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HSC的自我更新是由促进生长的正调控信号和导致凋亡的负调控信号之间的平衡来调控的。在正调控信号中,HOXB4通过激活不同的信号通路增强HSC的自我更新,同时又不影响维持正常稳态造血的调控机制。提高HOXB4的表达水平,能够极大地增强HSC的自我更新功能,但基本不影响细胞的分化、系特异性及终末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不仅如此,HOXB4还可增强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C)的造血潜能,促进ESC向造血细胞分化。因此,HOXB4和(或)HOXB4的靶基因的表达上调可能在干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HOXB4基因参与调控造血干细胞的自我更新,HOXB4对HSC的分化特异性及终末分化的“零”效应及HOXB4调控HSC自我更新的分子机制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体内中性粒细胞的快速植入及长期重建造血的能力。方法 分离经氟尿嘧啶处理的雄性BDF1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以MoFlo细胞分选系统分离纯化CD34^ /c-kit^ 造血干,祖细胞,体外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和阶段扩增结合的方法分别对分离的单个核细胞和CD34^ /c-kit^ 细胞进行体外扩增,并将扩增的有核细胞移植给经亚致死剂量照射的雌性小鼠。结果 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培养基质细胞,结合分阶段扩增方法,有效提高了各种细胞的扩增倍数,其中单个核细胞扩增的总有核细胞、CD34^ 细胞、GM-CFC和HPP-CFC扩增倍数分别为10.8,4.8,65.9和38.8,CD34^ /c-kit^ 细胞扩增的以上4种细胞扩增倍数分别为76.1,2.9,71.7和51.8;扩增细胞移植后可快速产生体内中性粒细胞的植入,并在2个月后的移植小鼠中仍可检测到移植的造血细胞。结论 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共培养,为造血干,祖细胞的有效扩增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分阶段扩增法加快了体外造血干,祖细胞的扩增和成熟,为移植后体内中性粒细胞的快速植入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有关造血干/祖细胞的若干新概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我国实验血液学学科发展很快,本刊收到了许多高质量、高水平的好文章,令人欣喜鼓舞,但本学科的发展还不平衡,某些分子领域赶上或接近国际水平,而某些重要的细胞领域却远远地落后了。有关造血干、祖细胞的新概念,干细胞与祖细胞的界限以及早期和晚期祖细胞的区别等理论问题,有必要展开讨论,以引起大家的关注。 造血的定义为造血干/祖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血细胞的动态平衡过程。造血活动不包括成熟血细胞在体内储存、释放、分配的过程。造血  相似文献   

4.
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分化是血细胞发育的动态平衡过程,细胞凋亡在造血调控过程中起必不可少的作用。本文介绍Bcl-2家族对细胞凋亡的调控,尤其是在造血干/祖细胞中表达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造血干/祖细胞(HS/PC)归巢为多种黏附分子、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和基质蛋白裂解酶介导的HS/PC与血管内皮细胞/基质细胞间相互作用的多步骤过程.本文就HS/PC归巢过程的生物学特征.以及促进HS/PC归巢潜能的可行性临床策略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80年代以来,脐血作为造血干/祖细胞来源治疗血液病患者的有效方法受人们关注,由于临床血液疾病治疗的迫切需要,近年来较多的临床血液病和实验血液学工作者为此付出了各自艰巨的努力,在脐血的采集、造血干/祖细胞的分离、鉴定、体外扩增及临床应用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就,本文将这些研究成果作一概要文献学习。1 脐血造血干/祖细胞的含量和特性脐血中含有较丰富的更原始、能重建长期造血的干/祖细胞,具有较强的自我增殖、多向分化的能力,是造血干/祖细胞又一丰富来源。脐血中约有1%左右的有核细胞表达高水平的CD34抗原的…  相似文献   

7.
Bmi-1基因调控造血干细胞自我更新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的自我更新维持每天血细胞数量,Bmi-1基因属Polycomb(PcG)基因家族成员。最近研究表明,Bmi-1在调控正常和白血病干细胞的自我更新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Bmi-1的结构,功能和在造血干细胞的自我更新中的作用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背景:HOXB4基因不仅能促进造血干细胞的扩增及其功能的活化与表达,而且体内试验表明它不会诱发白血病.因此更好地研究HOXB4在造血细胞增殖分化中的变化及作用对进一步研究造血干细胞的扩增可以提供更多的理论基础.目的:观察人类脐血造血干细胞向淋巴系祖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HOXB4基因表达的情况及全反式维甲酸对HOXB4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淋巴系造血祖细胞按干预方式不同分为2组,全反式维甲酸组:在培养体系中加入全反式维甲酸,终浓度6×10-8mol/L.正常组:不加全反式维甲酸,代之以等量的1640培养液.观察人类脐血造血干细胞经植物血凝素诱导后,在培养第3,7,12天的淋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生成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脐血造血干细胞向淋巴系祖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HOXB4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人脐血造血干细胞向淋巴系祖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HOXB4基因晕规律的表达.随培养时间推移,正常组和全反式维甲酸组HOXB4基因的表达均逐渐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全反式维甲酸可上调HOXB4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人脐血作为一种可替代骨髓的造血干细胞资源,具有移植成活率高,移植物抗宿主反应轻的特点。脐血富含CD34+细胞,对异抗原刺激反应较低,具有高增生和长期骨髓重建的能力。脐血造血干细胞较外周血和骨髓更为原始,大部分CD34+细胞属于初始髓系分化细胞,CD34+CD38-具有B-细胞和粒细胞两种分化途径的能力。脐血具有独特的免疫特性,能耐受异基因的刺激,B细胞处于休眠状态。在一定条件下,脐血NK细胞毒作用明显增强并能诱导靶细胞的凋亡。以脐血干细胞为遗传学的靶细胞移植可治疗遗传缺陷性疾病和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0.
脐血造血干/祖细胞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造血干细胞移植已成为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部分遗传性疾病、骨髓衰竭综合征及代谢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但由于供体匮乏及人白细胞抗原型别的限制,约有30%需要骨髓移植的患者无法找到与之相配的供者。1988年自世界首例同胞脐血移植治愈Fanconi贫血患儿以来,脐血作为造血干细胞的另一重要来源已日益受到重视。国内有关脐血  相似文献   

11.
骨髓移植造血重建过程中干/祖细胞增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为了探讨骨髓移植造血重建过程中干/祖细胞增殖的特性,我们采用病理形态学、BMNC计数、抗5-FU BMNC计数、外源性CFU-S(12)和骨髓连续移植等方法,对造血重建过程不同阶段的干/祖细胞增殖特性,进行了动态的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移植后第3天,骨髓内可见少数淋巴样细胞呈小灶性分布,第5—9天细胞灶迅速扩大,细胞形态表现为淋巴样细胞,至第11天才出现不同阶段的分化细胞;第5—9天BMNC数和抗5-FU BMNC数迅速增加,随后增殖速度明显减缓;第9天骨髓的CFU-S(12)数和重建长期造血的能力高于第5天和21天的骨髓。本实验结果提示,骨髓移植后造血细胞呈小灶性分布,重建造血初期造血干/祖细胞迅速增殖而无明显分化表现,此阶段骨髓细胞的重建长期造血能力增强,提示造血干细胞有扩增。  相似文献   

12.
造血干细胞与基因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国际上临床基因治疗从1991年开始,至今有关的基础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但一些重大难题尚未解决。例如:基因转染的载体、目的基因体内转染的靶向性、目的基因在体内表达的水平和时间的调控以及有治疗效果基因的选择和寻找等。美国几例ADA基因治疗病例,其带有目的基因的细胞在病人体内维持时间太短。为了使目的基因能在病人体内长期或永久地表达,必须选一种能在体内自我更新和自我维持的永不消亡的细胞,作为目的基因的宿主细胞。于是,造血干细胞便成为最理想的目的基  相似文献   

13.
HOXB4转录因子在造血干细胞中表达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作为同源盒基因(homeobox gene,hox)家族成员,HOXB4编码一类同源盒DNA依赖的结构域核蛋白,是一类特异性的转录因子,对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自我更新及分化之间的平衡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为此,hoxB4在HSC中的表达调控机制备受关注。相关研究证明,hoxB4的一些上游调控因子,如上游激活因子-1(USF—1)、上游激活因子-2(USF-2)和核因子Y(NF—Y),以及一些造血细胞因子如血小板生成因子(TPO)及Wnt3a信号蛋白等,对hoxB4在HSC中的表达均起着重要调控作用。本文就hoxB4基因的结构、生物学特点及其在HSC中表达的调控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探讨体外诱导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iPSC)分化为造血干/祖细胞的能力.在体外用小鼠骨髓基质细胞OP9与人类iPSC共培养的方法,将iPSC诱导分化为造血干/祖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造血干/祖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水平;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分化过程中iPSC及造血干/祖细胞的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用免疫磁珠法分离CD34+造血干/祖细胞并进行半固体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结果表明,iPSC与OP9细胞共培养诱导造血分化的第4天即可观察到iPSC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分化得到的细胞表达已知的造血干/祖细胞相关表面标志物CD34和CD43分子.在体外分化过程中多能性的标志基因Oct4的表达逐渐下降,造血相关转录因子Gata-2的表达逐渐升高,而Runx-1的表达量则呈波浪式变化,CD34表达量逐渐升高.集落培养14 d能够得到红系集落(CFU-E),粒系集落(CFU-G),巨核系集落(CFU-M),粒-巨核系集落(CFU-GM)和混合系集落(CFU-GEMM).结论:iPSC细胞能够在体外通过与OP9细胞共培养分化为造血干/祖细胞.  相似文献   

15.
造血干细胞因其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而成为基因治疗的理想靶细胞,但由于逆转录病毒介导的造血干细胞基因转染效率低,外源基因表达时间短等,大大影响了造血干细胞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为克服上述难点,目前的研究策略主要集中在构建新型理想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及从不同的方面优化转染体系,从而提高基因转染效率。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一种安全、有效、简易的非病毒基因转移策略用于介导造血干细胞基因转移的可行性,本研究利用商品化的脂质体将两个标志基因(Neo R和Lac Z)共转导造血细胞。通过G418筛选、富集转导阳性细胞,观察了外源基因在小鼠原代骨髓细胞的基因转移率及其表达的稳定性。结果显示:通过脂质体介导,外源基因在小鼠骨髓细胞可获得有效的瞬时和稳定的表达。同时,经G418筛选,转导阳性细胞可得到明显的富集。提示利用脂质体这一非病毒载体个导造血干细胞基因转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端粒/端粒酶系统与人类造血细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造血细胞与大多数体细胞一样,其端粒也随着细胞的每次分裂而不断丧失,因此不同发育阶段的造血细胞以及不同分化阶段的造血细胞其端粒的平均长度是不同的,并显示出相应不同的增殖和分化潜能与支持造血能力。端粒酶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能延缓造血干细胞自身端粒缩短的速度,但决不能完全阻止其丢失,并且正常造血细胞与恶性血液肿瘤细胞的端粒长度及其端粒酶活性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发现为更深入地探讨正常造血细胞增殖、分化、成熟和凋亡的调控机制以及恶性血液肿瘤的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的新策略研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外源基因转导对骨髓造血重建的影响,我们以人多药耐药基因(mdr-1)为报告基因,采用包含Friend脾灶形成病毒(spleen focus-forming vims)和鼠胚胎干细胞病毒序列的新型逆转录病毒载体SF-MDR,以病毒包装细胞与小鼠造血细胞体外共培养法进行基因转染,并对基因转导后造血细胞的体外耐药能力及体内造血重建能力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该载体可有效地介导mdr-1基因转导,明显提高小鼠骨髓造血细胞对秋水仙素及紫杉醇的耐受能力,对细胞体内造血重建能力没有影响,体内移植8个月后经紫杉醇体内筛选,7/7的小鼠可于外周血细胞基因组DNA中检出外源mdr-1基因的存在。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建立原代骨髓基质细胞层的方法并观察基质接触对造血干/祖细胞(HSC/HPC)基因转移的影响,采用Ficoll—Hypaque分离成人骨髓单个核细胞(MNC),用基质细胞培养液培养,传代4次以建立原代骨髓基质细胞层。将经细胞因子预刺激的造血干/祖细胞接种到经辐照处理的基质细胞层上,进行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多药耐药基因(mdr1)转导,以半固体集落培养和聚合酶锭反应法(PCR)检测长春新碱(VCR)抗性集落数和mdr1基因扩增片段以测定转导效率。结果表明:原代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传代4—6周形成混合贴壁细胞层,主要由成纤维细胞组成。集落法和PCR法检测显示基质接触能提高骨髓造血干/祖细胞基因转导效率2.1—3.3倍,对逆转录病毒介导的造血干/祖细胞基因转导具有明显的支持效应。结论:基质细胞接触联合细胞因子作用可提高逆转录病毒介导的造血干/祖细胞基因转导效率。  相似文献   

20.
为了获得高效的外周血干/祖细胞采集,探索一种简便、快速的外周血干/祖细胞监测方法,采用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的幼稚细胞信号(IMI)检测通道识别和计数外周血造血祖细胞(HPC)。对25例行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动员的供和11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的患的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进行了动态观察。于动员过程中取外周血进行HPC,CD34^ 细胞和CFU-GM的检测,对采集物也进行上述检测。结果表明:在外周血标本中HPC与CD34^ 细胞和CFU-GM二间均呈良好的正相关性。所有检测病例外周血CD34^ 细胞与HPC同时上升,同时达高峰。供的峰值出现在动员的第5天,快速升高晚于白细胞。而患外周血干/祖细胞的快速升高早于白细胞。采集物中HPC与CD34^ 细胞和CFU-GM呈正相关性。采集当日外周血中HPC和CD34^ 细胞计数与采集所得CD34^ 细胞数量亦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结论:造血祖细胞的监测是一种快速、简便又经济的监测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时机和预测成功采集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