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54例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分析及防护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分析新生儿脐部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防护措施。方法:对本院产科出生后7d内的新生儿脐部感染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本院4年中出生活产新生儿8 173例,医院内获得性脐部感染154例,感染率1.88%,主要病原菌为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埃杀氏菌等。结论:由于新生儿缺乏抗细菌定植能力,机体防御能力不全为医院易感人群。故对接触护理新生儿的人员应规范培训,保持脐部清洁干燥,注意无菌技术操作,可防新生儿脐部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促进新生儿脐部愈合的护理模式。方法:选择产科新生儿240例,按母婴同室楼层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即在婴儿沐浴间集中进行脐带消毒,集中讲解相关知识。实验组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具体分3天3个步骤即责任护士对产妇及家属现场护理示范(观看)一手把手指导一独立操作三个过程,确保产妇及家属正确掌握脐带消毒的方式、技巧及相关知识。比较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脐炎发生率和产妇及家属满意度评价。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脐带脱落时间(d)分别为15.37±2.21和12.80±2.43;脐炎发生率分别为9.17%和4.1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及家属满意度比较,对照组以比较满意为主(占88.33%),且有4例不满意,而实验组则以满意为主(占95.83%),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规范化的“三步走”母婴床旁脐带护理模式,有利于产妇及家属更快更好掌握脐带护理的知识及技巧,缩短脐带脱落时间,减少脐部感染,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满意度,深化优质护理。  相似文献   

3.
脐带是连接母体与胎儿之间的一根重要通道。脐带长约50厘米,直径1.5~2.0厘米,内由两根脐动脉和一根脐静脉、卵黄管、脐尿管等组成。待胎儿娩出后将在靠近胎儿腹部正中脐根部结扎、切断。断脐后局部组织闭塞、退化,最后仅残留一皮肤凹陷,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肚脐。然而,有些断脐不久的新生儿脐部却有水样物流出,这种情况往往与新生儿脐部发育过程异常或有残留结构的存在而造成各种畸形有关,也可能是局部炎症等病变所致。最常见的诱因如下:1.脐茸。脐茸实际上是胎儿时期脐部粘膜的残留物,这是肚脐流水较为多见的原因之一。脐茸外表颜色…  相似文献   

4.
脐炎是因娩出时断脐或出生后脐部护理不当 ,细菌污染引起的炎症 ,是新生儿特有的常见疾病。生后不久脐血管尚未闭合 ,脐炎时细菌可循此侵入血液循环 ,发展成腹膜炎或败血症。从我科近几年新生儿败血症的原因分析 ,4 0 %的感染途径为脐部。脐炎的防治主要在于局部的清洁消毒与护理 ,可见脐部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1 方法与结果1.1 全身治疗 如有发热、脐部红肿 ,应给予青霉素或头孢类药物治疗。1.2 脐部治疗、护理 ,应保持患儿脐部清洁、干燥 ,以免感染及再次被污染。1.3 患儿脐带脱落后 ,如发现潮湿 ,应用双氧水将脐部清洗干净 ,用 75 %…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脐部护理干预对预防新生儿脐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共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上给予脐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新生儿脐炎的发生情况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新生儿脐炎发生率为0.0%,对照组发生率为24.0%,两组脐炎发生率对比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新生儿脐部愈合时间、脐带脱落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给予新生儿脐部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脐炎的发生,有助于缩短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和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第九节新生儿脐炎 1 概述 脐炎是一种急性脐疏松结缔组织炎,系因新生儿出生时断脐或出生后处理不当,脐残端被细菌侵及、繁殖而引起的炎症,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多见.脐炎可发展为脐动脉炎及脐静脉炎,细菌进入血循环可致败血症,亦可导致门静脉炎及腹膜炎.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新生儿脐炎患儿护理过程中应用不同脐部护理,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收集44例在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新生儿脐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并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所有患儿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例数是22例.在护理对照组患儿时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在护理观察组患儿时应用不同脐部护理,将两组患儿行不同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对应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新生儿脐部感染率、出血率、脐带脱落时间、脐部愈合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且P值均小于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新生儿脐炎患儿护理过程中应用不同脐部护理可以显著提升患儿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8.
1概述 脐炎是一种急性脐疏松结缔组织炎,系因新生儿出生时断脐或出生后处理不当,脐残端被细菌侵及、繁殖而引起的炎症,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多见。脐炎可发展为脐动脉炎及脐静脉炎,细菌进入血循环可致败血症,亦可导致门静脉炎及腹膜炎。  相似文献   

9.
李怀迟 《现代预防医学》2004,31(1):68-68,70
新生儿出生后结扎的脐带一般在3~7d干瘪、脱落,如果切断脐带时受污染,即可引起脐部感染。脐炎是新生儿特有的一种软组织炎症,是新生儿感染、败血症、破伤风的主要感染途径。现将我院98年以来所诊治的新生儿脐炎78例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采用不同的脐部护理方法对于预防新生儿脐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4月期间正常分娩的新生儿3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C组三组,每组100例,分别采用脐带卷包扎脐部护理法、常规脐部护理法及二次断脐护理法,观察三组新生儿的脐部护理效果,其中包括脐带的脱落时间、脐部的出血情况以及脐炎的发生率等。结果:C组脐带的脱落时间最短、出血情况最少,并且脐炎发生的例数也最低,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脐带脱落时间、脐部出血情况以及脐炎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新生儿的脐部护理,包扎法预防脐炎的效果一般,在进行脐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给予新生儿二次断脐护理,护理效果较为显著,有效的降低了脐部感染发生的几率,可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刘玉华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4):3524-3525
目的对传统新生儿脐部护理和康脐宝在新生儿脐部护理应用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300例新生儿按出生先后常规断脐后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0例,实验组在新生儿每天沐浴后,使用康脐宝进行消毒,对照组在新生儿每天沐浴后常规用75%酒精消毒脐部后敷纱块覆盖脐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脐部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脐带脱落时间显著缩短(P﹤0.05),脐周皮肤破损率显著减少(P﹤0.05)。结论康脐宝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可明显减少新生儿的脐部感染率,加快脐带脱落的时间,操作简单方便,适合作为脐部消毒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二次剪脐法在产科中预防新生儿脐炎、脐部出血和缩短脐部干燥所需时间的作用。方法:对2009年1月~12月出生的新生儿行二次断脐后疗效的观察。结果:新生儿全部脐部干燥无渗血渗液,脐部呈自然脱落状出院。结论:二次剪脐法在产科中应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新生儿脐炎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本病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调查我院2007年1月—2011年9月收治的有完整资料新生儿脐炎114例,对脐部分泌物所分离到的92株致病菌的种类及药敏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114例中检出92株致病菌,检出率80.7%(92/114),革兰阳性菌60株,占65.2%(60/92)。金黄色葡萄球菌39株,占42.4%(39/9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1株,占22.8%(21/92);革兰阴性菌31株,占33.7%(31/92),大肠埃希菌9株,占9.8%(9/92),肺炎克雷伯菌7株,占7.6%(7/92),其它革兰阴性菌15株,占16.3%(15/92),真菌1株,占1.1%(1/92)。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为65.0 %(39/60),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55.6%(5/9)、57.1%(4/7),均具有多重耐药性。[结论] 新生儿脐炎的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株增多,加强新生儿脐部护理,减少新生儿脐炎仍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远红外护脐带(新胎毒清)用于新生儿脐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在我院产房分娩的足月新生儿3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研究组采用健婴宝远红外护脐带(新胎毒清)进行脐部护理,尿湿或每天沐浴后更换一次,直至脐带脱落;对照组采用无菌纱布对脐带进行包扎,尿湿或沐浴后更换一次,直至脐带脱落,比较两组新生儿脐带愈合、脱落情况及全身情况的差异性。结果使用远红外护脐带的新生儿脐部并发症如脐炎、粘液样物和潮红的发生率比对照组减少,并发症消退时间也较对照组缩短,脐带脱落和愈合时间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住院新生儿吃奶差、夜啼和黄疸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无毒副作用。结论使用远红外护脐带治疗新生儿脐部具有增强新生儿体质的功效,达到脐疗的作用,对减少新生儿脐部或全身症状的发生具有极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由于新生儿的各系统发育尚未成熟,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弱,抵抗力极低,易发生医院内感染.新生儿脐炎是一种急性脐蜂窝组织炎,由于金黄色葡萄菌,大肠埃希菌或溶血性链球菌等侵染脐部所致.常引起新生儿败血症、肺炎、硬肿症等,更易并发医院内感染导致新生儿死亡,对新生儿的健康危害较大.制定完善的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本组就252例新生儿脐炎临床治疗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方法对新生儿脐部愈合和预防感染的影响与效果研究,以运用最有效的方法避免新生儿脐部感染,促进健康成长。方法本项目选取2016年7月至2016年8月河南省中医院符合研究标准的新生儿86例。将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43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脐部护理,脐带包扎。实验组运用二次断脐方法处理脐带,对两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两组新生儿的红肿等脐部感染、渗血和渗液、脐带残端脱落时间情况进行对比。实验组干预效果明显优越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二次断脐的脐部护理方法,更能促进新生儿脐带残端的脱落,减少了脐部感染、出血的发生率,促进新生儿的舒适,提高家长的满意度。对新生儿健康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西瓜霜喷剂对新生儿脐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1例新生儿脐炎患儿,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儿创面局部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清理后,碘附棉球充分消毒,并用护脐带包扎;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处理方法基础上,将西瓜霜喷剂喷洒在脐中心,2喷/次。结果观察组治愈41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04%;对照组治愈30例、有效1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71,P〈O.05)。用药期间,两组患儿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西瓜霜喷剂治疗新生儿脐炎具有方便、实用、价廉、效佳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两次断脐法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新生儿脐部护理不当,极易发生局部感染.研究表明在新生儿败血症中,脐部感染者占66%~87%;且脐部是厌氧菌感染的好发部位,一旦发生严重感染可危及婴儿生命.我科应用新技术进行两次断脐,成功控制严重感染的发生,5年来共450例新生儿,无1例发生脐部感染,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脐炎发生原因分析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新生儿脐炎发生原因分析及云南白药治疗新生儿脐炎效果观察。方法对收治122例新生儿脐炎作了调查。结果新生儿脐炎发生主要原因脐部护理不当占65%,断脐操作方法不正规占25%,其它占10%。脐炎除常规处理,加用云南白药治疗疗效好,效果明显,缩短住院天数,云南白药外敷治疗新生儿脐炎很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