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梅"字的演变"梅",古字作"槑(méi)"。《集韵·灰韵》:"梅,或作槑。"清代龚自珍《病槑馆记》:"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槑。""槑",省写作"呆"。《说文解字》徐灏注笺:"古文'槑'或省作'呆',皆从木,象形。"《本草纲目》曰:"梅古文作呆,象子在木上之形。"据此,"槑"或"呆"作为象形字,应是"梅"字最初的写法。《本草纲目》又曰:"呆"字后被"书家讹为'某'"。《说文解字》曰:"某,酸果也。  相似文献   

2.
偏沮小考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汗出偏沮,使人偏枯",历代注家及当代学者对于"偏沮"的解释未尽一致,主要是对于"沮"的解释不一样,或认为是湿润,或是阻止,或是败坏,或是"袒"字之讹。经查阅文献考证并据本节经文上下文例及医理认为,沮,当为"袒"字之讹,形似传抄致讹。偏沮,当为"偏袒",即脱掉衣服,露出半身。袒,脱衣袒露。"汗出偏沮(袒),使人偏枯",指大汗出后若脱衣袒露半身,容易感受风邪,(日久)使人偏枯——半身不遂。中医经典《素问》理论认为,偏枯,为风邪所中,是由于"汗出受风"而罹患,即由于人体正气不足,卫阳不固,汗出则腠理疏松,风邪乘虚而入,侵入人体半身深部,导致经络营卫气血不畅,肢体筋脉失于濡养,发为偏枯。汉唐宋以前医家多遵之,金元以后则多质疑之,而时至今日之中风病,并非中风而罹患。  相似文献   

3.
罗琼  顾漫  柳长华 《中国中药杂志》2018,(19):3979-3983
四川成都天回镇汉墓出土医简中有治六十病之方,每病之下收载1方至数方不等,共计106方。整理者根据其内容重在"合和制剂",并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对仓公所传医书的著录,将其命名为《治六十病和齐汤法》。"和齐汤法"义为"和调分剂得宜,以作汤液"之法;该书中保存了久已失传的古经方"汤液""醪醴""火齐"等剂型。从学术源流上考证,《和齐汤法》当为仓公所传,是专门记述合和制剂方法的文献,后世之《汤液经方》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皆上承《和齐汤法》,故其作为当时"经方"的代表性著作,在两汉医学之学术传承中发挥了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传统的文字学、训诂学、校勘学等为主要手段,对《素问·脉要精微论》中"地苍""衣被""偻附""易"4语词做了简要考察,提出一是"地苍"疑本作"灺",其义是指火炬燃烧后剩余的灰烬,后"灺"误作"地"再误则成"地苍";二是古时"被"有衣之义,"衣被"本是同义复词,义指衣服;三是"偻附"当作"偻俯",义指曲身,而在本篇则指因膝部病变导致的下肢弯曲难以直立;四是"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句中的"易"字可视为"益"之省体,而此处当读为"溢"。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明·顾从德翻刻宋本<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入手,对<生气通天论>"寒薄为(查皮)"王冰注语"瘦于玄府中"之"瘦"字进行了考证,指出"瘦"字当是"廋"之误.别本或作"瘈于玄府中",或作"瘛于玄府中",并是"廋于玄府中"之误;以理度之,当先有误作"瘈"者,而"瘛"字则是在"瘈"之基础上的进一步讹变.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铅印本<黄帝内经·素问>的整理者疑"廋"字为"瘗"之讹字,亦不可从.  相似文献   

6.
疛疾再释     
疛在古书中存在7种解释:小腹病、跳动、心腹病、小肠病、心悸、小腹痛、病。通过考察疛字的字形演变过程,认为疛■甲骨文为一字,本义为颤,或指腹疾,后讹为两字,而疛兼具此二义,引申为跳动之病,病位涉及心腹,后进一步引申为心悸,又有"肠痛""小肠痛""小腹痛"等诸多含义变化;其或因隶变、或因俗化,出现■等异体字。在张家山汉简《脉书》中,疛应当释为"跳动,心腹疾",《足臂十一脉灸经》中的疛无法排除腹疾,其是否为心疾,具体为何病犹当存疑。后世文献中鲜见疛病,可能因其已为其它更为具体的病名所替代。  相似文献   

7.
将"重阳者狂,重阴者癫"之"癫"释为癫狂病之癫症是不妥的,当时所说之"癫",或称"癫病""癫疾",即癫痫,"重阴者癫",即病癫痫。"狂",实乃后世之癫狂病,释"狂"为癫狂病之狂症,欠妥。因《难经》成书时之医学语境,"狂"并不单指刚躁狂暴、逾垣上屋、弃衣奔走等之狂症,多泛指精神异常之病症或现象。读"重阳者狂,重阴者癫",宜如读《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之"诸""皆"字,宜理解为非全是,或非全部;即部分或大部分具"重阳"或"重阴"脉者病癫狂病或癫痫。"重阳者狂,重阴者癫",以脉象昭示了部分或大部分癫狂病、癫痫已作的病理状态,吾家以此认识并指导癫狂病、癫痫之临床辨治,取得了可喜的效果。故宜正确认识和理解此句经典名言,使之更好地运用于神经精神系统疾病之中医药研治。  相似文献   

8.
痒、癢二字混乱已久,汉字简化方案中亦将"癢"简化为"痒",但就其本源而言二者意义并不相同。"痒"字早出,早在先秦即已出现,其义指心忧惫之病、身之疮疡,为病名。"癢"字后出,先秦及汉初文献多作"養",其本字为"",表搔痒义。《玉篇》始将二者混同,此后多混用无别。在医籍训释中应注意明辨"痒""癢"二字,否则极易导致误读。  相似文献   

9.
本文考察了早期非医文献中"瘅"字具有"劳病""旱病""厚盛""难""恶""怒"等含义。"瘅"在《黄帝内经》中亦有"劳病"义,表示内脏因过用而劳伤的一类疾病,如脾瘅、胆瘅、消瘅等,病因通常与饮食、情志和五藏本身的柔脆相关;在脾瘅、消瘅等病中存在津液的亏耗,故"瘅"亦具有"旱病"义;杨上善、王冰注《黄帝内经》,"瘅"始有"热"义,表示疾病存在热象,它限定了"瘅"是一种带有"热"之特性的"劳病",不同于一般的热病或劳病;"瘅"尚有"厚盛"义,表示热势的亢盛。据此认为临床对瘅病的治疗既需关注火热的标象,又需注重其五脏虚弱、津液亏耗的病本。  相似文献   

10.
《黄帝内经》有较多篇章论述针刺之理与法、针刺之道与术。因为去今已远、专业性强等原因,针刺篇章中很多词语较难理解。从秦汉时期的历史文化语境出发,对比《黄帝内经》与《太素》异文,综合考辨,认为"匀"为""之形误,意为目动。《素问·宝命全形论》之"针耀而匀",当为"针耀而",也即《太素》之"针耀而眴"。"静意视义"之"义"为目标义。"是谓冥冥"之"冥冥"指代道。"见其乌乌,见其稷稷,从见其飞,不知其谁","乌乌""稷稷"杨上善注"凤凰之声",并非无据;说其为雌雄之声,却失准确。"从"为随从义,可译为"随之"。"谁"应为"雜",形近而讹。"见其乌乌,见其稷稷,从见其飞,不知其谁",意思是说听见凤鸣,随即看见凤形,而并未有其他杂象的干扰,即只现祥瑞之征象。  相似文献   

11.
从《黄帝内经》篇中的"劫刺"和仁和寺本《太素》篇中的"却刺"之异入手,逐条罗列传世本《黄帝内经》及其历代不同注本、传本、校本中"劫刺""却刺"之不同。"却""劫"二字,字形相似,笔者详细分析了导致"却刺"误作"劫刺"的字形演变因素。以此为基础,运用音韵学和训诂学方法,因"卻"与"郤(郄)"二字的上古音完全相同,遵"因声求义"之旨,而将"却刺"释为"郤(郄)刺",其义当为"隙刺"或"穴刺"解。最后,对"郤刺"的学术意义作了探讨,认为这是刺灸部位由脉到穴演变过程中的一个特定认识阶段,与刺脉、刺肉、刺筋等刺法相区别而言。所以,历代诸书中的"劫刺"当为"却刺"之误,从而澄清了自北宋以降,诸家对"燔针却刺"的误解误注。  相似文献   

12.
"必齐"一词见于《黄帝内经》,注家多阙如。清代小学家或以之为"必资"之假,或目之以"火齐"之讹,议论多歧,殊无定论。盖"必齐"既与"汤液""醪酒"并举,别病程发展之阶又与"毒药""鑱石""针艾"诸治疗方法同列,亦为传统医学治疗手段之一。"齐"取调和汁液与药滓之义,"必"取过滤渣滓之义。从剂型看,"必齐"指的是添加药物与汤液酒醴和煮之后过滤渣滓饮用的药物种类。汤液养胃防病,醪醴固本养生,必齐则介于二者之间,以攻邪祛疾为主,三者同用则体现了传统医学防病重于治病、疗疾亦是养生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3.
"疾""病"均可表示疾病义,两字在不同时期的文献中使用情况有所不同。通过对历代文献尤其是中医学文献中"疾""病"二字进行追溯,发现殷商至西周时期无"病"字,"疾"代疾病义;春秋战国时期"病"字出现,"疾病"随之使用;秦朝时期在不同文献中表达疾病义时用"疾"用"病"有所侧重,少量使用"疾病";两汉至民国时期的文献描述疾病时,"病"的使用明显多于"疾","疾病"的使用频率不高。  相似文献   

14.
"四逆汤"出自《伤寒论》,是"回阳救逆"的基础方。关于此汤剂之名称,成无己说"四逆者,四肢逆而不温者……此汤申发阳气,却散阴寒,温经暖肌,是以四逆名之",后世医家大多遵照成氏之言。文章经考察认为,"四"字当为"回"字之讹,"四逆汤"实为"回逆汤",只有"回逆",方治"四逆"。  相似文献   

15.
借助训诂学、文字学等传统手段,结合异文语料、碑刻俗字等材料,尝试对《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寒变""白露""独沉""铸锥"四语词进行考辨与训释并最终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变"有呕吐之义,故"寒变"犹言寒呕,指的是呕吐病证中以呕吐物清冷为主要表现者;二是"白露"是"甘露"之异形词,亦可写作"曰露",而今当以"甘露"为典正,其义为甘美的露水;三是"独沉"当从《太素》校作"浊沉",而"沉"亦可作"黕",其义则为滓垢、污浊、浊垢、污垢;四是"铸锥"之"锥"当系"兵"字之误,考其致误之迹,疑因"兵"俗体作"■""■""■"诸形,传抄刊刻中,或受"铸"字影响,或思"兵"乃金铸,又妄增"金"旁,遂形近于"錐",故终致此误。  相似文献   

16.
《内经》病机十九条别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病机,即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张景岳谓:"机者,要也,变也,病变所由出也."中医在诊治疾病时,之所以非常重视对病机的分析,"审察病机,无失气宜","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这不仅是因为"病机为入道之门,为步之法",而且正如王冰所说:"得其机要,则动小而功大,用浅而功深".否则,抓不住疾病的关键所在,则流散无穷.究竟如何审察病机?《素问·至真要大论》列举了"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十九个方面的内容,后世称之为"病机十九条".其原文中之"诸"字,众也,表示不定之多数,非"凡是"、"所有"之义;"皆",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16条曰:"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段条文其义有二,前者定其义,示何为坏病,并明其因,指其殊;后者"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则教以治则。下此以降,历代诸家以至于今,皆引申之、发挥之、广大之,皆认为此"十二字则"不独专为坏病而设,乃伤  相似文献   

18.
中医文献中常见的胸膈一词,由于膈字经历了"鬲"、"隔"、"膈"3个字的变迁,使得其含义多源而歧义,有古义与今义之不同。胸膈一词的古义,在文献呈现上应为"胷(胸)鬲",其意义是胸腔的一个部位。胸膈一词的今义主要指胸腹腔之间的膈膜,在文献呈现上多以膈字单独使用。在古代文献中常见的胸膈满闷、胸膈不利等词汇,胸膈皆当训为古义。  相似文献   

19.
"和"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核心与关键,在古代文献中出现了与之相近的"禾""咊""龢""盉"4字,且这4个字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与"和"通用的情况。通过对《说文解字诂林》中"禾""咊""龢""盉"4字以及《康熙字典》《辞海》中"和"字的分析,得出"和"之意来源于"禾""咊""龢""盉",正是这4字的不同含义造就了"和"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20.
"皆鬲偏枯"一词出自《素问·大奇论》。历代注家解释不一,主要是对"鬲"字强解难懂。通过考察《诸病源候论》等书,认为"鬲"字为"为"字之讹。"皆鬲偏枯"当为"皆为偏枯"。"皮(骨盾)"一词,见于《素问·长刺节论》。历代《内经》注家或解释为"皮腯",或解释为"皮(骨舌)",亦有认为是"皮髓"者,其分歧的关键主要是对"(骨盾)"字的注释不一。通过考证并参阅历代医家的相关注释及《汉语大字典》的解释后认为,"(骨盾)"字当读腾,音teng。"皮(骨盾)",指脐下皮肉坚(肥)厚之处。《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消环"一词,历代《内经》注家或尊王冰之注认为是"消散环周",或认为是"消渴"病证而环转自愈等,莫衷一是。经参阅《甲乙》、《脉经》、《千金》及《太素》等典籍校勘考证后认为,"消环"当为"消渴","环"乃"渴"字之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