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中国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分析在三种基本社会医疗保险下卫生服务利用的不平等性.方法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3年数据,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拥有不同基本医保的中老年人在身体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利用方面的差异.结果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员自评健康状况得分分别为2.74分、2.59分和2.49分;慢性病患病率分别为52.07%、55.66%和57.78%;4周患病率分别为12.74%、16.49%和13.92%.相对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群对门诊服务(OR=0.82)和住院服务(OR=0.79)的利用以及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群对门诊服务(OR=0.77)和住院服务(OR=0.69)的利用均处于较低水平;对其中慢性病参保人群进行回归分析其结果相似,以上OR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医保的中老年人在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利用上存在不平等性,应通过统筹发展城乡医保、提高筹资及报销比例来缩小不同医保保障水平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傅卫 《中国卫生》2009,(5):28-29
当前,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确定了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是由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构成,明确了新农合制度作为主要针对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地位。今后一个时期,新农合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继续坚持“为民、便民、利民”的原则,进一步巩固完善制度、强化监督管理、提高受益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的差别,使新农合制度真正发挥基本医疗保障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相继实施,全民医疗保险体系框架初步建立,医疗保险体系发展进入制度完善阶段。在继续巩固和完善各项医疗保障制度的同时,探讨新农合制度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二险合一,建立打破城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2018年CFPS数据进行自评健康等因素与医疗保险利用关系的研究,为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自评健康等与医疗保险利用的关系,并与就诊行为回归模型进行了对比。结果:自评健康状况好者对医保利用是自评健康状况差者的0.608倍(P0.01),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医保利用呈凹增趋势,居民医保、新农合医保对医保利用分别是职工医保的0.721倍(P0.01)和0.543倍(P0.01)。结论:自评健康与医保利用关系统计显著,高年龄组人群医保利用率高,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医保对医保利用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三大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筹资支付以及保障群体的服务利用,明确三大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间保障能力的具体差异.方法:对比2004-2010年三大保障制度间的筹资支付;基于第四次卫生服务调查,利用最小系数比例法对比不同保障群体间的服务利用.结果: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水平是新农合的10倍以上,新农合补偿费用不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补偿的1/10.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保障的居民门诊和住院服务利用的人群范围是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2.71倍和1.80倍,是新农合的1.77倍和1.42倍,在住院服务深度上分别为其2.15倍、3.42倍.结论:不同保障制度通过制度分割将保障居民区别对待,服务获取差异性不能与其人群特征的差异性对等,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在筹资补偿与服务利用上存在不公平.  相似文献   

6.
世界银行发布的《中国医改政策建议》系列报告提出,立即整合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医疗救助并不是务实的做法。第一步,应逐渐缩小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之间共付额和报销水平的差距。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疗保险制度对老年群体死亡风险的影响,为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11—2014年的追踪数据,以添加脆弱因子的Weibull模型与Gompertz模型进行生存分析,并且分年龄组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相对于无医保的老人,有医保老人的死亡风险随医保制度的不同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具体而言,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及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分别降低了约20%、25%以及31%的死亡风险。通过分年龄组进一步分析发现,医疗保险对高龄组老人死亡风险有显著影响,而对低龄组老人的死亡风险的影响不显著。结论:医疗保险制度有助于降低老年群体的死亡风险,但影响程度各异,表现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最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次之,新农合最低。基于此,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重点方向在于继续扩大医保覆盖面,并弥合不同医保之间的待遇差异,在统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与居民医疗保险的整合,最终实现城乡医疗保险制度的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我国参加三种基本医疗保险的中老年人在医疗服务利用上是否存在差异,分析其变化趋势。方法: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1和2013年数据,保留两次调查都包括的样本,采用描述性统计和logistic回归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为参照组,门诊服务利用上,2011年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利用率较低,2013年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均低于城职保。住院服务利用上,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都低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2011年与2013年这种差异均显著。三种保险与年度交互作用不显著,但是2013年度变量有统计学意义,且OR值显著地大于1。结论:参加三种基本社会医疗保险中老年人在门诊服务和住院服务利用上存在差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利用程度较高,三种保险对医疗服务的利用水平都随时间显著增长。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存在许多问题,如不同制度之间待遇相差甚远、城乡医疗状况差距较大等。为此,统筹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势在必行。统筹城乡医疗保险制度的路径选择逐步清晰:统一制度运行模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并轨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并轨为国民基本医疗保险、推行全民基本医疗保险。此外,要给予财政、管理、法律、技术和人力资源等保障。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收入再分配机制,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应该在制度设计中体现对弱势群体的倾斜,如慢性病和低收入人群。因此,弱势群体获得的医疗服务状况是否得到改善,是决定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成效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双重差分模型(DID)分析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建立前后不同社会经济及健康状况的强、弱势人群在医疗服务方面的利用情况(包括门诊和住院两个方面),根据不同人群间医疗服务利用情况差距的改变来衡量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的公平性。研究发现,通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建立和施行,缩小了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和健康状况的强、弱势群体之间保障水平的差距,弱势人群的医疗服务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健康状况明显改善,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都证明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建立提高了不同人群间医疗保障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1.
杨方娜  李勇 《现代预防医学》2021,(11):2001-2005
目的 运用熵权TOPSIS(Entropy weight TOPSIS)法与秩和比(RSR)法综合评价我国2018年四种医保下老年人健康状况,为决策者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中的5种健康指标(自评健康率、健康改善率、他评健康率、ADL完好率、慢性病患病率)为基础,使用 Excel 和SPSS 22.0 软件,采取熵权TOPSIS和RSR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2018年各医保类型下老年人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档。结果 不同医保下居民健康状况存在差异。熵权TOPSIS法和RSR法评价结果一致,排序均为商业医疗保险、公费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RSR法分档结果为三档,商业医疗保险被评为“优秀”(RSRi>0.679),公费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均被评为“良好”(0.504≤RSRi<0.679),无被评为“一般”(RSRi<0.504)。且方差分析显示各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1.766,P<0.001)。讨论 增强对医疗保险不公平性的重视;建立全民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框架;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医保对河南省城乡居民住院情况的影响,为政策制定机构提供相关参考依据。方法 本文基于河南省第六次卫生服务调查数据中的住院情况、医保类型以及相关基线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9 786名河南省城乡居民,结果显示,相对于参比组(参比组为没有医疗保险的居民),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居民住院的可能性是参比组的1.739倍(P<0.001,95%CI:1.535~1.971); 有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居民住院的可能性是参比组的是1.456倍(P<0.001,95%CI:1.320~1.625); 有新农合的居民住院的可能性是参比组的1.259倍(P<0.001,95%CI:1.130~1.403)。有商业医疗保险的居民住院的可能性则相对更低(OR=0.781,95%CI:0.693~0.881; P<0.001)。结论 医疗保险对城乡居民住院行为影响显著,释放了居民的就医需求,提高了国民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从2003年我国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舍)制度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但是在制度推行过程中,也逐步暴露出新的问题和矛盾,制约着新农合的发展,致使全国一些地方对新农合有了各种新的实践探索。本课题组在对新农合存在问题总结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新农合的未来模式应该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的目标,即全民医保一体化,从而设想一种新模式:“全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来规避制约新农合发展的因素.逐步实现农村居民、城镇居民的医保统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自费、新农合、城镇居民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高血压患者2005—2010年度次均住院费用的增长情况。方法:选择山东省6个县医院的36 892名高血压住院病例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医疗保险患者各年度次均住院费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自费、新农合、城镇居民和城镇职工患者各年度次均住院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82%、11.65%、7.91%、6.72%。结论:2005—2010年度不同医保类型高血压患者的次均住院费用均呈增长趋势,其中新农合组的增长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15.
2003年浙江省嘉兴市各县(市、区)成为全国首批新农合试点城市。十年来,嘉兴市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积极探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整合,建立了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实现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一体化和医疗保障全覆盖。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完善补偿方案,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结合公立医院改革和基层卫生改革试点工作,多措并举,实现了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费用有效控制,提高了卫生资源和医疗保障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良性发展,巩固发展了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提高了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医疗保险作为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否有效改善参保人的健康水平及医疗服务利用状况一直是国内外学者们争论的焦点。本研究基于2005—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的五期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等方法,分析城乡居民医保对参保老年人健康水平及医疗服务利用状况的影响。研究发现,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并不能有效改善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但却可以改善他们的医疗服务利用状况,且对身体健康状况出现恶化的老年人影响更大。除此之外,本文并未发现支持城乡居民医保影响存在滞后的证据。基于此,本文认为我国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的实际效果与其预期目标间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我国医保扩面工作已取得长足进展的基础上,未来我国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建设应将重心转移至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上,提升城乡居民医保的综合待遇,重视发挥医保的疾病预防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中国不同地区中老年居民门诊服务利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基于2018年CHARLS第四次调查,将中国28个省份划分为东中西部三个地区,依据安德森模型对19 136例中老年居民门诊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采用二分类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探讨。结果 我国中老年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44.7%,其中,西部地区慢性病患病率最高(47.3%),四周就诊率最高(18.2%); 不同地区中老年居民门诊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东部地区,女性(男性OR=0.782,95%CI:0.675~0.905)、文化水平较高(OR=1.853,95%CI:1.197~2.869)、丧偶者(OR=1.317,95%CI:1.081~1.605)四周就诊的可能性增加; 在中部地区,参加城镇职工医保(OR=2.094,95%CI:1.123~3.903)或新农合(OR=1.952,95%CI:1.069~3.563)、轻度失能(OR=1.440,95%CI:1.099~1.885)的居民四周就诊的可能性增加; 在西部地区,女性四周就诊的可能性高于男性(OR=0.718,95%CI:0.628~0.821); 三个地区均显示自评健康状况越差、慢性病患者四周就诊的可能性更高(P<0.05)。结论 我国不同地区中老年居民门诊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自评健康状况和慢性病是三个地区四周就诊率相同的影响因素因此,在配置门诊医疗资源时,应针对不同地区的中老年人群特点进行合理倾斜。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基本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各自的覆盖范围内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此也引发了重复参保的现象。文章从重复参保现状入手,分析了引起重复参保的原因以及所产生的消极影响,进而从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轨、实现医保管理转移接续和建立完整的信息平台等角度提出了消除重复参保现象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山东省济南市农村老年人的社会隔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19年1-2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济南市抽取881名≥60岁农村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济南市调查的881名农村老年人中,处于社会隔离者272人,社会隔离比例为30.9%;处于家庭隔离者281人,家庭隔离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