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藏是大骨节病重病区.20世纪80年代.有13县有大骨节病流行。1999年对西藏大骨节病进行了线索调查,证实西藏有7个地(市)的33个县、108乡、379村有大骨节病流行.为了及时掌握西藏大骨节病的防治情况.了解补硒对防治大骨节病效果,对补硒前后的林周(阿朗村)、桑日县(比巴村)大骨节病病区进行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西藏藏族自治区(简称西藏)大骨节病病区分布,评估西藏大骨节病病情现状。方法 于2007、2008年,在西藏那曲、山南、林芝、日喀则地区中的26县,按东、南、西、北、中的方法选取乡(镇)、村作为基线调查点进行大骨节病流行病学调查。根据大骨节病调查方案,对成人进行大骨节病临床检查,对4~ 13岁儿童进行临床和右手正位X线检查。病区划分按照大骨节病病区判定和划分标准《GB 16395-1996》执行,轻病区:病区大骨节病临床Ⅰ度及其以上患病率<10%或7~ 14岁儿童X线检出率<10%;中病区:病区大骨节病临床Ⅰ度及其以上患病率在10%~20%或7~ 14岁儿童X线检出率在10% ~ 30%;重病区:病区大骨节病临床Ⅰ度及其以上患病率>20%或7~ 14岁儿童X线检出率>30%。结果 在26个县共调查了108乡,临床检查成人14 686人,检出Ⅰ度以上(含Ⅰ度)病例663人,患病率为4.51%,无Ⅲ度病例检出。儿童拍右手正位X线片5769张,检出大骨节病阳性片102张,检出率为1.77%;儿童发病主要在干骺端,占89.2%(91/102)。有10个县成人大骨节病临床检出率为0,儿童大骨节病X线检出率也为0;有1个县成人大骨节病临床检出率为0,儿童大骨节病X线检出率为3.66(7/191);有12县成人大骨节病临床检出率为1.03% ~ 7.54%,儿童大骨节病X线检出率为0 ~ 7.76%,其中有5个县检出率为0;有3个县成人大骨节病临床检出率为10.69%~13.88%,儿童大骨节病X线检出率在5.31%~7.76%。结论 根据大骨节病病区判定和划分标准,在调查的26县中有10县为大骨节病非病区、13县为轻病区、3县为中病区。至此,西藏大骨节病分布于全区7地(市)52县,病情流行分布较广,形势仍然严峻,需继续加强病情监测。  相似文献   

3.
大骨节病是一种地方性、多发性、变形性骨关节病,突泉县和扎赉特旗是大骨节病的历史病区。为了解我盟大骨节病历史病区的现状,掌握兴安盟大骨节病的病情变化趋势,按照《全国大骨节病监测方案》和《2012年医改地方病防治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2012年对突泉县、扎赉特旗两个大骨节病的历史病区旗(县)进行了大骨节病的病情监测,现将监测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吉林省大骨节病病情和防治措施效果,为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提供数据和资料。方法对吉林省40个病区县(市、区)5年内开展2次病情调查,按照随机抽样方法每个县抽取5个病区乡(不足5个则全部调查),在每个病区乡抽取3个病区村(不足3个则全部调查),对调查村7-12岁儿童全部进行临床检查和拍摄右手正位X线片,开展大骨节病控制和消除评价县级自查。结果 40个大骨节病病区县病区村已全部达到控制标准,有14个病区县和26个病区村未达到消除标准。结论吉林省大骨节病病情实现了完全控制和"十二五"基本消除大骨节病的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是全国大骨节病重病区省之一,大骨节病分布在全省7个地(市)35个县186个乡镇。为了掌握本病的流行趋势及病情动态。我们按照全国大骨节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分别于1990~1994年在5个地(市)12个病区县内选择了25个监测点;1995~1997年...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大骨节病10年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照全国大骨节病监测方案,1990-1999年甘肃省对大骨节病进行了连续10年病情监测,结果汇总分析如下。1监测内容及方法 在全省大骨节病流行的7个地(州、市)共设省级监测点17个,其中天水北道范河村和庆阳正宁狼牙洼村为全国监测点。17个点分布在陇东黄土高原、南北秦岭山地和陇山山地等不同病区环境类型,病情轻、中、重不同,能客观显示全省病情状况及动态变化,有较好的代表性。 监测对象主要为7-12岁儿童,监测内容为儿童临床和X线病情,各点每年监测1个行政村60-100例左右儿童,并于1990年和199…  相似文献   

7.
大骨节病是一种地方性、多发、对称、变形性骨关节病,在河南省分布于洛阳、三门峡2市5县30多个乡,病区县人口225万。病区自然环境差和经济相对落后,大骨节病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当地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多年来,河南省根据中国地病中心大骨节病所的部署,按照《全国大骨节病监测方案》要求,于20世纪90年代开展了病情监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掌握大骨节病病情动态,为防治科研提供科学依据,按国家大骨节病病情监测方案要求,于病今年4月份对靖宇县花园口镇腰甸子村、汪清县罗子沟镇上河村、通化县四棚镇及掸甸市公吉乡联合村4个监测点进行了大骨节病病情监测。1 材料与方法选择的4个监测点均位于吉林省东部山区,历史上均为大骨节病重病区,当地居民都以农耕为主,主食以自产水稻为主。小麦和玉米占少部分,肉蛋类较少。监测对象与指标为7~12岁儿童临床及右手X线病情。诊断标准为《大骨节病诊断标准)(GB16003—1995)。2 结果7~12岁儿重临床及X线监…  相似文献   

9.
强环 《地方病通报》1993,8(1):105-106
一、流行病学调查 (一)地区分布 河北省大骨节病主要分布在北部寒冷山区和丘陵地带。1973年以前,病区分布初步查明在张家口、承德、石家庄3个地区18个县(市)。1983年对全省大骨节病进行了普查,对原来的18个病区县和疑似病区进行全面调查,根据中央地办1982年制定的病区划分标准,将承德地区的丰宁、围场、隆化、承德县和张家口地区的沽源、张北、崇礼共7个县,58个乡,182个村划定为大骨节病病区。182个病村人口为167508人。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甘肃省大骨节病病情现状和消长趋势,科学评估防控效果。方法选择甘肃省7个市(州)37个大骨节病病区县,每个县抽取5个重病区乡(镇),每个病区乡(镇)抽取3个重病区村作为调查点开展7~12岁儿童临床及右手X线拍片检查,同期开展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调查。结果共调查7个市(州)、37个病区县、171个病区乡、571个病区行政村、7~12岁儿童27 966人,临床检出患者14人,检出率0.05%,均为I度大骨节病患者;X线检出阳性病例353人,检出率1.26%,其中干骺端检出率1.25%,骨端检出率0.01%,三联征检出率为零。4.90%(28/571)的病区村未达到大骨节病控制标准。病区居民以自产小麦面粉为主(78.18%);病区综合防治措施以退耕还林为主,占原有耕地的15.06%。结论甘肃省大骨节病病情处于稳中有降的趋势,应继续加强重点病区病情监测和综合防控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山西省大骨节病防治工作现状,为实现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目标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18—2020年)》要求,按照《大骨节病监测方案(2019版)》在全省35个大骨节病县(区)的所有病村开展基本情况监测及病情监测,监测内容包括县及村基本情况、病村7~12岁儿童病情、成人现症患者情况。按照《大骨节病诊断标准》WS/T 207-2010进行临床检查和X线诊断。结果共监测121个病乡、713个病村,病村常住人口32.0059万人、常住儿童17170人,监测7~12岁儿童16966人,未发现新发病例;随访成人大骨节病现症患者2600例;累计搬迁7789户、22845人,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草17185.88 hm2,改种经济作物11258.45 hm2,实施换粮24557人,覆盖儿童2068人;易地育人10453人;16个县252个村为6~24月龄儿童每天提供一个营养包。结论山西省大骨节病处于持续消除状态;由于大骨节病致病因子尚未十分清楚,仍需继续加强儿童大骨节病监测工作,加强成人大骨节病现症患者管理和救治救助力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陕西省大骨节病病情动态,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历年陕西省大骨节病病情监测结果和病情分布特征,2007年在陕西省选择病情较重的10市36县(区)80个村,按照全国大骨节病监测方案,对病区7~13岁儿童进行临床和X线检查。结果临床共检查7~13岁在校学生4 340人,检出5例I度病人,Ⅱ、Ⅲ度未检出,I度以上检出率0.12%。X线拍片检查7~13岁在校学生4 340人,检出阳性病人18例,X线检出率0.41%;干骺端检出12例,干骺端检出率0.28%,其中干骺端"++"与"+++"各1例;骨端检出8例,骨端检出率0.18%。结论陕西省大骨节病呈稳定下降之势,但应继续开展病情监测,加强健康教育,完善防治措施,杜绝新发,治疗现患。  相似文献   

13.
平凉地区曾是陇东黄土高原大骨节病重病区之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病情持续严重,病区分布范围广,1985年普查证实病区分布全区6县(市),78个乡镇。临床平均患病率9.16%,受威胁人口约33万。部分重病区(村)患病检出率40%~60%,儿童X线检出率高达70%以上,严重危害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80年代初,各地病村因地制宜,采取改水、改坑,防潮等方法进行防治,尤其1985年推广补硒为主的综合措施后,根据病情监测资料提示大骨节病的流行势态发生很大变化,病情明显下降。但对全区目前的病情流行趋势、程…  相似文献   

14.
大骨节病是一种病因尚不清楚的地方性、多发性、变形性骨关节病。20世纪70年代,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确定了通辽市开鲁县3个乡(保安、幸福、辽河)为松辽平原大骨节病区。经过30多年的投硒、改水、换粮等综合性防治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使大骨节病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2008年,为了掌握松辽平原大骨节病病情变化,对该地区3个乡进行病情监测。  相似文献   

15.
2006年山西省大骨节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骨节病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地方病之一,在山西省境内广泛分布于35个县(市、区)、1 785个村,病区人口百万余人.大骨节病致畸性很高,严重危害着人民的身心健康,制约着社会经济发展.为了掌握大骨节病病情动态.为调整防治资源及防治策略提供客观依据,根据全国地方病监测方案要求,我们对历史重病区县的吉县、垣曲县进行了监测工作,并对成人大骨节病病情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克山病流行现状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是全国克山病流行的重病区省份之一。近年,笔者在对病情监测的同时,采用了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 克山病分布在10个县的135个乡(镇),1994~1995年对省内9个病区县的20个病区村克山病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为病区村全部人群,进行病情查询,临床体检及心电图描记。1994年,在历史重病区的吉县、石楼、永和3县各选一个监测点,参加全国克山病监测网,监测方法按全国克山病监测方案执行。  相似文献   

17.
为掌握大骨节病病情动态,为防治科研提供科学依据,按照国家大骨节病病情监测方案要求,于今年4月初对白山市抚松县新屯子镇中心小学和长白县新房子镇中心小学两个监测点进行了大骨节病病情监测,结果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监测点的选择:两个监测点均位于吉林省东部山区,历史上均为大骨节病重病区。当地居民都以农耕为主,主食以自产水稻为主,小麦和玉米占少部分,肉蛋类较少。1.2 监测对象与指标:7~12岁儿童临床及右手X线病情。1.3 诊断标准:《大骨节病诊断标准》(GB16003—1995)。2 结果2.1 7…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掌握全市大骨节病病情动态,为防治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在病区县各选4个当前病情最重的村作为监测点,调查7~16岁儿童大骨节病临床患病情况,7~12岁儿童大骨节病X线阳性检出情况及13~16岁儿童临床诊断I度及以上病人X线符合情况。按大骨节病诊断标准,X线片由省级专家组集体阅读,阳性X线片由国家专家组复核并作出最终诊断,统计检出率。收集相关村屯人口、饮水、粮食供给等方面的基本资料。结果 3个县12个监测点临床I度及以上患者平均检出率为1.67%,长岭县检出率0.8%,前郭县检出率3.4%,乾安县检出率2.82%。7~12岁儿童X线阳性平均检出率为1.08%。长岭县检出率1.81%,前郭县检出率0.91%,乾安县未检出。结论通过改水换粮,X线检出率均很低,儿童X线改变为干骺端和骨端型,大骨节病病情处于稳步下降的趋势。长岭、前郭二县在监测中都有X线阳性检出,而所有病区全部建井并持续使用的乾安县监测中未有X线阳性检出。提示我们饮浅井水与病情有一定关系,生活条件的改善并不能完全排除致病因子的作用,需坚持落实大骨节病的防治措施,尽早控制大骨节病发生。继续加强政府投资、管理力度,加大大骨节病区换粮力度,并且重新在病区修建深水井,更加深入地开展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汇总分析全国大骨节病重点监测结果,为国家和政府制定防治大骨节病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1990~2007年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结果,将相应的数据合计,计算算术均数,然后进行省区之间的横向比较,说明全国最重病区的分布和严重程度,绘制流行严重程度和活跃程度曲线,进行长期趋势的判定和描述,分析全国宏观病情,预测未来流行趋势。结果中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定点监测,监测结果可概括为4种情况:(1)开始时检出率在10%以下,观测期间基本未见波动,稳定在2%~3%;(2)开始时检出率在10%~30%的病区,在稍有波动中一路下降,到1996年即稳定在10%以下,达到基本控制的水平;(3)开始时检出率〉30%的病区监测之初相当严重;这一类的病情在监测中陡然下降,直到1997年达到20%以下或更低;(4)青海省病区是中国大骨节病病区中的一个特例,X线检出率与干骺端检出率都在一个水平上,没有明显变化。第二阶段为动点监测,监测结果仍可概括为4种情况:(1)监测开始时检出率在10%以下的病区没有变化,仍然保持在控制水平。(2)监测开始时的中、重病区,如甘肃、陕西、内蒙、黑龙江在一路下迭中达到了控制水平。(3)90年代末的中国重病区青海和2000年新增加的西藏病区,也在2005年由重病区变为中等病区。(4)全国大骨节病X线检出率区间分布,控制病区由31.25%增加到82.61%、轻病区由18.75%下降到8.70%、中等病区由6.25%下降到4.35%、重病区由43.75%下降到4.35%,这说明中国的大骨节病的流行状况已经被遏制。结论中国的大骨节病在一段时间内应是以散发为主,2020年以后中国应该能够全面控制乃至消除大骨节病。  相似文献   

20.
为掌握青海省大骨节病区病情消长趋势,按照《2008年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大骨节病防治项目技术方案》的要求,2009年3-7月作者对青海省兴海、贵德、同德和班玛4个县23个自然村进行了大骨节病病情监测工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监测点的选择:选取大骨节病区的历史X线检出率>10%的自然村,包括兴海县唐乃亥乡(上鹿圈、下鹿圈、桑当、下村)4个村,贵德县常牧镇(新建坪、斜马浪)2个村,同德县巴沟乡(新村)1个村为第1类监测点;选取多年来没有病情数据的历史病村或有线索的可疑病村,包括贵德县常牧镇(加卜查、周屯、豆后漏)3个村,同德县巴沟乡(班多村)1个村,班玛县江日堂乡(阿什羌、更达、尕日麻、多日麻)4个村,亚尔堂乡(果芒、日合洞、王柔)3个村,灯塔乡(忠智、班前、要什道、科培、格日则)5个村为第2类监测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