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分析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91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以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恶性血液病患者生活质量中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健康状况、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均低于普通人群(P〈0.01),精神健康高于普通人群(P〈0.01);社会支持总分为(41.23±8.59)分,高于常模(t=7.408,P=0.000);躯体疼痛、健康状况、精神健康与社会支持总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多个维度均受到疾病的影响,社会支持尤其是主观支持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GABG)后患者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医学应对问卷、SF-36生存质量量表对42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社会支持总分高于国内常模(P〈0.01)。应对方式中采用面对应对方式的得分高于常模(P〈0.05);回避应对方式的得分与常模相似(P〉0.05);屈服应对方式得分低于常模(P〈0.05)。面对应对方式与SF-36总分及躯体功能、机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情感角色和心理健康均呈正相关(均P〈0.05)。回避应对方式与总健康及情感角色呈负相关(P〈0.05);屈服应对方式与社会功能及心理健康呈负相关(P〈0.01)。社会支持总分与躯体功能、总体健康感觉、活力、情感功能及心理健康维度均呈正相关(均P〈0.05);主观支持与SF-36总分及其活力、心理健康维度呈正相关(均P〈0.05);社会支持利用度与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心理健康及SF-36总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CABG患者所获得的社会支持、采取的应对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人员应认识良好的社会支持与积极的应对方式对CABG术后患者康复的重要性。并及时、及早评估CABG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及其所采取的应对方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制订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72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调查表( GQOLI )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为(82.52±4.31)分,高于干预前(71.34±2.74)分和对照组干预后(79.14±4.5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30,13.20;P<0.0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抑郁症患者的述情障碍程度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应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86名抑郁症患者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抑郁症患者(75.22±13.93)分在多伦多述情量表上的得分明显高于正常组得分(60.19±9.27)分(P〈0.01),抑郁症患者在因子1描述情感能力和因子2区别情感和躯体感受能力方面的得分最高,明显高于中间值,除了主观支持与述情障碍量表的各个因子都无相关(P〉0.05)之外,描述情感的能力与社会支持总分和其他因子的得分均呈显著的负相关(P〈0.01),幻想与社会支持总分和其他因子的得分均呈显著的正相关(P〈0.01)。结论抑郁症患者的述情障碍程度与其社会支持状况有关,可以通过解决抑郁症患者的述情问题,来提高其社会支持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的人格特征及社会支持特征。方法对38例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研究组)及30名正常人(对照组)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评定,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艾森克个性问卷的N、L维度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E维度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及主观支持和对支持利用度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具有神经质、内向和过度掩饰的个性特征;且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较低,需社会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心功能不全生活质量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1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分(62.13±16.27)分,社会支持总分(24.17±7.64)分,两者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质量受社会支持程度的影响,通过实施综合的护理于预措施予以支持,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耐药肺结核患者焦虑抑郁状况与社会支持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患者的一般资料、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110例住院耐药肺结核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耐药肺结核患者焦虑抑郁状况与社会支持水平的相关性。结果106例耐药肺结核患者焦虑、抑郁得分分别为(44.00±11.83),(45.88±12.56)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29.78±10.07),(33.46±8.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66,-15.31;P〈0.01);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耐药肺结核患者焦虑、抑郁得分均与与社会支持总水平相关(r值分别为-0.541,-0.496;P〈0.01);焦虑、抑郁得分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均有相关性(P〈0.01)。结论耐药肺结核患者中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且与社会支持水平相关,应当进一步完善社会支持体系,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术后的体象水平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在2010年2—6月选取北京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6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乳腺癌体象评定量表(BIBCQ)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的BIBCQ总分为(112.18±30.03)分,各维度得分前3位从高到低排序为:躯体羞耻维度(31.53±7.84)分、疾病易感维度(27.23±8.36)分、功能受限维度(17.88±6.99)分。乳腺癌术后患者社会支持总分为(42.45±5.67)分,得分从高到低排序分别为:主观支持(42.45±5.67)分、客观支持(24.90±3.21)分及对支持的利用度(10.10±2.80)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体象水平与一般资料行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文化程度及手术方式为乳腺癌患者术后体象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8.469,6.034;P〈0.05)。乳腺癌体象量表总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及其3个维度得分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社会支持总分与体象量表总分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333,P〈0.01),客观支持维度分数与体象量表总分呈负相关(r=-0.341,P〈0.01);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社会支持水平以及手术方式是乳腺癌患者术后体象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体象水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应根据这些影响因素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于预,以提高患者的体象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改善肺结核焦虑抑郁状态的有效性。方法将29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自我管理教育。评价两组教育前后焦虑抑郁状态、自理行为、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均明显低于教育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教育后观察组SAS、SDS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自我管理教育后自力行为的日常生活能力、药物自我处理、症状自我处理、心理自我调节、社会交往行为5个自我管理方面的评分比教育前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自理行为水平的5个自我管理方面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存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观察组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功能、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8个维度评分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8个维度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教育管理改善肺结核焦虑和抑郁状态,同时在提高患者的自力行为和生存质量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肝移植患者生存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探讨提高这一特殊人群生存质量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描述、相关性研究方法,对76例肝移植患者进行生存质量和社会支持的问卷调查,并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肝移植患者生存质量中的生理领域得分(15.10±2.30),总生存质量得分(13.38±2.91),均与社会支持总分呈正相关;心理领域与客观支持呈正相关;心理领域、社会关系及总生存质量与主观支持呈正相关;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与对支持的利用度呈正相关(P〈0.05或〈0.01)。结论肝移植患者生存质量与社会支持密切相关,护士应重视社会支持系统对提高肝移植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并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状况,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将100例在我院门诊就诊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设为患者组,抽取同期医院所在地一般资料与患者组相匹配的健康者60名没为对照组;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对两组被试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患者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维度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物质生活维度分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患者组牛活质量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维度与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物质生活维度仅与社会支持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社会支持度及生活质量均显著低于正常人群,应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1年以上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的膝关节恢复评分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学院收治的150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较正常人群低(均P0.01);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患者在躯体健康方面的生活质量与年龄、其他疾病史呈负相关(P0.05或P0.01),与HSS评分呈正相关(P0.05);在精神健康方面的生活质量与婚姻状况、家庭关系、经济收入、文化程度及社会支持利用度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应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同时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艾滋病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依从性及社会支持程度的现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寻求提高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对策。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美国社区艾滋病临床研究抗逆转录病毒用药自陈式问卷,对2012年2月—2013年4月在深圳接受免费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263例艾滋病患者进行现场问卷调查,通过面对面访谈收集资料。结果艾滋病患者社会支持总分为(31.27±5.91)分,低于国内常模(P0.01);抗病毒治疗服药的平均依从程度为95.1%,85.2%的患者服药依从性好,14.8%的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社会支持总分及其各维度与服药依从性呈正相关(P0.01)。结论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社会支持中的客观支持和支持的利用度偏低,影响到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应帮助患者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以提高其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WHO生存质量评估简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1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调查,并与115名健康志愿者进行比较。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环境领域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其生存质量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领域得分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及总分均呈正相关(P0.01或P0.05)。社会支持各维度对生存质量的各领域均有影响(P0.01或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较差,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低,应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肠造口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担水平和社会支持情况,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zarit caregiver burden interview,ZBI)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对58名肠造口患者的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肠造口患者主要照顾者ZBI总均分为(21.10±14.17)分,52名(89.66%)没有或轻度负担。社会支持总分为(43.69±8.61)分高于国内常模(34.56±3.7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照顾者负担总体及个人负担和责任负担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关系(均P<0.01)。结论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肠造口患者主要照顾者社会支持情况,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增强应对能力,减轻身心负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希望水平及焦虑抑郁情绪、社会支持的情况并分析三者相关性。方法选取20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为研究组,并选取200名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Herth希望量表(HHI)、焦虑抑郁情绪测定表(HAD)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两组分别进行调查,得出结果后分析三者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希望总均分、焦虑总分、抑郁总分、社会支持总分分别为(38.31±3.29),(7.80±4.70),(7.30±4.10),(46.41±3.2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5.76±2.53),(3.60±4.50),(3.40±2.80),(38.76±2.5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223,2.213,2.256,2.245;P〈0.05)。希望总均分与焦虑总分、抑郁总分呈负相关(r分别为-0.45,-0.47;P〈0.05),而与社会支持总分呈正相关(r=0.46,P〈0.05)。结论焦虑抑郁情绪及社会支持是希望水平的重要预测因素,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并鼓励患者多与家人朋友沟通,以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从而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伤残接受度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伤残接受度量表( AO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SRS)对124例结肠造口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伤残接受度总分为(82.10±8.86)分,总体处于中等水平±社会支持总分为(41.80±2.87)分,高于国内常模的(34.56±3.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1,P<0.01);患者伤残接受度总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呈正相关(r=0.332,P<0.01),伤残接受度中包容维度与主观支持呈正相关(r=0.327,P<0.01)。结论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伤残接受度有待提高,护理人员应针对其相关因素探索有效的心理干预模式,提高结肠造口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郝娜  李莉 《全科护理》2012,10(22):2095-2097
[目的]了解颈椎病病人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现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对304例颈椎病病人进行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问卷调查。[结果]颈椎病病人社会支持总分为37.23分±6.78分,高于国内常模;SF-36量表中的8个维度得分均低于健康人群(P<0.05);除生理职能外,其余7个维度与社会支持的3个维度均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颈椎病病人的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应帮助病人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