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的发生机理,检测了40例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浆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Ⅷ、Ⅸ、Ⅻ。发现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和凝血因子Ⅷ的活性均显著增高。Ⅻ因子活性明显降低,而Ⅺ因子活性无明显改变,提示肾病综合征患儿凝血因子的代谢是复杂的,凝血因子代谢紊乱是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浆高凝状态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凝血功能、血浆蛋白Z、凝血因子Ⅷ活性变化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0例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35例健康小儿作为对照组,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血浆蛋白Z以及凝血因子Ⅷ的检测,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PT、APTT、Fbg,观察分析两组凝血功能、血浆蛋白Z和凝血因子Ⅷ活性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浆蛋白Z明显比对照组低,且凝血因子Ⅷ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大部分存在高凝状态,检测蛋白Z和凝血因子Ⅷ活性变化便于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预防以及诊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凝血因子Ⅴ、凝血因子Ⅷ、纤维蛋白原和抗凝血酶Ⅲ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在本院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60例,其中有并发症患者30例(并发症组),单纯糖尿病患者30例(单纯糖尿病组),并以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患者血浆凝血因子Ⅴ、凝血因子Ⅷ、抗凝血酶Ⅲ活性和纤维蛋白原。结果T2DM患者血浆凝血因子Ⅴ、凝血因子Ⅷ活性和纤维蛋白原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并发症组血浆凝血因子Ⅴ、凝血因子Ⅷ活性和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单纯糖尿病组抗凝血酶Ⅲ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血浆凝血因子Ⅴ、凝血因子Ⅷ、纤维蛋白原水平和抗凝血酶Ⅲ的活性,有利于对T2DM患者凝血状态进行评估,从而为早期干预T2DM患者血管并发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检验指标,探讨血浆蛋白Z、凝血因子Ⅷ活性水平的检验意义。方法将本院在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之间收治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中选取40例作为研究组。保持均衡性抽取同一时间段内的40名健康儿童(对照组),均为健康体检者。对所有儿童检测,纳入血浆蛋白Z水平、凝血因子Ⅷ活性等指标,对不同组别和不同发病阶段患儿体内该水平的差异。结果研究组的血浆蛋白Z与对照组对比可见差异,SPSS分析可见低于对照组,血浆蛋白Z在急性期的含量明显低于恢复期(P<0.05)。研究组凝血因子Ⅷ含量统计学分析差异明显,SPSS分析可见其水平高于对照组,急性期的含量远高于恢复期(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儿童检验指标可能发生变化,其中以血浆蛋白Z含量变化明显,同时凝血因子Ⅷ活性发生改变。检测上述指标能够分析疾病状态,可作为疾病诊疗和预后分析的依据,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不同孕期妇女和妊高征患者血浆凝血因子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不同孕期妇女、妊高征患者及分娩后第5天产如分别进行血浆凝血活性测定。每一标本均测定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活性Ⅱ∶C、Ⅴ∶C、Ⅷ∶C、Ⅸ∶C、Ⅹ∶C、Ⅺ∶C、Ⅻ∶C及因子Ⅷ相关抗原(ⅧR∶Ag)、因子ⅩⅢα∶Ag、ⅩⅢβ∶Ag。测定结果:早孕妇女血浆凝血因子Ⅴ∶C水平升高(P<0.05),其余与非孕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孕中期妇女血浆凝血因子Ⅴ∶C、Ⅶ∶C、Ⅷ∶C、ⅧR∶Ag、Ⅹ∶C和Ⅻ∶C都明显升高(P<0.01或P<0.001),其余凝血因子无变化。孕晚期妇女大多数凝血因子都升高,Ⅻ∶C无变化而因子ⅩⅢα∶Ag则有所下降。妊高征患者比同孕期晚孕妇女变化更明显。分娩后几乎所有凝血因子均升高,而因子ⅩⅢα∶Ag则下降。  相似文献   

6.
肾病综合征是由大量蛋白尿、低血浆白蛋白为特征。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凝血因子V、Ⅶ、Ⅷ及纤维蛋白尿浓度增高,抗凝血酶Ⅲ减少及纤溶抵制因子活性增高所致,故多存在高凝状态和纤溶障碍。  相似文献   

7.
正常人体凝血和抗凝血的平衡是维持凝血生理状态的重要机制,凝血因子基因缺陷会导致相应的出血性疾病。本文就遗传性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因子Ⅴ、因子Ⅶ、因子Ⅷ、因子Ⅸ、因子Ⅹ、因子Ⅺ和因子ⅩⅢ)缺陷症,结合我们的研究结果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8.
高凝状态(血浆AT Ⅲ减少,纤维蛋白原、第Ⅴ、Ⅶ、Ⅷ、Ⅹ因子及血小板增高、凝血活酶生成增多、低白蛋白血症及高胆固醇血症)是肾病综合征患儿常见并发症,易导致病情迁延不愈,甚至形成血栓栓塞并发症。因此,及时抗凝治疗至关重要。为探讨治疗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的有效方法,我院2004年1月--2005年6月采用联合用药方法治疗了部分肾脏疾病并高凝状态的患儿,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原对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双缩脲法测定纤维蛋白原,同时检测血浆胆固醇和自蛋白浓度。结果 肾病综合征活动期纤维蛋白原均值与正常比较增高(p相似文献   

10.
目的 讨论临床检验凝血系统.方法 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纤维蛋白原(FIB)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凝血酶时间(TT)测定、凝血因子II、V、Ⅶ、X因子活性测定和凝血因子Ⅷ、Ⅸ、Ⅺ、Ⅻ活性测定.结论 对凝血系统进行检验有助于观察患者口服抗凝药后的状况,同时也对部分疾病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患者凝血因子的变化国内外已有一些研究。本文主要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在干预治疗后检测凝血因子Ⅴ、Ⅶ、Ⅷ、Ⅺ、Ⅻ和组织因子,观察其变化并探讨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杨旺  罗建明  林发全 《重庆医学》2016,(15):2092-2094
目的 探讨抗凝血类灭鼠剂中毒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该院诊治的抗凝血类灭鼠剂中毒导致凝血功能障碍23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维生素K1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变化.结果 临床以全身自发性出血为主要表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均延长,凝血因子Ⅸ(FⅨ)活性显著降低,凝血因子Ⅷ(FⅧ),凝血因子Ⅺ(FⅪ)和凝血因子Ⅻ(FⅫ)活性不变.用维生素K1治疗后PT、APTT和INR与治疗前比较明显缩短(P<0.01),凝血因子Ⅸ活性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P<0.01),凝血因子Ⅷ,Ⅺ,Ⅻ活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例患者治疗7d后凝血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如患者有多部位反复出血表现,且PT、APTT明显延长,应高度怀疑灭鼠剂中毒的可能.灭鼠剂中毒患者需接受维生素K1长疗程治疗.  相似文献   

13.
赤芍总苷抗凝血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赤芍总苷(TPG)抗凝血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凝固法检测小鼠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酶时间,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Ⅸ、Ⅹ、Ⅺ、Ⅻ活性及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大鼠抗凝血酶Ⅲ、蛋白C活性。结果:TPG能够显著延长小鼠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酶时间(P<0.01);能够显著降低大鼠外源性凝血因子Ⅱ、Ⅴ及内源性凝血因子Ⅸ的活性(P<0.05,P<0.01),能显著升高大鼠AT-Ⅲ活性(P<0.01)。结论:TPG有明显的抗凝血作用,并揭示了其部分抗凝机制。  相似文献   

14.
常用的血浆凝血因子制剂有凝血因子Ⅷ浓缩剂、凝血酶原复合物浓缩剂(PCC) 、冷沉淀及纤维蛋白原浓缩剂.这些制剂给相应因子缺乏的出血性疾病患者输入后可达到止血目的.本文对3例严重出血病人进行凝血因子制剂治疗取得显著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凝血因子Ⅻ(FⅧ)是催化凝血过程最后一步反应的凝血因子,其主要作用是催化纤维蛋白单体之间形成ε-(γ谷氨酰胺)一赖氨酸共价键,稳定纤维蛋白多聚体。近年来的研究发现,FⅧ基困多态性与血栓性疾病有关。本文就FⅧ基因多态性及其对FⅧ激活及活性的影响和与血管性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凝血功能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尿毒症透析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血液透析患者54例,于透析前后测定血肌酐(Cr)、尿酸(UA)、尿素氮(BUN)、凝血因子Ⅴ、Ⅶ、Ⅷ、Ⅹ、Ⅺ活性及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血小板(PLT),对其透析前后结果进行分析,以68例健康体检者作正常对照。结果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FⅦ:C、FⅧ:C、FⅩ:C、FⅪ:C与对照组比均明显增高,PLT数量低于对照组(P<0.01),PT、FIB、DD明显高于对照组,透析后FⅦ:C、FⅧ:C、FⅩ:C明显高于透析前(P<0.01);DD、FIB透析前后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T透析后明显下降(P<0.01)。结论尿毒症患者存在明显凝血功能紊乱,多个凝血因子活性水平增高,存在高凝状态;血液透析不能有效改善凝血功能的紊乱,可能进一步加剧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7.
常用的血浆凝血因子制剂有凝血因子Ⅷ浓缩剂、凝血酶原复合物浓缩剂(PCC) 、冷沉淀及纤维蛋白原浓缩剂.这些制剂给相应因子缺乏的出血性疾病患者输入后可达到止血目的.本文对3例严重出血病人进行凝血因子制剂治疗取得显著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生理止血过程包括损伤血管的局部血管反应以及血小板的活化和血浆中凝血系统的激活,血浆纤维蛋白和血小板构成牢固的止血血栓,有效地制止出血。血小板的活化与凝血过程密切相关。血小板的活化包括血小板的粘附、变形、释放和聚集等反应。血小板表面吸附有各种凝血因子,如血浆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因子Ⅶ、因子Ⅸ和因子Ⅹ等。血小板还含有“内源性凝血因子”,如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因子Ⅷ/vWF、因子Ⅺ与因子Ⅷ等。这些因子在血小板活化时被释放,参与凝血过程。  相似文献   

19.
短尾蝮蛇毒磷脂结合抗凝蛋白的抗凝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短尾蝮蛇毒磷脂结合抗凝蛋白的抗凝作用及机理.方法:用薄层层析方法确定抗凝蛋白与磷脂酰胆碱结合.按试剂盒说明进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以及对凝血因子的测定.结果:短尾蝮蛇毒磷脂结合抗凝蛋白具有精氨酸酯酶活性,能明显地延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稀释的蝰蛇毒时间(DRVVT),减少组织凝血活酶抑制试验(TTI)试剂的磷酯浓度,能加速其抗凝作用,其抗凝活性与磷脂结合及干扰Ⅷ、Ⅸ、Ⅺ、Ⅻ因子活性有关.结论:短尾蝮蛇毒磷脂结合抗凝蛋白能够抗凝、抑制Ⅷ、Ⅸ、Ⅺ、Ⅻ因子活性并与磷脂结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原发性和继发性反复流产患者血清中凝血因子Ⅻ变化规律.方法 选择73例原发性和53例继发性不明原因反复流产患者为实验组及68例健康无血栓和异常妊娠史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浆中凝血因子Ⅻ的活性、活化蛋白C抵抗、凝血因子V基因Leiden突变、蛋白C、蛋白S、抗凝血酶Ⅲ、染色体核型和抗心磷脂抗体.结果 13例原发性不孕(13/73, 17.8%)和5例继发性不孕(5/53,9.4%)血浆中凝血因子Ⅻ活性降低(<60%).原发性反复流产患者血清中凝血因子Ⅻ活性降低明显;继发性反复流产患者Ⅻ活性有降低的趋势.对照组血浆凝血因子Ⅻ活性正常.结论 凝血因子Ⅻ缺乏与原发性反复流产关系密切,继发性反复流产患者Ⅻ活性有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