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们常用"妙手仁心"来形容一个好的医生.这4个字实际包含了两方面的涵义,一是医德,一是医术."医者,仁术也",一名医生既要有慈悲为怀、善良博爱的"仁心",又要有精妙的济世活人的"慧术".  相似文献   

2.
李崇超 《江苏中医药》2006,27(11):61-62
《素问·藏气法时论》中有"肾欲坚",敦煌出土的陶弘景的《辅行决脏腑用药法要》中有"肾德在坚",的说法,中医的"肾"和"坚"的关系,在中医著作中是常见的.从字源、认识论、中医肾的功能、肾脏用药以及中国古代对于人体的认识,都能体现中医的"肾"和"坚"有着密切的联系,对"肾"和"坚"的关系的理清,也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探讨中医理论的一般特性和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渐提高,但乙肝患者却并未减少,何况中国是乙肝高发大国,所以有些人"谈肝色变",但事实上,有些情况并不会引起什么不好的结果,只要大家对"乙肝两对半"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兰晓雁 《家庭中医药》2021,28(10):69-71
有这样一些老人,没有"三高症",也无其他慢性病,可体重却在不知不觉中降低,体力也有减弱之势,他们还自以为是"千金难买老来瘦"而窃喜.医学专家却要说:别盲目开心了,这很可能是一种称为"衰弱症"的老年病正悄悄向你逼近…… "衰弱症"的全名叫"衰弱综合征",由消瘦、疲劳感、步速减慢、握力下降、低体能状态五大症状组成.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性科学的广泛普及,不少现代女性越来越重视起自己婚后的"性"福生活,她们不仅将自己的"性"福生活作为衡量家庭生活质量的高低及夫妻感情是否"合拍"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还直言道:谈性色变的人是生活的可怜虫,如果一个人在婚后的"性"圈子里冲冲打打几十年,而不知道什么叫性愉悦、什么是性高潮,那也将是人生的一大遗憾.诚然,当今在不少时尚女性眼中,婚后的夫妻生活,除了要有咖啡美酒外,最重要的还必须要有性爱的甜心.于是,大胆地追求"性"福成为了这些时尚女性的一大生活主题.可事与愿违的是,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这些女性所期望的那种"性"福生活还是在远离着她们,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笔者结合临床实践,用成功案例,阐说针刺治疗"守穴"的一些基本原则,即:局部新发病,取局部穴位有效则全部守之;首次选穴针刺有效,则不宜变更;既要守"近穴",也要守"远穴";既要"守",也要"活".  相似文献   

7.
霍寿喜 《养生月刊》2022,(5):388-389
通常说的风疹,实际上包含了两种病理完全不同的病症.一种就是"风疙瘩",也叫"风团""风包",医学名词是"荨麻疹";另一种中医称作"风痧",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病名都含有"风"字,说明"风疹"是与风有一定的关系.但必须要说明的是,气象意义上的"风",并非"风疹"的致病病因.  相似文献   

8.
满天  姬永宽 《河南中医》2019,39(4):496-499
春温是一种因"冬伤于寒"导致"热气内伏","伏热"入春发于少阳,而具有明显季节特征,以温热为主要性质的疾病;少阳病是一种"气郁"引起"邪热"稽留少阳的疾病。二者病邪均属"郁火、伏热",病位均在"少阳",治疗上的主方分别为"黄芩汤"和"小柴胡汤",二方在方义上亦有诸多同源。然而,较之于临床辨证,两病的不同之处也显而易见,春温病因单纯,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因"冬伤于寒,春发于少阳",而成为一种特有的疾病形式,因属"伏热"而无外感,故可直清里热;少阳病的疾病来源相对较多,如《伤寒论》中所讲的"表证传变"或"误下、误治"等所导致的邪入少阳。少阳病来源虽多,但疾病性质却统一为"邪伏少阳",治法统称"和解",并依据邪热的严重程度和是否兼有表证,而有变方、合方、加减及缓急之法。  相似文献   

9.
对于传承火神派的学术思想,要注意以"阴阳为纲,判分万病".真正认识阳气对于人体的意义,不仅要深刻理解"阳主阴从",更要"详辨阴火",以辨证论治为重心,正确运用附子,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俞中元 《养生月刊》2005,26(2):156-159
本文题目中所讲"生脉",是指生脉散,目下且有据此制成的生脉饮成药。生脉散是古方,历史上有称是唐代孙思邈所制方。如明代卢和《丹溪纂要》"卷之一·第五·暑"云: "孙真人制生脉散,令人夏月服之,非虚而何?"句中的"孙真人",医家  相似文献   

11.
人们都知道,清代的"满汉全席",集中华美肴佳馔之大 成,是我国最豪华的超级筵席,代表 着中国烹饪的最高水平。可是很少有 人知道,早在一千多年前,即在唐代 初期,有一种"烧尾宴",足堪与 "满汉全席"媲美。 所谓烧尾宴,据《封氏闻见录》 云,士人初登第或升了官级,同僚、 朋友及亲友前来祝贺,主人要准备丰 盛的酒馔和乐舞款待来宾,名为烧 尾,并把这类筵宴称为烧尾宴。  相似文献   

12.
"治病必求于本"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病求本"源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后世代有发挥。主要有阴阳从"本",病因为"本"者,脾胃为"本",胃气为"本",体质为本之说。至现代有人体功能为"本"以及自稳调节为"本"等学说。  相似文献   

13.
赵斌 《西部中医药》2008,21(Z1):90-92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从关注民生和促进发展的角度出发,不仅提出要建立四个医疗卫生保障体系,使每一个公民都"病有所医",而且再度提出要"中西医并重"、特别要重视"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缪希雍,字仲淳,号慕台,明代著名医学家.对伤寒、脾胃、血证、中风诸证均颇有心得,给后世医家以很大启发.其对血证提出的"吐血三要法",得到诸多名家的首肯与赞赏.如王肯堂、张璐、叶天士、唐宗海等诸大家论治血证时,纷纷引用其"吐血三要法".而"补血须用酸枣仁"这一观点正说明了三要法的至要之处.  相似文献   

15.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能第一时间吸引人的注意.那么,爱美的人群应该如何进行眼部的防护呢? 去年10月,某位知名女演员在社交平台微博上发文求助网友如何能快速缓解眼部麦粒肿症状.一时间,网友纷纷留言,有感同身受的,也有支招儿的.有的说"麦粒肿真的太痛苦了,几年前我就长过一次,整夜都睡不着觉,总是感觉眼睛里有小石头在磨,流眼泪,尤其是扒开眼皮上药的时候真是最痛苦啊",有的说"曾经眼睛肿得睁不开",有的说"麦粒肿要记得好好擦药!不认真护理、对待的话有可能要做小手术才能取出来",还有的留言看起来十分专业,"要用酒精棉球擦拭眼睫毛根部,清洁眼部周围细菌,才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累了休息,渴了喝水,有病求医这是人们多年来形成的"生活习惯".其实,这并不是很科学的.因为,人们固守"累了才休息,渴了才喝水,病了才求医"的生活模式,其结果往往是"亡羊补牢",虽说不晚,但毕竟已给身体带来了危害.近来,我国医学界有人倡导一种与人们的生活习惯相反的逆行养生法,即不累也休息、不渴也饮水、无便也入厕、无病也求医.实践证明,这也是一种积极、主动养生方法.  相似文献   

17.
好端端一个人生了病,那就是"人"与"病"两者.而中医却无中生有,偏偏掐出一个多余、疣赘第3者的"证",真是无事生非,自找麻烦,多此一举.其实中医的"证",是客观存在的,并非臆测想象得之的.世间事物一失正常运转时,就是"病",而必有"证"比"病"还领先出现.且看北宋·苏老泉(1009-1066年)文章<辨奸论>中的"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即可作证.这里也有三者鼎立,气候环境等于"人",一也;月晕、础润等于"证"二也;风、雨等于"病"三也.又如<左传·庄公十九年>的"妖由人兴".妖是"病","人兴"是"证".人兴现代语为人为的,没有"人为"的决不有"妖"的出现.那么进一步言,你要治妖的着手,就要找到作出"人为"的人去处理它.你不处理这个造祸者的"人为",永远也无法消灭这个"妖".  相似文献   

18.
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在永春曾有"宿大剧铺"诗:"王事辛劳祗自嗤,一官今是五年期,如何独宿荒山夜,更拥寒衾听子规",以及民间流传佳话"朱熹探陈化,浓粥配咸姜",表达他为官辛劳奔波,在江西、浙东,不论是大旱、饥荒、蝗灾,轻车简从,奋力整治,政绩大著,饱受风雨沧桑磨练的经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仰观玄浑周,一息万里奔",对天地万物具有深邃的观察力.朱熹从高山上残留的螺蚌壳论证地海变迁;提出了阴阳二气演化论,等等,均是他勤于实践的卓越贡献.江泽民总书记赞赏朱熹"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奋力进取的精神;"慕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竞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雾,咏而归",展示乐山、乐水、乐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积极的人生哲学.朱熹总结的"天圆地方"弦图,更为彭祖养生长寿秘诀"必得阴阳之术"、<内经知要>所谓"乾遇巽时观月窟,地逢雷处见天根",可永葆青春,提供了生动的诠释,成为中医学"天人合一"理论的形象描述.  相似文献   

19.
罗萍 《江西中医药》2007,38(12):14-15
张仲景在《伤寒论》阳明篇中论述须有"胃中燥,大便必硬"、"大便难"、"胃中有燥屎五六枚"等才能用承气汤.后世医家大多遵守张仲景,对承气汤的适应证认为须有大便硬结不通或通而不爽的腑实见证,而对阳明无形热盛无便秘者多不用承气汤攻下.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提出"逐邪勿拘结粪",认为承气汤是"为逐邪而设,非专为结粪而设也",强调要早下,勿拘"下不厌迟"之说.此理论在继承张仲景攻下法基础上,补充和发展了下法的运用范围,且对现今急性热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正常情况下,血液像河水一样,在血管内日夜不息地流动.但在某些病理情况下,血液会凝固成"血栓",在血管内筑上一道道"河坝",使血管"河道干枯",其流域"无水灌溉".这样就会导致血管支配的器官和组织因缺血、缺氧而坏死,从而引起脑卒中、心肌梗死及其他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性疾病.轻者可致人残废,重者可致人死亡,这对病人、家庭和社会都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由血栓引起的疾病逐年增多,已成为人类致死和致残的"罪魁祸首",其危害远远超过另一个恶魔--癌症.为了防止血栓的形成,保证人体内"河道"的通畅,必须注意把好"四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