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了解大专护生学习倦怠及专业承诺现状。方法以《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大学生专业承诺问卷》为工具,对安徽医专在校大专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大专护生学习倦怠处于中等水平,专业承诺总体水平不高。不同年级、性别、生源地的大专护生学习倦怠、专业承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班干部的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专业承诺与学习倦怠有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护理教育者应重视提高护生的专业承诺水平,改变学生学习倦怠现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工作倦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寻求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提高护生的实习质量。方法采用刘祥业的《职业倦怠自测问卷》对我校实习护生298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98名实习护生中,倦怠度很低的有25人(8%),倦怠度较低的有158人(53%),轻度倦怠的有92人(31%),倦怠度较高的有21人(7%),倦怠度过高的有2人(1%)。结论实习护生工作倦怠的状况不容乐观,工作倦怠对护生的实习工作和生活皆有影响,它会直接使实习护生在情感、认知上发生消极改变,这些改变则会影响护生实习的质量和实习任务的完成。因此,应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干预,以保证实习护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实习质量,让护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护生实习后期的心理状态,并提出对策.方法 对96例大专护生进行自制问卷调查.结果 护生实习后期存在多种心理问题.结论 实习后期护生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出现多种心理问题,应采取对策,保证实习质量. 相似文献
4.
中专护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的定义为:“健康不仅是躯体上没有疾病,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的良好状态。”通俗地说,就是要身心健康,并且能够与社会相适应。在这样的健康新定义下,近年来,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心理迅速发展与成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大专护理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现状,为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将由香港理工大学彭美慈教授翻译和修订的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Chinese 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CTDI-CV)和Whetten等人编制的支持性沟通量表 (supportive communication scale,SCS)作为调查工具。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我校2012级护理专业普通大专班176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应用SPSS17.0软件对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单样本t检验和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①大专护理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平均得分为(264.54±29.94),总分在210~280 分者占到72.73%;其中,认知成熟度(t=4.695,P=0.000)、开放思想(t=4.016,P=0.000)、求知欲(t=2.973,P=0.003)3个子条目得分均大于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的个体特征相比,是否担任学生干部(t=3.494,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②大专护生人际沟通能力总均分(t=3.219, P=0.002)及提供有效的负面反馈(t=6.790,P=0.000)、支持性沟通(t=4.267,P=0.000)两个维度得分显著高于中间值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为了提高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与人际沟通能力,使护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与复杂的临床护理工作环境,有必要对课程设置、课程设计以及教学方法等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6.
大专护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大专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方法 选择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2005-2006级护生作为调查对象,使用<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进行测评.结果 自主学习能力总分不高,2006级中专起点学生各项能力均强于高中起点学生.结论 大专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总体水平不高,应针对具体情况加强培养. 相似文献
7.
8.
大专实习护生临床操作遭拒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临床大专实习护生操作遭拒的情况,探讨护理对策。方法采用调查问卷随机对萍乡市卫生学校50名5年一贯制大专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100%的护生有过被拒绝其临床操作的情况,60%的护生能正确对待和处理发此事,40%的护生不能正确处理此事。对策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和强化护生的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徐志平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5):775-776
通过调查护生开展心理护理的状况,分析和找出影响护生开展心理护理的原因,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抽样问卷调查本院120名护生的结果显示,影响护生开展心理护理的因素主要有"护生对心理护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觉得没有时间"、"临床带教老师重视不够、示范少"等。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提出以下对策:1)提高护生对心理护理重要性的认识。2)注重交流沟通技巧,提高护生的人际交往能力。3)重视共情能力的培养。4)深化在校期间的理论学习,重视护理情境。5)实习医院加强对临床带教老师的培训,重视心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中专实习护生与在校护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采用证状自评量表(SCL-90)对97级在广州医学院附二院毕业实习的中专护生与98级在校护生进行了问题卷调查。调查显示:97级实习护生SCL-90的阳性症状总痛苦水平及各因子分均高于98级在校护生(P<0.001),表明中专实习护生心理承受能力降低,学校与临床带教老师应对中专实习护生的心理卫生教育给予更多的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11.
应激事件、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对实习护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本专科实习护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方法 采用大学毕业生应激性事件量表(CSS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88名本专科实习护生在实习初期进行评定,统计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单纯主要效果方差分析。结果 ①应激性事件、消极应对与SCL-90总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87,0.426,P〈0.01),而积极应对和社会支持与SCL-90总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192,-0.135,P〈0.05);②应激性事件、消极应对和社会支持对本专科实习护生心理症状的主效应显著(F值分别为34.062,16.090,20.898,P〈0.01),消极应对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值为18.432,P〈0.01);积极应对对心理症状的主效应不显著)(F值为1.853,P〉0.05),但它通过与应激性事件的交互作用对心理症状产生影响(F值为14.579,P〈0.01)。结论 对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除了减少应激性事件、避免消极应对以外,还需要增强护生的社会支持系统,鼓励护生建立积极的应对方式,尤其要注意应激性事件与积极应对,消极应对与社会支持之间的交互作用对护生心理健康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考前采用SAS和SDS量表对福州卫校的123名高职护生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护生考前焦虑和抑郁的标准分均数都高于常模人群;焦虑抑郁影响护生的考试成绩。造成护生考前焦虑抑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建议重视护生考前心理健康,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3.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我校护理系共34 个班级(每班平均约55 人),向每班护生随机发放问卷20 份,共发放680 份,收回680 份.有效问卷652份,有效率达95.9%.1.2 方法请教有关人员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第一部分设计了12 个客观题,第二部分设计了5 个主观题.而后对调查者进行培训,要求调查者向被调查者解释填写要求,填写结束后将问卷收回. 相似文献
14.
实习前助产护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临床实习前助产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提高实习护生心理素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以班级为单位,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即将实习的200名中专助产护生进行测评。结果中专助产护生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等因子分高于常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只有将素质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及临床教学中,增加临床见习时间,做好实习前的培训等,才能不断提高中专助产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毕业护生就业制度由国家统包统配改革为用人单位与学生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这使就业从单一性向复杂性转化。笔者针对本分部1998届(3)班4年制40名毕业护生(1名生病除外)进行就业调查,就所反映的一些问题作了分析。1 护生就业呈现的特点11 护生职业成为学生就业的理性选择学生就业是一生的重大转折,护生的就业观受社会、家庭、他人的制约和影响,我校1986届~1998届学生在六院就业情况的调查见表1。1986届(3)班至1998届(3)班学生在六院就业情况调查表班 级…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型糖尿病病人社会支持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病人(DM)社会支持状况.方法运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法,对我院内分泌科124例DM病人采用问卷调查法.结果DM病人社会支持评分为41.18±8.2,与正常人社会支持相比t=4.41,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DM病人获得的社会支持主导方式为家庭,启示医务人员更应重视为DM病人提供有效、可利用的社会支持资源. 相似文献
20.
男护生40例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2003/2004宁波某职业技术学院临近毕业和在我院实习的某卫校男护生共40名作为调查组,入组者既往无精神病史,无智能障碍,检查合作,年龄18~22 (21.42±0.22) 岁,均为中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