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旷焱平  阳爱云 《吉林医学》2007,28(6):731-734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包括护士和护生)对护理问题及相关知识的认知状况。方法:采用现状调查法,把120名护理人员分为4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四个组的得分有显著差异(F=5.93,P<0.01)。在对护理问题概念的认识上,认为是护士工作的偏差的有5人,占4.27%;认为是病人的健康问题的有41人,占35.04%;认为是病人健康的、现存的、潜在的特殊问题的有71人,占60.68%。结论:不同学历护理人员对护理问题及相关知识的看法不一,有必要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同时需要对护理诊断、护理问题及健康问题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以便于护理人员交流和总结经验,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影响护理人员术中低体温护理干预应用现状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于2015年1-6月随机抽取12家医院的手术室护理人员共352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行为现状量表评估护理人员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低体温护理干预的现状,采用认知现状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安全文化态度量表、职业倦怠量表和管理现状量表评价术中低体温护理干预应用现状的影响因素.结果:发放调查问卷共352份,有效回收345份,回收率为98.01%;6个量表评分分别为:认知现状量表(77±8.84)分,自我效能感量表(60±7.87)分,安全文化态度量表(87±9.67)分,职业倦怠量表(61±13.62)分,管理现状量表(38±6.05)分,行为现状量表(46±8.52)分;行为现状得分与认知现状、安全文化、管理现状得分均呈正相关性(P<0.05~P<0.01),与职业倦怠得分呈负相关性(P<0.01).认知现状、安全文化、管理现状和职业倦怠对行为现状的影响高达40.9%.结论:术中低体温护理干预实施时,护理干预质量易受护理人员的多种因素影响,管理者应从提高护理人员的认知水平、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文化的教育、提高管理现状和降低职业倦怠等多方面加强护理人员的管理,增进对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提高病人术中低体温护理干预的执行力,从而提升整体的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下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的社会隔离相关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Lubben社会网络量表-6、简化版孤独量表、心力衰竭症状状态问卷、社区自我效能量表、疾病接受度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及自编一般情况问卷对100例CHF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CHF病人的社会隔离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相关影响因素。结果不同年龄、婚姻、居住情况、文化程度、自感经济水平、是否使用智能手机CHF病人,客观社会隔离和主观社会隔离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区周围娱乐设施对CHF病人客观社会隔离得分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主观社会隔离得分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心力衰竭症状总分与疾病接受度、家庭关怀度总分、客观社会隔离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P<0.01),与主观社会隔离呈正相关关系(P<0.05);社区自我效能总分与疾病接受度、家庭关怀总分、客观社会隔离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0.01),与主观社会隔离呈明显负相关关系(P<0.01);疾病接受度与家庭关怀总分、客观社会隔离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0.01),与主观社会隔离呈明显负相关关系(P<0.01);家庭关怀总分与主观社会隔离呈明显负相关关系(P<0.01);客观社会隔离与主观社会隔离呈明显负相关关系(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是否独居、文化程度和心力衰竭症状是客观社会隔离的影响因素(P<0.05~P<0.01),是否独居、社区自我效能、疾病接受度和家庭关怀度是主观社会隔离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临床护理工作可根据CHF病人的社会隔离类型和影响因素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主观社会隔离多是心理因素造成的,要联合家庭进行干预,积极提升病人社区自我效能,普及疾病知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解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人的抑郁焦虑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为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40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人和38例健康人进行调查.结果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人抑郁发生率为42.5%,健康人为7.8%,(X2=8.29,P<0.01),糖尿病并肺结核病人焦虑发生率为37.5%,健康组为10.5%,(X2=7.7,P<0.01).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人易发生抑郁、焦虑状态,护理人员应采取多种护理措施维护病人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积极综合护理措施对早期宫颈癌术后患者性功能、抑郁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84例50岁以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行常规护理的4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行综合护理的41例患者作为治疗组,治疗组除了常规护理内容,还采用幸福理论框架模型下(PERMA模型)的性健康管理多学科团队干预方案。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采用女性性功能指数、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幸福感指数,对性功能指数、抑郁评分和幸福指数进行评估。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干预3个月及6个月患者的性功能改善(F=91.08,P<0.001)。干预3个月及6个月后,治疗组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F=1 092.59,P<0.001),幸福感改善指数高于对照组(F=107.90,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性功能指数同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呈负相关(rs=-0.918,P<0.001),同幸福感指数得分呈正相关(rs=0.844,P<0.001)。结论 综合护理在性功能、抑郁和主观幸福感方面均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描述护理专业学生对精神病公众污名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精神病公众污名量表对401名在校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精神病公众污名总分为(5.84±1.16)分,污名分量表得分为(3.19±0.65)分,接纳分量表得分为(2.65±0.64)分;不同年级(H=49.588,P<0.001)、接触程度(t=13.172,P<0.001)、提供服务意愿(t=12.404,P<0.001)及有无心理问题(t=8.503,P<0.001)的学生精神病公众污名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接触程度、年级及提供服务意愿均进入污名及接纳分量表、精神病公众污名量表得分的回归方程,共解释总变异的48.6%、49.0%、31.5%。结论:护理专业学生对精神病存在污名的态度,但行为上可以接纳患者并倡导为其提供帮助;接触程度、提供服务意愿及年级是护理专业学生对精神病公众污名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甲状腺癌病人术后癌症复发恐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93例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病人,采用癌症复发恐惧量表(FCRI-SF)、病感知量表、认知情绪调节问卷、社会支持量表、社会限制量表对病人进行评估,并分析癌症复发恐惧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93例病人癌症复发恐惧得分为(13.87±4.04)分,超过13分人数为61例(65.59%)。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年龄、教育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居住地者FCRI-SF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不同婚姻状况、职业情况、医保、手术方式、吸烟情况者FCRI-SF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癌症复发恐惧与疾病感知、非适应性认知策略、社会限制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适应性认知策略无相关(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疾病感知、非适应性认知策略、社会支持和社会限制进入模型(F=59.54,P<0.01),共同解释癌症复发恐惧发生的61.20%。结论:年龄、疾病感知、非适应性认知策略、社会支持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科医生对手术室护士的合作态度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采用多级抽样方法以152名外科医生作为调查对象,选用医护合作态度量表、自制人口学特征量表、自制与手术室影响医护合作态度的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152名外科医生的医护合作态度总分为(43.61±3.87)分,65.1%的医护合作态度低。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同时兼两台巡回和固定专科护士对医护合作态度有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医护合作态度的有手术室护士的专业技能水平(OR=3.788,95%CI=1.654~8.676)、外科医生对低年资护士的专业技能存在质疑和目前的医患关系(OR=5.066,95%CI=2.337~10.980)、(OR=0.479,95%CI=0.233~0.962)。结论手术室护士的专业技能、外科医生对低年资护士的专业技能存在质疑和目前的医患关系影响着手术室的医护合作态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调查肿瘤科住院病人疼痛护理的满意度,了解肿瘤科护士疼痛知识水平和护理态度,探讨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4h有疼痛经历、住院时间>24h、年龄>18岁的100例肿瘤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分析肿瘤科住院病人的疼痛护理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结果:整体疼痛护理满意度平均得分为(3.509±0.561)分,显示癌症病人对疼痛护理的总体评价在一般和满意之间,疼痛护理满意度以病人对护理人员专业技术能力最满意(3.816±0.564)分,其次为对护理人员信任关系(3.473±0.570)分,教育关系最不满意(3.280士0.557)分。结论:癌症病人对疼痛护理的整体满意度介于一般和满意之间,癌症疼痛没有得到充分的控制,病人对护士技术能力满意度最高,教育关系满意度最低。提示护理人员应主动关心癌症病人、为病人提供疼痛知识教育、提高病人对疼痛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病人心理状态及适宜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对80例脑卒中后患者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同时用年龄、性别等相匹配的80例健康人为对照,并且对有明显心理、行为改变的脑卒中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和必要的药物干预。结果:脑卒中病人常有抑郁、焦虑、躯体化等心理行为改变。3种量表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对有明显抑郁情绪的31例患者给与心理护理和必要的药物治疗,心理护理及药物治疗后SCL-90各因子分明显下降(P<0.05,P<0.01)。结论:脑卒中后心理行为改变较为明显,迫切需要良好的心理护理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1.
张玉珍  陈玉琴 《海南医学》2014,(13):2025-2028
目的分析实习护生护理伦理缺失现象,评价强化教育效果。方法选取340名实习护生,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强化教育前后尊重、情感、公正、审慎、慎独5个维度、共计40个条目展开问卷调查;对所有实习护生定时进行医学伦理理论知识学习、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和隐私权、规范工作流程、强化服务意识、加强人文关怀教育、培养审慎的工作态度及培养慎独的人格修养等全方位的伦理强化教育。结果强化教育后实习护生尊重、情感、审慎、慎独几个维度评分明显提高,与强化教育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仁2.663、2.542、2.749、2.2815,P〈0.05);公正维度评分与强化教育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忙1.257,P〉0.05);各维度排名前三位条目评分均有效改善。结论实习护生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护理伦理缺失现象,通过护理伦理强化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实习护生护理伦理道德水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共情护理”模式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07年6月~2012年6月入住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100例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住院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50例.两组均给予抗精神病类药物加以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共情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改变情况、生活质量核心问卷-30(QLQC3-30)生活质量评价量表以及患者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结果 ①根据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照组护理前后SDS得分分别为(0.64±0.11)、(0.55±0.09)分,观察组分别为(0.65±0.13)、(0.49±0.08)分,对照组护理前后SD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前后SD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根据QLQC-30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观察组每项QLQC-30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③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为(123.21±13.98)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110.39±6.73)分],且二者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共情护理”模式应用于抑郁症患者护理过程中,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心理状态、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3年7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护理组和舒适护理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常规治疗及护理,舒适护理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干预,两组干预时间均为2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状态、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的变化.结果 干预2周后,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48.67±6.95)、(40.52±5.72)、(44.67±5.72)、(36.27±5.12)分]较治疗前[(57.29±8.42)、(56.86±9.03)、(52.14±6.89)、(51.75±7.19)分]均有明显下降(t=2.37、2.32、2.88、2.97,P<0.05或P<0.01),且舒适护理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t=2.25、2.28,P<0.05),且舒适护理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20.0%)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38.0%)(x2=3.93,P<0.05).舒适护理组患者的服务态度、技术水平、健康宣教、关爱患者、心理支持等五个分项的护理满意度(98.0%、94.0%、96.0%、94.0%、98.0%)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80.0%、76.0% 、78.0%、74.0%、72.0%)(x2=8.27、6.35、7.16、4.57、13.25,P<0.05或P< 0.01).结论 舒适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减轻患者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析护理工作中应用团体沙盘游戏对护士长管理模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4月~2012年1月杭州市余杭区第五人民医院临床一线在职护士及护士长89名为研究对象,并按科室分为10个小组,每组8~10名,每个科室进行为期3个月的团体沙盘游戏,2次/月,每组共计6次.应用中文版M氏职业倦怠量表测评护士职业倦怠情况,并和实施团体沙盘游戏前进行对比,分析护士长经过团体沙盘游戏后,在护理管理模式上发生的变化,调查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团体沙盘游戏干预后护士MBI各项评分如情绪衰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评分[(14.23±7.92)、(3.46±3.32)、(33.56±9.32)]明显优于干预前[(26.76±6.35)、(7.78±4.29)、(23.97±9.25)分],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10.971、7.078、6.491,均P<0.01);以干预前为基线,护士对护士长满意度提高,从原来的90分提高到了95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40%,护士给药错误发生率降低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士长在日常护理管理过程中合理应用团体沙盘游戏,能有效地促进发挥护士个体主观能动性、同事协作精神、换位思考、给予成员情感关注与支持、增强自我沟通能力、护理人力分层管理等方面有了很大变化,使护理团队凝聚力、护理质量、护士对护士长满意度提高,全年护理不良事件及差错发生率减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影响"降低护士艾滋病歧视培训"效果的因素,为降低艾滋病歧视培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参加降低护士艾滋病歧视培训的150名临床护士培训前后得分情况和基本资料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分析分析。结果 150名临床护士培训前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歧视态度和护理相关行为等三项指标得分均值分别为(49.73±3.78)、(47.01±3.69)和(36.09±2.89),培训后6个月得分均值分别为(59.01±3.98)、(52.22±5.18)和(38.12±3.01);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与态度和行为得分强相关(知识和态度r=0.52,知识和行为(r=0.31,P0.05),态度和行为得分无强相关性(P0.05);不同科室和不同工作年限护士三项指标得分无统计学意义。不同艾滋病人护理经验护士在护理行为方面得分有统计学意义(F=3.80,P0.05),不同学历护士在知识得分(F=3.49,P0.05)方面、行为得分方面(F=4.68,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艾滋病相关知识培训是基础,培训效果的巩固与心理干预和护士认知的改变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应用绩效管理的效果,旨在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及积极性,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在作者医院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应用绩效管理制度,对比分析制度实施前后医生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以及护理差错发生率。结果制度实施后,患者对护士生活照料、护理技术、热情服务、健康指导、心理护理、出院指导、功能锻炼等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显著提高(P<0.05),医生对护理人员护理技术、护理态度、医护配合、工作责任心、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满意度评分显著提高(P<0.05)。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在危重护理、基础护理、优质护理、病房管理、文件管理等护理方面的质量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制度实施后护理人员差错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在妇产科优质护理工作中实施绩效管理,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能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确保护理工作能持续、稳定开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开胸手术后拔管期的护理方法研究及其临床效果的观察.方法 选取浙江省江山市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食管癌行开胸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在拔管期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优质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拔管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及舒适度的评价.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低于对照组的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分别为(72.18±5.59)、(71.59±5.4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为(78.11±4.3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8.11±4.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00%(30/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 (2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食管癌患者开胸术后拔管期进行优质的护理,对于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细节管理在危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7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48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40例。观察组在医疗护理的过程中运用细节管理护理模式,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入院、治疗、出院等一系列的护理过程给予评分,对所给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和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服务态度、需求满意度。结果运用护理细节管理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和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服务态度、需求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除用药指导外的其他项目满意度均明显提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细节管理可以明显提高危重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护理的满意度,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在临床医疗护理过程中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医患双方对家属代理同意的认识与态度、探究制约患者自主知情同意的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96名临床医师、230名住院患者及其家属,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对家属代理同意的态度受其自身年龄、经济状况、医疗保障、生活自理能力和学历的影响;家属倾向于向年老、低收入、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隐瞒病情;除法律规定外,避免与家属产生纠纷是医生更注重与家属沟通的主要目的.结论 法律制度、家属对知情同意作用的认识及患者自身的年龄、经济状况、自理能力是影响患者自主知情同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骨科护理人员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对我院骨科186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骨科护理人员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 186份有效问卷中,本科及以上83人,及格率87.5%;大专95人,及格率74.74%;中专8人,及格率72.29%。本科知识掌握情况明显好于大专及中专护理人员(P<0.05)。护龄>15年38人,及格人数25人,及格率65.79%;6~15年83人,及格率57.83%;<5年65人,及格率58.46%,护龄15年以上的护士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好于护龄低于15年的护士(P<0.05);不同职称护理人员问卷及格率分别为:护士70.21%、护师67.09%、主管护师82.35%、副主任护师及以上88.89%;骨儿科护理人员11人,平均(51.84±5.11)分;手外科38人,平均(61.52±4.98)分;骨伤科12人,平均(79.02±6.07)分;创伤急救科44人,平均(71.17±5.56)分;脊柱科25人,平均(73.11±5.19)分;关节骨科26人,平均(62.94±4.89)分;骨病科18人,平均(69.69±5.78)分;老年骨科12人,平均(76.90±5.28)分。结论应通过多种方式对骨科护士进行糖尿病知识的培训,提高骨科护理人员的糖尿病知识水平和临床诊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