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陈晓风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7):64-65,67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6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口服厄贝沙坦,150mg/d,1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40mg/d,1次,d。规范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平均动脉压(MAP)、血肌酐、血尿素氮、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变化。结果治疗组UAER、总胆固醇、甘油三酯、MA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对照组UAER、MAP均明显降低(P〈0.05),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无明显变化;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VAER、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与对照组相比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阿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较单独应用厄贝沙坦临床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武穴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5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2组患者均给予控制血糖等常规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口服厄贝沙坦(150 mg·d-1)治疗,观察组给予口服厄贝沙坦(150 mg·d-1)联合阿托伐他汀(40 mg·d-1)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血尿素氮、血脂、血糖及血压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UAER、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UAE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阿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较单独应用厄贝沙坦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3.
戴荣峰  何军 《广西医学》2014,(12):1808-1810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 93例DN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口服厄贝沙坦并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尿蛋白排泄率(UAER)、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TC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UAER、BUN、Scr、TC、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头晕、ALT升高、腹胀以及血钾升高等,观察组恶心、呕吐、腹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DN疗效好,对临床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老年患者早期糖尿病肾病(DN)尿蛋白、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血脂正常的50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用药组(常规组)25例;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组(联合组)25例,另设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25例。测定治疗前后血脂(CH、TG、LDL、HDL)、ET、NO、CRP、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DN患者血ET、CRP显著高于对照组,NO明显低于对照组。常规组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血脂、ET、NO、CRP、UAER差异无显著性,联合组治疗后CH、TG、LDL、ET、CRP、尿UAER显著降低,NO、HDL明显升高。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改善ET、NO失衡,改善血脂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有保护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魏酸哌嗪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6例早期DK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魏酸哌嗪和厄贝沙坦,而对照组只加用厄贝沙坦,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 UAER)、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血肌酐(Scr)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高于对照组的76.2%( 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UAER、β2-MG及Scr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两组UAER、β2-MG及Scr 水平均有明显下降( P <0.01);观察组UAER和β2-MG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 P <0.01)。结论阿魏酸哌嗪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肾脏功能,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并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厄贝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就诊的78例DN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糖[餐后2 h血糖(2 hPG)、空腹血糖(FPG)]、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及肾功能指标[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2 hPG、FPG、TG、TC、LDL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上述各项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UAER、BUN、Scr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上述各项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DN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厄贝沙坦可提升其治疗效果,调节血糖及血脂水平,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胱抑素C和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东莞市中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接诊的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糖尿病综合治疗联合厄贝沙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阿托伐他汀。干预前后进行血脂(TC、TG)、血压(DBP、SBP)、肾功能(Scr、BUN、UAER)及胱抑素C(Cys-C)和脂联素(ADPN)水平检测并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C、TG、DBP、SBP、Scr、BUN、UAER、Cys-C、ADPN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BUN、TC、TG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Scr、BUN、UAER、TC、TG、Cys-C、ADPN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能够全面改善糖脂代谢紊乱,降低脂联素与血清胱抑素C水平,对于防治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百令胶囊联合厄贝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厄贝沙坦对照组和百令胶囊加厄贝沙坦实验组,治疗疗程为90d;比较两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血肌酐(Scr)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改变.结果: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Scr、UAER和CRP的水平较治疗前显着降低,实验组治疗后的Scr、CRP及UAER水平较对照组亦明显降低(P<0.05).结论:百令胶囊加厄贝沙坦联合治疗早期DN疗效显着.  相似文献   

9.
许福海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3):66-66,69
目的:比较单独使用厄贝沙坦与怡开联合厄贝沙坦在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方面的临床疗效及特点。方法: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64例,根据患者情况及意愿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独使用厄贝沙坦,实验组采用怡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共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肌酐(CR)、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血压(BP)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均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UAER、CR、BP指标,但实验组在降低UAER、CR方面作用更加明显(P<0.01)。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联合应用怡开和厄贝沙坦,比单独使用厄贝沙坦能够更加有效地减少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UAER,延缓糖尿病肾病病情。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肾康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 UAER)、血脂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血压正常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肾康注射液组、肾康注射液加厄贝沙坦联合组,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UAER、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9周后,肾康注射液组和联合组在降低患者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降低血脂及改善患者血液流变性方面均好于治疗前(P〈0.01),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改善情况不明显;肾康注射液加厄贝沙坦联合组在降低患者UAER、血脂及改善血液流变性方面,明显优于单用肾康注射液组(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可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UAER,降低血脂,改善患者血液流变性,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治疗作用,且与厄贝沙坦合用可能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王涛  张凡  魏萌  郭东阳  王英 《西部医学》2012,24(11):2086-2088
目的研究厄贝沙坦联合辛伐他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52例D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6例采用厄贝沙坦治疗,治疗组76例在厄贝沙坦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检测血压(SBP和DBP)、空腹血糖水平(FBG)、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B2微球蛋白(B2-MG)、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TC)。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中除BUN、SCr、TG和TC外,SBP、DBP、FBG、UAER和G2-MG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除BUN和SCr外,SBP、DBP、FBG、UAER、B2-MG、TG和T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且治疗组降低UAER、β2-MG、TG和TC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以更好地降低患者的血脂、UAER和β2-MG,显著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厄贝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1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A组)和治疗组(31例)(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口服厄贝沙坦治疗,B组口服厄贝沙坦和银杏叶提取物片,疗程均为6个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Ⅳ型胶原(Ⅳ-C)水平的变化,同时观察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空腹血糖(FP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脂(PF)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GF-β1、Ⅳ-C及UAER水平均明显下降,且B组较A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治疗后PF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通过降低早期DN患者血清TGF-β1、Ⅳ-C水平而延缓DN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螺内酯联合厄贝沙坦与单用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清蛋白尿的疗效比较,探索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在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价值。方法2007年4~9月本院接受治疗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28例,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螺内酯联合厄贝沙坦组进行12周治疗。检测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醛固酮(ALD)、C反应蛋白(CRP)、血钾等的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均能减少患者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改善内生肌酐清除率、血脂、C反应蛋白水平。而螺内酯联合厄贝沙坦组较单用厄贝沙坦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螺内酯联合厄贝沙坦比单用厄贝沙坦对控制早期糖尿病肾病微量清蛋白尿更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立普妥)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和糖尿病肾病分期诊断标准的早期DN患者,按就诊序号平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盐酸贝那普利(洛汀新)10mg,1天1次,口服;观察组在给予盐酸贝那普利的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20mg,1天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尿蛋白排泄率(UAER)、尿白蛋白、尿素氮(BUN)、肌酐(cr),计算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lc),C反应蛋白(CRP),计算平均动脉压(MAP),观察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的UAER、ACR、CRP、MAP均明显改善(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UAER、AC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贝那普利(洛汀新)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早期DN疗效明显、确切,患者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少,对胰岛素增敏效应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KD)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门诊就诊和住院的60例早期DKD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替米沙坦组、阿托伐他汀组和联合组,每组2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替米沙坦组患者口服替米沙坦片,阿托伐他汀组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片,联合组患者口服替米沙坦片和阿托伐他汀片,疗程3个月。联合组研究期间失访脱落1例。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胱抑素C(CysC)、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尿nephrin水平。结果联合组治疗后TG、CysC、24 h UAER和尿nephrin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TC、TG、LDL-C、CysC和尿nephrin水平均低于替米沙坦组,联合组TG、24 h UAER和尿nephrin水平均低于阿托伐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早期DKD的效果确切,有助于控制血脂和血清CysC,减少尿nephrin的排泄,从而降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16.
TGF-β1与2型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2型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为DN的早期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相应的依据。方法 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把6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组(DM,30例)和糖尿病肾病组(DN,30例),分别检测DM、DN组的尿中的TGF—β1、尿白蛋白和β2微球蛋白(β2-M)。结果 DN组的TGF—β1水平高于DM组和NC组,DM组的TGF—β1水平高于NC组,差异均有显着性(P〈0.01)。结论 DN患者TGF—β1的水平与UAER和β2-M相关,可以作为DN的早期的监控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核因子-κB(NF-κB)P65(ser536)的磷酸化水平、血清炎症因子水平(hs-CRP、TNF-α、IL-6、IL-1β)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影响。方法将72例2型糖尿病早期DN老年患者,半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10mg/d(DN1组,37例)和20mg/d(DN2组,35例),疗程16周。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6周后外周血NF-κBP65的磷酸化水平、血清炎症因子水平、UAEA、血脂(TC、TG、DHL-C、LDL-C)。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NF-κBP65水平、血清炎症因子水平、TC及LDL-C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或P<0.05),以DN2组降低更显著。DN2组治疗后UAER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DN1组无显著下降(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在降低血脂的同时可降低外周血NF-κBP65的活性、血清炎症因子hs-CRP、TNF-α、IL-6、IL-1β水平,改善患者炎症状态,减少尿蛋白,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与阿托伐他汀联用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血脂的影响.方法:107例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1给予阿托伐他汀及常规治疗、治疗组2为厄贝沙坦联用阿托伐他汀及常规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治疗后6周、12周C-反应蛋白及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可明显降低C-反应蛋白及血脂水平,而厄贝沙坦联用阿托伐他汀更优于阿托伐他汀治疗组.结论:早期厄贝沙坦联用阿托伐他汀能有效控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及血脂水平,控制程度优于单用阿托伐他汀.  相似文献   

19.
厄贝沙坦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6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EDN)的临床疗效。方法69例E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治疗组35例,两组均采用饮食控制和糖尿病常规治疗,对照组用厄贝沙坦,治疗组用厄贝沙坦联合阿魏酸钠,疗程为3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的变化。结果治疗组UAER、SCr、BUN均明显下降(P〈0.05),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阿魏酸钠能较好减轻肾损害,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20.
厄贝沙坦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50例DN患者分别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在糖尿病原治疗方案上加用厄贝沙坦片,治疗组加用厄贝沙坦片和丹参注射液,疗程1个月,观察记录患者24b尿白蛋白的排泄率(UAER)、尿β2微球蛋白(β2-MG)等指标的改变。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的UARE、β2MG及血压、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全血低切、全血高切、纤维蛋白原指标均有所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有效降低血压,减少尿蛋白及降低Scr和BUN水平,在配合厄贝沙坦辅助治疗后,更能显著增加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