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调查北京市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的饮食行为特征并分析其对脑血管病患病情况的影响,为脑血管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北京市抽取6家企事业单位17 196名18~60岁员工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饮食行为对脑血管病患病率的影响。结果调查人群脑血管病患病率为0.74%。饮食行为方面,荤素搭配以荤素各半者为主(71.24%),粗细粮搭配以细粮为主(66.67%),吃饭速度以较快为主(51.16%),吃早餐频率以每天都吃为主(81.81%)。在校正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不吃早餐的人群相比,每天都吃早餐是脑血管病的保护因素(OR=0.29,95%CI:0.15~0.59)。结论良好早餐习惯可降低北京市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脑血管病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不同职业人群病毒性肝炎知识行为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病毒性肝炎 (以下简称肝炎 )是本市常见的急性传染病 ,其中甲、戊型肝炎能在人群中引起流行 ,不但对人类健康构成极大的危害 ,同时也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带来影响。为了解本市不同职业人群中病毒性肝炎预防知识和不良行为对肝炎发病的影响 ,为今后实施健康教育这一干预措施预防肝炎发病提供依据 ,1999年 10月~ 2 0 0 0年 3月在本市不同职业人群中开展了此项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对象每个区、县抽工人、农民、外来人员、干部职员、学生 (其中包括大、中、小学生 )、餐饮从业人员、医务人员、司机、旅游服务行业、其…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职业人群健康素养水平。[方法]2011年6月至8月,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共调查3家企业的1200名员工。[结果]调查对象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为14.17%;具备健康理念和基本知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3方面素养的比例分别为19.58%、20.82%和27.45%;具备5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比例由高到低分别为,科学健康观43.77%、安全与急救41.10%、传染病预防23.53%、基本医疗13.47%、慢性病预防7.01%。[结论]本次调查中职业人群总体健康素养水平较高,但个别方面较薄弱,建议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工作,并稳定开展健康素养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不同职业人群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公务员、医生、教师、工人、农民等5种人群,进行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调查.结果: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医生较高,工人和农民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要有针对性地抓好不同职业人群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武汉市职业超重和肥胖现状及体重控制的认知、行为情况,为体重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武汉市2880名18—55岁的公务员、企业管理人员、事业单位人员、大学生4类职业人群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卫生部《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推荐标准判断职业人群超重和肥胖情况。结果武汉市职业人群体重超重率为22.65%,肥胖率为4.80%;男性超重率(32.45%)、肥胖率(7.36%)均高于女性超重率(12.77%)和肥胖率(2.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调查对象对体重控制主要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仅为42.56%;对超重肥胖产生心理问题多的知晓率为69.14%。有信心控制体重者为72.88%,主动学习体重控制知识者为64.45%。4类职业人群平均每天静坐6-9h者均大于46.36%,每周锻炼1或2次者均大于31.05%。结论武汉市4类职业人群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均低于全国水平;应针对不同职业人群工作场所和工作性质的特点,制定相应体重控制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儿童饮食行为干预工具对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干预效果。方法收集1~4岁不良饮食行为儿童205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儿童饮食行为干预工具和临床常规处理方法干预12个月。干预过程中共进行6次随访,每次均记录饮食行为评分,进行前后比较和组间比较。结果干预后两组儿童饮食行为评分均显著下降,干预组下降更明显。1岁~组和2岁~组干预效果优于3岁~组和4岁~组。干预组"对某种食物特别偏好"、"不良进食习惯"和"害怕进食"症状改善更明显,"精力充沛胃口差"、"对某种食物特别偏好"和"不良进食习惯"症状改善最快。结论与目前常规处理方法相比,儿童饮食行为干预工具能更有效改善儿童不良饮食行为,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北京市职业人群经常运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使用编制的《职业人群科学运动知识行为调查表》对1656名职业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以是否每周运动150 min作为判断标准,将人群分为经常运动人群和不经常运动人群,运用χ2检验、t检验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045名(63.1%)调查对象达到每周运动150 min以上标准,属于经常运动人群。调查对象对运动环节、运动形式、每周有氧运动150 min以上和每周至少2次力量练习等知识回答正确率分别是53.7%、44.9%、64.7%和60.7%。是否经常运动在年龄、知晓正确运动知识、重要他人支持和妨碍运动因素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为30~39岁(OR=1.60)、40~49岁(OR=3.18)、50~60岁(OR=3.82)的职业人群,知晓运动环节(OR=1.26)、知晓每周有氧运动150 min以上(OR=1.32)、知晓每周至少参加2次力量练习(OR=1.43)、重要他人支持(OR=1.10)和较少的妨碍运动因素(OR=0.90)能够促进职业人群经常运动锻炼。...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类期望寿命的普遍延长 ,世界范围内老年人群将是今后增长最快的一个群体 ,由于这一人群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也迅速增长 ,因而如何保护这一人群的劳动能力 ,延长他们的工作生命 (work inglife) ,将是职业卫生领域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人的寿命延长 ,工作寿命也相应延长 ,职业人群中高龄人群所占的比例将会增高。伴随年龄的增长 ,高龄工人对职业损害的耐受性下降 ,易感性增高 ,更易受到各种职业因素的损害。人类生命的大部分时间与工作(职业 )活动密不可分 ,而职业活动中的许多相关因素对机体衰老这一过程有促进作用。据此 ,…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职医学生营养知识、态度、饮食行为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之间的关系,为开展大学生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以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医学专业大一、大二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学生营养知、信、行,并分析其与BMI的关系.结果 被调查高职医学生超重及肥胖检出率为12....  相似文献   

10.
不同职业人群脂肪肝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不同职业人群脂肪肝患病状况,我们于1998年对绍兴市3种职业人群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调查对象为本市机关、工厂、饮服业等职业人群共11372人;其中机关职员4111人,工人3979人,饮服业3282人。脂肪肝诊断采用日本东芝SAL-32B便携式超声诊断仪。B超诊断脂肪肝敏感性大于90%,诊断准确率为85%~97%,组织学诊断符合率为89.5%。二、结果:3种职业人群中共检出脂肪肝1090例,患病率为9.58%,男性脂肪肝患病率为10.64%,女性为8.26%,经统计…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浦东新区男男性行为者(MSM)艾滋病(AIDS)相关高危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MSM人群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建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通过“滚雪球”和网络招募MSM158人,知情同意后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采集人口学特征、性取向、性伴侣、性行为、性历史等相关信息。[结果]调查对象中同性恋130人(82.3%),双性恋28人(17.7%);在过去的6个月中,97人(61.4%)有过固定的男性伴,80人(50.6%)有过多次性伴,82人(51.9%)有过偶遇性伴;在与不同类型性伴的性行为中,46人(48.4%)曾与固定男性伴、31人(38.8%)曾与多次性伴、33人(40.2%)曾与偶遇性伴发生过AIDS相关高危性行为;性取向、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是双性性行为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婚姻状况和经济收入是高危性行为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单身和收入较低的MSM更容易发生高危性行为。[结论]MSM人群性伴侣较多,AIDS相关高危性行为发生率较高,应尽快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湖北省随州市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防治知识及防护行为现状,为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随州市职业人群进行布病防治知识和行为的问卷调查,共调查178人.结果 调查对象对布病防治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31.46%,不同人群、不同文化程度间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工作时戴口罩、戴手套、洗手后进食和常用消毒液洗手的比例分别为26.97%、54.09%、79.21%、34.83%.结论 随州市职业人群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低,采取恰当防护行为率较低,应根据职业人群需求,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上海市某社区3-6岁儿童的饮食行为及其父母对儿童饮食行为的影响,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闵行区某幼儿园254名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回收合格问卷248份,收集儿童饮食行为及影响因素的信息。[结果]36.3%(90/248)的儿童饮食行为习惯差,4.8%(12/248)的儿童不能坚持每天吃早餐;不良饮食行为占前3位的为喜欢吃零食(76.6%)、不专心吃饭(62.1%)和挑食(48.0%);38.7%(96/248)的儿童早餐质量较差,早餐食物品种单调,以传统的谷类食物为主,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食用频率偏低;儿童饮食行为习惯得分与父亲母亲均呈正相关(r=0.262,r=0.309;P均〈0.01)。[结论]该社区3-6岁儿童早餐质量总体水平不高,1/3以上儿童饮食行为习惯差。家长的饮食行为和认识直接影响儿童饮食习惯的形成,因此培养儿童健康的饮食习惯,重点应加强对父母的营养教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上海浦东新区居民膳食结构、营养素摄入现状,为制定卫生政策和指导居民合理膳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新区15岁及以上居民 2008年和2016年100种食物1年饮食习惯。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对日均膳食摄入量和摄入状况分析。计算营养素摄入量并与《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参考值比较。结果 2016年日均膳食摄入量谷类[344.98g]较2008年下降(t=3.329,P=0.001),但符合宝塔推荐值;肉类[84.67g]、鱼虾类[274.07g]、豆类[134.86g]、水果[1295.34g]较2008年上升(t值介于3.397~98.887,P=0.001或<0.001)并高于推荐值;蔬菜类[169.82g]、蛋类[8.39g]较2008年下降(t=46.387、49.952,P<0.001),且低于推荐值。2016年较2008年7类膳食摄入达标结构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C小五号.EPS;P〗介于26.578~8640.746,P<0.001)。每标准人日能量摄入量[5831.55kj],蛋白质[79.91g],脂肪[42.32g],碳水化合物[195.46g]。随年龄增加,12种营养素摄入达标比例下降。结论 居民膳食结构往“地中海式饮食”模式发展,但蔬菜摄入不足。三大营养物质供能比不平衡。老年人营养素摄入不足,应针对开展加强平衡膳食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北京、上海、广州3地学龄前儿童的膳食摄入和偏食情况,为指导合理饮食并帮助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食物频率问卷(FFQ)收集北京、上海、广州3地城区各5所幼儿园共3 045名调查对象过去6个月中21种常见食物摄入状况。结果调查对象蔬菜摄入不足现象较为严重,每日平均摄入量仅为89.29 g;禽肉类每日平均摄入量为55.32 g,远高于推荐量;60.26%的学龄前儿童存在严重偏食情况,其中58.46%的男童、61.41%的女童均严重偏食,男女童严重偏食率差异有统计意义(χ2=24.625,P<0.05)。结论3地学龄前儿童蔬菜摄入不足、肉类食用过多,将导致水溶性维生素、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及营养过剩、超重肥胖等营养不均衡现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浦东新区中学生体育运动和锻炼在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中所处的状况和规律,探索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恰当方式,为各级卫生、教育部门制定学生体育运动、常见病与伤害的预防、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浦东新区中心城区、郊区中心镇和农村地区21所中学和2所中职技校5 642名学生进行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人数为5 768人,有效问卷5 641人,有效率97.80%.男生2 752人,女生2 889人,男女比例为0.95∶1;不同性别、校别和地区之间,一般日常活动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74.807,P<0.01;x2=153.565,P<0.01;x2=101.170,P<0.01).结论 政府、教育和卫生等主要部门有必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制定适宜的宣教和防治规划,增加必要的活动和锻炼时间,并提供一个良好的、符合青少年特点的环境,提高青少年锻炼的积极性和协调性,安全度过健康危险行为的高发期.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浦东新区洋泾街道社区居民饮食习惯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洋泾街道居民膳食结构、饮食习惯及体格状况,为今后开展更合理、更具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方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和机械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以浦东新区洋泾街道15—70岁的5027名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的方法。调查表的设计经过文献查阅、专家讨论和预调查等过程。结果饮食质量高、结构欠合理;性别、年龄影响饮食习惯;在营养健康状况中女性肥胖和超重的比例高于男性;营养失衡成为影响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居民饮食习惯及膳食结构欠合理,需给予居民有针对性、合理的饮食及营养知识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措施。要真正改变人们的饮食行为,实现由知识的获得、态度的转变到行为实践的飞跃,仍需要进行长期广泛而持续的健康促进工作。  相似文献   

18.
No previous study has investigated dietary pattern in association with obesity risk in a middle-aged Chinese popula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dietary patterns and the risk of obesity in the city of Hangzhou, the capital of Zhejiang Province, east China. In this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2560 subjects aged 45–60 years, dietary intakes were evaluated using a semi-quantitative food frequency questionnaire (FFQ). All anthropometric measurements were obtained using standardized procedures. The partial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assess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dietary patterns and body mass index (BMI), waist circumference (WC), and waist to hip ratio (WHR).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examine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dietary patterns and obesity, with adjustment for potential confounders. Four major dietary patterns were extracted by means of factor analysis: animal food, traditional Chinese, western fast-food, and high-salt patterns. The animal food pattern wa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BMI (r = 0.082, 0.144, respectively, p < 0.05) and WC (r = 0.102, 0.132, respectively, p < 0.01), an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pattern was inversely associated with BMI (r = −0.047, −0.116, respectively, p < 0.05) and WC (r = −0.067, −0.113, respectively, p < 0.05) in both genders. After controlling for potential confounders, subjects in the highest quartile of animal food pattern scores had a greater odds ratio for abdominal obesity (odds ratio (OR) = 1.67;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1.188–2.340; p < 0.01), in comparison to those from the lowest quartile. Compared with the lowest quartile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pattern, the highest quartile had a lower odds ratio for abdominal obesity (OR = 0.63; 95% CI: 0.441–0.901, p < 0.05). Conclusions: Our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the animal food pattern was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risk of abdominal obesity, whil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pattern was associated with a lower risk of abdominal obesity. Further prospective studies are warranted to confirm these findings.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2014年高血压患者死亡情况,为制定高血压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依照ICD-10对疾病进行编码,应用STATA 11.0软件对2014年户籍高血压患者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4年浦东新区高血压患者死亡6 853人,占总死亡数的31.72%。脑血管疾病是高血压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死亡率达76.51/10万,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迅速增加。死于心脑血管等疾病的高血压病患者在家中、赴院途中死亡比例更高。结论 脑血管疾病是高血压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加强患者自我管理,有助于较好控制血压,降低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