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农村留守儿童肠道的蛔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制定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某乡镇的10所小学与幼儿园中的320名留守儿童与590名非留守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改良加藤式后涂片法,对其蛔虫卵进行检查,对其肠道蛔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感染率对比无较大差异(P>0.05);性别无显著差异(P>0.05);36岁年龄段的儿童感染率略高于76岁年龄段的儿童感染率略高于714岁年龄段的留守儿童,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农村留守儿童感染率略高于非留守儿童,为有效降低留守儿童的肠道蛔虫感染率,要求相关部门对农村留守儿童肠道蛔虫感染工作进行重视,并做好肠道蛔虫感染的预防工作,进而降低肠道蛔虫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三仓地区3~14周岁儿童肠道蛔虫感染和卫生习惯情况,为科学防治儿童肠道蛔虫感染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将该地区14岁以下的儿童按年龄分成5个组别,采集新鲜大便用改良加滕氏涂片法检查寄生虫卵和进行健康问卷调查。结果:本地区14岁以下儿童肠道蛔虫感染率为1.178%,其中7~8岁年龄组儿童感染率最高,为1.73%;年龄越小的儿童不良生活习性比例越高。结论:该地区儿童肠道蛔虫感染率不高,7~8岁年龄组儿童是防治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3.
肠道寄生虫感染(主要是指蛔虫病)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肠道疾病,过去我国儿童少年蛔虫感染率很高,近年来由预防措施和卫生条件的改善,儿童少年的蛔虫等寄生虫感染率有了明显的降低。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区儿童少年现在肠道寄生虫感染的状况,为肠道寄生虫病的防治提供依据,2003年对我区  相似文献   

4.
崇左市江州区学生蛔虫感染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芬兰  陆作雄 《广西医学》2006,28(6):921-922
肠道蛔虫感染,特别是儿童患者,可消耗大量营养素。造成营养不良,甚至出现生长发育迟滞,智力发育较差等现象,严重危害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为了解停止普服4年后江州区现在校学生蛔虫感染情况,降低和控制学生蛔虫感染率,巩固防治效果,进一步制定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于2004年10月至11月再次对江州区现在校中小学生蛔虫感染情况进行普查,现将普查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儿童再发性腹痛(RAP)与幽门螺杆菌(HP)及肠道蛔虫感染的关系.方法 RAP患儿615例根据年龄分为3组.3~6岁组186例,7~11岁组289例,12~16岁组150例.通过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和血抗HP-IgG检测,两项均阳性者判断为HP感染,同时取大便涂片查找蛔虫卵,阳性者判断为肠道蛔虫感染.结果 HP感染3~6岁组32例(17.20%),7~11岁组84例(30.11%),12~16岁66例(44%),3组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肠道蛔虫感染,3~6岁组128例(68.82%),7~11岁组148例(53.05%),12~16岁组52例(34.67%),3组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615例患儿中男312例,HP感染92例(29.49%),肠道蛔虫感染171例(54.81%);女303例,HP感染90例(29.70%),肠道蛔虫感染157例(51.82%),二者比较HP感染率及肠道蛔虫感染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HP感染率随RAP患儿年龄增长而增长,肠道蛔虫感染率随RAP患儿年龄增长而降低,与性别无关.HP感染与肠道蛔虫感染可能是引起RAP的主要原因之一,年长儿以HP感染比例较多,而学龄前儿童以肠道蛔虫感染比例较多.  相似文献   

6.
①目的为了解和掌握唐山地区3~6岁儿童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更好的开展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对3~6岁儿童进行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谪查。②方法收集3—6岁儿童粪便,采用生理盐水涂片法、饱和盐水浮聚法检查肠道寄生虫虫卵。③结果唐山地区总感染率6.93%,以蛔虫感染率最高,农村儿童寄生虫总染率为9.77%,唐山城区儿童寄生虫感染率为4.07%,无性别差异。④结论农村儿童的染率高于城区儿童(P〈O.05)。  相似文献   

7.
蛔虫病是儿童常见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应以显微镜下检到类便中的虫卵为诊断依据,民间把儿童面部出现不规则形浅色斑片即“虫斑”作为蛔虫感染的标志,常常见到有些家长带了脸上有“虫斑”的儿童来找医生,说是这孩子肚里准有蛔虫,要求给予配服驱虫药。 “虫斑”与蛔虫感染究竟有没有关系?是否可以作为蛔虫感染的标志?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笔者特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睢阳区农村留守儿童肠道蛔虫感染情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该区农村留守儿童及非留守儿童,以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检查蛔虫卵;然后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农村留守儿童的蛔虫感染率为3.22%,农村非留守儿童为0.86%;留守儿童男性感染率为3.32%,女性为3.05%;3~6岁儿童感染率为5.88%,7~12岁儿童感染率为1.54%。结论:农村留守儿童感染率比农村非留守儿童高;留守儿童男、女性蛔虫感染率无明显差别;3~6岁留守儿童感染率比7~12岁留守儿童的高,应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蛔虫感染防治工作的重视,加大驱蛔工作的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9.
雷州半岛幼儿肠道蠕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雷州半岛城乡幼儿蠕虫病感染情况,给儿童保健和寄生虫病防治工作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随机抽样采集城乡幼儿新鲜粪便,用直接涂片法和饱和盐水浮聚法检查虫卵。结果粪检603人,虫卵阳性者270人,总感染率44.78%。主要检出3种肠道蠕虫卵,其中蛔虫卵感染率最高,为23.88%;鞭虫感染率10.95%;钩虫感染率9.95%。农村幼儿各种肠道蠕虫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城市幼儿(P〈0.05)。结论雷州半岛城乡幼儿感染蛔虫、鞭虫、钩虫常见,其中以蛔虫感染最严重。幼儿不良卫生行为和生活行为的形成率与其肠道蠕虫感染率成正相关,应将寄生虫病防治列入儿童保健的重要内容,而幼儿更要作为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石排镇全镇幼儿园儿童常见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方法:采用改良加藤法检查粪便中的蛔虫卵、鞭虫卵、钩虫卵、华支睾吸虫卵,采用透明胶纸拭肛法检查蛲虫卵。结果:东莞市石排镇幼儿园儿童常见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为8.29%,其中外地儿童感染率为13.25%,本地儿童感染率为3.80%。结论:东莞市石排镇幼儿园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较高。应加强健康教育,改善卫生条件,整治环境卫生,从而降低幼儿园儿童肠道寄生虫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10年来青海省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防治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分布调查的实施方案进行。采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检查肠道寄生虫感染,透明胶纸肛试法检查12岁以下儿童蛲虫感染。结果:2004年肠道寄生虫虫总感染率为9.07%,比1990年下降了75.04%,仍以蛔虫感染为主,感染率为8.89%。城市、农业区和牧业区蛔虫感染率为7.79%、10.67%和3.16%,与1990年相比分别下降79.71%、75.47%和70.74%,儿童蛲虫感染率由20.6%下降到6.65%。2004年蛔虫轻度感染者占90.42%,没有重度感染者。结论:我省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显著降低,但仍以学龄前儿童和学生较高,农村仍是重点防治地区。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雷州市乡村幼儿蠕虫病感染情况,为儿童保健和寄生虫病防治工作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随机抽样采集乡村幼儿新鲜粪便,用直接涂片法和饱和盐水浮聚法检查虫卵。结果粪检288人,虫卵阳性者186人,总感染率64.58%。主要检出3种肠道蠕虫卵,其中蛔虫卵感染率最高,为35.76%,鞭虫卵阳性率15.28%,钩虫卵阳性率13.54%。结论雷州市乡村幼儿感染蛔虫、鞭虫、钩虫常见,其中以蛔虫感染最严重。肠道蠕虫感染程度与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生活水平、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和卫生条件等有密切的关系,应将寄生虫病防治列入儿童保健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宁海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近对本县一所民工子弟学校的542名小学生蠕虫感染状况调查显示,有160名小学生感染蛲虫、蛔虫、鞭虫,决感染率为29.232%,明显高于本地儿童肠道蠕虫感染率。公共卫生专家呼吁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和掌握韶关市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现状,为科学防治蛔虫感染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粪便标本,检测蛔虫卵;以市区为单位,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相应辖区内14岁以下儿童以城郊分层,在每个学校内随机抽取不少于400人进行了蛔虫感染监测。结果韶关市2008年14岁以下儿童蛔虫平均感染率为0.937%;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城乡蛔虫感染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韶关市2008年14岁以下儿童蛔虫平均感染率较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武隆县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分布现状,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改良加藤氏法检查肠道蠕虫卵和用肛拭法查12岁以下儿童蛲虫卵,并对检查结果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1487人,查出蛔虫、钩虫2种肠道线虫,感染总人数93人,总感染率为6.25%。其中蛔虫、钩虫感染率分别为4.57%、1.68%。与1990年调查结果相比,总感染率和蛔虫、钩虫感染率分别下降为92.92%、94.08%和95.15%。结论我县土源性线虫感染属国家Ⅱ类流行区,仍需开展重点人群肠道线虫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我县琴江镇儿童肠道蛔虫感染等情况,2008年对琴江镇希望幼儿园和宝宝幼儿园3~6岁足龄的1275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了粪便检查虫卵、病史调查、体格检查、治疗、宣传预防寄生虫知识等一系列工作,现主要将粪便检验蛔虫卵的调查情况公布如下。  相似文献   

17.
肠道寄生虫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它们寄生于肠道直接影响儿童的身心发育及健康。为了解我市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及新感染与药物防治疗效情况,为以后制定及开展我市小学生寄生虫感染防治工作提供客观依据,1994年6月~1997年6月三年期间,我们对菏泽市城区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了8次抽查并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调查对象及方法1.1调查对象我市在校小学生。1.2调查方法采用直接涂片法,定性镜检大便寄生虫卵。查出寄生虫卵阳性者,口服复方甲苯咪哩片每天1次,一次2片,半年后,对服药者复查,若蛔虫卵阳性,认为…  相似文献   

18.
调查阜阳市不同居住地域儿童的肠道蠕虫感染情况。采用改奶加藤法和肛周透明胶纸粘贴法。结果表明,其肠道线虫感染均较严重;其中蛔虫,钩虫,鞭虫的感染率分别达47.69%、25.18%和27.13%;其感染率和感染度均以农村为高,郊区次之,而市区较低。晓虫感染率则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拉影镇与芒市遮放镇少数民族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近况及儿童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为该地区儿童肠道寄生虫病的普查防治工作及采用规范药物进行驱虫等防治手段提供参考。方法在拉影镇和遮放镇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分别选择一个学校的儿童,收集粪便,一份标本分别采用饱和盐水浮聚法和离心沉淀法两种浓集法检查肠道寄生虫卵。结果共检查粪便199份,肠道寄生虫感染36例,阳性率为18.09%。其中拉影镇感染率为16.16%(16/99);遮放镇感染率为20.00%(20/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3)。共检出3种肠道寄生虫卵:钩虫感染率为5.53%(11/199);蛔虫感染率为12.06%(24/199);带绦虫感染率为3.52%(7/199),蛔虫感染率显著高于带绦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调查发现,随着母亲受教育程度的增高,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呈下降趋势。结论两地区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无明显差异,其中蛔虫感染率最高。有计划地在这些地区和人群中开展卫生宣教和药物驱虫,是有效降低感染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我院151名学龄前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蛲虫感染率为15.4%、蛔虫感染率为59.4%,鞭虫感染率为21.9%,尘螨感染率为1.0%。对11名蛲虫感染阳性儿童进行了家庭调查,其家庭蛲虫感染率高达69.4%,值得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