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抑制NAD(P)H氧化酶表达和活性对大鼠糖尿病肾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4,25(3):245-248,263
  相似文献   

2.
鲁辛  蔡德鸿  张桦  孙嘉  陈宏 《广东医学》2007,28(1):17-20
目的 探讨分离纯化的人胰岛细胞是否表达NAD(P)H氧化酶亚基p22phox,通过体外实验了解该酶在血管紧张素Ⅱ损伤胰岛细胞功能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对分离纯化后的胰岛分别进行p22phox亚基和胰岛素免疫荧光检测;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不同浓度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拮抗剂及NAD(P)H氧化酶抑制剂干预下胰岛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结果 免疫荧光标记胰岛p22phox亚基和胰岛素均呈强阳性;血管紧张素Ⅱ抑制高糖刺激下胰岛细胞胰岛素的分泌,使用AT1受体拮抗剂或者NAD(P)H氧化酶抑制剂能拮抗血管紧张素Ⅱ的抑制作用.结论 分离纯化的人胰岛细胞表达NAD(P)H氧化酶;血管紧张素Ⅱ可能通过激活细胞表面NAD(P)H氧化酶使胰岛细胞发生氧化应激,从而损伤胰岛细胞的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旨在探讨高血压病人及家系中血吞噬细胞NAD(P)H氧化酶P22phoxmRNA的表达及其与高血压病氧化应激时抗活性氧单位、一氧化氮(NO)水平变化间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分为有高血压家族史的高血压组(FH)和正常组(FN),无高血压家族史的高血压组(NFH)和正常组(N).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血中吞噬细胞,采用Rt-PCR技术检测吞噬细胞NAD(P)H氧化酶P22phoxmRNA的表达量;比色法检测血清中NO含量及抗活性氧单位水平.结果FH组、NFH组分别较FN组、N组P22phoxmRNA高表达(P<0.01),FH组较NFH组、及FN组较N组P22phoxmRNA高表达,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高血压组血清NO含量、抗活性氧单位水平较正常组降低.统计学相关性分析4组人群血清NO含量、抗活性氧单位水平与相应的吞噬细胞NAD(P)H氧化酶P22phoxmRNA表达量呈直线相关.结论高血压组血吞噬细胞NAD(P)H氧化酶P22phoxmRNA较正常组有显著的高表达,且其表达可能受遗传因素的影响;高血压患者血清NO含量、抗活性氧单位水平的变化与吞噬细胞NAD(P)H氧化酶P22phoxmRNA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人血吞噬细胞NAD(P)H氧化酶P^22phox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高血压氧化应激时抗活性氧单位、一氧化氮(NO)水平变化间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组(EH)和正常组(N)。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血中吞噬细胞,采用Rt—PCR技术检测吞噬细胞NAD(P)H氧化酶P^22phoxmRNA的表达量,比色法检测血清中NO含量及抗活性氧单位水平。结果 高血压组血吞噬细胞P^22phoxmRNA较正常组高表达,高血压组血清NO含量、抗活性氧单位水平较正常组降低。统计学相关性分析两组人群血清NO含量、抗活性氧单位水平与相应的吞噬细胞NAD(P)H氧化酶P^22phoxmRNA表达量呈直线相关。结论 高血压组血吞噬细胞NAD(P)H氧化酶P^22phoxmRNA较正常组有显著的高表达,高血压患者血清NO会号、抗活性氢单位水平的变化与吞噬细胞NAD(P)H氧化酶P^22phoxmRNA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洪建  门湘云 《医学综述》1999,5(11):492-493
<正>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约30%~40%的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M)和20%~30%的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患者罹患此病。如不及时治疗,将导致肾功能进行性下降,常引起终末性肾衰,且常与病死率很高的心血管疾病相伴。 多种方法已用于DN的早期治疗,低蛋白饮食虽减轻肾功能受损,但却加重了DM患者的营养不良,DM控制与并发症实验证实,强化胰岛素疗法使IDDM患者发生视网膜、肾脏和神经并发症的危险性降低6O%,但低血糖发生率也增加3倍。自70年代,传统降压药已用于DN的早期治疗,并发现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可恶化DM的糖、脂代谢,钙拮抗剂中的硝苯吡啶因舒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C242T基因多态性与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18例脑出血患者?125例脑梗死患者和147例正常对照组,研究对象均来自上海地区汉族人群,3组在年龄?性别构成比?体质指数(BMI)等基线指标均没有明显差异,分别进行血糖?血脂等各项指标的测定,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和基因测序方法比较其在不同人群中的基因突变频率?结果:脑出血组?脑梗死组CT + TT基因型(9.3%?9.6%)和T等位基因(4.7%?5.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0%和1.0%,P < 0.05),脑梗死组中发现1例TT基因型,出血组与正常对照组均未发现TT基因型,与基因测序结果一致?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p22phox亚基C242T基因多态性与脑出血的相关性(β = 1.712,OR = 5.537,95%CI:1.120~27.381,P = 0.036),与脑梗死的相关性(β = 1.432,OR = 4.187,95%CI:0.934~18.774,P = 0.061),表明C242T基因多态性可能是脑出血?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C242T多态性与脑出血?脑梗死均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能是脑卒中的一个危险因素?但与高血压和饮酒等传统危险因素相比,C242T多态性对脑梗死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各型高血压,发挥直接及间接的心脏保护作用。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具有相关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糖尿病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均有效,在延缓糖尿病患者肾脏病进展中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相关研究证实ACEI类药在改善肾小球高灌注、高滤过上并不是因为其自身的降压效果。同时在改善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方面亦发挥重要作用。并且该类药物在改善糖尿病肾功能不全上同样有一定作用。国内外不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报道,证实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对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9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7例,使用氯沙坦100 mg 1次/d;B组51例,使用贝那普利10 mg 1次/d。分别于治疗3个月后检测24 h尿白蛋白量和血肌酐值。结果两个治疗组在治疗3个月后2,4 h尿白蛋白量显著减少(P〈0.01),血肌酐的指标也明显变化(P〈0.01)。而两组之间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EI和ARB可显著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10.
伊贝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TGFβ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莉  马骥  林善锬 《上海医学》2002,25(1):39-42,I002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的AT1受体拮抗剂伊贝沙坦对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脏TGFβ1表达的影响 ,并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福辛普利加以比较。方法 糖尿病模型大鼠随机分为伊贝沙坦组 (4 0mg/kg)、福辛普利组 (4 0mg/kg)、两药合用组 (2 0 2 0mg/kg) ,糖尿病对照组。另设一组正常对照组。给药 4周末观察各组血压、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水平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TGFβ1的表达 ,并应用病理图象分析软件对其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同糖尿病对照组相比 ,伊贝沙坦组、福辛普利组及合用组的血压下降 ;TGFβ1的表达明显降低 ,下降幅度分别达 79.2 %、81.7%和 84.9%。但各用药组间血压及TGFβ1表达的下降程度无明显差别。结论  1.伊贝沙坦可以抑制糖尿病大鼠肾脏TGFβ1的表达 ,其效果与福辛普利相似。 2 .在本次实验条件下 ,合用组与单用药组相比对TGFβ1表达的影响无统计意义上的差别 ,但更多的样本数、更长的观察期以及药物剂量比例的变化也许有助于差异的检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C242T基因多态性与以蒽环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经病理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确诊DLBCL患者32例,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C242T位点的基因型,观察其不同基因型与化疗效果的关系。结果 32例DLBCL患者中,CC基因型22例(68.8%),CT基因型10例(31.2%),其中16例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近期缓解率为78.1%。其中CC型有效20例(62.5%),CT型有效5例(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野生基因型(CC)对以蒽环类为基础化疗敏感,临床疗效优于突变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西拉普利对糖尿病肾病 (DN)保护作用和对肾小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 (STZ)诱发糖尿病 (DM)大鼠模型并给予西拉普利 1mg/ (kg· d)治疗 2周、8周 ,观察大鼠肾小球肥大、肾功能和尿蛋白的变化以及用免疫组织化学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定位、半定量检测 VEGF和 ICAM- 1的表达。结果  2周时糖尿病组肾重 /体重、CCr和 2 4 h尿蛋白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P<0 .0 1)。免疫组化提示 ,肾小球 VEGF、ICAM- 1表达也增加 ,8周时达高峰 ,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西拉普利作用 8周后 ,可降低肾重 /体重、CCr和 2 4 h尿蛋白 ,减少肾小球 VEGF、ICAM- 1表达水平 ,与糖尿病组比较 ,P<0 .0 5。结论 西拉普利可抑制糖尿病大鼠 VEGF和 ICAM- 1的表达 ,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Introduction Oxidativestressandtheproductionofintracellularreactiveoxygenspecies (ROS)havebeenimplicatedinthepathogenesisofatherosclero sis[1] .ROSandtheirbyproductsnotonlymaybecyto toxictocellsbutalsoplayaroleinsignaltransductionprocessessuchascell growthandposttranslationalmodificationofproteinswhichwillcontributetotheformationofatherosclerosis[2 ] .EarlystudiesreportedthattheactivationofAngiotensinⅡtypeⅠreceptorisinvolvedintheoxidativestress :ItnotonlyspecificallyactivatesNAD(P)Hoxi…  相似文献   

14.
研究蝮蛇抗栓酶(SVATE)对糖尿病肾病(DN)氮质血症期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血液流变学异常的DN氮质血症期患者42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包括糖尿病饮食控制及优质低蛋白饮食;另一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SVAET静点,3疗程后比较两组肾功能改变。结果:尿白蛋白、肾小球滤过分数与高切还原粘度、低切还原粘度、纤维蛋白原、胆固醇、甘油三酯呈明显正相关。肾血浆流量上升、肌酐清除率无变化。SVATE组的这种相关性较常规治疗组更为明显(P<0.001)。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SVATE对DN氮质血症期患者能改善肾内血流动力学紊乱、减轻并延缓DN肾衰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苯那普利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AngⅡ水平、磷酸化ERK1 2 (P4 2 4 4MAPK)表达及肾脏病理变化的影响 ,探讨苯那普利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 18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A组 ,n =6 )、实验组 (n =12 )。实验组大鼠用链脲佐菌素 (STZ ,6 0mg kg )腹腔注射制成糖尿病模型后 ,再随机分为糖尿病组 (B组 ,n =6 ) ,以及糖尿病苯那普利 (6mg·kg 1 ·d 1 )治疗组 (C组 ,n =6 )。于实验组大鼠确定糖尿病模型成功后 8周末时 ,称体重 ,留取 2 4小时尿 ,采下腔静脉血 ,取双侧肾脏 ,称肾重 ,留取肾脏标本。测血糖、肌酐清除率 (Ccr)、肾肥大指数 (肾重 体重 )的变化。肾组织做常规病理检查 ,放免法测定血浆及肾脏组织的AngⅡ含量 ,Western blot法分析肾脏磷酸化ERK1 2的表达。结果①苯那普利对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无影响。②糖尿病大鼠于 8周末即已出现明显的糖尿病肾病表现 :Ccr(2 .4 3± 0 .2 5 )明显高于正常大鼠 (0 .77± 0 .0 9) ,肾脏肥大指数 (10 .38± 0 .73)明显高于正常大鼠 (6 .5 6± 0 .4 3)。③苯那普利治疗糖尿病大鼠有明显的肾脏保护作用 :苯那普利治疗 8周末其Ccr(1.6 4± 0 .13)较糖尿病组 (2 .4 3± 0 .2 5 )有明显下降 ,第 8周末肾脏肥大指数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将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和糖尿病模型组(DM组)各16只,于成模后第2,4周各处死8只。采用特异性抗体和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每例大鼠肾组织中VEGF中VEGFR表达的分布范围及强度变化进行观察,并结合生化指标及肾脏病理进行了分析。结果 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VEGF及VEGFR表达的分布范围及强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第2周组有升高趋势,第4周组升高呈显著性差异(P<0.01),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亦显著升高(P<0.01),且肾组织中呈现肾小球内皮细胞增生,典型的结节性变等病理改变。结论 肾局部VEGF及VEGFR表达的增加参与也糖尿病肾病(N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前列腺素E1联合百令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静脉输注前列腺素E1(PGE1)联合口服百令胶囊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尿白蛋白的影响.方法 糖尿病肾病患者15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PGE1组、百令胶囊组及治疗组,治疗组应用PGE1联合百令胶囊治疗,PGE1组应用PGE1治疗,百令胶囊组应用百令胶囊治疗,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PGE1组、百令胶囊组尿白蛋白排泄量和血肌酐含量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GE1组、百令胶囊组、治疗组分别与对照组尿白蛋白排泄量和血肌酐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PGE1组、百令胶囊组作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3个月,尿白蛋白和血肌酐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前列腺素E1、百令胶囊均能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量和血肌酐水平,改善肾功能,两药联用疗效优于两药单用.  相似文献   

18.
培哚普利对糖尿病肾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观测了培哚普利对DN患者RAS影响。44例无高血压,持续有微量白蛋白尿的排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培哚产利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培哚普利治疗8周后DN患者增高的RAS活性被抑制,表现为血管紧张素Ⅱ水平降低35.8%,PRA增加,较常规治疗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