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急性发作期、缓解期与正常对照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6、IL-8水平及FEV1/FVC值.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急性发作期血清TNF-α、IL-6、IL-8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和对照组(P<0.05);缓解期患者的血清TNF-α、IL-6、IL-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急性发作期、缓解期血清TNF-α、IL-6、IL-8与FEV1/FVC呈负相关(P<0.05).结论 血清TNF-α、IL-6、IL-8水平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炎症反应,可作为判断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INF-α)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在慢性支气管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检测住院慢性支气管炎患者52例(治疗组)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的IL-6、IL-8和TNF-α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急性期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恢复期和对照组(P<0.01),恢复期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慢性支气管炎并发呼吸衰竭和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IL-6、IL-8和INF-α的含量明显高于无呼吸衰竭的急性发作期患者(P<0.01),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的血清IL-6、IL-8和TNF-α含量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低于急性发作期患者(P<0.01)。结论:血清IL-6与IL-8和TNF-α含量测定可作为评估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病情轻重程度及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血清IL-8、TNF-α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45例AA患者及30名健康人血清中IL-8、TNF-α水平.结果 血清IL-8、TNF-α水平AA组及急性AA(AAA)亚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慢性AA(CAA)亚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AA亚组明显高于CAA亚组(P<0.05).AA组血清IL-8与TNF-α水平呈正相关(r=0.682,P<0.05).结论 AA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IL-8和TNF-α过量分泌可能在AA特别是在AAA的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在支气管哮喘患儿中的表达意义。方法 10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42例急性发作期患儿作为A组,64例慢性缓解期患儿作为B组,40例健康儿童作为C组。测定血清IL-17和C反应蛋白(CRP)。结果 B组和C组血清IL-17和CRP无明显差异(t=0.7128、0.4426,P>0.05),A组血清IL-17和CRP均高于B组和C组(t=9.3648、7.0614、10.7716、9.6242,P<0.01)。A组患儿血清IL-17与CRP有明显正相关关系(r=0.7026,P<0.05)。治疗4周后随访40例,血清IL-17为(152.3±21.6)ng/L;治疗后血清IL-17明显降低(t=8.7728,P<0.01)。结论血清IL-17可以用于监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的炎症状态,判断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hs-CRP、IL-18及TNF-α水平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确诊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100例设为试验组,并同时选择该院体检中心的10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2组hs-CRP、IL-18及TNF-α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清hs-CRP、IL-18及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IL-18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714,P〈0.05),hs-CRP水平与TNF-α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714,P〈0.05),IL-18水平与TNF-α水平亦呈明显正相关(r=0.599,P〈0.05)。结论血清中hs-CRP、IL-18及TNF-α水平显著升高,三者水平呈正相关,有助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13、18(IL-8、IL-13、IL-18)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45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急性发作期组)和45例缓解期患者(缓解期组),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进行血清IL-8、IL-13和IL-18水平测定,另外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急性发作期组和缓解期组患者血清IL-8、IL-13和IL-1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5.21,5.13,4.99,5.32,5.48,5.59,均P<0.05);急性发作期组患者血清IL-8、IL-13和IL-18水平均明显高于缓解期组患者(t=4.18,4.71,4.89,均P<0.05).结论 IL-8、IL-13和IL-18可能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可能与IL-8、IL-13和IL-18的上调有关.检测血清IL-8、IL-13和IL-18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进展及指导用药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桂坤  杜娟 《贵州医药》2006,30(12):1072-1074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3(IL-13)和免疫球蛋白G(IgG)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发病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用ELISA法分别测定30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6例肺心病缓解期患者及15例正常对照者血清IL-13水平;用比浊法测定其IgG水平。结果(1)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组和缓解期组IL-13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组IL-13水平高于缓解期组(P<0.05);(2)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组IgG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组(P<0.05)和正常对照组(P<0.05),缓解期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组IL-13和IgG水平呈直线正相关(r=0.90,P<0.001)。结论IL-13与肺心病的发病有关,且和IgG一起与导致肺心病急性加重的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8.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TNF α及IL-6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患者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TNFα及IL-6的变化.方法抽取34例慢性支气管患者治疗前后及27例健康人肘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结果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血清TNFα及IL-6均明显高于缓解期(P<0.01)及对照组(P<0.01),缓解期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革兰氏阴性球菌感染者TNFα及IL-6含量显著高于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者(P<0.01).结论 TNFα及IL-6的可作为判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感染期、感染程度及感染细菌类型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干扰素-γ(IFN-γ)及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2例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者31例、缓解期者31例)血清IL-17、IFN-γ、IgE水平进行检测,并与30例健康受试者(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哮喘患者组血清IL-17、IgE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IFN-γ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急性发作期组血清IL-17、IgE水平均显著高于缓解期组,急性发作期组血清IFN-γ水平均显著低于缓解期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检测哮喘患者血清IL-17、IFN-γ、IgE水平对患者疾病预测及诊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IL-13、TNF-α和IgE在老年哮喘发病中的作用以及IL-13与IgE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哮喘发作期40例、缓解期30例患者及健康对照30例患者的IL-13、TNF-α和IgE水平.结果 哮喘组的IL-13、TNF-α和IgE水平均较对照组高,且发作期与缓解期、缓解期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IgE与IL-1 3呈正相关.结论 IL-13、TNF-α和IgE在老年患者哮喘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与哮喘的病情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哮喘患儿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4(IL-4)与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测定不同时期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IL-12、IL4和IgE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哮喘急性发作组血清IL-12水平显著低于缓解组和对照组(P<0.05),而IL_4和lgE水平却显著高于缓解期和对N~fI(P<O.05).IL-12与IsE呈负相关(r=一0.574,P<0.05),而lL4与 .IsE呈正相关(r=0.587,P<0.05).结论 IL-12和IL4参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整个过程,IL-12降低和I"升高是哮喘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TNF-α和IL-8水平改变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2年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发作期的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为非呼吸衰竭组,实验组为呼吸衰竭组。采用全自动酶免分析仪测定其血清TNF-α和IL-8水平进行比较,并检测其呼吸功能,探究其中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TNF-α和IL-8的血清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FEV1%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TNF-α和IL-8水平和患者的FEV1%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2和-0.65(P<0.05)。结论合并呼吸衰竭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同未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相比血清TNF-α和IL-8较高,TNF-α和IL-8的升高可能加重了COPD患者的气道阻塞,TNF-α和IL-8可以协助对患者的病情和预后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32、IL-6、IL-8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使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例组)进行血清IL-32、IL-6、IL-8及ALT、ALB、TB、AST等肝功能指标水平检测,并与40例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做比较。结果:(1)病例组的血清IL-32、IL-6、IL-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CHB组的血清IL-32、IL-6、IL-8水平随轻度、中度、重度分型呈逐渐升高的趋势;(2)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IL-32水平与ALT、TB水平呈现正相关(r=0.54,P<0.05),与ALB水平呈负相关(r=-0.41,P<0.05);血清IL-6、IL-8水平与ALT、TB水平也呈正相关(r=0.39,P<0.05;r=0.36,P<0.05),与ALB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3)血清IL-32与IL-6、IL-8水平成正相关,(p<0.05);IL-6与IL-8也成显著正相关(r=0.62,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32、IL-6、IL-8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肝功能的相关,能够反映出肝细胞损害的程度及病情严重程度,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及预后有着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张皓炜 《云南医药》2010,(5):515-519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3在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正常组30例,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发作期、缓解期各30例,取静脉血,用ELISA方法分别测定血清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的上清夜中IL-13的水平。同时测定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及改变率(FEV1、FEV1改变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哮喘急性发作期血清及外周单个核细胞(PBMC)诱生的IL-13、FEV1改变率显著高于哮喘缓解期(P〈0.01)。两组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急性期血清和PBMC诱导的IL-13水平与FEV1改变率的关系(r=0.708和r=0.866,P〈0.01)。缓解期血清和PBMC诱导的IL-13水平与FEV1改变率的关系(r=0.862和r=0.928,P〈0.01)。COPD组急性期血清和PBMC中的IL-13水平、FEV1改变率显著高于缓解期(P〈0.01),两组与正常组之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急性期血清和PBMC诱导的IL-13水平与FEV1改变率的关系(r=0.396,P〉0.05和r=0.647,P〈0.01)。缓解期血清和PBMC诱导的IL-13水平与FEV1改变率的关系(r=0.347和r=0.331,P〉0.05)。结论 IL-13参与了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形成,它可能是气道高反应性形成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IL-8、IL-12及TNF-α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2(IL-1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本研究采用ELISA方法检测了4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其中22例合并肾脏损害)以及30例正常健康儿童的血清IL-8、IL-12及TNF-α水平,分别比较急性期和缓解期以及有无合并肾损害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细胞因子水平;分析IL-8、IL-12与TNF-α是否存在相关关系。结果HSP患儿血清IL-8、IL-12与TNF-α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无肾损害HSP与紫癜性肾炎(HSPN)组血清IL培、IL-12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HSPN组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高于无肾损害HSP组;HSP血清TNF-α水平与IL-8正相关(r=0.524P〈0.01)。HSP患儿血清TNF-α水平与IL-12正相关(r=0.670,P〈0.01)。结论细胞因子IL-8、IL-12及TNF-α可能参与HSP/HSPN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癫痫患者的神经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5例癫痫患者血清中IL-2、IL-6和TNF-α的水平,并与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4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癫痫组血清IL-2、IL-6和TNF-α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发现癫痫患者血清IL-2、IL-6与TNF-α水平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49,P〈0.01;r=0.56,P〈0.01)。结论癫痫患者的免疫系统处于活化状态,细胞因子水平的失衡参与了癫痫的免疫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7.
谭丽兰  杜哲明  白羽 《江西医药》2010,45(11):1081-1082,1134
目的通过检测哮喘患儿尿白三烯E4、血白介素-4水平变化,探讨尿白三烯E4用于研究哮喘病情变化的意义。方法年龄3~14岁儿童,23例急性发作期、临床缓解期哮喘患儿及21例健康体检儿童采用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检测尿LTE4、血IL-4水平。结果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尿LTE4及血清IL-4水平均高于临床缓解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缓解期尿LTE4及血清IL-4水平均较健康体检儿童高(P〈0.05);哮喘患儿尿LTE4水平与血清IL-4水平正相关(r=0.819,P〈0.01)。结论 CysLTs参与哮喘急性期和临床缓解期的炎症反应过程,是哮喘的重要发病机理之一;尿LTE4与哮喘的病情变化相关,有助于哮喘病情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浆及诱导痰液白细胞介素5(IL-5)、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特异性放射免疫分析法及酶联免疫法检测36例哮喘患儿急性期外周血浆及诱导痰IL-5、ECP、TNF-α、IL-8表达水平,并以26例正常儿童作对照。结果①哮喘患儿急性期外周血浆IL-5、ECP、TNF-α、IL-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②哮喘患儿急性期诱导痰液IL-5、ECP、TNF-α、IL-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③哮喘患儿急性期诱导痰液IL-5、ECP、TNF-α、IL-8水平显著高于血浆中的浓度(P<0.01);④哮喘患儿急性期血浆及诱导痰液炎性标志物具有正相关性。结论①哮喘患儿血浆及诱导痰液IL-5、ECP、TNF-α、IL-8表达亢进,血浆及诱导痰液炎性标志物具有正相关性,且诱导痰炎性标志物较血浆表达更为亢进,可作为监测哮喘炎症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干细胞因子(SCF)、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4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急性发作组),并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危重组,另选择3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缓解组)和2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检测血清中SCF、IL-6和TNF-α的水平。结果急性发作组患者血清SCF、IL-6和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5);缓解组患者血清SCF、IL-6和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急性发作组患者轻、中、重、危重组血清SCF、IL-6和TNF-α水平逐渐升高,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SCF、IL-6和TNF-α在哮喘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血清SCF、IL-6和TNF-α的水平可能与哮喘急性发作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干扰素-γ(IFN-1)及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2例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者31例、缓解期者31例)血清IL-17、IFN-γ、IgE水平进行检测,并与30例健康受试者(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哮喘患者组血清IL-17、[gE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IFN-1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发作期组血清IL-17、IgE水平均显著高于缓解期组,急性发作期组血清IFN-γ水平均显著低于缓解期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哮喘患者血清IL-17、IFN-γ、IgE水平对患者疾病预测及诊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