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类固醇制剂     
类固醇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表现免疫异常的疾病上,临床方面已得到肯定的评价。然而它对免疫系统的作用机制尚未充分阐明,目前正在继续探索。构成免疫系统的细胞有单核细胞、巨噬系统细胞、淋巴细胞(T 细胞、B 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胸腺上皮细胞等。这些细胞构成脾脏、淋巴结、骨髓等器官或循环于血液、淋巴液中。类固醇对这些细胞、器官基本上起广泛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吸入类固醇制剂的副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祥云 《日本医学介绍》1999,20(12):561-563
现已充分认识到哮喘为慢性呼吸道炎症,而具有明显抗局部炎症作用的吸入类固醇制剂则处于最有效的治疗地位。为阻止呼吸道发生不可逆的结构改变(重构),必需从早期、轻度时期开始(早期介入)吸入类固醇制剂。近年来对哮喘以外的呼吸道疾病,尤其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治疗,也吸入类固醇制剂。由于长时间地、积极地进行吸入类固醇制剂疗法,围绕其副作用,尤其是全身性副作用已成为热门的话题。吸入疗法使用的类固醇量,比全身性使用类固醇的量明显地少,而喷雾吸入的药物,在肺内沉着的量仅10%左右,但从肺组织吸入的类固…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哮喘的概念自 2 0世纪最后 10年发生了巨大的变更 ,即哮喘的基本病理生理改变为慢性气道炎症 ,如能进行正规的以吸入型类固醇激素为基础的抗炎治疗 ,则几乎所有的哮喘患者均能得到控制。基于这一基本概念 ,哮喘病理生理学和治疗方法研究向体系化发展 ,相继颁布了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研究所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的ExpertPanelReport和世界卫生组织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的全球哮喘创议等许多哮喘治疗指南。日本自 1993年由日本变态反应学会制定哮喘治疗指南以来 ,制定了既符合世界潮流又具有日本特色的治疗指南 ,并于 199…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曾有这样的观点,认为外用类固醇制剂经皮肤吸收无全身性影响,即使有影响也非常少。现在证明,外用类固醇制剂能经皮肤吸收,面吸收的途径是毛囊脂腺系和表皮两个经路,吸收后确有全身性影响。外用类固醇经皮吸收产生的全身性影响,在于给药的手段和剂量。现以肾上腺皮质机能抑制为中心对其机制进行了研究,现归纳如下:1.湿疹、皮炎、银屑病等患者给10~60g/日的类固醇制剂,用密封包带法(ODT)或单纯涂敷,充分经皮肤吸收,引起肾上腺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学者均从支气管哮喘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就是气道粘膜炎症这一立场来进行研究 ,药物治疗的疗效亦根据其抗炎作用来评价。吸入型类固醇激素抗炎作用强而全身副作用远低于全身应用类固醇激素者 ,因此导致了支气管哮喘治疗的革命性转变 ,即由支气管扩张剂抑制气道收缩转变为以抑制炎症为中心的治疗。现在内科领域中吸入型类固醇激素处于长期管理药中首选的地位。在儿科领域中 ,尽管意识到吸入型类固醇激素的疗效 ,但日本的儿科医师对其安全性持慎重态度 ,因此其适应证为重度哮喘患者。但由于日本有 2 0年的使用经验和对抗炎治疗…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 ,有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的诊断与治疗指导方针相继发表 ,表明类固醇激素的应用有了一定的标准。然而 ,目前的状况是 ,关于COPD的类固醇激素疗法的作用尚未确定 ,虽然认为急性期全身用药有效的意见不少 ,但慢性稳定期有关吸入、口服类固醇激素的有效性之意见还并不一致。关于吸入及全身应用类固醇激素的大规模随机双盲试验的结果已有新的报告。本文就指导方针赋予类固醇激素疗法的地位及大规模试验的结果加以解释。一、COPD指导方针赋予吸入类固醇激素疗法在慢性稳定期的地位日本呼吸协会 (JRS)、美国胸科协会 (…  相似文献   

7.
早期类固醇激素吸入疗法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类固醇激素吸入疗法,使哮喘控制有了质的提高。尽管如此,还有不少难治性哮喘患者仍未能享受到进入类固醇激素吸入疗法时代哮喘病学研究新成果带来的恩惠。目前可供难治性哮喘患者选择的疗法很少,如何防止哮喘难治化是临床哮喘病学研究的重大课题,早期应用...  相似文献   

8.
9.
抗病毒制剂的出现,使乙型肝炎病毒(HBV)持续感染性慢性乙型肝炎得到病因性治疗。抗病毒制剂有干扰素(IFN)、阿糖胞苷(Ara-A)、阿糖腺甙(Ara-AMP)和acyclovir等,慢性乙型肝炎目前常用IFN治疗。一、慢性乙型肝炎的自然病程HBV持续感染时HBV增殖高或向低增殖期移行则活动性肝损害明显,增殖低时损害轻。但HBV携带者的自然病程表明,约90%病例不表现为临床程度的肝损害,为处于低增殖期(抗-HBe阳性)的无症状携带者,其余约10%进展为慢性肝炎,这种慢性肝炎每年中仍有10%HBeAg可自行消失。这样,慢性乙型肝炎可表现为自然缓解,小儿预后很好,青年人及女性预后较好,男性及中老年人预后较差。组织学上,有肝小叶结构破坏时,如HBeAg消失,也可不发展为肝硬化而病  相似文献   

10.
作者观察了81例长期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制剂治疗的肾病综合征患儿的眼科所见。其中明确为水晶体后囊自内障者为29.7%,有2例呈不能矫正的视力障碍。发病率与投药总剂量成正相关,并有一定的个体差异。经过观察,白内障的程度多为不变或恶化,只有一例好转。在白内障阳性组中合并有其它的副作用者  相似文献   

11.
对于霰粒肿的治疗,过去主要是切开搔爬或全囊摘除,但儿童手术困难较多,且有术后出血等缺点。非手术疗法有红外线照射等,但效果均不满意。1964年Leinfelder 及最近Pizzarllo 有应用皮质类固醇局部注射的报告,著者对57例霰粒肿病人应用皮质类固醇局部注射效果满意。病人男20名、女31名,共51名(57眼)。年龄1~81岁。肿物直径4~20mm。发生部位:  相似文献   

12.
乙型肝炎病毒大约已发现有20年、甲型肝炎病毒大约发现有15年,这以后尽管做了许多努力也没有弄清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的实质。近年又发现C型肝炎病毒(HCV)。本文仅就至今为止所观察的对非甲非乙型肝炎,用因他非龙治疗的临床效果和于扰索对新发现的HCV病毒的抗病毒作用加以阐述。一、非甲非乙型肝炎的临床经过综合临床研究概括如下: 1.发病原因40%是由输血而来,其他60%是不明途径的感染; 2.输血后患肝炎的发病率为20%,其中至少半数是慢性肝炎; 3.慢性肝炎约经过20年可变成肝硬化、肝癌,但是还不清楚其中多少变为肝硬化,多少变为肝癌。肝癌患者40%有输血史,然而重新测定抗HCV抗  相似文献   

13.
对慢性乙肝目前还缺少确切的有效治疗。通常该病几乎不出现症状,不会带来日常生活上的麻烦,其治疗目的在于防止向肝硬化、肝癌或者重症肝炎等的进展。治疗方法包括;(1)以干扰素进行抗病毒治疗;(2)近年出现的口服药物有机锗行免疫赋活治疗和(3)近年始于强力新...  相似文献   

14.
神经类固醇     
神经类固醇(neurosteroids)是由“神经末稍的类固醇合成器官”利用神经系统内的胆固醇或末梢源性前体物质合成,作用于神经系统的类固醇物质。主要包括孕烯醇酮(pregnenolone,PREG),去氢表雄酮(dehydmepiandrosterone,DHEA),孕酮(progesterone,PROG)及其代谢产物。也包括末梢脏器合成并输送到神经系统后发挥作用的皋丸激素(testosterone)和1713.estradiol(雌二醇)等。所以也常被称之为neuroactive stcxoids。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 ,在病毒性肝炎由A~E诸类型中 ,与肝癌密切相关的是乙型和丙型。为积极防治肝癌 ,有必要关注乙、丙型肝炎的研究 ,以期寻找出预防和治疗肝炎的良策。本专辑在报道病毒性肝炎研究现状的基础上 ,重点阐述乙、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专辑选译自 :《医学のあゆみ》2 0 0 2年Vol2 0 0 ,NO 1特集———ウイルス性肝炎の现况と展望。全集由哈尔滨医科大学姚桢教授主译、主审。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非甲非乙型肝炎十分容易转为慢性,可目前还没有有效的防止方法。日本千叶大学第一内科田辺雄一先生等,在非甲非乙型输血后肝炎的急性期,应用胰高糖素,胰岛素疗法(G-I 疗法),取得可喜的效果。对象是60例非甲非乙型输血后肝炎患者,潜伏期均在2周以上,谷丙转氨酶(GPT)峰值显示200mU/ml 以上,发病前后均未给予过抗菌药和抗癌药。这些病例分为2组:G-I 疗法组共17例,把胰高糖素1mg 和胰岛素10个单位加到10%葡萄糖液500ml 里,1天三次,每次3小时内静点完,连续治疗3周。另外43例  相似文献   

17.
邹杰 《日本医学介绍》1994,15(3):128-128
类固醇性骨质疏松症类固醇性骨质疏松症,是肾上院皮质激素治疗或伴随柯兴氏综合征所出现的骨质疏松症。因密质骨比松质骨坚固,故多在脊椎椎体和肋骨发生骨折。1.诊断从引起骨质疏松症的类固醇用量来看,有人报告,强地松龙在男性平均给予6.ling/日,平均应用2...  相似文献   

18.
神经类固醇(neurosteroids)是由"神经末稍的类固醇合成器官"利用神经系统内的胆固醇或末梢源性前体物质合成,作用于神经系统的类固醇物质.  相似文献   

19.
支气管哮喘的基本病理生理改变就是慢性气道炎症 ,最近 10余年来 ,吸入型类固醇激素 ,特别是以英国、北欧为中心的欧洲得到广泛的应用 ,并在改善哮喘死亡率及住院率等方面已初见成效。各国相继颁布的哮喘治疗指南 ,其基本原则均是以PEF测定值作为客观评价哮喘严重程度及决定吸入型类固醇激素的剂量的根据。在日本 ,厚生劳动省也正着手制定依据于证医学的哮喘治疗指南。指南的基本观点是吸入激素药物 ,应以局部作用最佳、全身副作用少、可作为一线药物 ;吸入型β2 激动剂并非定期吸入 ,而是仅为暂时改善自觉症状而临时吸入 ,其吸入次数也…  相似文献   

20.
乙型肝炎     
作者认为存在第6型肝炎病毒,因而试行从一切已知肝炎病毒标记物均呈阴性的患者中检定出新型病毒。即将HBV和HCV均阴性患者血清加以超速离心,把认定含有病毒的沉淀物溶解于缓冲液。为防止混入白细胞和肝细胞核酸,以DNA酶I和RNA酶A处理(病毒被包于蛋白成分为主的壳中,其核酸可免被此类酶分解)。设定此种核酸系RNA,将其以反转录酶行DNA合成反应后用pBR322克隆化;再将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