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 观察痛经灸(中国灸系列产品)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用痛经灸贴敷关元穴治疗;对照组36例,口服吲哚美辛肠溶片治疗.治疗6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5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痛经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组疗效优于口服吲哚美辛肠溶片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隔中药饼灸联合按摩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96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服用元胡止痛片治疗,观察组给予隔中药饼灸联合按摩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及中医证候积分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明显改善(95.8%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为(3.5±0.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中药饼灸联合按摩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具有三效合一优势,起到调经止痛、活血化瘀、温经暖宫之功效,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分组,观察对照的研究方法.按照研究方案筛选和录入符合要求的患者,所有受试者均应按试验方案方法及疗程治疗,填写临床观察表,以提供对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的数据和资料.结果 临床观察证明,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观察组30例,痊愈13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采用元胡止痛滴丸对照组30例,痊愈6例,显效6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观察组在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10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关元穴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 采用穴位贴敷关元穴治疗原发性痛经104例,并与对照组针灸治疗96例比较.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5.20%,对照组78.13%,穴位贴敷疗法疗效优于针灸治疗(P<0.05).结论 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且疗效优于针灸治疗.尤其适于气血瘀滞及寒湿凝滞之原发性痛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辨证取穴中药穴位贴敷及辨证护理进行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采用辨证取穴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106例,并与对照组口服田七痛经胶囊治疗98例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23%,对照组79.59%,穴位贴敷疗法疗效优于口服田七痛经胶囊治疗(P〈0.05)。结论穴位贴敷疗法及辨证护理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且疗效优于口服田七痛经胶囊治疗。尤其适于气血瘀滞及寒湿凝滞之原发性痛经。  相似文献   

6.
温经汤合辛芥散治疗血瘀型原发性痛经5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中药温经汤内服 ,辛芥散外敷治疗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 :9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5 2例 )和对照组 (38例 ) ,治疗组给予温经汤内服 ,予辛芥散外敷下腹。对照组予消炎痛、维生素B6内服 ,腹部敷热水袋 ,连用 3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症状改善情况 ,分析两组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6 6 % ,对照组总有效率 75 .0 % ,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温经汤内服配合辛芥散外敷治疗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悬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悬灸,对照组采用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配合悬灸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2010年门诊就诊的原发性痛经病人100例,50例采用中药贴敷于气海、关元、神阙三个穴位,50例病人不用中药,只在相应穴位处贴敷。结果:2个疗程后,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痛经有效率98%,不用中药贴敷治痛经有效率32%。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隔药灸神阙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机制。方法:把9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3组各30例,分别是隔药灸组、隔盐灸组、西药组,并设正常空白对照组。结果:隔药灸组(总有效率96.7%)与隔盐灸组(总有效率90.0%)、隔盐灸组与西药组(76.7%)疗效比较,P<0.05;隔盐灸组与西药组疗效比较,P<0.01。隔药灸组与隔盐灸组、隔盐组与西药组治疗后PGF2α比较,P<0.05;隔药灸组与西药组治疗后PGF2α比较,P<0.01。隔盐组与西药组治疗后PGE2比较,P<0.05;隔药灸组与隔盐灸组、隔药灸组与西药组治疗后PGE2比较,P<0.01。隔药灸组、隔盐灸组、西药组治疗前的PGF2α、PGE2指标与正常空白组比较,P<0.01。结论:灸法治疗痛经的疗效优于口服药物,且隔药灸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经期外周血PGF2α含量,升高PGE2含量,降低PGF2α/PGE2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中药灌肠配合敷脐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裴新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10):1164-1165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配合敷脐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的疗效。方法 65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按就诊日期奇、偶数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灌肠配合敷脐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痛经症状进行评分,判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痛经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灌肠配合敷脐能明显缓解子宫腺肌病痛经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抚触与中药敷穴位治疗痛经及伴随症状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痛经患者7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2组均在发病期给予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布洛芬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在经前2 d开始给予下腹部抚触与经期内中药敷关元穴治疗,连续3个月,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抚触与中药敷关元穴治疗痛经及伴随症状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隔药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隔药灸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艾条温和灸法(以下称单纯艾灸法)进行干预,每个月经周期施灸7次,连续3个月经周期。观察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腹部疼痛VA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并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隔药灸组与单纯艾灸组治疗前后腹部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隔药灸组疗效优于单纯艾灸组(P0.05)。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隔药灸组和单纯艾灸组有效率分别为95%、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灸是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瑶药外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及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瑶药外敷,对照组采用暖宫贴贴敷。观察两组患者痛经症状积分、痛经缓解程度、月经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痛经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 05);对照组治疗后痛经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改善不明显。观察组有效率为88. 57%,对照组有效率为64. 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月经持续时间为(4. 80±0. 82) d,恢复了正常月经持续时间,对照组月经持续时间(6. 92±1. 12)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痛经程度改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瑶药外敷法在减轻痛经程度、改善痛经症状、缩短月经持续时间等方面均优于暖宫贴,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其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原发性痛经治疗中应用中药配合针灸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温经散寒、祛瘀止痛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用中药,温经散寒、祛瘀止痛法治疗,以温经汤为基本方加减化裁治疗.对照组40例用消炎痛治疗.结果 两组远期总有效率治疗组90.0%,对照组67.56%,两组远期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温经散寒、祛瘀止痛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温经止痛膏穴位贴敷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于经前及经期穴位贴敷温经止痛膏,对照组18例服用玄胡止痛片,疗程3个月经周期。疗效评价采用治疗前后症状指数积分比较及总疗效比较法。结果两组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治疗前后的疼痛、腰酸、出冷汗、吐泻等症状积分值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为72.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经止痛膏穴位敷贴法治疗原发性痛经,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焦莉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2,(29):3897-3898
目的观察布洛芬缓释胶囊联合中医外治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帖敷及热奄包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停药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92.1%)优于对照组(71.1%),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布落芬缓释胶囊联合中药外治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可靠,适合基县医疗单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暖宫散瘀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给予口服暖宫作用的中药汤剂治疗本病;对照组以少腹逐瘀丸治疗。结果:观察了3个月经周期,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4%;对照组总有效率81%。结论:可见暖宫散瘀中药汤剂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有良好效果,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痛经散贴敷神阙穴配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8月本院接受诊治的76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口服散结痛胶囊,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痛经散贴敷神阙穴配合护理干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方面比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方面比较,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痛经散贴敷神阙穴配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痛经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研究中药敷脐疗法结合微波理疗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9年2月-2010年2月治疗的202例痛经患者为例,对其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一组患者使用中药敷脐结合微波理疗进行治疗,共128例,为观察组;一组患者使用西药治疗,共74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复发率及患者满意率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按上述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8%;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6%;在复发率、患者满意率等方面观察组均有明显优势.结论 中药敷脐疗法结合微波理疗治疗痛经疗效显著,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