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有效的治疗鼻腔,鼻窦肿瘤手术方法。方法:利用改良面部正中翻揭术治疗24列鼻腔,鼻窦肿瘤的病人,其中6例结合内镜技术,该术式将传统正中翻揭术的鼻前庭环形切口改为鼻中隔的贯乇开和鼻腔外侧壁的骨膜下切开。本组病例,筛窦骨瘤2例,鼻中隔血管瘤1例,鼻腔,筛窦血管瘤3例,鼻腔,上颌窦血管瘤3例,鼻腔筛窦内翻乳头状瘤7例,鼻腔筛窦鳞癌2例,鼻腔鳞癌3例,上颌窦鳞癌2例,复发性上颌窦鳞癌1例。鼻腔筛窦内翻乳头状瘤和恶性肿瘤,皆未侵犯前筛窦 ,前颅底及眼眶,鼻腔筛窦内翻乳头状瘤和鳞癌术后皆行放疗。结果:24例手术皆成功。该手术切口可变通,对鼻腔,鼻窦,鼻咽及前中颅底皆可充分暴露,结合内镜技术可减少术中创伤和术后并发症。患者对术后外形皆满意。无鼻前庭狭窄,鼻中隔穿孔,口鼻瘘管等;12例面部麻木主后6个月均渐好转;5例溢泪皆行泪道冲洗后好转;1例复发性上颌窦癌病人再次手术后3个月因肺部转移死亡;1例鼻腔筛窦内翻乳头状瘤术后8个月复发。结论:改良面部正中翻揭术是一种变通而实用处理鼻腔,鼻窦肿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改良面部正中翻揭术在鼻腔鼻窦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有效的治疗鼻腔、鼻窦肿瘤手术方法。方法 :利用改良面部正中翻揭术治疗 2 4例鼻腔、鼻窦肿瘤的病人 ,其中 6例结合内镜技术。该术式将传统正中翻揭术的鼻前庭环形切口改为鼻中隔的贯穿切开和鼻腔外侧壁的骨膜下切开。本组病例 ,筛窦骨瘤 2例 ,鼻中隔血管瘤 1例 ,鼻腔、筛窦血管瘤 3例 ,鼻腔、上颌窦血管瘤 3例 ,鼻腔筛窦内翻乳头状瘤 7例 ,鼻腔筛窦鳞癌 2例 ,鼻腔鳞癌 3例 ,上颌窦鳞癌 2例 ,复发性上颌窦鳞癌 1例。鼻腔筛窦内翻乳头状瘤和恶性肿瘤 ,皆未侵犯前筛窦、前颅底及眼眶。鼻腔筛窦内翻乳头状瘤和鳞癌术后皆行放疗。结果 :2 4例手术皆成功。该手术切口可变通 ,对鼻腔、鼻窦、鼻咽及前中颅底皆可充分暴露 ,结合内镜技术可减少术中创伤和术后并发症。患者对术后外形皆满意。无鼻前庭狭窄、鼻中隔穿孔、口鼻瘘管等 ;12例面部麻木术后 6个月均渐好转 ;5例溢泪皆行泪道冲洗后好转 ;1例复发性上颌窦癌病人再次手术后 3个月因肺部转移死亡 ;1例鼻腔筛窦内翻乳头状瘤术后 8个月复发。结论 :改良面部正中翻揭术是一种变通而实用处理鼻腔、鼻窦肿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像学在诊断鼻眼颅相关疾病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42例鼻腔鼻窦肿瘤患者的影像学及病史资料,对比影像学及术后诊断的异同.结果 42例的影像学所示是鼻窦肿瘤累及眼眶30例,分别为眼眶的内上壁、内壁及下壁;累及颅底17例,分别为前、中颅底的额叶、颞叶、破裂孔、海绵窦等部位.42例中36例行手术治疗,术中见眼眶骨壁吸收21例,累及颅底16例,与影像学所见基本一致.结论诊断鼻腔鼻窦肿瘤需靠临床症状及体征,但影像学检查在诊断上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鼻腔鼻窦肿瘤侵犯前颅底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肿瘤侵犯前颅底的手术方法。方法:经眉弓额窦前径路切除侵犯前颅底的鼻腔、鼻窦肿瘤14例,7例前颅底骨质破坏直径在2cm以下,硬脑膜完整者未行前颅底修复;7例既有前颅底骨质破坏,又有硬脑膜缺损且直径在2.5cm以上者,以带蒂额肌骨膜瓣、帽状腱膜额骨膜瓣或带蒂颞肌筋膜骨膜瓣修复。结果:术后随访1~8年,11例恶性肿瘤中,2年存活1例,3年存活6例,4年存活2例,术后2年内死亡2例;3例良性肿瘤均健在。所有病例均未发生颅内外感染、脑脊液漏及脑膜脑组织膨出。结论:该术式接近病变部位,各鼻窦暴露满意,可直视下进行手术操作,并减轻了对额叶的牵拉作用,修补脑膜及止血均方便,是治疗累及前颅底肿瘤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总结分析了9例经手术处理的侵及眼眶、颅底的鼻腔鼻窦肿瘤。男5例,女4例,年龄最小者11岁,最大63岁,平均年龄39.6岁。病变部位:上颌窦6例。筛窦3例,蝶窦2例,鼻腔2例。病理分类:骨纤维异常增殖症1例,嗅神经母细胞瘤2例,横纹肌肉瘤2例,纤维肉瘤1例,软骨肉瘤1例,鳞状细胞癌2例。侵犯前颅底4例,中颅底2例,眼眶6例。全部经外科手术处理:3例经鼻侧切开鼻外侧壁大块切除,3例经颅鼻联合或颅鼻眶联合进路手术,3例经上颌骨切除眶内容剜除术,术后辅以放射治疗、化疗、免疫及中医中药治疗。其中3例颅底缺损被重建,6例脑膜缺损进行了修补,修补材料包括筛骨垂直板、额骨、中鼻甲、阔筋膜及带蒂额肌、帽状腱膜、骨膜瓣等。病人经2至7年随访,7例存活,2例死亡,无1例局部复发。我们就鼻腔鼻窦肿瘤侵犯颅底,眼眶的手术进路,眼球的保留以及恢复经口进食及讲话功能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2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的病理、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24例中,鼻侧切开鼻腔鼻窦肿瘤切除术18例,颈外动脉结扎上颌骨大部分切除术2例,上颌窦根治术径路鼻腔鼻窦肿瘤切除术2例,颅面联合径路前颅底鼻腔鼻窦肿瘤切除术2例,同期行颈淋巴清扫术4例;单纯手术14例,手术加术后放疗8例,手术加放疗和化疗2例,其中1例加免疫治疗(IL-2和IFN)。结果:24例患者中随访22例,失访2例,3年生存率为54.5%(12/22),5年生存率为31.8%(7/22)。结论: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恶性程度高,易复发,早期诊断、根治性手术切除能提高本病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鼻咽部或鼻腔鼻窦肿瘤的放射治疗,照射术野往往将前颅底包括在内,放疗的后遗效应对处理筛、蝶窦病变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近3年我科共为13例鼻咽部或鼻腔鼻窦肿瘤放疗术后的患者实施鼻内镜手术,其中2例并发脑脊液鼻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利用鼻中隔黏骨膜瓣修补眼眶、硬腭及前颅底部分缺损的效果。方法:对12例鼻腔鼻窦肿瘤患者根据肿瘤性质和病变范围,采用经鼻侧切开上颌骨部分截除或全部截除加筛窦切除术。结果:12例患者中,筛骨水平板破坏5例,筛顶破坏2例,眶顶壁破坏1例,眶内壁及眶下壁破坏各1例,硬腭破坏缺损2例,均在手术切除肿瘤后一期修补成功。无手术死亡、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在鼻腔、鼻窦肿瘤的手术治疗中,当眼眶、硬腭及前颅底骨质受到肿瘤侵蚀,切除肿瘤后形成部分缺损时,可转移适当的鼻中隔黏骨膜瓣一期修补局部缺损。  相似文献   

9.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常侵犯眼眶及颅底,完整切除肿瘤,必须同时处理眶内及颅底的病变。随着对颅底解剖的深入了解,手术入路的不断改进,颅底肿瘤的手术治疗取得了很大进步。采用颅面联合径路治疗侵犯颅底及眼眶的肿瘤,已取得良好效果。我科近年来采用鼻侧切开额眶联合入路切除4例鼻颅眶沟通肿瘤,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复发性鼻腔及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鼻腔及鼻窦恶性黑色素瘤复发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2003年我科收治的11例复发性鼻腔及鼻窦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临床误诊或误治引起的复发患者4例,病理明确手术治疗后复发7例,其中5例为单纯手术后复发,2例为手术加术后放疗后复发.11例复发病例中,局部复发局限于鼻腔及鼻窦7例;局部复发侵犯眼眶、颅底、软腭及硬腭1例;局部复发侵犯腮腺和皮肤1例;面部、眼眶及颅底广泛侵犯者1例;颈部淋巴结转移复发1例.首次复发时间最短为治疗后10个月.所有病例再次手术治疗后的累积生存率为:1年生存率72.7%,2年生存率18.2%,3年生存率9.1%.结论 减少误诊,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是提高复发性鼻腔及鼻窦恶性黑色素瘤治愈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颅眶鼻沟通性颅骨骨瘤全切除术二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颅眶鼻沟通性颅骨骨瘤是累及颅底,眼眶,鼻腔,鼻窦等区域的肿瘤,该区域有许多重要的神经、血管出入,并且由于术后颅底、颅骨缺损影响会面部畸形。故手术难度较大。我科自2001年学习及掌握颅底外科技术,共收治2例沟通性颅骨瘤患者,经手术治疗均达到临床治愈标准。  相似文献   

12.
鼻窦或鼻腔肿瘤常侵犯或接近前颅底, 颅面联合径路是治疗此类疾病的有效方法.但由于颅底解剖结构复杂,位置较深, 血管神经较多,同时由于涉及颅内肿瘤的切除与修复重建,使手术风险增大,可出现严重的颅内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我科自2004-02-2007-05为6例累及前颅底的鼻腔、鼻窦肿瘤患者实施了颅面联合径路手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累及前颅底的术式选择及术后颅底缺损重建技术。方法:对22例本病患者根据颅底骨质缺损的大小和肿瘤突入颅内的高度,分别采用鼻侧切开术、扩大的鼻侧切开术或颅面联合手术,采用多层筋膜瓣修补颅底缺损。结果:瘤体全切率为100%,术后无脑脊液漏、脑膜脑膨出等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至11年,存活1年以上者19例,3年以上者15例,5年以上者13例;死亡7例。有眶骨膜受累的9例患者,存活3年以上4例,5年以上2例。结论:术式选择取决于前颅底骨质缺损的大小、肿瘤侵入颅内的程度以及肿瘤范围;多层筋膜瓣可用于较大颅底缺损的术中重建,具有安全、取材方便、效果好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内镜技术应用于鼻颅底肿瘤手术中的适应证、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19例鼻颅底肿瘤患者,其中鼻窦乳头状瘤6例,垂体瘤6例,鼻腔鼻窦骨化纤维瘤3例,嗅母细胞瘤2例,鼻咽癌放疗后鼻咽部残灶2例。均在鼻内镜下行手术治疗,术后均经病理证实。肿瘤中有恶变者予以放疗。结果 19例患者肿瘤均全部切除,3例患者出现脑脊液鼻漏,以自体中鼻甲修补成功。术后随访2~4年无复发。结论在适应证选择合理的条件下,应用鼻内镜技术能安全有效处理鼻颅底肿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带蒂颅骨膜复合瓣修复鼻颅底沟通肿瘤术中缺损并发脑脊液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7例鼻腔鼻窦肿瘤术中致前颅底骨质缺损脑脊液漏7例的治疗效果,其中1例良性肿瘤,6例恶性肿瘤.转移的组织瓣以一侧颞浅动脉额支辅以同侧眶上、滑车上动脉为蒂.结果:7例患者切口一期愈合,1例因术后1个月放疗致游离额骨瓣部分坏死,经颞部切口引流愈合.组织瓣在鼻腔内组织面光滑.结论:改良带蒂颅骨膜复合瓣组织量大.血供可靠,制作简单,可以成为修复鼻腔鼻窦肿瘤术中前颅底缺损合并脑脊液漏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经鼻内镜切除嗅神经母细胞瘤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切除嗅神经母细胞瘤的疗效及辅助放射治疗的意义。方法对2001年8月至2005年9月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6例鼻腔鼻窦嗅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失败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4例,女2例;1例儿童,5例成人,年龄9—68岁;KadishB期2例,C期4例。所有病例随访14—63个月。结果6例鼻腔鼻窦嗅神经母细胞瘤患者,5例肿瘤完全切除,包括1例先开颅手术,1例颅内侵犯经鼻内镜切除肿瘤并进行颅底修复,1例颈淋巴清扫术,1例次全切除。5例首次术后辅助放疗,均无瘤生存,1例未加放疗手术后复发带瘤生存至31个月死亡,中位生存期44.5个月。结论内镜手术具有手术进路简便,视野清晰,损伤小,术后恢复快,面部不留瘢痕,易为患者接受的优点。初步结果显示该术式是治疗鼻腔鼻窦嗅神经母细胞瘤的有效方法,但术后必须结合放射治疗方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上颌骨掀翻复位术在良性涉颅鼻腔鼻窦肿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涉颅良性鼻腔,鼻窦肿瘤的手术治疗手术。方法 报道6例鼻腔、鼻窦良性肿瘤侵及颅底的病例,其中骨化纤维瘤3例,骨瘤1例,骨软骨瘤1例,骨巨细胞瘤(Ⅰ ̄Ⅱ级)1例,均采用1侧上颌骨掀翻复位术及颅面联合进路手术切除肿瘤,全部切除肿瘤4近,近次全切除2例。结果 无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2 ̄3年,5例无异常,1例骨化纤维瘤术后2年复发。结论 上颌骨掀翻术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涉颅良性鼻腔、鼻窦肿瘤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涉颅良性鼻腔、鼻窦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报道6例鼻腔、鼻窦良性肿瘤侵及颅底的病例,其中骨化纤维瘤3例,骨瘤1例,骨软骨瘤1例,骨巨细胞瘤(I~I级)1例,均采用1侧上颌骨掀翻复位术及颅面联合进路手术切除肿瘤,全部切除肿瘤4例,近次全切除2例。结果无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2~3年,5例无异常,1例骨化纤维瘤术后2年复发。结论上颌骨掀翻术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涉颅良性鼻腔、鼻窦肿瘤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鼻腔及鼻窦肿瘤前颅底手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永忠  许学谷 《耳鼻咽喉》1996,3(3):148-151
我科与神经外科协作对7例侵犯前颅底的鼻腔及鼻窦肿瘤病人进行手术治疗,其中鼻中隔软骨瘤恶变,上颌窦筛窦前颅窝黑色素瘤、蝶骨嵴神经纤维瘤、额窦横纹肌肉瘤,筛窦骨瘤并脑脊液漏各1例,嗅沟脑膜瘤2例。结果6例存活,随访3 ̄5年以上无复发,其中1例术后半年肿瘤复发死亡。本文对侵犯前颅底肿瘤的手术指征,诊断方法,手术进路及术式结合病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31例头颈部肿瘤因累及前颅底而行前颅底切除术,包括多种部位和类型的肿瘤,大多数为鼻腔、鼻窦肿瘤,其中良性肿瘤4例,恶性肿瘤27例。手术分为经颅底咬除术和颌面联合切除术两种不同方式。各种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32.3%(10/31),无手术死亡。恶性肿瘤患者3年生存率33.0%。5年生存率16.5%。对头颈部晚期肿瘤施行前颅底切除术是安全可接受的,建议以颅颌面手术入路,选择肿瘤未侵破颅底骨板至硬脑膜为主的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