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蒋正立  朱萍  朱娇娇 《中国药师》2012,15(4):587-589
目的:调研药品说明书中老年人用药信息缺陷情况.方法:收集我院正在使用的所有药品说明书991份,对老年人用药信息缺陷情况进行调研分析.结果:药品说明书中老年人用药信息缺陷比较严重.结论:应不断完善药品说明书中老年人用药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调查武汉市城区3~7岁儿童家长对安全用药的认知和家庭用药行为现状,为提高城区儿童安全用药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整群抽取武汉市城区的3所幼儿园,以问卷形式调查3~7岁儿童的家庭用药情况,以及家长对儿童用药的相关认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问卷726份,回收率为90.75%,其中有效问卷695份,有效率为86.88%。儿童用药前家长经常阅读药品说明书的占80.43%。文化程度越高的家长,阅读说明书的比例越高(P<0.01);4.46%的被调查家长曾给儿童使用成人药;20.17%家长曾给孩子国外购药;38.27%家长最喜欢的宣教形式是网络交流;73.09%的家长非常关注儿童用药的安全性;但不良反应正确知晓率仅为48.06%,家长文化程度越高答题的正确率相应越高(P<0.01)。结论:武汉市城区儿童家长的安全用药知识、安全用药行为仍然存在不足。家长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合格药品,药品使用前详细阅读说明书;政府部门和生产企业应加大儿童药品的研发投入和支持力度;应利用新媒体以更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安全用药宣传,尤应关注药品不良反应相关知识普及,以保障儿童的家庭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注射用炎琥宁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一般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药品说明书修订完善等提供建议和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6-2021年河南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1824例注射用炎琥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2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主要来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患者人群特征显示性别无明显差异,0~9岁儿童报告最多,占38.43%(701例)。患者适应症及给药途径与药品说明书描述大致相符,但存在超剂量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用药后30分钟内。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损害多以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胃肠系统疾病、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为主,主要临床表现为皮疹、瘙痒、荨麻疹,与现有药品说明书描述有较大差异;此外,用药后出现的严重过敏反应及相关眼器官疾病也同样值得关注。结论:注射用炎琥宁所致不良反应具有速发性特点,建议医疗机构加强临床用药监测并注重安全合理用药,尤其注意儿童用药的特殊性;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及时更新药品说明书,促进公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口服药品说明书中老年人用药内容的标注情况,为老年人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逐张阅读的方法,对我院门诊老年患者常用的182种口服药说明书中"老年人用药"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份(占17.58%,32/182)说明书标注了老年人用药剂量或标注了老年人无需调整用药剂量;21份(占11.54%,21/182)说明书标注了老年人需要根据肝肾功能或肝功能或肾功能适当调整剂量,但是并没有说明需要调整的具体剂量及调整方法;16份(占8.79%,16/182)说明书标注了老年人要慎重用药;22份(占12.09%,22/182)说明书没有标注"老年人用药"项。结论:应根据老年患者疾病特点完善口服药品说明书,保障老年人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我院儿科住院患者超药品说明书用药情况,并进行分析评价,为我院儿科患者的规范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2月1日到3月31日住院患儿病例600例,逐一阅读药品包装所附药品说明书, 判断超药品说明书用药处方并分析其原因。结果:共纳入住院病例600例,分析用药医嘱3769条,涉及药品157种。按病例数、用药医嘱、药物品种计,超药品说明书用药分别为93.2%、31.8%和 30.6%。各类型超药品说明书用药发生率分别为超适用人群(66.0%)、超适应证(25.6%)、超给药途径(22.6%)、超给药剂量(11.1%);超药品说明书用药医嘱占据第一位的药物为心血管系统药(26.5%),其次为呼吸系统类药物(21.6%)。结论:我院儿科住院患者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现象普遍,相关管理部门应对超药品说明书用药行为进行规范,保障患儿用药安全,规避用药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更好地通过药品说明书指导护理临床用药,减少护理差错。方法通过查看药品说明书的相关项目说明,对临床用药的通用名、用法用量、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及注意事项等进行认真查对。结果与结论护理人员应充分利用药品说明书,保证安全用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7.
王彩华 《海峡药学》2010,22(12):322-324
根据《药品说明书规范细则(暂行)》和《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对我院所用38种心血管药物说明书(指西药品种)应包含项目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 药品说明书中规定应有的项目标注率较高,但一些与临床用药密切相关的项目:知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特珠人群用药、注意事项等内容标注的详细程度差异较大.建议生产厂家应重视药品说明书的标注,在药物的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特珠人群用药和注意事项等方面加以详细说明,保证临床用药的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分析四川省某三甲医院(以下简称"该院")呼吸内科门诊处方中超药品说明书用药情况,为该院超药品说明书用药情况提供参考,为国家制定超药品说明书用药政策提供基线数据。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5年门诊呼吸内科处方500张,用药记录共计1 234条。根据最新版药品说明书内容,判断是否超说明书用药,并分析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类型及其比重;超药品说明书用药主要涉及的药品及比重。结果:超药品说明书用药处方112张,占22.40%;超药品说明书用药记录153条,占12.40%。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类型中居前3位的是超适应症用药(69.94%)、超用法用量给药(28.76%)和超适用人群给药(0.65%)。超药品说明书用药药品类别中居前3位的是消化系统用药(37.25%)、抗感染药物(15.69%)和心血管系统用药(12.42%)。结论:该院呼吸内科超药品说明书用药情况居多,且多数为超适应症用药,正确的超药品说明书用药将有助于疾病的治疗,错误的超药品说明书用药会带来安全威胁。因此,规范超药品说明书用药,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途径,制定完善的法律政策,对疾病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和分析目前国内上市的心血管药品说明书中老年人用药描述,为促进心血管系统用药说明书规范化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美康用药软件收集目前国内上市的各类药品说明书并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2010版)筛选出其中的化学药类心血管用药说明书,对其中的老年人用药信息标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 736份化学药类心血管系统用药说明书中,单独的"老年用药"项缺项比例10.77%,而列出了"老年用药"项的说明书中尚有100份(5.76%)标注内容为"尚不明确"。除"老年用药"项外,其余说明书各项中老年人相关信息提及比例相对较高的为"用法用量"(15.55%)、"药代动力学"(14.34%)及"注意事项"(8.53%),标注比例最低的为"禁忌"(1.09%)和"药物过量"(1.09%)。在调研说明书所标注的老年人相关用药信息中尚有大量无实际临床用药指导意义。结论:心血管药品说明书在老年人用药方面描述尚存不足,应加强对心血管药品说明书中有具体临床指导意义的老年用药信息的标注,确保老年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任晓东  张龙  魏友霞  封卫毅 《中国药房》2015,(22):3150-3152
目的:为临床使用和修订药品说明书提供参考。方法:针对在阅读药品说明书过程中发现的歧义现象进行归纳与总结,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提出解决对策。结果与结论:药品说明书主要存在关键内容相互矛盾、语言表述不清、内容庞杂无重点或关键点不突出、同一说明书对应多种规格的药品、翻译痕迹明显或所翻译的意思表达不准确、用词未兼顾通俗性和规范性、断句错误或排版不规范等问题,容易造成患者和医务人员理解上的偏差。建议药品生产企业应高度重视药品说明书的制订;其制订者应正确理解药品说明书的意义,并充分了解阅读对象;药品上市前药品说明书应经过必要的人群测试和调研;提高药品说明书制订者的专业及文化素质;加强药品说明书的审批监管;建立药品说明书问题的反馈机制等。通过以上措施进一步完善说明书,使医药人员和患者均能在说明书的指导下准确无误地使用药品,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用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19年12月至2020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1573例患儿家属进行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将所选患儿分为用药困难组(n=142)和非用药困难组(n=1431),统计儿童用药依从性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用药困难的危险因素.结果:1573例患儿中,用药完全依...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国居民对药品说明书的认知情况,为满足居民药品信息获得与指导需求、提供高质量的药学服务提供依据.方法:在全国范围内,就药品说明书认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就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550份,回收有效问卷525份(525名受访者),有效问卷来源于我国29个省市155个地区.调查结果表明,服用药品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高警示药品说明书中对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信息标注情况,为特殊人群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我院高警示药品目录,收集我院有使用记录的高警示药品说明书146份,对说明书中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用药标注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6份高警示药品说明书中,儿童标注信息情况在A...  相似文献   

14.
王晶 《中国药房》2021,(4):392-398
目的: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中成药药品说明书、促进其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查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2010年1月-2020年6月发布的、药品说明书修订内容明确的中成药品种,归纳并分析修订内容、特点及不足,提出修改建议.结果与结论:在修订内容明确的107个中成药品种中,安全性项目为修订重点,修订"禁忌"项的有10...  相似文献   

15.
关注药品说明书更改,保障用药安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红卫  陈吉生  沈勇刚 《中国药房》2006,17(12):948-949
目的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照药品新、旧说明书,查阅《中国药典》,分析相关资料,从过敏试验、溶媒、用法用量和禁忌证等方面汇总易造成用药安全问题的变更。结果发现20多种(类)药品的说明书有较大变更,易导致用药安全问题。结论临床医师在用药前应仔细研读药品说明书,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儿童用药现状和药品说明书相关提示信息,保障儿童用药安全。方法随机抽取某三甲医院门诊儿科处方300例,统计处方中常用药品,收集查阅药品说明书,对儿童用药信息标示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300例门诊儿科处方中共涉及105个药品品规,其中儿童专用药品27个,占25.71%;成人药品88个,占74.29%。105份药品说明书中,有儿童用药信息提示的96份(91.43%),无任何儿童用药信息提示的9份(8.57%),其中注明“儿童禁止使用”的有4份(3.81%),注明“儿童受年龄限制不适宜使用”的有17份(16.19%),注明“儿童用药尚不明确”的有13份(12.38%),注明“儿童用法用量有特殊要求”的有10份(9.52%),注明“儿童用药其他要求”的有12份(11.43%)。300例门诊儿科处方中,合理处方232例,不合理处方68例,合理率为77.33%。结论某三甲医院门诊儿科儿童使用成人药品的现象较普遍,常规使用的药品说明书中标示的儿童用药信息不够完整,有待完善及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将临床常用的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说明书进行对比分析,为药品说明书的完善和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整理临床常用的14种头孢菌素类原研药和仿制药共计28份药品说明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参考资料为评价标准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8份药品说明书中,主要在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特殊人群用药、贮藏条件、修订日期等方面存在差异。此外,亦存在适应证范围不一、同一说明书对应多种规格、用法用量存在差异、不良反应存在差异、药物过量描述不一、药代动力学描述不一等问题。结论: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尤其是仿制药药品说明书的内容完整度有待提高,说明书修订有待加强,建议不断完善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药品说明书,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郑磊  杨静  管玉瑶  宋超 《中国药事》2018,32(12):1697-1703
目的:评价丁溴东莨菪碱注射液的的合理用药情况。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2017年7月收集到的3695例使用丁溴东莨菪碱注射液的有效病例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包括性别、年龄、疗程、高风险患者用药情况、药品不良反应情况、联合用药情况。结果:高风险患者用药较为普遍,高风险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低风险患者的7.63倍。联合用药较为普遍,存在潜在药物相互作用的病例占1.98%。结论:应严格执行药品说明书的用药要求,关注高风险患者、重点疾病用药与药物食物相互作用,降低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风险,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原因与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30例国内文献报道的醒脑静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中老年患者占56.67%;43.33%的病例用于治疗非说明书适应证的病症;13.33%的病例超剂量用药;70.00%的患者在用药开始后的30 min内发生不良反应/事件;不良反应/事件可发生首次用药和连续用药过程中;33.33%的病例有合并用药情况;不良反应/事件累及6个系统-器官,以过敏反应和过敏性休克为主的全身性损害占60.00%。结论临床医务人员应注意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应严格遵照说明书规定的适应证和用法用量使用醒脑静注射液,谨慎联合用药,用药过程中加强不良反应监测;药品生产企业应加强醒脑静注射液的质量控制研究与安全性研究,以及修改完善说明书的安全性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