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93例嗜铬细胞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回顾分析瑞金医院1998年至2003年所有病理诊断为嗜铬细胞瘤的93例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化检查、影像学诊断。临床上有三联症状(头痛、心悸、多汗)之一的占77.4%;表现为极不稳定性高血压或难治性高血压的占78.5%,18.3%无临床表现,认为是无症状嗜铬细胞瘤。生化诊断阳性率59.6%;B超检查阳性率为97.8%;CT或MRI检查阳性率为97.1%;131碘标记间碘苄胍放射性核素扫描阳性率83.3%。本研究显示尚无一项检查能单独明确诊断嗜铬细胞瘤,将生化、影像学检查结合是术前诊断所必需,而手术后病理学检查是确诊嗜铬细胞瘤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意外发现的嗜铬细胞瘤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嗜铬细胞瘤的主要临床症状是高血压 ,典型的表现为头痛、心悸、出汗三联症等。自 1994年以来我院共收治了5 1例嗜铬细胞瘤患者 ,其中以上述典型的临床症状或高血压为主诉就诊的有 3 2例 ,还有 19例系因其它原因就诊作腹部B超或CT检查时意外发现的 ,占同期嗜铬细胞瘤手术患者的 3 7 2 %。为提高对嗜铬细胞瘤的认识 ,本文对意外发现的该 19例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特点作一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例患者女性 13例 ,男性 6例 ,年龄 1960岁 ,平均 (43 2± 15 7)岁。所有病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 19例病人中常规体检发现的…  相似文献   

3.
肾上腺皮质腺瘤表现为发作性高血压一例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内二科张树林,刘振杰,李远青年人发作性高血压常由嗜铬细胞瘤引起。但1994年5月我科收治1例患者,其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高血压的同时伴有头痛、头晕、心悸、大汗、恶心、面色苍白等类似嗜铬细...  相似文献   

4.
嗜铬细胞瘤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嗜铬细胞瘤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20例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结果:20例均经手术治疗,单侧17例,家族性双侧3例,恶性嗜铬细胞瘤4例,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1例,无症状嗜铬细胞瘤4例。结论:嗜铬细胞瘤典型表现是高血压、头痛、心悸和出汗,而无症状性、家族性和其他非典型的特殊表现需引起注意。儿茶酚胺及影像学检查是主要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5.
正嗜铬细胞瘤是一种起源于肾上腺嗜铬细胞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它可以持续或间断分泌儿茶酚胺,包括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及肾上腺素。肾上腺外来源的嗜铬细胞瘤称为转移性嗜铬细胞瘤。嗜铬细胞瘤典型的临床表现有血压异常波动、心悸、头疼等,严重者可导致高血压危象,危及生命。本文报道了1例位于肝右后叶的嗜铬细胞瘤的青年患者,并讨论了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组织学病理和治疗方法。1病例资料  相似文献   

6.
嗜铬细胞瘤心脏损害的临床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嗜铬细胞瘤心脏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年收治的184例嗜铬细胞瘤患者中61例心脏受累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61例嗜铬细胞瘤患者有可疑心脏损害,占所有嗜铬细胞瘤患者的33.2%,其中确诊病例占所有嗜铬细胞瘤患者的9.2%。嗜铬细胞瘤心脏损害的临床表现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病变、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异常改变等。结论:应重视嗜铬细胞瘤患者的心脏损害。在高血压患者合并心血管病变时,应与嗜铬细胞瘤心脏损害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7.
嗜铬细胞瘤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本文对2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嗜铬细胞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嗜铬细胞瘤临床主要表现为阵发性高血压,头痛、心悸、大汗等症状。不典型临床表现有:(1)无症状;(2)进行性视力下降;(3)脑血管意外。综合本组病例的临床资料,诊断嗜铬细胞瘤的要点有:(1)病史中存在阵发性高血压的线索;(2)血中儿茶酚胺浓度增高;(3)131I-MIBG对诊断嗜铬细胞瘤具有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兼有定位及定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嗜铬细胞瘤由于发生的部位及所分泌的儿茶酚胺种类不同,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本文报道一例嗜铬细胞瘤位于心脏外膜与心包脏层壁层之间骑跨于主动脉窗的患者,除嗜铬细胞瘤的一般特征外,还并发一系列心血管系统的临床症状。患者女性,23岁,因高热、心悸、多汗、气短,于1991年4月28日急诊入院。患者于1990年11月怀孕5个月时,因头晕、头痛、复视,当地医院发现其血压高达24.0/16.0 kPa(180/120 mm Hg),遂终  相似文献   

9.
嗜铬细胞瘤心血管的临床表现多样,但通常表现为持续性或阵发性高血压,同时还伴有儿茶酚胺分泌过量的其他相关症状和体征。其中最危及生命的心血管表现,如高血压急症,是由于肿瘤组织突然分泌大量儿茶酚胺所致。嗜铬细胞瘤患者还可能表现为低血压甚至休克,这些表现可能出现在多系统危象之前。嗜铬细胞瘤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窦性心动过速和心悸,也可表现为更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或传导障碍。随着对应激性心肌病关注的日益增多,人们发现嗜铬细胞瘤还可表现为可逆性的扩张型或肥厚型心肌病。该文对嗜铬细胞瘤心血管表现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进行综述。由于嗜铬细胞瘤的心血管并发症可危及生命,对有临床表现的患者,即使儿茶酚胺分泌正常,也应进行嗜铬细胞瘤的筛查。  相似文献   

10.
家族性嗜铬细胞瘤(附二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嗜铬细胞瘤是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及其它部位的嗜铬组织的肿瘤 ,高血压是其主要特点 ,属继发性高血压的一种类型。约 80~ 90 %肿瘤位于肾上腺髓质 ,1 0 %为双侧性 ,1 0 %左右有家族史。我院近 2 0年来收住 40多例嗜铬细胞瘤患者 ,其中 2例为家族性 ,现报告如下 :例 1 :男 ,32岁。住院号 :6 1 35 4。 1 4年前 (1 8岁时 )开始发作性头晕、头痛伴呕吐、大汗、心悸 ,面色苍白 ,血压高达 2 6 0~30 0 / 1 6 0~ 2 2 0 mm Hg,在我院诊为嗜铬细胞瘤 ,行手术治疗 ,病理证实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术后症状消失 ,血压恢复正常 ,保持在 1 2…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及评价血浆儿茶酚胺(放射酶测定法)与24小时尿香草基扁桃酸(VMA)、3-甲氧基肾上腺素测定在诊断嗜铬细胞瘤的价值。作者对近2年中24例经手术确诊的嗜铬细胞瘤患者及40例临床疑为嗜铬细胞瘤而检查未能证实者,作了上述3项测定并进行对比.在休息、仰卧位静脉取血测血浆儿茶酚胺,40例非嗜铬细胞瘸患者平均为531±289(平均数±标准差)ng/L。23例确诊为嗜铬细胞瘤患者为728~31,000ng/L,除1例外都超过上述40例的最高值。而确诊的22例中,24小时尿 VMA 有11例(占50%),3-甲氧基肾上腺素有5例(占23%),VMA 及3-甲氧基肾上腺有3例(占14%)测定都与未确诊患者的数值相近。作者认为:①血浆儿茶酚胺比24小时尿 VMA、3-甲氧基肾上腺素对嗜铬细胞瘤诊断意义更大。仅依靠后2者,诊断的准确性很不够,且血浆标本比24小时尿易于收集。②嗜铬细胞瘤患者的高血压与血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以少见表现为首发症状的的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嗜铬细胞瘤并具有特殊临床表现的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患者术前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2例患者术前诊断休克;1例患者术前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4例患者术前诊断为视神经炎.所有患者均有高血压.影像学检查均发现肾上腺占位病变,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术后症状好转.结论:嗜铬细胞瘤表现多样化,高血压是重要的诊断线索,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对明确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少见且临床表现差异很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最常见症状为发作性头痛、大汗、心悸伴高血压,发作性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可导致复杂和潜在的致命性心血管并发症.下述临床病例和讨论概括了目前对嗜铬细胞瘤的认识以及为减少与儿茶酚胺有关的术前、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的术前处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异位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异位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定位和定性检查以及治疗效果的资料。结果11例患者表现为持续性高血压,伴阵发性加重。11例测定了血儿茶酚胺,2例同时测定了24h尿儿茶酚胺。6例进行了腔静脉分段取血。8例患者手术治愈,4例患者药物控制良好。结论异位嗜铬细胞瘤以持续性高血压伴阵发性加重表现为主。血儿茶酚胺检查有助于病例诊断。无禁忌症患者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异位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异位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定位和定性检查以及治疗效果的资料.结果 11例患者表现为持续性高血压,伴阵发性加重.11例测定了血儿茶酚胺,2例同时测定了24 h尿儿茶酚胺.6例进行了腔静脉分段取血.8例患者手术治愈,4例患者药物控制良好.结论异位嗜铬细胞瘤以持续性高血压伴阵发性加重表现为主.血儿茶酚胺检查有助于病例诊断.无禁忌症患者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肿瘤,其临床特征除高血压之外,还包括撞击样头痛、心悸、大汗。这些表现呈阵发性发作,每次可持续数分钟到数小时。其高血压一般都比较严重,舒张压不时会超过115mmHg,而且具有易变性;舒张压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可发生大约15mmHg的波动。 曾有报道,嗜铬细胞瘤具有家族性倾向,还易发生于具有多发性内分泌肿瘤ⅡA或ⅡB型综合征,即多发性神经纤维瘤或多发性血管瘤的患者。ⅡA型患者约10%会发生嗜铬细胞瘤,而ⅡB型患者继  相似文献   

17.
<正>嗜铬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分泌儿茶酚胺的肿瘤。在门诊病人中,嗜铬细胞瘤患者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0.1%~0.6%〔1,2〕。普遍认为,嗜铬细胞瘤的流行病学特点呈"约10%规则",即大约10%呈恶性,10%为家族性,10%出现于儿童,10%瘤体在双侧,10%为异位性。但是在2007年,Madani等〔3〕研究指出,异位嗜铬细胞瘤占所有嗜铬细胞瘤患者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PHEO)心血管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74例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症状,血生化、心肌酶谱、血常规、血与尿儿茶酚胺、心电图及治疗情况等临床资料。嗜铬细胞瘤的定位诊断采用超声、CT和/或MRI,定性采用病理诊断。结果入选的74例嗜铬细胞瘤患者中男53例,女21例,年龄13~76岁,平均(48.24±1.62岁),病程1天~30年。以嗜铬细胞瘤三联症之一为首发表现的患者有27例(36.49%)、高血压56例(75.68%)、低血压3例(4.05%)、急性左心衰竭3例(4.05%)、合并冠心病3例(4.05%)、儿茶酚胺心肌病4例(5.41%)。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动过速10例(13.51%),窦性心动过缓5例(6.76%),低钾血症5例(6.76%)。18例患者行心肌酶谱检查,其中16例增高(88.89%)。结论嗜铬细胞瘤患者多伴有高血压、少数可伴有低血压,心律失常以快速性心律失常为主,严重者可并发儿茶酚胺心肌病及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19.
131I-MIBG和PET在嗜铬细胞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嗜铬细胞瘤又称褐色细胞瘤,临床少见,以发作性高血压伴心悸、多汗、头痛三联征为主要特征, 75%-80%发源于肾上腺髓质的嗜铬细胞,在肾上腺外者主要分布在腹主动脉旁、腔静脉旁、腰椎旁、肾门等部位的交感神经组织中,由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而易于误诊,误诊者可因高血压危象及严  相似文献   

20.
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发病情况,病理特征及诊断方法,探讨治疗措施。方法 通过对81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嗜铬细胞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1例嗜铬细胞瘤患者中,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25例,占同期收治嗜铬细胞瘤的30.9%。病人的临床表现除特殊部位肿瘤外与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瘤相似。结论 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临床表现与生化诊断与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瘤相似,其恶性者较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瘤明显增多,定位诊断以^131I-MIBG为特异,治疗以手术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