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帝内经》“甘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五味,指中药药味中的辛、甘、酸、苦、咸。五味基于口尝,确定于临床,是药物真实滋味与功效相结合的归纳。中药五味不仅反映中药自身的功效属性,更在临床配伍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甘味"的药性、功效及临证应用进行论述及探讨。1甘之概述《黄帝内经·素问》最早记载了"五味"理论并将五味归属于五脏,《素问·宣明五气》以五脏为中心,确定了五味与五方、五色、五体、五志等的对应关系。以甘为例,  相似文献   

2.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开创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其中"饮食以节、谨和五味"的饮食养生原则,成为后世中医饮食养生的圭臬。李时珍《本草纲目》在此原则的指导下,深入系统地论述了饮食五味与五脏的损益关系,使人们对每一种食物的气味功效了如指掌,以此克服饮食嗜欲,减少饮食的盲目性。文章从三方面论述李时珍对《黄帝内经》"谨和五味"饮食养生方法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何健  胡方林 《国医论坛》2022,37(1):12-14
《黄帝内经》对五味理论有非常丰富的论述,涉及篇章21篇,分别从五味的作用、五味的阴阳属性、五味配属五脏、五味的饮食禁忌和五味的临床应用等方面予以阐释.本文通过梳理《黄帝内经》五味理论,一方面指导日常饮食养生调护,另一方面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对《黄帝内经》中关于"五味"药物理论进行探讨,从理论上追溯五味的本原,提出五味具有阴阳五行的不同属性;再以体用升降、土枢四象等易学思想方法,对药物的五味内涵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并指出各味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最后,对五味药物理论的应用原则和方法进行延伸、发挥。  相似文献   

5.
潘金波 《中医药学刊》2010,(12):2653-2657
目的:为研究《黄帝内经》的五味理论,并探讨五味理论在张仲景方剂配伍中的运用,借以指导临床辨证施治,为进一步研究仲景学说和中医药基础理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论述了《黄帝内经》五味理论与人体的生理、病理的关系及其在治疗上的指导作用,并从3个方面研究张仲景运用五味理论遣药制方的规律:①从五味和合见八法统方的配伍规律;②从五味和合见相辅相成的配伍规律;③从五味和合见相反相成的配伍规律。结果:《黄帝内经》认为五味与五脏有特定的亲和力,人体的生理结构和功能与五味的作用密切相关;五味过用或不及则脏腑偏盛偏衰,使脏腑之间相互制约、对立统一的平衡破坏,导致疾病的发生;脏腑各有苦欲,运用五味之性,纠脏腑之偏,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张仲景临床选药组方治疗疾病是根据药物五味与五脏之间的相互关联;药物之间的五行生克制胜规律;药物五味各自具有的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降等的功效特性,运用药物的五味之偏来补泻调整人体脏腑五行之气的偏胜偏衰。结论:第一:《黄帝内经》五味配伍理论实是选药制方最基本的理论,不仅有着很高的科学内涵,而且有指导临床实践的意义。第二:张仲景承其说,从其法,以五味学说为核心理论配伍制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五味理论最早源于《黄帝内经》,对临床遣药制方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五味指酸、苦、甘、辛、咸五味(某些药物还具有淡涩二味,习惯上仍称为“五味”)。其中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对于药物五味属性,梅氏认为最初形成只是药物本身的一种味觉感官刺激,随后逐步发展成为用  相似文献   

7.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奠基之作,四大经典之一。总揽全文,其虽详于医理、针刺,而略于方药。但所留存的药学理论以及十三方为后世的药学及方剂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对药学理论的论述主要是气味学说和五味学说,在五味学说中,《黄帝内经》最早归纳了五味的基本作用,并且根据五行学说,把五味与自然界众多的事物、属性联系起来,提出了“五味所入”、“色味当五脏”等论述。  相似文献   

8.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奠基之作,四大经典之一。总揽全文,其虽详于医理、针刺,而略于方药。但所留存的药学理论以及十三方为后世的药学及方剂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对药学理论的论述主要是气味学说和五味学说,在五味学说中,《黄帝内经》最早归纳了五味的基本作用,并且根据五行学说,把五味与自然界众多的事物、属性联系起来,提出了“五味所入”、“色味当五脏”等论述。  相似文献   

9.
《黄帝内经》的主流五味五行配属难以理解,且《黄帝内经》中又内含另一种五味五行配属,让众多医家深感疑惑。越来越多医家因此质疑经典的五味五行配属是否有误。陶弘景《辅行诀》从中药五味作用的角度提出了新的五味五行配属且得到了众多医家的认同。《黄帝内经》与《辅行诀》所论五味配属,孰是孰非有待探讨。现从阴阳五行理论探讨五味的本源,分析五味的五行配属,并剖析当前五味五行配属中存在的矛盾,得出《黄帝内经》主流五味五行配属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本草传统理论的构建离不开医疗实践过程中对药物功效的累积认识,同时又与不同时期用不同药性理论来阐释功效机理的博物学传统密切相关。《黄帝内经》与《神农本草经》的集结成书是中医学本草传统得以初步形成的标志,两书对药性与功效有相对完整的表述,但所关注的焦点有所差别。《神农本草经》以后,以药性阐释功效逐渐成为本草学的发展趋势与基本特色,明清时期大量本草注释著作的出现使这种特色进一步凸显。  相似文献   

11.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是现存中医文献中最早的一部经典著作,创立了中医学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学的发展基础。全书中药物性味理论的运用已经堪称完善,提出的药物五味用药体系一直为后世所宗,并总结出有关辨证、治法与组方原则、饮食宜忌等理论。探讨《内经》对药物运用的指导意义,可以指导中医临床辨证论治,为进一步研究中医药理论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黄帝内经》对于五味影响五脏的论述存在有不完全一致之处。过食五味损伤五脏的基本规律具有多样性,可以伤及本脏、所克之脏、克己之脏等,远非损伤所克之脏这一种情况。利用五味对五脏的不同亲和力纠正脏腑之间的不平衡,这是《黄帝内经》治疗理论的一大特色,受文字及篇幅的限制,原文只是举例阐释,后学当举一反三。依据五味理论确立治法,在宋元以后逐渐被淡化,这就需要我们在研读经典的过程中深入挖掘,去伪存真,准确把握经典理论的精髓。  相似文献   

13.
郑建功 《养生月刊》2006,27(3):201-203
五味是古人对食物与药物从“味”的角度进行概括与分类,以说明其功用及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并藉此指导人们养生与防病。五味包括酸、苦、甘、辛、咸五类,实际上还有淡味。《黄帝内经》在叙述五味的功用的同时,常按五行学说将五味分属五脏,进一步说明五味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黄帝内经》中关于五味的论述十分丰富,涉及面也十分广泛,今对其相关论述,尤其是在养生防病方面的论述,作如下探析。《黄帝内经》中关于五味的论述,最先见于《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其云:“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说味相对于气(性),主要作用是…  相似文献   

14.
<正>四气五味为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书中以四气配合五味,共同标明每味药的药性特征,开创了先标明药性,后论述药物功效及主治病证的本草编写体例,奠定了以四气五味理论指导临床用药的基础。五味之中,甘为补益象征,甘能补能和能缓,有滋补和中、调和药  相似文献   

15.
探讨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医学"精"的含义,分析肾藏精的理论内涵,阐述《黄帝内经》与《神农本草经》的渊源关系。并基于肾藏精理论,借助中医肾藏精脏象理论知识管理平台,对《神农本草经》中具有"益精"功效的药物进行检索、类别标注、统计和分析,初步探讨"益精"功效术语之间的相关性及三品分布情况,为临床使用《神农本草经》收载的益精药提供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16.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医学典籍,含有丰富的学术思想和理论原则,有关方药的理论极其丰富,是后世方药学发展的渊源。本文仅就《内经》中有关药物的气味,五味作用及根据五脏生理特点与病理状态的用药规律进行归纳整理,以助正确理解经文的内涵,继承发扬《内经》的精髓,来指导临床正确用药。  相似文献   

17.
《黄帝内经》多篇涉及到五谷五果五畜五菜的五味分类,存在不统一的五行分类的同时,五谷五果五畜五菜也不能完全是酸苦甘辛咸的代表。经过多篇的分析发现,《内经》中五味的典型酸苦甘辛咸的代表应该是日常生活饮食物及其烹饪的集中体现;分析过食这些五味所产生的症状也是酸苦甘辛咸部分功效的体现。通过《内经》过食五味探寻五味功效,不仅可以体会到五味部分功效由经验向理论的形成过程,而且还防止运用五行演绎而限制医学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瑾  梁茂新 《中医杂志》2012,53(8):635-638
《黄帝内经》所论之“五入”、“五走”较早建立了药食五味与脏腑的对应关系,被普遍认为是归经理论的源头.然而《黄帝内经》确立五味与五脏的关系并非专属,借助《素问》病机十九条明确疾病的五脏病位,对归经学说的建立可发挥一定作用,却难以直接确定众多药物的归经.发现早期本草学“诸病通用药”以疾病为纲,对主要治疗药物进行系统归类,这一编撰体例无形中在《素问》病机十九条和《黄帝内经》相关论述与具体药物间搭建了一座桥梁,形成了由“药物→干预疾病→脏腑定位→药物归经”的逻辑链条,进而为金元时期建立归经学说及后世医家分析判断药物归经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手段.  相似文献   

19.
冯文战  李光霞  张林  高立  刘代群  李陶  彭艳 《光明中医》2016,(19):2783-2785
四气五味理论是中药药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神农本草经》到后世的本草著作中均有中药四气五味的论述,《黄帝内经》中有大量篇幅将中药五味理论与临床治疗结合起来,将中药的五味功能化,用于指导临床治疗。中药五味理论的临床运用在后世医家的论著里未能得到系统总结和发展。现将中药五味理论与藏象理论及脏腑升降理论相结合,用于指导内科杂症的治疗选药,效果显著,从五味理论的理论渊源、临床应用,初步探讨五味理论的临床应用,并附医案3则。  相似文献   

20.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据传为陶弘景及其门人辑录伊尹《汤液经法》,并增补或整合《黄帝内经》(简称《内经》)而成,书中药物五味理论与《内经》有相承的部分和不一致的部分,其特点是在五行学说的基础上以五味功用为鉴药基础,以"苦""欲""急食"为五行补泻目标,通过增加的药物"体""用""化"味,扩展了五行药物的应用功能,同时在汤液经法图中融入进退和数理理论,对于本书理论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医学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