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6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馨 《中国保健》2009,(15):632-633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分析产后出血病人的出血原因,并实施产前保健、心理护理、产时护理和产后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23例,占38.3%;胎盘因素13例,占21.7%,其中,前置胎盘5例,胎盘黏连8例;软产道裂伤17例,占28.3%;凝血功能障碍7例,占11.7%。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依次为宫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经治疗和精心护理后,60例产后出血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其发病急而危险,观察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则严重危害产妇生命安全。临床上应加强孕期护理,重视可能引起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正确的观察和处理产程,正确应用缩宫素,力戒医源性急产;提高助产技术,避免软产道裂伤。  相似文献   

2.
张丹君  金建萍 《职业与健康》2008,24(10):1004-1005
目的探讨无锡市惠山区基层医院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1-2005年在该区分娩的15721例产妇中产后出血的病例资料。结果产后出血产妇共238例,出血的发生率为1.51%,其出血原因主要是宫缩乏力,占69.33%;其次是胎盘因素,占15.13%;软产道撕裂占13.03%,凝血功能障碍占2.52%。产后出血影响因素:分娩方式、胎次、双胎、巨大儿、妊娠并发症等。结论加强孕期产检、减少高危因素;严密监护产程,防止宫缩乏力;提高产科技术,正确估计出血量是降低产后出血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以加强防治。方法:对经阴道分娩的产妇793例,使用容积法、称量法及面积法估计产后出血量,发生产后出血的有45例,占5.68%。结果: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影响产后出血的因素较多,包括使用产钳助产、新生儿体重偏大、使用人工剥离方式娩出胎盘等。结论:产后出血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前置胎盘患者发生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方法160前置胎盘患者,按照是否出现产后出血分为对照组116例,观察组44例。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年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产次≥2次、有子宫手术史、早产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前置胎盘类型构成比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产次多、有子宫手术史及早产患者更容易出现产后出血,同时与边缘性前置胎盘比较,部分性和完全性前置胎盘更容易出现产后出血。结论前置胎盘患者出现产后出血与多种因素有关,治疗过程中应综合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5.
谭利 《药物与人》2014,(10):210-210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6例在我院分娩并发生产后出血现象的产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产妇因分娩方式的不同其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时间均不尽相同;而产妇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及产妇凝血功能障碍则是导致产妇产后出血现象发生的几种常见因素;且本组26例产妇经针对性处理后均抢救成功,且患者子宫均完好。结论:导致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现象的因素较多,而以具体原因为依据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抢救处理则是减少产后出血量、促进产妇身体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前,产后出血仍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而胎盘因素是其四大原因之一.本文对产后胎盘残留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旨在降低产后胎盘残留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产后出血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后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预防和积极治疗产后出血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重要措施。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是产后出血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对产后出血的治疗最初包括早期发现,及时处理,立即按摩子宫,开放静脉,排空膀胱并进行基础的实验室检查;同时寻找出血原因,明确诊断;针对出血原因,积极止血,并做好抢救失血性休克的准备,首选药物治疗,非创伤性治疗,必要时果断行手术治疗。该文就子宫收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64例产后出血原因及处理措施。结果: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见宫缩乏力,占57.81%,其次是胎盘因素,占31.12%。结论:正确估计产后出血,早期诊断和治疗,可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对我院1985~1994年10年中134例产后出血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宫缩乏力仍为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占73.85%;其次为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前置胎盘、羊水栓塞、胎盘早剥。因此强调应加强产程观察,缩短第三产程,正确地应用催产素,并适时施行会阴侧切及剖宫产术,均能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另外在胎盘因素所致产后出血中,有一半病例有人工流产史,应引起注意。同时作者还对产前和产时可能引起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进行了探讨,以期预见到产后出血的可能性,给予正确的预防和处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有关的原因。方法对2003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190例产后出血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出现宫缩乏力147例;胎盘粘连37例;软产道损伤4例;DIC2例。产后2小时内出血136例。出血量500ml~2930ml,平均656.4ml。190例均痊愈出院。结论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胎盘粘连等,产后2小时内的出血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金小巍 《现代保健》2012,(25):153-154
目的:探讨引起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原因,采取正确防治方法,降低孕妇产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628例阴道分娩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9例出现产后出血,分析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探讨防治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结果: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4.23%。其中宫缩乏力占66.37%,软产道裂伤占21.13%,胎盘因素占11.29%,凝血功能异常占0.93%,其他为复合因素。重视生产过程,可以避免产后出血。结论:引起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及产道出现裂伤,凝血功能异常,出血原因常合并存在。重视产程,加强护理,提前治疗,预防高危因素,可以降低产后出血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引起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原因。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9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晚期产后出血89例产妇的病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同的分娩方式,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母乳喂养与否,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晚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胎盘胎膜残留、蜕膜残留、子宫胎盘附着面感染、复旧不全、剖宫产术后子宫伤口裂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引起产后出血的临床原因、预防及治疗措施,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方法对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68%,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结论加强孕前宣教及孕期管理、早期发现高危因素、提高助产技术、正确处理产程、加强产后观察是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产后出血19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巍  李金凤 《现代医院》2009,9(1):49-50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加深对产后出血的认识,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8例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处理。结果主要原因依次为宫缩乏力、巨大儿、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残留等。结论产后出血是多种原因和多种危险因素所致,应针对具体病因综合应用药物进行各种保守性治疗是治疗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产后胎盘滞留的诊断与处理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陈惠池凡胎儿娩出后30分钟胎盘尚未娩出者称胎盘滞留,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胎盘在宫内的情况可分为①胎盘全部剥离滞留;②胎盘嵌顿;③胎盘不全剥离;④胎盘植入;⑤胎盘部分或副叶胎盘残留。一般情况,胎...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以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和干预措施为目的。方法为回顾分析我院妇产科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42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总结产后出血的原因和治疗措施。结果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因素是42例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分别占69.00%和23.80%。剖宫产较阴道分娩更容易发生产后出血。42例产妇经应用宫缩剂、按摩子宫、手术治疗后均成功止血,无一例产妇死亡。结论得出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因素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正确应用宫缩剂、按摩子宫和手术干预是救治产后出血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罗冰  马丽 《健康必读》2009,8(4):32-33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和危险因素及护理防治措施,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215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4.22%,剖宫产高于阴道分娩,发生在2h内78.1%;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危险性因素有妊娠并发症及引产流产史、瘢痕子宫、未进行孕期保健等。结论产后出血是产科最常见最危急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加强孕前宣教及孕期管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医务人员助产技术、加强产后观察等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了解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2年10月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产科行前置胎盘剖宫产的96例产妇,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了解所有胎盘前置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状况,并探讨胎盘前置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结果经多因素logidtic回归分析发现,高龄、剖宫产史、胎盘植入或粘连是导致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的高危因素。结论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较高;高龄、有剖宫产史、有胎盘植入或粘连对于产后出血的发生影响较大,在临床中应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9.
葛志娟 《现代保健》2010,(34):51-52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09年8月11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首位原因(84.5%),其次为胎盘因素(10%)。发生产后出血的患者中,在孕期有不同程度的高危因素存在。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产程延长、胎盘因素、剖宫产、心理因素等。结论针对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高危因素,加强孕期保健工作,提高助产技术,降低剖宫产率,能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产科经阴道分娩出现产后出血的患者43例,对其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出患者产后出血的原因、时间等指标。结果:通过对两个时间段出现产后出血的观察比较,〈2h患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2-24h患者的发生率(P〈0.001);通过对患者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表明,因宫缩乏力而导致产后出血的比例为最大,其次依次为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通过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患者的产检次数〈3次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3次的患者(P〈0.01);患者初产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经产的患者(P〈0.001)。结论:对产后出血原因的分析、护理,并有效的减少及预防因产后出血而致使产妇死亡的发生率,保障产妇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是重中之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