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尚未发育成熟的早产儿视网膜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发生的一种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和纤维异常增生的视网膜增生性病变,可导致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甚至失明[1].发达国家对ROP进行了深入和广泛的研究,使ROP发生率显著下降[2,3].目前我国ROP的筛查还处于探索阶段,对ROP的总体流行状况及发展趋势,尚未见系统性的研究报道.为此,我们对一组出生体重<2000 g的早产儿和低体重儿ROP筛查阳性率的变化趋势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也无有效的根治办法,因此建立筛查制度进行合理筛查、早期干预,对降低ROP的发生率及致盲率有重要意义[1].目前ROP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多是针对出生体重<1500 g,甚至是出生体重<1250 g的早产儿.有发展中国家的ROP筛查指南评估结果显示,一些比较"成熟"的婴儿错过筛查,而且出生体重>1500 g的新生儿可能患有一些疾病,经历与极低出生体重儿不同的医疗措施[2].所以,我们对一组1500~1999 g早产儿的ROP筛查及治疗情况进行了回顾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发生的一种视网膜血管增生性病变,早期筛查和及时治疗是预防ROP致盲的有效措施.卫生部2004年颁发了<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1]以来,全国一些城市陆续开展了ROP筛查工作,但仅有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筛查和治疗工作相对较成熟[2 4],中小城市医院因对ROP病变了解不深、对筛查重要性认识不足,开展筛查的时间相对滞后,造成中小城市ROP流行病学资料匮乏.  相似文献   

4.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一种发生在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增生性视网膜血管病变, 是导致儿童可避免盲的首位病因[1]。近二十年来, ROP的防治工作在国内得到了广泛普及和推广, 但仍然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目前为止尚无西藏地区早产儿眼底病变筛查的相关报道[2]。随着西藏自治区新生儿医学的发展, 早产儿存活率明显提高, 由于当地特殊地理及医疗条件影响, 早产儿用氧时间长, 而高原缺氧环境对早产儿视网膜的影响尚不清楚, 对ROP发生率的影响也鲜有研究。我们报道一组拉萨地区单中心早产儿的ROP筛查初步结果, 初步探索西藏地区早产儿发生ROP的特点。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导致早产儿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出生体重越低、胎龄越小,ROP发生率越高;ROP早期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或冷冻可以阻止病变发展,使患儿有一个相对良好的视力预后[1-3],但ROP晚期合并视网膜脱离后的治疗效果差且费用高[4,5].所以早期预防和治疗ROP至关重要,但是,目前我国尚缺乏大规模的ROP流行病学研究.我们对2006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0日在广东省6家三级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出生体重<2000 g的早产儿进行了调查,分析ROP的发生率以及不同出生体重、胎龄ROP发生率及严重情况,以期为ROP的防治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导致早产儿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出生体重越低、胎龄越小,ROP发生率越高;ROP早期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或冷冻可以阻止病变发展,使患儿有一个相对良好的视力预后[1-3],但ROP晚期合并视网膜脱离后的治疗效果差且费用高[4,5].所以早期预防和治疗ROP至关重要,但是,目前我国尚缺乏大规模的ROP流行病学研究.我们对2006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0日在广东省6家三级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出生体重<2000 g的早产儿进行了调查,分析ROP的发生率以及不同出生体重、胎龄ROP发生率及严重情况,以期为ROP的防治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导致早产儿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出生体重越低、胎龄越小,ROP发生率越高;ROP早期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或冷冻可以阻止病变发展,使患儿有一个相对良好的视力预后[1-3],但ROP晚期合并视网膜脱离后的治疗效果差且费用高[4,5].所以早期预防和治疗ROP至关重要,但是,目前我国尚缺乏大规模的ROP流行病学研究.我们对2006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0日在广东省6家三级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出生体重<2000 g的早产儿进行了调查,分析ROP的发生率以及不同出生体重、胎龄ROP发生率及严重情况,以期为ROP的防治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一种未成熟或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一种视网膜增生性病变.其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发生率也因各国各地区早产儿出生后的监护水平不同而存在差异.为了探讨ROP形成的危险因素,同时对ROP筛查标准进行简单评估,我们对一组符合ROP筛查标准的早产儿进行了筛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一种未成熟或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一种视网膜增生性病变.其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发生率也因各国各地区早产儿出生后的监护水平不同而存在差异.为了探讨ROP形成的危险因素,同时对ROP筛查标准进行简单评估,我们对一组符合ROP筛查标准的早产儿进行了筛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一种未成熟或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一种视网膜增生性病变.其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发生率也因各国各地区早产儿出生后的监护水平不同而存在差异.为了探讨ROP形成的危险因素,同时对ROP筛查标准进行简单评估,我们对一组符合ROP筛查标准的早产儿进行了筛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特指发生于早产儿特别是过早产儿的以视网膜血管异常增生为病变特征的视网膜血管疾病,是发达国家儿童失明的主要病因.随着围产医学的不断发展,ROP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而早期发现和及时合理的治疗无疑是现阶段拯救ROP患儿视功能的最重要措施.我们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ROP的研究进行综述,内容涵盖了ROP的发病、诊断、筛查、治疗以及随访等诸方面.  相似文献   

12.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早产儿和低体重儿视网膜发生的一种血管增生性病变[1],早期诊断和适时治疗是挽救患儿视力的关键.临床常用的ROP筛查设备广角数码视网膜成像系统(RetCam)因价格昂贵而未普及;双目间接检眼镜检查仍然是国内外公认的ROP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主要方法[2].但临床实际工作中,使用双目间接检眼镜检查诊断该病时常有误诊情况发生.现对我们近期接受转诊和会诊过程中,使用计算机辅助双目间接检眼镜成像技术检查发现的6例ROP误诊情况分析如F.  相似文献   

13.
北京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和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目的 了解我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防治指南出台后,北京新 生儿监护病房(NICU)中ROP的 发病率和全身高危因素。方法 对2005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在北 京六家医院NICU 住院的胎龄≤34周或体重≤2000 g的早产儿进行ROP筛查,同时对其全身的情况进行记录 ,分析ROP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六家医院NICU符合筛查标准 并完成ROP筛查的患 儿639例中,发现ROP患儿69例,占10.8%。69例ROP患儿中,达到阈值或阈值前病变1型需要 进行眼底激光光凝治疗者23例39只眼,占3.6%。ROP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发现,出生体重越 低,出生孕周越小,ROP发病率越高。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低出生体重 、贫血、呼吸暂停>20 s、缺血缺氧脑病和胎盘早剥是ROP形成的高危因素。结论 ROP防治指 南出台后,北京NICU中ROP发生率10.8%。低出生体重、贫血、呼吸暂停>20s,缺血缺氧脑 病和胎盘早剥是ROP形成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4.
我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特点和筛查指南   总被引:50,自引:18,他引:32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ROP)是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发生的一种视网膜血管增生性病变 ,是世界发达国家儿童失明的首位原因。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围产医学也有了极大的发展 ,各种生命支持系统的改进 ,早产儿存活率不断提高。伴随早产儿存活率的提高 ,ROP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 ,由此造成的儿童盲目越来越多。对早产儿进行眼底检查 ,发现阈值病变并及时治疗 ,可以有效地降低 ROP的致盲率。1 ROP的流行病学特点我国大陆目前尚缺乏以人群为基础的 ROP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资料。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 ,80年代 ,在欧美国家的早产儿当中 ,ROP的…  相似文献   

15.
重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防治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Li XX 《中华眼科杂志》2005,41(4):289-291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以往被称为“晶状体后纤维增生症”,是发生于早产儿和低体重儿中的视网膜血管增生性病变。ROP是发达国家儿童首位致盲原因。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围产医学有了较大的发展,各种生命支持系统的逐渐改进和完善,明显提高了早产儿的存活率,随之ROP发生率也相应上升,由此导致的盲童数量也不断增多,应当引起各级医疗单位的重视。因此,有必要就不同地区ROP发生率、ROP防治情况、早产儿视网膜血管发育特征、ROP患儿的视网膜组织学改变特点、ROP的国际分类及治疗时限等情况进行分析和评述。ROP发生率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国家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的救治水平和相关医疗法规健全情况。(中华眼科杂志,2005,41:289-291)  相似文献   

16.
西安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的初步结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适合西安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筛查标准并分析与ROP相关的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西安地区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134例(268只眼)早产儿和低体重儿ROP筛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参照我国卫生部制定的ROP筛查标准,结合本地具体情况,适度扩大筛查范围,将出生体重≤2000 g或矫正胎龄≤34周的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确定为本地区ROP筛查标准,并比较分析两个筛查标准所获结果.检查同时对受检儿全身情况进行评估与记录,分析ROP发生的全身高危因素.ROP患儿组与眼底正常儿组的出生孕周和出生体重比较,采用组间比较t检验;两组受检儿中有持续吸氧史者所占比例的比较,采用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ROP与全身相关因素的分析,采用Fisher精确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西安地区134例(268只眼)早产儿和低体重儿中,共筛查出18例(36只眼)患有不同程度的ROP,ROP检出率约为13.43%.其中男、女性各9例;出生孕周28~34周,平均(30.58±1.97)周;出生体重880~1950 g,平均(1388.89±268.39)g.18例ROP患儿均为双眼患病,其中ROP 1期4例(8只眼);ROP 2期5例(10只眼),其中1例病变侵及Ⅱ区且伴附加病变;ROP 3期伴附加病变5例(10只眼);ROP 4 A期1例(2只眼);ROP 5期1例(2只眼);退行性病变2例(4只眼).按照卫生部制定的ROP筛查标准,西安地区134例早产儿和低体重儿中,仅108例需要筛查,可以涵盖所有ROP患儿,ROP检出率约为16.67%(18/108).在接受筛查的134例早产儿和低体重儿中,眼底正常儿组的平均出生孕周为(32.56±2.00)周,平均出生体重为(1773.91±349.73)g,均明显高于ROP患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孕周t=3.90,P<0.01;体重t=4.45,P<0.01);眼底正常儿组与ROP患儿组有持续吸氧史者所占比例分别为59.48%和6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7,P>0.05);缺血和缺氧性脑病及胎盘早剥在眼底正常儿组与ROP患儿组的比例分别为12.07%与33.33%(P=0.030)和0.86%与11.11%(P=0.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早产、低出生体重、缺血和缺氧性脑病、胎盘早剥等影响胎儿发育的相对缺氧因素与ROP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 西安地区ROP检出率与国内其他地区报道的数据相近.我国卫生部制定的ROP筛查标准适合西安地区的ROP筛查工作.早产、低出生体重及相对缺氧因素是ROP发生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开展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筛查工作,强调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早期干预。方法对住院85名出生体重低于或等于2500g,胎龄少于或等于32w的早产儿或患有全身疾病的早产儿进行常规的眼部检查。对于发生ROP的患儿,每2w复查眼底,直至视网膜正常血管化或ROP发生退行性改变;如发现ROP阀值病变的患儿,则立即行激光光凝治疗。结果85名早产儿发现有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者14例,占16.44%,其中ROPⅠ期8例,Ⅱ期3例,Ⅱ期+3例。本组资料中,出现ROP的早产儿均为出生体重≤2000g,高浓度氧疗(〉40%)持续5d以上。发现早产儿出现ROP,经过调整氧疗的浓度及氧疗的时间,从而控制了ROP病情的发展恶化。结论严格把握ROP的筛查标准,控制氧疗的浓度和治疗时间,是防治ROP的关键所在。ROP的筛查工作依靠儿科医师与眼科医师的密切配合,针对ROP的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才能有效地控制ROP的发生、发展,防止ROP的致盲。  相似文献   

18.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筛查在很多国家中已成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的一项常规检查.我国2004年《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1]颁布以来,ROP筛查工作也在全国各地陆续开展.尽管ROP筛查是一个基本无创性检查,但筛查本身会造成受检儿的一些生理变化,也存在一定风险和并发症[2],有些严重意外一旦发生,会危及受检儿生命.所以随着ROP筛查工作的逐渐普及,筛查的规范性和安全性也日益受到关注[3].为此,我们对一组早产儿和低体重儿ROP筛查的相关意外和并发症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7月1日至2011年7月1日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和NICU及外院会诊的早产儿和低体重儿833例1666只眼ROP筛查资料.对出生体重<2000 g的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在出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开始进行ROP筛查,并随诊直至周边视网膜血管化,对于有严重疾病的早产儿与新生儿科医师共同会诊后适当扩大筛查范围[1].其中,男性524例,女性309例;胎龄27~34周,平均胎龄(33.8±2.6)周;出生体重800~2600 g,平均体重(1875.6士237.8)g.  相似文献   

19.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治疗的关键是通过规范的筛查,早期发现并及早干预,即对阈值病变者进行积极的激光光凝或冷冻治疗[1].激光光凝治疗大多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进行,故ROP围手术期处理需要新生儿科、眼科、麻醉科医护人员的密切合作.目前,国内有关激光光凝治疗ROP的报道较多.但其围手术期管理模式却不尽相同[2].我们对一组在深圳市各医疗机构NICU行激光光凝治疔的ROP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并探讨了围手术期的管理经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治疗的关键是通过规范的筛查,早期发现并及早干预,即对阈值病变者进行积极的激光光凝或冷冻治疗[1].激光光凝治疗大多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进行,故ROP围手术期处理需要新生儿科、眼科、麻醉科医护人员的密切合作.目前,国内有关激光光凝治疗ROP的报道较多.但其围手术期管理模式却不尽相同[2].我们对一组在深圳市各医疗机构NICU行激光光凝治疔的ROP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并探讨了围手术期的管理经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