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对老年脑梗死长期卧床患者医院感染的细菌学进行调查,并建立Logistic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8月于鹰潭市人民医院治疗的296例≥60岁老年脑梗死长期卧床患者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风险预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模型拟合度,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模型的预测效果,其曲线下面积(AUC)表示预测效能。结果 296例老年脑梗死长期卧床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80例,感染率为27.03%,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56.25%;共培养出病原菌94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4.8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意识障碍、吞咽困难、血浆白蛋白≤30 g/L以及侵入性操作是影响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1/1+e{([-(-4.317+3.544×(合并糖尿病)+1.642×(意识障碍)+1.048×)((吞咽困难)+2.725×(低血浆白蛋白)+3.392×(侵入性操作)])},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Hosmer-Lemesh...  相似文献   

2.
13例医院感染败血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败血症密切相关的诱发因素和防控措施.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13例医院感染败血症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败血症占医院感染例次数的1.67%,死亡率为46.15%;13例患者均有多种严重的基础疾病,9例施行了穿刺导管深静脉留置,3例行动、静脉造瘘血液透析,11例在发生败血症前后出现其他部位感染,4例是由耐药菌株引起的. 结论在诸多引起医院感染败血症的医源性危险因素中,静脉穿刺留置导管,是导致医院感染败血症最危险的因素;坚持严格的无菌操作是预防和控制高危患者医院感染败血症的关键环节;除合理应用有效抗生素外,应及时去除血管通路留置的导管,进行血液和导管顶端采样,做细菌学检验及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3.
212例妇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同顾性分析妇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妇科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医院2008年1月-2009年1月妇科手术患者212例,其中14例出现医院感染为感染组,选取同一时期同一病区未发生医院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之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妇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结果 妇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6.6%;t、x2检验结果提示,年龄、是否伴有慢性疾病、手术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留管为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伴有慢性疾病、手术时间长、住院时间长、术后留置导管均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伴有慢性疾病、手术时间长、住院时间长、术后留置导管均为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杭州市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导管相关医院感染病原菌特点、危险因素及检测数据分析。方法将杭州市某医院2016年5月-2017年4月接受诊治的234例ICU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17年5月-2018年4月接受诊治的234例ICU患者纳入研究组。统计导管相关医院感染发生率,并进行组间比较,分析导管相关医院感染发生的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共分离出207株病原菌,包括70株革兰阳性菌,118株革兰阴性菌,19株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ICU患者年龄、住院时间、APACHEⅡ评分、导管留置时间、合并基础疾病及长期应用抗菌药为导管相关医院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针对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需及早实施目标性监测,对导管日常插管操作及使用进行规范化管理,减少导管相关医院感染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留置深静脉导管后医院感染病原菌监测及危险因素分析,为医院感染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4年12月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400例患者临床资料,调查医院感染率及感染病原菌分布,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医院感染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400例深静脉留置导管患者共有44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11.0%;共分离出7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51株占64.6%,革兰阴性菌22株占27.8%,真菌6株占7.6%;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导管留置时间>7d、住院时间>2周、卧床时间>14d、广谱抗菌药使用时间>7d、合并基础疾病、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感染率显著上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导管留置时间>7d、广谱抗菌药使用、合并基础疾病是导致深静脉导管留置后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留置深静脉导管后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阳性菌;临床上需要针对危险因素制定相应预防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直接相关死亡患者的危险因素,为控制医院感染,降低医院感染病死率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2015年3月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医院感染直接相关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2010-2015年3月医院感染死亡患者304例,其中与医院感染直接相关死亡患者37例,占12.17%;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68.29%,其次为血液占12.20%;单因素分析:ICU、使用呼吸机、年龄>75岁、长期住院、透析、免疫功能低下对医院感染相关死亡的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高龄、长期住院、免疫功能低、使用呼吸机和透析是发生医院感染相关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医院感染相关死亡患者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预防下呼吸道感染,有助于降低感染死亡风险;应重点关注有高风险因素的患者,防范医院感染的发生,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颅脑创伤(TBI)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建立并验证预测模型。方法:纳入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开颅手术治疗的270例老年TBI患者,按8:2比例分为模型组(n=216)和验证组(n=54)。回顾性分析模型组患者在院期间临床资料,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构建感染预测模型,并基于验证组数据检验其预测效能。结果:270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59例,占比21.85%。模型组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TBI严重程度、低蛋白血症、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卧床时间和留置尿管时间与医院感染相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重型TBI、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卧床时间>12天和留置尿管时间>7天是老年TBI患者医院感染独立危险因素(P < 0.05)。进一步构建感染预测模型:Z=-7.341+1.955×年龄+2.665×TBI严重程度+1.616×气管切开+1.833×机械通气+1.610×卧床时间+1.392×留置尿管时间。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38(95%CI0.901~0.974),Hosmer-Lemeshow检验χ2=9.400(P > 0.05)。最大Youden指数为0.740,对应最佳截断值为0.502,敏感度为0.822,特异性为0.941。代入验证组数据显示模型预测准确率为0.944,敏感度为0.833,特异性为0.976。结论:高龄、重型TBI、气管切开、机械通气、长期卧床和长期留置尿管增加老年TBI患者医院感染风险,基于此构建的模型预测效能和拟合度良好,可为潜在感染患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回顾性分析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MA)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有效控制和减少SMA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医院2007年1月-2010年10月共收治患者130例,其中发生SMA医院感染的患者为感染组,选取同一时期同一病区未发生医院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之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SMA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结果 医院感染SMA的发生率为6.15%;t检验、卡方检验结果提示,年龄、住院时间、留置导管、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用药时间、恶性肿瘤为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为,年龄、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恶性肿瘤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年龄、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恶性肿瘤为医院感染SMA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综合ICU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探讨其危险因素,为更好地预防控制综合ICU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年1月-2012年2月入住综合ICU>48 h的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填写统一调查表并录入计算机进行统计.结果 505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74例、93例次,感染率为14.65%、例次感染率为18.42%,平均病情严重程度3.74,调整患者日感染率3.49%;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0例次,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26例次,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22例次,其他部位感染25例次;使用免疫抑制剂、使用激素、放化疗患者、昏迷、长期卧床患者与医院感染的发生有显著关系(P<0.05).结论 目标性监测能及时准确获得ICU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制定有效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性肺炎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组收集2001年1月-2005年12月住院的27例PDRPA引起的医院感染性肺炎病例,并随机选择同时期非PDRPA感染的医院感染病例27例作为对照组;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感染前住院时间、入住ICU、APACHE Ⅱ评分、机械通气、体内留置导管(包括尿管、胃管、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使用抗菌药物数量与PDRPA感染有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只有机械通气(OR 5.705,95%CI:1.205~27.007;P=0.028)、使用抗菌药物数量(OR 3.173;95%CI:1.472~6.841;P=0.003)和APACHE Ⅱ评分≥16(OR 6.390;95%CI:1.191~34.281;P=0.021)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机械通气、抗菌药物数量和APACHE Ⅱ评分≥16是PDRPA医院感染性肺炎的重要危险因素,对于病情严重的肺部感染患者,特别是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并且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尽量减少PDRPA的发生率,才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液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5年7月某院528例血液肿瘤PICC置管患者,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根据其是否发生导管相关真菌感染分为血流感染组、穿刺部位感染组和非感染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ICC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528例血液肿瘤PICC置管患者真菌感染48例,发病率为9.09%,其中单纯导管相关真菌血流感染32例(66.67%),单纯穿刺部位感染6例(12.50%),导管相关真菌血流感染合并穿刺部位感染10例(20.83%);共分离真菌48株,以近平滑假丝酵母菌为主(21株,43.75%)。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中性粒细胞数≤0.5×109/L、住院时间10 d、使用抗菌药物、化学治疗次数3次为引起PICC真菌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化学治疗次数3次、导管维护周期延迟为PICC单纯穿刺点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ICC相关真菌感染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护理工作中,应注意全面、动态评估其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医院感染横断面研究报告   总被引:304,自引:87,他引:217  
目的 探讨横断面调查的优势,评价日常监测资料的准确性。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调查我院1d的医院感染现患率。结果 调查住院患者1137人,现患率为7.04%,例次现患率为7.83%;重症监护病房的现患率最高为33.33%;下呼吸道感染占28.09%,泌尿道感染占14.60%,手术部位感染占13.49%;年龄<2岁和>60岁、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免疫抑制剂、激素、化疗、手术切口污染程度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9.3%。结论 横断面调查简单、方便,节省人力,资料更准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门诊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感染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监测方法,参照国内外相关指南及规范制定监测方法,对某院2014年6月1日—2016年5月31日所有门诊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结果 2014年6月1日—2016年5月31日共有门诊血液透析患者584例,血管通路总次数为64 203例次,发生感染79例,85例次,血管通路感染例次发病率为1.32‰。其中血管穿刺部位感染36例(42.35%),血管通路相关血流感染49例(57.65%)。不同血管通路类型患者中人工血管患者的血管通路感染发病率最高(19.67‰),其次为非隧道式中心静脉置管患者(4.91‰)、隧道式中心静脉置管患者(0.73‰)、动静脉内瘘患者(0.09‰)。年龄60岁、透析时间1年、伴有糖尿病、高血压是门诊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血管通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均P0.05)。49例血管通路相关血流感染患者送检的血标本中共分离病原菌39株。革兰阳性球菌36株(92.31%),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0株,其中6株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3株(7.69%)。结论加强前瞻性目标监测,可以更好地了解门诊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感染的现状、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有利于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从而减少门诊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肿瘤患者介入术后插管感染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介入术后引起静脉插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医院肿瘤介入科84例介入术后深静脉插管感染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引起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有6项因素与感染有关,分别为导管留置时间长32例(38.10%),导管连接部位处理时感染20例(23.81%),股静脉穿刺时污染12例(14.29%),加入液体操作时污染8例(9.52%),插管操作过程受污染8例(9.52%)及导管内血凝块堵塞4例(4.76%)。结论肿瘤患者介入术后深静脉插管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加强对这些相关因素的控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尽可能减少深静脉插管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PICC-CRBSI)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荆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中心静脉置管登记数据库中能获取完整资料的PICC患者。将48例确诊为PICC-CRBSI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1配对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通过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共有PICC置管患者1 357例,纳入698例,发生PICC-CRBSI 48例,发病率为6.88%;PICC总插管日数为13 953 d,每千导管日发病率为3.44‰。穿刺次数≥3次(OR=2.05)、X线胸片定位(OR=4.23)、未按时维护(OR=2.17)是PICC-CRBS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ICC-CRBSI与穿刺次数、定位方法、维护频率等因素有关,针对PICC置管患者减少穿刺次数、置管过程中采用心电图(EKG)定位、按时维护可减少PICC-CRBSI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多药耐药菌(MDROs)感染现状,并归纳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3月长期卧床MDROs感染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感染患者检出病原菌,感染部位进行研究,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等临床资料,归纳长期卧床老年患者MDROs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收治长期卧床患者1 106例,MDROs感染108例,感染率为9.76%。MDROs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30株,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为主;感染部位分布位列前三位的为呼吸系统(75.00%)、泌尿系统(9.26%)与皮肤软组织(3.70%);年龄(OR=3.543)、入住老年科(OR=2.257)、卧床时间(OR=2.354)、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OR=3.547)、合并糖尿病(OR=1.781)、抗菌药物应用种类(OR=5.842)、抗菌药物应用时间(OR=3.508)、使用呼吸机(OR=7.050)、中心静脉置管(OR=3.504)、留置尿管(OR=3.931)均为长期卧床老年患者MDROs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长期卧床老年患者MDROs感染风险较高,感染病原菌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为主,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主;高龄、入住老年科、卧床时间较长、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糖尿病、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介入操作患者更易出现MDROs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的耐药情况及临床感染的危险因素,为CRKP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CRKP感染患者160例为CRKP组,按1∶2比例配对选取同期同病区320例对碳青霉烯类敏感的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susceptible kpneumoniae,CSKP)患者为CSKP组,进行耐药情况的比较,对CRKP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进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对呋喃妥因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RKP组对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高于CSKP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感染前住院天数>14 d、ALB<35 g/L、导尿管置入、深静脉置管、气管插管、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4 d、抗菌药物种类>3种、碳青霉烯类、糖肽类的使用均与CRKP感染有关(P<0.05)。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LB<35 g/L、置入导尿管、应用抗菌药物种类>3种为CRK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针对其危险因素,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减少有创操作,增强感染监测,严格实施消毒隔离,从而对CRKP进行有效的防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导尿相关尿路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18例接受导尿的患者中,并发尿路感染者79例,为试验组;未发生感染者139例,为对照组。记录年龄、性别、住院诊断、尿管留置时间、是否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卧床时间、是否膀胱冲洗等因素。结果Logistic多因素统计分析显示尿管留置时间≥7天(OR值5.59;95%CI 1.94~16.16)、卧床时间≥15天(OR值4.23;95%CI 1.85~9.67)、膀胱冲洗(OR值3.63;95%CI 1.83~7.23)与导尿并发尿路感染明显相关。结论尿管留置时间≥7天、卧床时间≥15天、膀胱冲洗是导尿并发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S: To evaluate and compare the risk of long-term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VC) infection in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infected and cancer patients. DESIGN: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cohort study based on active surveillance of long-term CVC manipulations and patient outcome over a 6-month period. SETTING: Service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oncology of 12 university hospitals in Paris, France. PARTICIPANTS: In 1995, all HIV and cancer patients with solid malignancy were included at the time of long-term CVC implantation. RESULTS: Overall, 31.6% of long-term CVC infections were identified in 32% of 201 HIV and 5% of 255 cancer patients. Most were associated with bacteremia, most commonly 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 The long-term CVC time-related infection risk was greater in HIV than in cancer patients (3.78 vs 0.39 infections per 1,000 long-term CVC days; P<.001).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of long-term CVC infection were as follows: in HIV patients, frequency of long-term CVC handling and neutropenia; in cancer patients, poor 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 in both HIV and cancer patients, recent history of bacterial infection. The risk of long-term CVC infection was similar for tunneled catheters and venous access ports in each population. CONCLUSIONS: Prevention of long-term CVC infection should focus first on better sterile precautions while handling long-term CVC, especially in HIV patients who have frequent and daily use of the long-term CVC.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在山东省某省级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2004—2010年监护的439例医院感染和713例非医院感染老年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感染组与非感染组老年患者比较,性别、年龄、病情分级、基础疾病数量、住院时间、使用免疫制剂、动静脉插管、泌尿道插管、使用呼吸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原有糖尿病、原有高血压、原有肺部感染、褥疮、呼吸疾病、脑血管疾病、多发伤、休克情况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住院时间≥5 d、基础疾病数量≥1种、动静脉插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和原有肺部感染是ICU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住院时间、基础疾病数量、动静脉插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和原有肺部感染是ICU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