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4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进一步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为441例患者行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的临床资料,观察总结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其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分析。结果:本组441例患者中术后46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10.4%,其中吻合口瘘14例,吻合口出血5例,吻合口狭窄3例,十二指肠残端瘘2例,胰瘘1例,腹腔出血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淋巴瘘2例,肠梗阻3例,腹腔感染3例,切口感染5例,胃瘫2例,肺部感染2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肥胖、手术方式、术前合并疾病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是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高龄、肥胖、术前合并疾病、手术时间(P<0.05)。与无并发症的患者相比,发生并发症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较长,且住院花费增加(P<0.05)。结论:高龄、肥胖、术前合并疾病情况、手术时间是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中吻合口瘘较常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原因与处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苏北人民医院胃肠外科2007年3月-2010年12月施行的150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资料.结果 术后共14例患者发生了并发症,总的并发症发病率为9.33%(14/150),包括吻合口出血1例、吻合口狭窄1例、腹腔内出血2例、十二指肠残端瘘1例、胃排空障碍3例、不全性肠梗阻1例、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3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 加强手术的精细化操作、术后病情观察、引流管的管理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预防和处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24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无瘤技术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价值。方法 2002年5月~2008年9月,实施腹腔镜胃癌根治术24例,在遵循肿瘤根治术原则下实施无瘤技术以减少或防止肿瘤细胞的脱落、种植和播散等。结果 24例均完成腹腔镜下肿瘤根治术。D1淋巴清除术3例,D2淋巴清除术21例。手术时间(149.1±35.4)min;术中出血量(152.5±87.7)ml。术后发生吻合口出血1例,非手术治疗止血。未发生吻合口瘘、吻合口梗阻、十二指肠残端瘘等并发症。24例随访3~24个月,3例(12.5%)术后复发或转移:1例Ⅱ期肝转移,2例Ⅲ期病人分别出现食管空肠吻合旁种植转移和骨转移,均为D2淋巴清除术。结论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中严格掌握手术入选标准,术中标准的根治范围和严格遵循癌症手术的无瘤原则,可取得与开放手术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常见的并发症及防治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78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Miles术28例,Dixon术50例。记录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其相关因素,并进行相应处理。结果:本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中肠管损伤2例,修补后痊愈;术后出现吻合口出血2例,予压迫、止血治疗后痊愈;吻合口漏1例,予以腹腔双套管冲洗、引流、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后痊愈;肠梗阻5例,予禁食、胃肠减压、营养支持治疗后痊愈。患者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不断提高腹腔镜手术操作技巧,严格按照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操作规范施术,重视关键步骤的解剖及操作程序,是防治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吻合口瘘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4 年 3 月至 2013 年 4 月 42 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出现吻合口瘘将患者分为吻合瘘组和未发生瘘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探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42 例中 5 例出现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1.9%.单因素分析显示吻合瘘组和未发生瘘组比较: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术前新辅助化疗、术前肠梗阻、肿瘤距肛门缘距离、血浆白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术前新辅助化疗、术前肠梗阻、肿瘤距肛门缘距离为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与年龄、糖尿病、术前新辅助化疗、术前肠梗阻、肿瘤距肛门缘距离等多个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胃空肠非离断式(Uncut)Roux-en-Y吻合的安全性、可行性和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实施的全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胃空肠Uncut Roux-en-Y吻合51例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总数、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和随访结果。结果 全组51例病例均在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无中转开腹,无术中并发症,无手术相关死亡。手术平均时间为170(135~210)min,其中消化道重建时间为27(24~41)min,术中平均失血为60(30~110)mL。术后平均排气时间2(1~3)d,手术后平均住院天数8(7~12)d。术后1例(2.0%)出现吻合口出血,予以保守治疗后好转。无吻合口漏、十二指肠残端瘘和Roux滞留综合征等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短期随访9(5~20)个月。术后每6个月复查胃镜和胃肠道造影,无反流性胃炎,无空肠阻断处再通。结论 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胃空肠Uncut Roux-en-Y吻合安全、可行,且具有全腹腔镜下操作简便,术后近期再通率低,既避免了Billroth-Ⅱ式吻合的反流性胃炎,又避免了Roux-en-Y吻合的Roux滞留综合征,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并比较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2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胃癌患者6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观察组)治疗和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对照组)治疗,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量、胃肠道恢复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所有患者均受1~24个月随访,平均(13.57±4.93)个月。两组无肿瘤复发、转移病例,观察组术后吻合口漏1例,皮下气肿3例,淋巴漏1例,肠梗阻1例。对照组术后切口延迟愈合5例,切口感染4例,吻合口漏2例,引流管感染1例,肺部感染2例、肠梗阻3例。观察组术后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胃肠道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但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淋巴结清扫数目大致相同,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术后5天的CD3+、CD4+、CD8+、CD4+/CD8+、NK参数值高于对照组,术后免疫球蛋白IgG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安全,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少,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无预防性造口与预防性造口的临床资料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不行预防性造口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70例实施手术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无预防性造口组(28例)和预防性造口组(42例),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预防性造口组和非预防性造口组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预防性造口组术后留院时间明显延长(P<0.05);预防性造口组术后并发吻合口瘘2例,吻合口出血1例,肠梗阻2例,切口并发症2例,吻合口狭窄8例,造瘘口并发症7例,大便失禁1例,便频、便急2例,并发症发病率59.5%;非预防性造口组术后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出血1例,肠梗阻1例,切口并发症1例,大便失禁1例,便频、便急1例,并发症发病率21.4%;预防性造口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病率较非预防性造口高(P<0.05),但吻合口瘘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无适应证行预防性造口不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分析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手术对进展期胃癌的远期疗效的影响。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4月—2008年4月收治的80例行胃癌根治术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其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及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远期疗效。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两组术中输血量及清扫淋巴结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肺部感染1例,吻合口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7.5%;开腹组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肺部感染1例,切口感染2例,并发症发生率13.5%。腹腔镜组和开腹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41.5%、37.8%(P0.05)。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手术具有出血量少、创口小、并发症少等优势,远期生存率与开腹手术相当,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至2009年1月18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16例,中转开腹手术2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例,无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发生。术后随访4~30个月,无切口及穿刺孔种植转移。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操作安全、康复快、创伤小等优点,可以达到开腹根治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经腹腔镜行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根治术并发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并发症和预防。方法 2001年7月~2006年6月,经腹腔镜行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根治术66例(65例为2个月~14岁,中位数3岁9个月,另1例28岁)。囊肿型61例,直径2.5~18cm;梭形5例,直径1.2~2.2cm。其中9例合并肝门部肝管狭窄,行肝管扩大成形术。结果 66例均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3.8h(2.6~9.5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5d(3~8d)。早期并发症:胆漏2例,1例腹腔引流后自愈,另1例因腹腔引流不畅行开腹手术,术中见吻合口漏,重新吻合后愈合;1例术后7h高血钾(10.8mmol/L)心跳停止,复苏成功后于术后第3天死于肾功能衰竭;应激性溃疡2例,自行缓解。无腹腔和伤口感染。远期并发症:术后6个月突发肠梗阻1例,开腹探查见空肠肝支肠管粘连梗阻坏死,行肠切除吻合手术。无吻合口狭窄和胆管炎,65例存活者随访6~56个月,中位数21个月,行B超检查未见胆石发生,肝功能正常。结论 经腹腔镜行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复杂的高风险手术,有与开腹手术类似的胆漏、应激性溃疡和肠梗阻并发症。高钾血症是该手术特殊的严重并发症,可能与长时间的CO2气腹有关,术后必须常规监测血钾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腔镜残胃癌根治术运用食管空肠三角吻合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4月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收治的8例残胃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腹腔镜残胃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采用食管空肠三角吻合,分析病人术中术后情况、淋巴结清扫、并发症等并随访观察。结果 8例病人均成功施行腹腔镜残胃癌根治术,平均手术时间(213.8±21.7)min,其中食管空肠三角吻合时间(29.3±4.8)min,术中出血量(105.6±23.4)mL,清扫淋巴结(29.8±4.1)枚。所有病人均于术后第1天拔除胃管,术后下床时间(0.8±0.3)d,进食半流质时间(1.8±0.3)d,术后首次通气时间(2.3±0.4)d,术后住院时间(7.3±0.8)d。所有病人术后均未出现吻合口狭窄、梗阻、出血等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均痊愈出院。随访时间为2~12个月,病人一般情况良好,均可正常饮食。结论 腹腔镜残胃癌根治术中采用食管空肠三角吻合技术进行消化道重建安全、可行,近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伴有肠梗阻的结直肠癌腹腔镜辅助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伴有肠梗阻的结直肠癌患者在腹腔镜辅助下行结直肠癌根治切除术同时一期吻合的可行性。方法对6例伴肠梗阻的结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癌根治切除一期吻合手术。结果手术均获得成功。5例伴不全肠梗阻患者行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切除一期吻合术:1例伴完全肠梗阻患者行手辅助腹腔镜乙状结肠癌切除一期吻合术。无中转开腹和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平均200(150-240)min,出血量平均60(20~100) ml。术后住院时间8-11 d。术后随访8-28个月,未见癌肿复发转移。结论对于伴肠梗阻的结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下肿瘤根治术一期吻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在残胃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技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8例残胃癌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残胃癌根治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均成功施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残胃癌根治术,平均手术时间(237.8±11.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47.5±28.2)mL,平均清扫淋巴结(32.3±7.6)枚。术后第1天均拔除胃管,首次下地活动时间平均(1.3±0.2)d,排气时间平均(2.5±0.6)d,首次进流食时间平均(2.7±0.5)d,平均住院时间(7.2±0.5)d。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均未出现腹腔内出血、腹腔感染、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肠梗阻、切口感染等并发症。8例患者随访6~12个月,期间无死亡病例,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达芬奇机器人应用于残胃癌根治术中是安全、有效、可行的,且手术更加微创、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三角吻合技术在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安全行、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56例远端胃癌患者施行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并行残胃十二指肠三角吻合.结果 56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69.4±32.3) min;三角吻合时间(22.4 ±9.2) min;术中出血量(76.6±32.7)ml;淋巴结清扫总数(34.1±12.3)枚/例,进食流质时间(3.4±1.5)d,术后住院时间(8.4±2.6)d;全组切缘无肿瘤残留;全组均未出现吻合口出血、吻合口漏及吻合口狭窄或吻合口相关并发症.结论 三角吻合技术应用于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近期效果满意,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辅助胃癌切除术71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切除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方法 2002年1月~2007年12月,行71例腹腔镜胃癌切除术,TNM分期Ⅰ期20例、Ⅱ期8例、Ⅲ期27例、Ⅳ期16例.腹腔镜下行胃切除及淋巴清扫,扩大剑突下切口取出标本并做腹腔外消化道重建. 结果 55例顺利完成腹腔镜辅助胃癌切除手术,中转开腹16例(22.5%),无手术死亡.55例腹腔镜胃癌切除手术中根治性切除43例、姑息性切除12例.手术出血量中位数150 ml(10~900 ml),手术时间(6.7±1.7)h,切口长度(5.7±1.2)cm,切除淋巴结(22.5±12.8)枚,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3.7±1.3)d,术后住院H(15.1±8.0)d.术后并发症共17例(30.9%),包括3例肠梗阻、1例吻合口出血、1例吻合口狭窄、1例阻塞性黄疸、1例淋巴漏、2例切口感染、4例胸腔积液、3例肺感染、1例静脉导管感染.51例(92.7%)术后随访1~76个月,中位数18个月,4例失访.术后死亡6例,总生存率88.2%(45/51),1年生存率88.5%,2年生存率86.0%,3年生存率86.0%.41例被随访的根治术患者中复发转移3例,其中2例死亡、1例带瘤生存;根治术后3年无瘤生存率89.0%. 结论 腹腔镜辅助胃癌切除手术是安全、可行的,手术近期疗效令人满意,远期结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Roux-en-Y吻合技术在远端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150例远端胃癌根治术Roux-en-Y吻合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78例行完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total laparoscopic gastrectomy,TLG)和72例行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laparoscopy-assisted gastrectomy,LAG)。结果 150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病理检查切缘均为阴性。TLG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61.4±30.9)min,与LAG组的(258.1±26.7)min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LG组切除淋巴结为(32.4±9.2)枚,与LAG组切除淋巴结(33.5±9.4)枚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LG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LAG组[(270.7±63.4)ml比(372.9±84.6)ml,P0.05],手术切口长度明显短于LAG组[(3.1±0.8)cm比(7.3±1.6)cm,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TLG组术后镇痛天数、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进食流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较LAG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随访6个月,LAG组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4.2%(3/72),TLG组均未出现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吻合口出血、十二指肠残端瘘或肠梗阻等相关并发症。结论完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Roux-en-Y吻合技术是安全、可行的,与小切口腹腔镜辅助吻合相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及疼痛感轻等优势,近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3年5月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1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15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其中9例经体外行端端吻合,5例经肛门行直肠-乙状结肠端端吻合,1例行降结肠端造瘘。术后无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192.8±33.5)min,平均186.8min,术中出血量(68.5±14.6)ml,平均59.6ml,术后住院时间(8.6±2.5)d,平均9.1d。结论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是治疗乙状结肠癌安全、可行的方法,但术者需有丰富的腹腔镜手术和结肠外科手术经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全腹腔镜下改良Overlap法食管空肠吻合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11例胃上部癌病人的临床资料,术中均行改良Overlap法食管空肠吻合,即将线性吻合变为三角吻合,并使用器械吻合关闭共同开口。观察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 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食管空肠吻合时间为36(22~65)min;手术切口长度为5.5(5.0~7.0)cm;术后恢复进食全流质时间为4(3~5)d;术后住院时间为8(6~11)d。1例病人术后第2天出现吻合口出血,予胃镜下止血,其余病人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后5 d均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未发现吻合口漏和吻合口狭窄。术后3个月复查消化道造影未见吻合口狭窄。结论 全腹腔镜下改良Overlap法食管空肠吻合操作简便,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吻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残胃癌根治术的可行性、技术方法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8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方式、分析术后恢复情况、近期并发症等。结果:18例患者均成功施行完全腹腔镜下残胃癌根治术,手术时间平均(210.0±20.5)min,术中失血量平均(104.2±23.2)ml,平均清扫淋巴结(28.6±4.0)枚。术后第1天即拔除胃管,排气时间平均(2.3±0.3)d,术后首次进流食时间平均(2.3±0.3)d,术后平均住院(7.2±0.7)d。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均未出现腹腔内出血、吻合ロ瘘、残端瘘、吻合ロ狭窄、肠梗阻、反流性食管炎等并发症。结论:完全腹腔镜下残胃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具有术后康复快等优点,食管空肠三角吻合技术应用于腹腔镜残胃癌根治术中安全、可行,可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