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场急救知识在农村普及的必要性上海市崇明县合兴乡合作医疗管理站202159杨铭农村中最突出最紧急的现场急救,常见儿童溺水,其次是触电、雷击所致的突然意识丧失,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人体内的组织器官将迅速出现缺血缺氧等严重的病理变化,甚至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2.
猝死是指自然产生的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猝死虽然是飞来横祸,但却不是无缘无故;虽然是突然发生,也并非无因可寻.猝死是由基本病理因素和诱发因素共同造成的.有关专家人为,一个人之所以猝死,说明他的病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如果仅仅是生活中遇到大喜大悲之事,或遭遇恶劣天气,没有严重的病理基础也不足以危及生命.本文从容易导致猝死的几个典型病例开始阐述和分析,怎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可以预防猝死的发生,面临猝死的患者如何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猝死常发生在健康的人,虽然不可预测,但可以预防,通过预防就会减少猝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伤害是目前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我国每年因意外伤害死亡的人数约70万,也是1~34岁人群的首要死亡原因。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及目前国内外校园安全事故报道显示,突发性伤害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4.
猝死的急救     
宁蔚夏 《健康博览》2001,(11):13-13
我国优秀排球运动员朱刚因马凡氏综合征辞世沙场,英年早逝,不仅造成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巨大损失,也引起了人们对猝死的极大关注。那么,什么是猝死?遇到这种意外情况,人们应当怎样应对? 猝死(Sudden Death)又称突然死亡,系一临床综合征,是指平素看来健康或病情已基本恢复或稳定者,在很短时间内突然发生意想不到的非创伤性死亡,往往来不及救治,属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儿童普及急救知识技能的有效途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11月27日凌晨,艺人高以翔在录制节目过程中突发晕厥,经近3小时抢救后,仍不幸去世,年仅35岁。医生宣布原因为心源性猝死。什么是心源性猝死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猝死的定义是: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6小时),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猝死的原因包括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非心源性猝死可见于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7.
心脏停跳105分钟复苏成功,的确是个奇迹,但这只是个例,且此例患者应为心脏不完全停跳,或有体外循环系统,否则是没有复活希望的。  相似文献   

8.
普及营养知识对合理膳食的必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我国居民食物消费不平衡及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现状,并依据人们普遍缺乏营养知识的现实,提出普及营养知识是合理膳食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摘要:急救知识与技能普及现已被许多国家所重视,本文对国外和国内现场急救知识与技能普及的各自特点进行分析,重点探讨参与急救人群、普及手段和急救培训模式等特点,旨在了解国内外现场急救知识与技能普及的现状,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猝死,顾名思义,就是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近几年来,很多名人和企业高管因为冠心病猝死,他们不是忍着病不去医院,也不是没钱看病,而是冠心病本身就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料的特点。大家太不了解冠心病急性冠心病死亡率达67%美国有一项研究表明,若突发冠心病,首次表现为猝死或者心肌梗死的人将占到50%左右。  相似文献   

11.
著名小品演员高秀敏于2005年8月18日在长春寓所因心肌梗死突然去世。高秀敏的猝死是今年继古月之后.又一起演艺界风华正茂人士令人扼腕叹息的意外变故。但心肌梗死这一疾病在“名人效应”中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国城市居民急救知识、态度及能力现状,为开展居民急救知识普及培训提供有益的建议。方法以不记名问卷调查方式,对南充市5个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6.0%社区居民对学习急救知识的态度基本端正。居民获取急救知识的途径单一,以仅从报刊书籍获得急救知识的社区居民为多,占31.3%。社区居民以希望通过现场急救模拟演练来普及急救知识的为多,占31.8%。结论我国城市居民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普及趋势良好,但实际应用并不广泛,急需各方面力量的大力支持,以提高居民应急自救互救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高校非医学生普及急救知识的方法及效果,提高大学生对意外事件的反应和处理能力.[方法]对在校非医学生普及急救常识,通过开设<急救常识>选修课,依托学生社团<新医学会>和红十字会对会员进行急救骨干培训、开展急救知识竞赛和急救知识教育宣传活动等方式,提高大学生急救意识,普及大学生的急救知识.[结论]对非医学生普及急救知识开展系列教学即是一种健康教育,也是一种素质教育,可提高大学生对急救知识的重要意义;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减少学校突发事件对学生的伤害;大学生是社会急救知识普及的生力军,进一步推进民众急救知识的普及,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医药与保健》2011,19(11):10-10
目前认为在温度正常的环境中,一个心脏猝死的患者只有在4分钟内得到复苏,才有望生还。而结合我国的实情,即使是急救网络比较健全的北京,急救半径尚过长,并难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及时到达现场。有资料显示,从目击者发现患者发生心脏骤停到专业急救人员赶到现场为患者救治的平均时间为9分钟,  相似文献   

15.
磺缺乏是全球公认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处于危险状态人群达10亿,2亿多人已患甲状腺肿,2千万人有不同程度的脑损伤。碘缺乏病所引起的智力缺陷在当今世界是公认的重要的预防工作。1990年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通过的《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提出了全球在2000年实现消除碘  相似文献   

16.
<正>现场急救是指意外或事故发生时,在医护人员或救护车未到达前,第一目击者以一般公认的医学原则为基础,在事发现场对患者实行初步的救助或救护,对抢救患者生命、改善病情、减轻痛苦、提高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加快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创伤与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城市人群院前急救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伤害或疾病发生时,最有效的救命的黄金时间仅为最初的几分钟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提高猝死复苏成功率的有效途径。方法:对35例猝死患者院前现场抢救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现场复苏成功率为14.29%,远期存活率为8.57%。结论:院前猝死是院前急救的主要急危重症之一。缩短急救半径、减少呼叫等待时间,早期电击除颤和气管插管是救治院前猝死的重要措施;重视脑复苏,对公众普及CPR技术及相应的急救技能是提高院前心肺复苏的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意外或者事故发生时, "第一目击者"在事发现场对患者实行初步的救助或救护对抢救患者生命、改善病情、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据此, 对常州市肿瘤医院自2015年起开展的"守护天使‘救’在身边, 急救知识普及计划"志愿者活动做了介绍, 对活动的效果和意义进行了分析, 结果认为, 活动的组织, 无论是对院内的工作人员, 还是对社会公众, 都能提高他们作为"第一目击者"的现场急救意识, 甚至提高其急救能力, 为降低院前死亡率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机动车驾驶员进行现场急救知识培训的必要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运输车辆急剧增加,伴随而来的各类交通事故不断上升.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数字表明,仅2002年1~11月份,全国共发生交通事故77.3万起,死亡10.9万余人,伤56.2万余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3.2亿元.可见交通事故给人们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据统计,2002年我市共发生交通事故125起,死亡69人,伤121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8万余元,严重的危害了人们身体健康.由于机动车驾驶员工作在交通运输第一线,接触交通事故最多,到达事故现场最早,而且有时又是当事者.因此,开展对机动车驾驶员进行现场初期救护知识技能培训,使其掌握基本的救护知识技能,可以正确、及时地运用于现场初期急救及自救、互救,为医务人员救治争取时间,创造条件,以期减少伤亡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20.
溺水、触电、中毒、脑溢血及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均可导致摔死,其主要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心跳呼吸骤然停止、动脉搏动消失,如发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术。1遇到突然虚脱倒地的患者,首先应识别其是否丧失意识,救护者可轻轻摇动患者双肩,大声向其问话,也可用疼痛刺激患者,如无反而,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2召唤周围人参加抢救,迅速通知急救中心,并讲明病情、地点、回电口码。3使患者仰卧,背靠坚硬地板,双臂放在身体两侧,头抵脚高,如是颈椎外伤者,搬动时应整体翻转,以免引起颈部扭曲。4解开患者衣领、腰带,清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