五脏,"五脏之伤,穷必及肾",临床治疗消渴病时,应考虑肾虚这一关键,继而分别阴阳气血治疗,本文参阅了古代、现代中医典籍,收集了大量文献资料,探讨从肾论治的病因病机、治疗特点、辨证方药,现简述之。1糖尿病从肾论治的病因病机中医论治消渴,虽然强调肺、脾胃、肾,但其病机  相似文献   

17.
小儿外感包括现代医学的流行性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肺炎等病,常见症状有发热、恶寒、咳喘、鼻塞流涕、咽痛及纳呆、便干等。小儿外感虽属呼吸道疾病,传统医学认为病位主要在肺,但“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并有“聚于胃,关于肺”之说,以及“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等,亦为后世以脏腑辨证治疗外感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肺合皮毛"是中医脏腑与组织器官的相互关系的重要理论之一。"肺合皮毛"源出《内经》。《素问·痿论篇》云:"肺主身之皮毛。"《素问·咳论》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素问·经脉别论》云:"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曼吉磁贴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100例小儿慢性咳嗽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按培土生金的法则选穴,取膏肓、足三里为一组,肺俞、脾俞为另一组,交替使用,痰多加丰隆,喘甚加天突,进行曼吉磁贴穴位贴敷,治疗2周。结果:治疗2周后试验组疗效好于对照组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曼吉磁贴穴位敷贴治疗小儿慢性咳嗽有一定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从寒从虚论治慢性咳嗽的疗效。方法:35例患者,中医辨证分风寒恋肺及肺脾气虚兼风寒恋肺型,前者止咳散重用荆芥治疗,后者止咳散合参苓白术散治疗。结果:经3周治疗好转率91.4%。结论:从寒从虚治疗慢性咳嗽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