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与小肠黏膜下层相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重的半月板损伤需要进行半月板的移植,防止膝关节的退行性变。我们以猪小肠黏膜下层(SIS)作为支架材料,通过观察兔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在此载体中的生长、增殖情况,评价SIS的生物相容性,为应用SIS作为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半月板提供实验依据。[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许旺细胞在小肠黏膜下层(SIS)表面的黏附生长状况,探讨SIS与许旺细胞(SCs)的生物相容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SD乳鼠的许旺细胞,接种于制备好的SIS进行复合培养,不同时间段通过相差显微镜、组织学、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SCs在SIS上的黏附、生长和增殖情况。结果相差显微镜下见3—5d后SIS边缘SCs生长良好;组织学观察见5d时许旺细胞与SIS表面黏附紧密;扫描电镜观察见SIS表面SCs增殖黏附良好,胞体突起显著,呈端对端的相互连接或排列成束,细胞表面可见有蛋白颗粒分泌。透射电镜观察见SIS表面许旺细胞生长状态良好,细胞紧密贴附生长于SIS表面;许旺细胞与SIS交界部见细胞底部形成一些突起与SIS接触。结论SCs能够在SIS表面良好地黏附生长,SIS作为支架材料,与SCs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新的构建人工神经的方法,寻找合适的支持周围神经移植的基质材料。方法 将鼠胚皮质神经元细胞种在PLGA生物膜支架上,用自制的神经轴突延长装置对其延长。观察神经元细胞及轴突生长情况,测定轴突延长后轴膜的渗透性。同时用免疫组化方法对神经微丝蛋白进行染色。结果 鼠胚的神经元和神经轴突束可以在PLGA生物膜上延长和继续培养。这些神经元和延长后的轴突柬可以保持正常形态和功能。结论 这种复合神经元轴突束的三维支架结构具有人工神经的基本特征。本研究为用延长的神经轴突束修复神经缺损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许旺细胞在人工神经支架材料上三维培养的体外活性研究   总被引:26,自引:6,他引:20  
目的 探讨许旺细胞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上体外三维培养的生长活性。 方法 对聚羟基乙酸和聚乳酸的共聚物细丝支架进行生物学修饰 ,把原代培养的许旺细胞悬液接种在支架材料上 ,用MTT法、单细胞凝胶电泳法及显微分光光度和显微图像联合法测定许旺细胞的生长活性。 结果 聚羟基乙酸和聚乳酸的共聚物细丝支架上的许旺细胞各项活性指标与正常培养的许旺细胞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实验组许旺细胞DNA无损伤。 结论 聚羟基乙酸和聚乳酸的共聚物细丝适于构建具有许旺细胞活性的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  相似文献   

5.
小肠粘膜下层(SIS)桥接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 应用小肠粘膜下层(SIS)桥接周围神经缺损并观察结果。方法 选取健康的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三组,每组10只。先造成坐骨神经10mm缺损,然后分别用SIS桥接、自体神经移植和旷置不做处理,即SIS桥接神经组、自体神经移植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于术后6周和10周取材,通过病理组织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来评价神经再生。结果 SIS桥接神经组可见有再生神经组织长过缺损,呈条索状连续样,且神经纤维多集中在SIS形成的桥接管周缘区域,而中心区域可见胶原组织和孔隙较多。从电生理检查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来看,SIS桥接神经组比自体神经移植组略差。结论 SIS具有促进周围神经轴突再生的作用,有望成为自体神经的替代材料应用于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体外快速培养犬食管黏膜上皮细胞(esophageal mucosa epithelial cells,EMECs)及其与SIS体外复合培养的方法,为组织工程食管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取2~5周龄幼犬5只,无菌获取其食管组织,采用混合酶消化法,分离培养EMECs,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取第2代细胞培养1~5d绘制生长曲线并进行细胞表面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 19,CK-19)检测。取第2代EMECs与SIS复合培养4、8d,行形态学、组织学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倒置相差显微镜下EMSCs呈典型铺路石样。CK-1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细胞胞浆呈阳性染色。MTT法测定第2代细胞在传代培养2d生长达高峰。EMECs与SIS复合培养4d,细胞呈多角形,细胞间连接紧密,呈铺路石样排列;SIS表面形成1~2层细胞组成的复层上皮样结构。8d时,细胞密度增大,SIS表面形成2~3层细胞组成的复层上皮样结构;扫描电镜见细胞在材料上已大量增长,呈层状排列。结论 采用混合酶消化法,用含6%FBS的DKSFM培养犬EMECs,方法简便,适合推广应用。SIS与EMECs有良好的相容性,可作为构建组织工程食管的理想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7.
体外组织工程血管支架内皮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兔血管内皮细胞种植于组织工程血管支架内腔面的生长状况。方法:(1)将聚羟基乙酸(Plyglycolic acid,PGA)纤维无纺网和胶原纤维相混合,设计构建组织工程血管支架材料。(2)采用酶消化法从兔主动脉中分离培养兔血管内皮细胞并传代,纯化,接种于组织工程血管支架的内腔面,体外培养,并行电镜等观察。结果:该支架具有一定弹性和韧性,内皮细胞在其内表面形成较完整内皮细胞层,生长状况良好。结论:胶原包埋处理的PGA支架可以作为组织工程人工血管研究的较理想支架材料。为组织工程方法构筑具有分层结构的组织工程血管打下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雪旺细胞(SCs)与猪小肠粘膜下层(SIS)构成的人工神经移植替代损伤的大鼠双侧海绵体神经(CN)恢复大鼠的勃起功能。方法:体外培养SCs并复合于SIS,成功制备成SIS与SCs的复合体,选取健康SD大鼠33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11)、CN切断组(n=11)、SCs+SIS组(n=11)。各组大鼠于术后3个月进行阿朴吗啡试验;然后取阴茎海绵体中后部海绵体组织,进行nNO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①联合使用机械剥离、混合酶消化、差速贴壁法、Ara-C短期使用等方法可获得较高纯度的SCs,满足神经组织工程的需要;②经过机械刮除、化学方法消毒制备的SIS作为一种天然支架材料,与SCs具有良好的细胞生物相容性,适合SCs在其表面粘附、生长、增殖和分化;③术后3个月行阿朴吗啡试验:无论是勃起率还是勃起次数,SCs+SIS组均显著高于CN切断组(P<0.01),但低于假手术组(P<0.01);④nNOS神经纤维数目:SCs+SIS组与CN切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二者均低于假手术组(P<0.01)。结论:SCs+SIS作为神经移植物可以修复缺损的CN,并在一定程度上恢复阴茎勃起功能。  相似文献   

9.
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构建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探索用组织工程方法构建人工神经的可行性。方法:用鼠尾胶和层粘蛋白共同修饰的polyglytin 910纤维以及生物膜作为支架与成年兔雪旺细胞培养2周。观察细胞生长迁移情况。结果:雪旺细胞能在共聚物纤维上迁移包裹,均匀分布于支架之间及吸附在支架表面。雪旺细胞在生物膜上能吸附生长。结论:成年雪旺细胞可以在修饰后的polylytin910纤维和生物膜上得到扩增,二者共同形态的三维立体结构具有人工神经的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10.
Zhang KG  Zeng BF  Zhang CQ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24):1594-1597
目的 探讨用猪小肠粘膜下层(SIS)作支架,复合骨髓问充质干细胞(BMSC)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膜的可行性。方法用常规方法培养BMSC,再与SIS进行体外复合培养,分别进行相差显微镜、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组织学检查。观察BMSC在SIS上的生长、分化、增殖及细胞分泌细胞外基质情况。结果BMSC在SIS材料上粘附、增殖,分泌大量的细胞外基质成份,细胞功能活跃,在SIS上成多层生长,厚度随复合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类似生物骨膜。结论SIS与BMSC在体外复合培养可以构建出类似生物骨膜的组织工程骨膜,为进一步研究体内成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 研究雪旺细胞和生物降解支架材料复合后构建成的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修复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 将雪旺细胞制成 1× 1 0 8/ml的ECM (extracellularmatrix,ECM)凝胶 ,与PLA无纺纤维布复合培养 7d ,置入PLA中空纤维管中 ,构建成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建立大鼠坐骨神经缺损 1 0mm的动物模型 ,A组为人工神经组 ;B组为雪旺细胞复合ECM凝胶组 ;C组为单纯ECM凝胶组 ;D组为自体神经移植组。术后 8周、1 2周 ,行神经电生理和组织学检测评价疗效。结果 术后 1 2周A组的再生神经纤维已越过远端缝合口 ,有髓神经纤维数和神经纤维密度稍差于D组 ,但再生神经组织的面积显著高于后者 ;A、D组的髓鞘厚度和dLAT、NCV、AMP、AREA均无显著差别 ,但明显高于B、C组。结论 雪旺细胞、ECM凝胶和PLA多孔材料与PLA中空纤维管组合后构建成的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 ,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接近于自体神经移植  相似文献   

12.
雪旺细胞移植与周围神经再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广泛阅读近年来有关人工神经方面的文献,重点了解桥接神经的移植体和雪旺细胞移植方面的研究进展。自体材料,异体材料和合成材料均可作为桥接神经缺损的神经导管,以化学萃取的同种异体神经较为理想,雪旺细胞体外纯化和培养后仍具有生物活性,用微注入法把雪旺细胞植入移植物内可促进神经轴突的再生。理想的人工神经应由有特定的三维结构的生物材料和有生物活性的雪旺细胞构成,雪旺细胞在支架内有序的分布,类似于Bungner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胶原蛋白一明胶神经支架材料(CG材料)并研究其在修复大鼠10mm坐骨神经缺损实验中的疗效。方法以I型胶原蛋白、明胶通过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具有轴向微管结构的神经支架材料,用其桥接修复sD大鼠坐骨神经10mm缺损。术后16周分别行透射电镜,S-100、β-tubulin class Ⅲ、NFl60免疫荧光染色以及电生理检测,观察支架材料引导神经再生的疗效。结果制备的材料内部为孔径均匀且平行排列的微管结构,术后16周通过透射电镜和免疫荧光染色可见大量再生神经纤维,电生理检测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接近自体神经移植。结论胶原蛋白一明胶支架材料能够有效的促进周围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既具有活性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中膜层,又有血管内皮细胞(VEC)内皮化的复层结构组织工程血管支架材料。方法(1)将聚羟基乙俊(PGA)纤维无纺网,VSMC和胶原纤维相混合,设计构建VSMC活性的组织工程血支架材料。(2)采用酶消化法从兔主动脉中分离培养兔VEC并传代,纯化,接种于组织工程人工血管支架的内腔,体外培养,并行电镜观察。结果:构建的支架材料具有一定弹性和韧性,VEC在其内表达形成较完整内皮细胞层,且VSMC能够保持活性,生长状况良好。结论:经胶原包埋处理的PGA支架可作为组织工程化人工血管研究较理想支架材料,为组织工程方法构建具有分层结构的组织工程血管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5.
人工神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组织工程化周围神经研制工作中神经导管材料和雪旺细胞移植的有关问题。方法 广泛查阅近年有关人工神经研究方面的文献,重点叙述在桥接神经缺损的移植体和雪旺细胞移植方面的研究进展。结果 硅胶、涤纶、聚四氟乙烯、聚交酯及几丁质等生物材料均可作为桥接神经缺损的神经导管,以可降解的生物材料较为。在神经导管内放置丝状内支架可增加再生轴突通过的距离。雪旺细胞经体外纯化和培养后仍具有生物活性,将雪旺细胞植入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以壳聚糖复合Ⅰ型胶原蛋白结合冷冻干燥技术制备新型人工神经支架材料.方法 将壳聚糖与Ⅰ型胶原蛋白分别溶于0.05 mol/L的醋酸溶液中,利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新型人工神经支架材料,并以紫外线照射的方法使其交联.经扫描电镜观察内部结构的排列规律及走行,比较其与周围神经的异同,测量其孔径大小、计算孔隙率等指标.观察在0.01 mol/L磷酸盐缓冲液中30 d体外降解率.并对材料进行力学及细胞毒性实验.结果 构建的材料为均匀圆柱状,内部为孔径均匀且平行排列的微观结构,其微孔直径为60-130μm,孔隙率为83.30%,体外降解率为16.95%,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与周阡司组织无毒性反应.结论 使用壳聚糖复合Ⅰ型胶原蛋白结合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出具有良好三维空间构型的新型人工神经支架材料,其牛物相容性良好,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7.
泌尿外科组织工程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泌尿外科组织工程技术为泌尿道的组织、器官的微创修复和功能重建带来了新的希望。近年来,有关泌尿系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和支架材料的研究以及组织工程化组织如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阴茎海绵体等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报道层出不穷。其基本方法是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工程学的原理,将体外培养扩增后具有生物学活力及特定功能的细胞(种子细胞)与可降解生物支架材料复合,然后将该细胞-支架复合物(组织工程化组织)植入体内组织缺损部位,  相似文献   

18.
李爱林  胡平  张杰  龙道畴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5,22(11):1309-1310,i0001
目的探讨聚β-羟基丁酸脂(PHB)支架材料用于前脂肪细胞移植的可行性。方法将SD(n=20)大鼠的前脂肪细胞体外纯化后转种于PHB支架上增殖,再将细胞支架移植于同一大鼠背部皮下组织内,术后3周取出部分(n=4)移植物行组织学观察,术后8周时(n=8)取出移植物,行大体及组织学观察。对照组(n=8)以无细胞的支架材料种植于对侧皮下。结果前脂肪细胞体外培养时在PHB支架材料上生长良好,植入体内后支架内细胞增多,体积、重量增加,组织学证实移植细胞成活,并有脂滴形成。结论前脂肪细胞可在PHB支架上黏附,增殖并分化为成熟的脂肪细胞。PHB材料作为前脂肪细胞的移植载体是可行的,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猕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与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作为支架,体外构建人工神经的研究。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分离并培养猕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利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并描绘其生长曲线;取猕猴3段4cm的周围神经,其中2段用4%triton—X-100及4%脱氧胆酸钠液分别萃取1次和2次,在新鲜神经和萃取神经中段取材,组织学检测及电镜学观察萃取前后的形态学变化;采用显微注射的方法把猕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种植到萃取两次的异体神经内,HE染色观察细胞在支架内的生长情况。结果猕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我增殖能力强;萃取1次的异体神经细胞及髓鞘结构仍部分存留,而萃取2次的其细胞及髓鞘结构消失;HE染色可见细胞在萃取2次的异体神经内可爬行生长。结论猕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化学萃取的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适合体外构建人工神经。  相似文献   

20.
组织工程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组织工程神经修复SD大鼠1.5cm长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用甘油处理10只SD大鼠2.0cm长坐骨神经,制备成同种异体脱细胞基质,备用。取SD乳鼠10只,分离坐骨神经,去神经外膜后,剪成小碎块,在DMEM中培养3周,扩增后的细胞鉴定、备用。3个月龄的SD雌性大鼠40只,单纯随机分成4个神经移植组(A、B、C、D),每组10只。A组:用扩增的雪旺细胞加同种异体脱细胞基质桥接,即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组。B组:用元雪旺细胞但具有内部支架结构的同种异体脱细胞基质桥接。C组:自体神经移植组。D组;空白对照组。术后12周,进行一般情况、小腿三头肌湿重、再生神经的组织学观察。结果完成对40只大鼠(每组10只)的实验评估。所有大鼠伤口瑚愈合,元死亡。A、B、C组大鼠足部元溃疡形成,D组7只足部有溃疡形成,所有组实验侧小腿三头肌较健侧萎缩,但以D组最明显。小腿三头肌湿重、神经电生理监测A组、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A、C组与B、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B组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的胫前肌中均能诱发出波幅明显的神经肌肉复合动作电位(CMAP),B组、D组中则仅录到波幅很低的CMAP。A组和C组再生轴突已通过移植段神经全长,远端肌肉轻度萎缩。B组部分通过移植段神经;D组不能通过移植段神经,6例形成神经瘤。结论组织工程人工神经可用来修复大鼠长段神经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