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的检查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30例患者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资料。结果:62例有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存在,其中49例发生在左前降支及其分支,11例发生在左回旋支及其分支,2例发生在右冠状动脉。结论: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能较好地显示壁冠状动脉与心肌桥的关系,有助于壁冠状动脉长度和心肌桥厚度的评价,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楚延清  吴慧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0):144-145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心肌桥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患者108例的影像资料。统计心肌桥的检出率及发生部位。结果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发现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26例,共28处,其中发生于左前降支的心肌桥-壁冠状动脉18处,占64.3%,为最常见发生部位。结论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无创性、准确诊断心肌桥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刘丽君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9):1527-1528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行冠状动脉CT检查的可疑冠心病患者60例分别进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MSCT)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CAG)。结果:60例患者左冠状动脉主干长度平均为(9.8±2.2)mm。左冠状动脉直径为0.30~0.73cm,右冠状动脉直径为0.26~0.73cm。冠状动脉类型:右优势型30例,左优势型6例,均衡型24例。在60例患者中,CAG诊断阳性55例,阴性5例;MSCT诊断阳性50例,阴性10例。以CAG作为判断标准,MSCT诊断敏感性为90.9%(50/55),特异性为100.0%(5/5)。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诊断与评价冠状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高,敏感性与特异性高,可合理判断冠状动脉类型与长度、直径,可成为诊断冠心病的有效影像学手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64排螺旋CT在冠状动脉影像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采用我院64排螺旋CT对50例疑为冠心患者的冠脉主干及主要分支进行重建及分析,以冠脉造影(CAG)结果为金标准。结果64排螺旋CT成像对冠脉狭窄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是目前冠状动脉疾病最理想的无创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64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55例疑似冠心病患者进行64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所有原始数据均经冠动脉三维重建等图像后处理,对冠状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进行观察,以冠脉造影作为标准评定图像质量、特异度及敏感度。结果64排多层螺旋CT诊断50%及其以上狭窄的冠状动脉狭窄特异度及敏感度分别为90.9%,89.1%,准确度为92.7%。结论64排多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准确性、特异度及敏感度均比较高,能够准确定位、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作冠心病诊断的有效手段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窦性心律冠心病疑似患者在7日内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CTA)及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AG),对冠状动脉的右冠状动脉、左主干、左前降支和回旋支进行检查。以CAG结果为金标准,分析64排螺旋CT诊断的冠状动脉狭窄〉50%的准确性。结果CTA评价〉50%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为78.0%,特异性为84.2%,阳性预测值为63.6%,阴性预测值为91.5%,符合率为82.5%。结论64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冠状动脉狭窄的一种无创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性疾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患者进行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及冠状动脉造影,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进行对照。结果:64排128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性为97.3%,特异性为94.3%,阳性预测值98.2%,阴性预测值91.7%。64排128层螺旋CT和冠状动脉造影相比对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128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为冠状动脉造影前的常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与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照,评价64排多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0例临床疑诊为冠心病患者同期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扫描和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冠状动脉狭窄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以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64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50%病变的敏感性92.3%,特异性96.7%,准确度95.0%,阳性预测值94.7%,阴性预测值95.2%.结论 64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无创、简便、安全、可靠的筛查冠心病的手段,前景广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赵德友  肖月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9):865-866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64排螺旋CT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患者均采用64排螺旋CT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检查分析冠状动脉左主干(LM)、左前降支(LAD)、第一对角支(D1)、第一间隔支(S1)、左回旋支(LCX)、第一钝缘支(OM1)、右冠状动脉(RCA)、左室后支(PLA)及后降支(PDA)的通畅性、狭窄发生的部位及严重程度,将64排CT检查结果与SCA结果对照,以评价64排螺旋CT在冠状动脉病变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64排螺旋CT检查冠状动脉狭窄的阳性预测值为81%,阴性预测值为89%,灵敏度为85%,特异度为87%。结论64排螺旋CT作为无创检查在冠心病诊断及病变血管评价方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余向红 《当代医学》2016,(1):152-153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冠心病及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同时对患者行有创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计算64排螺旋CT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结果60例患者经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和有创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相比符合率均为92.6%。结论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在冠心病相关诊断过程中具有无创,对患者的伤害小,诊断准确率高的优点,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冠心病的临床筛查、冠脉搭桥或支架手术术后随访复查的过程中,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64排螺旋CT(CTA)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2008年6月期间对临床确诊为冠心病100例患者进行冠脉64排CT成像和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冠脉CT对冠脉狭窄程度的分析得出CTA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结果:100例患者共有1 328个冠脉节段,可用评估的有1 138个节段,左主干(LM)及前降支(LAD),回旋支(LCX),右冠脉(RCA)的近段,严重狭窄病变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结论:64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先天性冠状动脉变异的64排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对1511例健康体检及有症状患者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对其中冠状动脉先天变异的患者,分析其变异形式和CT影像表现.结果本组共检出305例冠状动脉先天变异,其中15例前降支开口于升主动脉,7例左、右冠状动脉共主干,283例心肌桥.结论64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先天变异影像表现具有特异性,可作为首选检查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MSCT)与冠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21例临床疑似冠心病患者分别进行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MSCT检查与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检查方法对于冠状动脉狭窄的检查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MSCT诊断冠脉狭窄的敏感性为92.62%,特异性为98.29%,阳性预测值为89.68%,阴性预测值为98.81%。结论: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是一种安全、准确的检查手段,其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4年3月期间该院收治的550例冠状动脉疾病或怀疑为冠心病的患者,均给予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进行诊断,对两种方案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①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对诊断的病变阳性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诊断冠状动脉疾病中,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在检测冠状动脉畸形的方法和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7月—2012年7月在该院行CT冠状动脉成像的945例患者的CTA资料,以DSA为金标准,总结冠状动脉畸形的发病率和CT表现。结果 945例患者共检出各类冠状动脉畸形9例,发病率为0.95%,其中发生于左冠状动脉3例,右冠状动脉4例,冠状动脉瘘2例。结论 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能够准确展示冠状动脉畸形,可成为筛查冠状动脉畸形的常规手段。  相似文献   

16.
裴晓阳  张向隆  李松  颜雯  杨冀衡 《吉林医学》2011,(20):4076-4078
目的:比较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258例拟诊或确诊冠心病患者分别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并以CAG结果作为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评价冠状动脉管腔狭窄>50%的敏感性为94.2%,特异性为94.6%,阳性预测值为87.3%,阴性预测值为96.4%。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冠状动脉检查方法,对于诊断冠心病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64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斑块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诊断冠状动脉内不稳定斑块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对42例经临床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获取相关的数据,应用64排螺旋CT工作站相关的后处理技术对冠状动脉粥样斑块进行分析,并设无冠心病的正常体检者10例为对照组.结果:经统计学R×C表Kappa检验,结果表明经64排螺旋CT检测分析的不同性质斑块在ASC(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中有显著性差别(p<0.05),软斑块、混合斑块与冠心病危险性具有明显的正向相关性.结论:64排螺旋CT能较为准确的对冠状动脉斑块形态和成分作出无创性评价,提示斑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准确性及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的符合率。方法对比分析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65例患者结果。结果65例患者455个冠状动脉节段,64排螺旋CT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达54.6%、95.1%、85.5%,分近、中远段比较,64排螺旋CT对于冠状动脉近段符合率高于远段。结论64排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方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采用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和冠状动脉造影进行检查,分析64排128层螺旋CTA的检查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结果130例冠心病患者,64排128层螺旋CT准确度88.5%(115/130)、灵敏度97.4%(115/118)、特异度75.0%(9/12)。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64排128层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117例冠心病患者行64排128层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以显示冠状动脉各主支及分支并对冠状动脉病变进行诊断,分析对不同部位冠状动脉病变诊断的准确性以及不同程度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检测结果显示:左前降支病变54支,左主干病变48支,双支病变32支,左回旋支病变28支,右冠病变25支。64排128层容积CT扫描检测敏感度达91.38%,准确度达92.51%;对于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结论64排128层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由于其采用无创技术且对病变部位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因此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