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父母教养方式对不同性别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的影响。方法于2009年采用精神发育与健康状况评定问卷(DAWBA)、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自拟调查表对辽宁省8 488名中小学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男生精神障碍患病率为7.99%,女生精神障碍患病率为10.82%;男生抑郁障碍、多动障碍与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相关,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对立反抗性障碍与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相关,多动障碍与母亲过分干涉因子相关,多动障碍、对立反抗性障碍与父亲拒绝、否认因子相关,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和多动障碍与父亲过度保护因子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抑郁障碍、多动障碍和对立反抗性障碍与父、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相关,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和多动障碍与母亲过分干涉保护因子相关,抑郁障碍、多动障碍与父亲拒绝、否认因子相关,抑郁障碍和多动障碍与父亲过度保护因子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青少年的精神健康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青少年时期不同精神障碍之间的共病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河南省唐河县城郊乡和舞阳县文烽乡的2所中学的初一、初二年级1 500名学生,采用长处和困难筛查问卷(学生版(SDQ)和自编增补问卷进行筛查,后依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进行诊断,并随访1年。结果 共查出六大类精神障碍患者80例,其中有7例共病患者,共病检出率为8.75%;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焦虑障碍、抑郁障碍与对立违抗障碍、焦虑障碍与应激障碍之间有共病;随访研究中又发现2例共病患者,和2种新的共病关系:抑郁障碍与强迫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之间共病,共病检出率为11.25%;共病者比无共病者更易出现诊断改变(P=0.002)。结论 初中生精神障碍共病明显存在,多种精神障碍之间有共病关系,其中焦虑障碍的共病关系较为明显,抑郁障碍共病发生较晚;共病者症状更多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海南省0~6岁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患病率、分布情况及差异。方法 抽查海南省18个市县0~6岁儿童37 862人,采用“儿童发育问题预警征象”调查表进行筛查,专科医师进行临床诊断。结果 海南省37 862名0~6岁儿童中诊断出235名孤独症儿童,孤独症患病率为6.2‰,其中男生为9.9‰,女生为1.7‰,性别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01.91,P<0.001);不同年龄组儿童孤独症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8.62,P<0.001),年龄越高孤独症患病率越高;城市显著高于其他地区(χ2=114.77,P<0.001)。结论 海南省0~6岁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患病率居国内较高水平;且确诊年龄较大,需提高孤独症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营养和膳食因素对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影响。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整群随机抽样选取上海、昆山和无锡幼儿园3~7岁儿童417名,男女各半,通过Conners父母用症状问卷调查,计算多动指数及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病率,应用膳食频率调查问卷调查半年内各类食物摄入量,采用偏相关和线性回归方法分析营养、膳食因素对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影响。结果 417名儿童ADHD的患病率为3.2%,性别、地区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膳食种类的偏相关分析发现:肉类加工品和咸味零食的摄入量与多动指数之间呈正相关(P0.05),蔬菜、杂粮、水产品、牛羊肉和牛奶等摄入量与多动指数呈负相关(P0.05)。对营养素的回归分析发现:钙与多动指数呈负相关(P0.05)。结论儿童的营养和膳食为ADHD的环境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儿童青少年注意力缺陷障碍合并品行障碍的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对武汉市2 188名4~16岁儿童青少年进行"注意力和行为问题调查量表"测评.包括注意力及多动问题调查表、对立违抗障碍与品行障碍调查表. 结果男性注意力缺陷障碍合并品行障碍发生率为4.74%,女性注意力缺陷障碍合并品行障碍发生率为1.83%,其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性别对不同亚型注意力缺陷障碍合并品行障碍发生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注意力缺陷障碍患儿中,无论男女,品行障碍发生率明显升高(P<0.001);年龄对不同亚型注意力缺陷障碍合并品行障碍的发生率存在显著影响.结论 注意力缺陷障碍合并品行障碍在儿童青少年中的发生不可忽视,性别对该病的发生有显著影响,但对不同亚型注意力缺陷障碍合并品行障碍发生率影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谷丽  赵碧香 《中国保健营养》2012,(12):1828-1829
目的对妇科门诊患者进行相关的精神障碍筛查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我院妇科门诊1761名患者实施问卷调查,选择问题导向患者报告作为筛查工具,该工具分为重性抑郁发作,心境恶劣,广泛焦虑,强迫障碍及精神病性障碍在内的5个分量表和Sheehan功能障碍尺,并对所有的患者进行焦虑抑郁量表(HADS)测试调查,对HADS大于等于8分者采用国际神经精神科的访谈问卷评定诊断结果,最后进行精神科的诊断分析。结果 POPR精神障碍的筛查有效问卷为1693份,脱落率为3.86%。1693例中415例筛查阳性,占24.51%,其中重性抑郁发作、亚临床重性抑郁发作、心境恶劣和广泛焦虑分别占3.01%、7.50%、13.82%和6.14%;HADS评分大于等于8分的共有834例(47.36%),其中符合抑郁障碍者132例(66.71%),符合焦虑障碍者71例(35.86%)。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的主要构成因素分别为抑郁发作和广泛性焦虑障碍。结论妇科门诊中存在大量的精神障碍患者,医生应提高精神障碍的识别能力,以助患者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的进步,医学的焦点正逐渐由器质性疾病向功能性疾病转变,人类的认知-运动发育障碍问题也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其中以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冲动障碍和孤独症最为常见.欧美国家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 ~11岁儿童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的患病率高达5% ~6%,注意力缺陷多动/冲动障碍为1% ~11%,且在城市地区有逐年上升趋势.由于儿童认知-运动障碍性疾病共患性极高,且预后较差,因此对个人、家庭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巨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简称多动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的标准,患儿会表现出与同龄儿童相比不相称的,有持续6个月以上,超过两个不同场合的注意力不集中或多动和冲动行为。目前调查发现,学龄儿童的多动症发生率是8%~12%左右[1],多动症通常与其他精神障碍并存,如对立违抗性障碍、品行障碍、情绪障碍等[2]。30%~50%多动症行为可以发展至成人[3]。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珠海市1.5~3岁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SD)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在珠海市生活的1.5~3岁儿童共5 500人, 使用自编问卷和改良婴幼儿孤独症筛查量表中文修订版进行初筛;对结果阳性者由专科医师根据临床观察及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评定结果进行确诊;最后统计分析ASD患儿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结果 本次调查ASD患病率为29.45/104(95%CI为15.41/104~44.86/104), 均为典型孤独症患儿, 男女比例为6∶1。ASD组与非ASD组在性别、家庭收入、父母文化程度、母孕期间是否服用特殊药物(避孕药物、抗精神病药物、抗癫痫病药物等)、母孕期间是否补充叶酸、父亲年龄的分布上存在明显不同,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收入偏低、母孕期间服用特殊药物、母孕期间未补充叶酸及出生时父亲年龄偏高(>35岁)或偏低(<25岁)等可能为ASD的危险因素。结论 珠海市1.5~3岁ASD患病率低于国内外的报道水平;母亲怀孕时避免使用特殊药物、积极补充叶酸, 避免父亲年龄过高或过低可能有助于降低ASD患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上海市公立幼儿园4~6岁儿童中孤独谱系障碍(ASD)的患病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松江区与徐汇区为代表,以普查方式,采用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社会交往问卷、高功能ASD筛查问卷,对调查区域的公立幼儿园中所有10 385名4~6岁儿童进行筛查,对筛查阳性者采用孤独症诊断访谈量表与DSM-5进行诊断。结果 在9 665份有效问卷中,共9名患儿确诊为ASD,男女性别比为8 : 1,时点患病率为0.93‰,ADI-R评估结果与DSM-5的诊断一致。其中2名患儿没有就诊记录,“语言”相关问题为家长选择就医的首要主诉,“社会交往质的障碍”为确诊患儿最显著的症状。结论 上海市学龄前儿童孤独谱系障碍的时点患病率较低,可能与一些患儿未入园有关。  相似文献   

11.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是儿童及青少年期常见的精神障碍,在学龄儿童精神障碍中的患病率居于首位。父母在ADHD儿童治疗和预后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目前,父母培训项目被认为是减少儿童对立违抗行为及其他行为问题的最成功的独立策略,对患儿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有着明显而持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16~30月龄的儿童进行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筛查及诊断,得出绍兴市儿童ASD的患病率及早期筛查的可行性。方法使用改良版婴幼儿孤独症筛查量表(M-CHAT-R/F)对绍兴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1 944例儿童进行筛查,对筛查阳性者进行电话访谈、转诊及评估。结果共筛查出134例阳性儿童,筛查阳性率为6. 89%;共诊断出5例ASD患儿,总ASD患病率为2. 57‰。结论绍兴市ASD患病率与国内报道结果相符。在儿童健康体检时进行ASD早期筛查具有可行性,有利于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早期诊断和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学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为开展该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南昌市-小学四年级全体633名学生,采用Conners问卷(家长及教师用问卷)做一级筛查,对阳性者使用CCMD-3诊断标准作二级诊断,同时进行相关因素调查分析.[结果]9~11岁在校小学生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病率为5.85%,男生为6.73%,女生为4.81%,男、女生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5,P>0.05);ADHD学生Conners问卷中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障碍、冲动-多动、焦虑5个因子得分均高于非 ADHD学生(P<0.05);Logistic分析显示分娩方式、孕期长短、父亲文化程度、母孕期心理创伤、家族中有多动-冲动行业者、学习成绩、家庭关系7项因素对小学生ADHD影响较大大.[结论]ADHD为小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ADHD患儿心理健康状况欠佳;家庭、学校、医院应密切配合,积极防治ADHD.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医院》2016,(4):551-553
目的了解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非精神科门诊就诊者中焦虑障碍的患病率现状,以及医生对焦虑障碍的诊疗情况。方法对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神经科、消化科、心血管科、内分泌科和妇科五个科室门诊就诊的645名患者进行焦虑障碍患病率调查。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进行筛查,由精神科医师对HADS≥8分的筛查阳性者进行国际神经精神科简式访谈问卷((MINI)的评估。并获取门诊医师关于焦虑障碍治疗信息。结果MINI诊断现患焦虑障碍者34例,失访校正后的焦虑障碍现患病率为7.44%,焦虑谱系障碍中最常见的是广泛性焦虑障碍(3.88%)。仅有5.9%的焦虑障碍患者给予了精神类药治疗,无1例给予建议专科转诊治疗。结论焦虑障碍是综合医院非精神科门诊就诊者中的常见问题,但识别率和治疗率均不高。  相似文献   

15.
孤独症筛查量表(CHAT-23)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CHAT-23作为孤独症筛查量表在中国内地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并探索一套适合于初级儿童医疗保健机构使用的筛查流程。【方法】选取卢湾区18~24月龄儿童作为筛查对象,运用CHAT-23量表对其进行ASDs筛查;选择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为病例组,正常儿童为对照组,计算CHAT-23家长填写问卷的灵敏度、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部分儿童家长重新填写问卷,计算问卷的重测信度。【结果】卢湾区共筛查了484人,发现2名疑似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该问卷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941和0.884。问卷加Section B当面访谈的阳性预测值为50%;该问卷的重测信度(kappa值)为0.50。【结论】CHAT-23孤独症筛查量表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是一种适用于初级医疗保健机构的孤独症筛查量表,适合在中国内地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河北省保定市居民惊恐障碍患病率和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8岁居民10073人,用扩展的一般健康问卷(GHQ-12)进行心理健康水平调查;分为高、中、低危险组.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一第4版(DSM-IV轴I障碍定式临床检查病人版进行惊恐障碍的诊断.采用大体功能评定量表(GAF)评定心理、社会及职业功能受损状况.结果 完成调查9021人,惊恐障碍终生患病率为0.60%,时点患病率为0.42%;不伴广场恐惧的惊恐障碍的终生和时点患病率分别为0.55%.0.38%,伴广场恐惧的惊恐障碍分别为0.04%,0.03%.女性时点患病率为0.66%,高于男性的0.15%(P<0.01);农村时点患病率为0.46%,高于城市的0.09%(P<0.01);50~59岁患病率最高,为0.99%;惊恐障碍与其他精神障碍共病占62.5%.惊恐障碍的精神科就诊率为4.17%.结论 惊恐障碍常见于农村女性,共病现象普遍,但专科就诊率低.  相似文献   

17.
王艳娟  卢云  吴晓庆  陈娟  郑芹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7):4236-4238
目的:在进行婴幼儿孤独症谱系障碍患病情况流行病学调查的同时早期诊断孤独症患儿,为早期干预做准备,并总结早期识别患儿的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连云港市8 532名0~3岁儿童进行横断面调查;应用婴幼儿孤独症筛查表(CHAT)筛查出可疑儿童,以儿童孤独症家长评定量表(ABC)、儿童期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及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IV)的诊断依据进行确诊。结果:8 532名儿童中9名为孤独症阳性,阳性率为10.55/万,其中1岁内1例,1~2岁3例,2~3岁5例;男孩8例,女孩1例,男孩发病率高于女孩(P<0.05)。结论:加强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早期识别、早期诊断,对孤独症患儿的日后康复意义重大;总结出的早期识别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方法,为婴幼儿父母及医务工作者提供早期筛查孤独症患儿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胃泌素释放肽受体基因多态性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行为的关系.方法 通过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将120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的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和126例正常儿童,按胃泌素释放肽受体第2外显子基因多态性分成CC组和非CC组,分析其社会适应行为中多动行为的特点及治疗后的变化.结果 正常对照儿童CC和非CC组儿童行为量表问卷的多动分值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F=1.97,P>0.05);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基因型CC组儿童行为量表问卷的多动分值明显低于非CC组(F=37.27,P<0.01).部分患儿在治疗6个月和1年后,儿童行为量表随诊结果仍为CC组低(F分别为36.52、42.13,均P<0.01).结论 胃泌素释放肽受体第2外显子基因多态性对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多动行为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编制适合中国文化背景的婴幼儿孤独症筛查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 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参考DSM-5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症状标准,编制婴幼儿孤独症筛查问卷(SQAT),选取门诊或体检儿童238名和康复训练机构患儿392名进行初测,2~4周后对其中28名被试进行重测,部分儿童接受校标检测.通过专家评价、条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在校青少年精神障碍及其亚型的现患状况.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在河南省唐河县及舞阳县各选取一所中学,对两所中学的初一和初二年级的学生使用长处和困难筛查问卷(学生版)(SDQ)和自编增补问卷进行精神障碍筛查,随后依据DSM-5进行诊断鉴定.结果 调查的1412名初中生中,共查出12名神经发育障碍,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