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马莉莎 《中外医疗》2009,28(11):13-13
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骨科的常见疾病。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应用组织工程学的技术和方法建立骨组织工程、软骨组织工程等,组织工程椎间盘作为一种新的技术路线为改进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提供了新的希望。本文对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兔退变椎间盘的修复作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冯刚 《西部医学》2013,25(8):1121-1123,1127
针对椎间盘退行性变疾病不同时期病理学变化特征以及现代生物治疗技术的特点,本文提出一种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椎间盘退行性变疾病不同临床期生物治疗策略":即按Thompson病理学分级标准和Pfirrmann影像学分级标准将椎间盘退行性变疾病分为临床早期、中期和晚期,早期以髓核的基因治疗或细胞因子等生物大分子治疗为主;中期以细胞移植或可注射组织工程髓核移植治疗为主;晚期以完整组织工程椎间盘移植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局麻 术中神经根封闭行腰椎间盘髓核组织摘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治疗组采用局麻 术中神经根封闭的方法摘除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对照组采用局麻开窗法摘除椎间盘髓核组织,对两组术中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麻醉效果好,出血量少.结论 局麻 术中神经根封闭行腰椎间盘髓核组织摘除术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大鼠椎间盘器官整体培养条件下髓核组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整体培养包括上下软骨终板、纤维环及髓核组织的大鼠椎间盘器官,观察髓核组织的变化,探索一种椎间盘器官整体培养的实用技术。方法取SD大鼠90只,完整取出腰段椎间盘器官共400个,随机分为4组,置入12孔培养板内,配制高渗培养液,对椎间盘器官进行整体培养,观察髓核细胞成活率、组织完整性及基质变化情况。结果体外培养2周的椎间盘组织形态、细胞存活率及髓核组织成分与新鲜离体椎间盘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利用高渗培养液可对椎间盘器官进行整体培养,为椎间盘的生理与病理的研究提供一种理想的模型。  相似文献   

5.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因椎间盘退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后凸压迫脊髓或神经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以20~50岁为多发年龄,男性多于女性.应用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创伤小,出血少,病程短,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颈椎病椎间盘光电镜结构及组织化学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赵为公  王金堂  刘淼 《医学争鸣》2004,25(10):937-939
目的:观察颈椎病患者椎间盘光电镜形态以及组织化学变化,探讨颈椎病病因. 方法:用光电镜及组织化学方法,对颈椎病患者(n=15)椎间盘进行观察研究. 结果:颈椎病患者的椎间盘组织出现纤维断裂、增粗、排列紊乱,坏死细胞增多,椎间盘酸性磷酸酶活性呈阳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呈弱阳性,PAS呈强阳性. 结论:颈椎病患者椎间盘光电镜形态和组织化学的改变,支持椎间盘退行改变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冯刚 《西部医学》2010,22(8):1377-1379
组织工程椎间盘移植作为将来椎间盘退行性变疾病治疗的一种手段,虽然已经取得一些重要进展,但在生物支架材料的选择、种子细胞来源、植入方式等关键技术环节上还面临巨大挑战。从现有研究成果和临床应用前景分析,构建具有完全生物学结构和功能的"完整组织工程椎间盘"是将来的主要方向。而设计符合仿生学原理的软骨终板、纤维环和髓核支架材料,利用iPS干细胞获得种子细胞,将分别构建的软骨终板、纤维环和髓核进行整合,以及选择合适的时机植入体内和如何有效固定等问题是未来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椎间盘内注射不同浓度的组织蛋白酶D,探讨组织蛋白酶D在兔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方法:健康大白兔6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分为3个亚组,椎间盘内注射3种不同浓度的组织蛋白酶D,阴性对照组中在椎间盘内注射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分别于术后3、6周,检测椎间盘髓核中蛋白多糖含量,采用HE染色组织学观察椎间盘的退变特征.结果:HE染色组织学观察6周时在实验组及阴性对照组椎间盘中,组织学观察到不同程度的椎间盘退变特征;蛋白多糖含量的测定显示,6周时各实验组蛋白多糖含量下降程度大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组织蛋白酶D可导致兔腰椎间盘髓核内蛋白多糖含量的降低,说明组织蛋白酶D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兔椎间盘纤维环细胞体外培养体系,为组织工程椎间盘纤维环的研究提供种子细胞。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兔椎间盘纤维环细胞,进行单层培养,观察其形态结构和生物学特性,通过甲苯胺蓝、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等方法对其细胞表型进行鉴定。结果成功进行细胞单层培养,细胞形态为圆形或多角形;原代细胞生长较慢,第一代细胞生长加快;细胞具有甲苯胺蓝异染性;有I、Ⅱ型胶原的阳性表达。结论成功培养兔椎间盘纤维环细胞,表型鉴定符合纤维环细胞特征,能够为组织工程椎间盘纤维环的研究提供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在整体水平上揭示椎间盘生长期和发育成熟期蛋白的表达及差异.方法 对24周胎儿,25和30岁人椎间盘组织进行shotgun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提取椎间盘组织蛋白,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合反向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shotgun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使用IPI蛋白数据库与基因本体论(GOA)进行蛋白识别及生物信息分析.结果 24周胎儿.25和30岁共识别的非冗余蛋白分别为524,181和172种;仅在胎儿中识别的高质量蛋白有174种,25和30岁共有但胎儿中未识别的高质量蛋白有20种.3个样品的生物化学特性趋势相似.结论 使用shotgun蛋白质组学技术可展示胎儿和成人椎间盘的蛋白质表达谱,揭示生长期和发育成熟期蛋白表达的数量、种类及其差异.  相似文献   

11.
成人退变椎间盘细胞微载体培养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①目的建立成人退变椎间盘细胞的体外三维培养模型,并观察其形态学变化。②方法对8例取自椎间盘疾病病人退变椎间盘的手术标本,采用系列酶消化法对其进行了体外细胞培养,并将细胞转移至微载体旋转培养系统中进行培养,利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进行形态学研究,并对细胞涂片进行染色观察。③结果退变椎间盘细胞在三维微载体旋转培养系统中可以获得良好的生长并大量的增生,培养的细胞具有退变的特性。④结论成人退变椎间盘细胞体外立体培养成功,退变细胞能够快速大量增殖,为成功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学椎间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李华壮  方军  周跃  王卫东 《美中医学》2009,6(8):15-18,25
目的观察同种异体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椎间盘环境中的存活及增殖能力。方法从30只日本大白兔中分离培养骨髓MSCs,Ad—EGFP标记后同种异体移植到椎间盘环境中,术后1周、2周、4周、8周、12周取材,Brdu处理后做石蜡切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存活,并行Brdu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细胞增殖。结果术后1周、2周、4周、8周、12周标本内可观察到绿色荧光,术后1周、2周、4周、8周、12周标本内均有Brdu免疫组化染色阳陆细胞。结论自体移植的MSCs在椎间盘环境中能够存活并且增殖,为MSCs作为椎间盘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旋转式生物反应器内构建组织工程髓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ang WJ  Zhang L  Zhao CM  Zhang N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1):2215-2218
目的 探讨旋转式生物反应器(RCCS)对体外构建的组织工程髓核的影响.方法 将兔髓核细胞体外扩增至第3代,以3×107/ml的浓度接种于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无纺网支架上.实验组在RCCS内培养,对照组静态培养.培养4周后取出细胞与支架复合物,行大体标本观察、扫描电镜、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定量测定糖胺聚糖(GAG)及DNA含量.结果 旋转式生物反应器下构建的组织工程髓核的厚度、大小及组织弹性好于对照组,实验组GAG、DNA含量分别为(211.0±10.9,13.3±2.1),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面积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152.0±14.4,7.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旋转式生物反应器能促进椎间盘髓核细胞Ⅱ胶原及糖胺聚糖的合成分泌,有利于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髓核.  相似文献   

14.
椎间盘退变生物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育俊  宋建榕 《医学综述》2007,13(24):1928-1931
生物力学因素是导致椎间盘退变最重要的病理因子,异常的力学负荷通过破坏椎间盘营养通路、影响细胞代谢、加速细胞凋亡及改变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含量和活性等多种机制,影响椎间盘正常新陈代谢,导致退变发生。生物治疗为阻止或逆转椎间盘退变及使椎间盘组织再生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5.
白细胞介素-6与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松桥  王宸 《现代医学》2003,31(2):136-138
椎间盘突出所致的腰腿痛在临床上是一个常见病、多发病。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6(IL—6)在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及周围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活性,且与其他细胞因子和化学介质有密切关系,可能在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制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Background  

Cell-based tissue engineering has emerged as a potential therapy for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However, propagating and maintaining high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the seed cells remains a challenge.  相似文献   

17.
曾佳兴 《医学综述》2012,18(11):1723-1726
腰椎间盘突出是导致下腰痛及坐骨神经痛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仍有部分患者受到腰腿痛的困扰,然而对本病的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相关腰椎间盘突出发病机制的研究认为,腰椎间盘突出受多因素、多环节的影响,其发病主要与腰椎间盘退变、机械损伤、免疫损伤、炎性刺激等几方面因素的作用有关。现就腰椎间盘突出发病机制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8.
胡秀年 《医学综述》2011,17(23):3533-3536
椎间盘退变是多因素引起的脊柱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兴起的椎间盘细胞组织工程,内容涉及种子细胞、支架、生长因子及基因转染调控等,其中以细胞和支架为核心。细胞移植通过增加椎间盘细胞的数量使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加,支架则为细胞提供附着部位。同时,诱导细胞合成更多的细胞外基质,替代原有退变的椎间盘,相关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9.
胶原酶是一种能特异溶解胶原组织的酶,因椎间盘髓核中主要成分是胶原组织,能被胶原酶特异溶解,可用于治疗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20.
椎间盘退变是以椎间盘脱水、细胞外基质降解、蛋白多糖含量下降、胶原类型转变及纤维环外层破裂等为特征的一系列退行性病变,是造成患者运动功能缺失、生活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椎间盘退变的发生率高、致残率高、社会和家庭经济负担大、患者生活质量低下,是全球亟需解决的卫生问题之一。巨噬细胞作为体内主要的吞噬细胞,在机体生长发育的早期就与机体建立了密切联系。研究显示巨噬细胞是唯一的渗透进入封闭髓核的炎症细胞,且巨噬细胞的数量与椎间盘退变的程度呈正相关。研究表明,作为炎症细胞的巨噬细胞可能直接发挥吞噬作用或通过神经-免疫机制协同调节椎间盘的代谢,而巨噬细胞功能失调可引起炎性因子的聚集、趋化和扩散,进而导致椎间盘细胞外基质降解和椎间盘退变。本文通过总结和归纳近年来巨噬细胞参与椎间盘退变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进一步了解椎间盘退变的分子机制,以促进临床治疗模式的改革和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