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目的观察心肺复苏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血必净注射液的作用。方法将36例心肺复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血必净组,每组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肺复苏综合治疗,血必净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ml,2次/d,连用7d。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d、3d、7d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凝血功能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T、TT、APTT延长,PLT、FBG、DD和PAI-1下降,TPA升高;治疗第7天时,血必净组凝血功能各指标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心肺复苏患者的凝血功能发生紊乱,血必净注射液对其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心肺复苏后肾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心肺复苏后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n=38),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观察比较2组患者少尿持续时间、尿蛋白转阴时间及SCr、BUN恢复正常的时间。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少尿持续时间、尿蛋白转阴时间、SCr及BUN恢复正常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必净对心肺复苏后肾损伤有明显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血必净注射液对心肺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心肺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PR-MODS)综合征的疗效。方法32心肺复苏成功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5例给予循环、呼吸支持、脑保护以及防治感染等治疗措施;治疗组17例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ml加0.9%生理盐水100ml静脉点滴,2坎/d,疗程7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MODS严重度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MODS严重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MODS评分(10.74±3.14)明显下降,并低于对照组(24.39±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MODS评分比治疗前升高(18.12±4.26和24.39±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有效改善PR-MODS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血必净对心肺复苏后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心肺复苏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血浆TNF-α和IL-6的影响。[方法]将45例心肺复苏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观察比较两组入院时、入院第24h、第48h血浆TNF-α和IL-6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浆TNF-α和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明显降低心肺复苏后SIRS患者血浆TNF-α和IL-6水平,阻断SIRS进程,对心肺复苏后SIRS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必净对大鼠心肺复苏后免疫因子及补体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建立心肺复苏大鼠模型,将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A组:假手术组(仅进行麻醉和气管切开插管、血管穿刺,不进行窒息及心肺复苏);B组:常规复苏组(常规复苏+生理盐水4 mL/kg),C组:血必净低剂量治疗组(血必净2 mL/kg+生理盐水2 mL/kg);D组:血必净高剂量治疗组(血必净4 mL/kg);动态观察血清补体C3(C3)、补体C4(C4)、白介素-12(IL-12)、白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与A组比较:B、C、D组IL-12、TNF-α水平复苏后均高于A组(P<0.01);B组复苏后6 h与0 h比较,C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C4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0 h比较:B、C、D组复苏后6 h IL-12、TNF-α水平均升高(P<0.01);C3、C4B组复苏后6h分别下降45.24%,49.9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D组复苏后IL-1...  相似文献   

6.
黄效模  郭军  周厚荣  张谦  曾德珍  刘海健 《重庆医学》2012,41(9):875-877,937,938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大鼠心肺复苏后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肌细胞Ca2+水平及心肌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建立心肺复苏大鼠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大鼠在麻醉后仅行气管切开插管、颈动脉血管穿刺,而不进行窒息及心肺复苏试验,n=6)、模型组(大鼠在心肺复苏即刻通过尾静脉缓慢注射生理盐水4mL/kg,n=6)、血必净组(大鼠在心肺复苏即刻通过尾静脉缓慢注射血必净注射液4mL/kg,n=6)。检测心肺复苏前、后各组cTnT值、Ca2+荧光强度平均值及心肌病理变化。结果心肺复苏后6h,模型组、血必净组大鼠心肌细胞Ca2+荧光强度平均值高于假手术组(P<0.01)。与心肺复苏前比较,心肺复苏后6h模型组、血必净组大鼠的cTnT值均明显升高(P<0.01),尤以模型组升高幅度最大。血必净组大鼠心肌损害较模型组轻。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通过抑制心肌细胞钙超载,下调cTnT水平而发挥保护心肌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血必净注射液对小肠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小肠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OR),模型对照组(CON),抗生素组(ANT),血必净组(XBJ)。分别观察造模后24 h、72 h血清TNF-α、IL-1和IL-6水平改变。结果:模型对照组造模后血清TNF-α、IL-1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血必净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有效降低小肠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TNF-α、IL-1、IL-6水平。  相似文献   

8.
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血必净对脓毒症患者应激指标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PLT)的影响。方法将确诊为脓毒症的35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15)患者给予抗生素、对症及常规营养支持治疗,如病情需要可给予脏器替代治疗,包括使用呼吸机和/或血液透析;血必净组(n=15)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1次/12h,连用7d,对患者进行CRP、PLT测定,同时观察患者WBC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血必净组C-反应蛋白、PLT水平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必净组WBC数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血必净组与对照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加用血必净注射液可显著降低脓毒症患者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9.
血必净注射液是王今达教授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量急危重症基础上,以中医古方为基础,反复筛选精炼出的静脉制剂,由于该制剂具有抗炎、调节细胞免疫功能,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或临床观察,尤其是呼吸系统疾病方面应用。笔者结合近几年研究文献,将血必净注射液对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研究概况进行综述、总结。  相似文献   

10.
范志涛 《河北医学》2015,(6):947-950
目的:探讨应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部分病历资料完整的重症肺炎患者70例,时间范围为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依据患者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35例,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35例,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配合静脉滴注血必净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病例,统计两组患者死亡率、平均住院天数、白细胞计数、白介素-6( 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自然杀伤(NK)细胞相对活性,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死亡率与平均住院天数并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 WBC、PCO2、PO2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更明显。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更高,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周患者IL-6、CRP、TNF-α值相比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为显著。治疗后2周对照组患者CD4+/CD8+与NK细胞相对活性无变化,但观察组明显提高。结论:血必净注射液的使用有助于重症肺炎的治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血必净注射液对急诊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临床影响。方法将100例收入急诊重症监护室凝血功能障碍的危重患者分为血必净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血必净组患者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年龄等一般指标,同时监测2组患者入院时、治疗第5、10 d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定量(FIB)、D-二聚体定量(DD)的动态变化。结果 2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天数血必净组较对照组缩短(P﹤0.05)。各项凝血指标入院时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5 d血必净组PT、APTT、FIB、DD等指标明显恢复,而对照组却恢复较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T 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0 d时除DD 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凝血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对凝血功能障碍危重患者的凝血功能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有很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影响心肺脑复苏(CPCR)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单纯心肺复苏(CPR)成功(对照组)和心肺脑复苏(CPCR)成功(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基础疾病、心脏骤停原因、心脏骤停持续时间和脑缺血缺氧时间对CPCR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基础疾病的分布不同;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心脏骤停持续时间、自主心跳恢复时间和脑缺血缺氧时间较短(P〈0.01)。结论基础疾病和心脏骤停持续时间与心肺脑复苏成功有关。  相似文献   

13.
王华杰  谢晓红  苏醒  麦叶 《广西医学》2016,(8):1111-1114
目的 探讨甘露醇葡萄糖注射液对心肺复苏术后并发急性颅内高压危重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心肺复苏术后并发急性颅内高压危重休克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救治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救治方法基础上给予甘露醇葡萄糖注射液.检测用药前(T0)、用药1h后(T1)、用药2h后(T2)和用药4h后(T3)患者大脑中动脉收缩峰值血流速度(Vp)、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以及搏动指数(PI),对比两组治疗转归.结果 两组的Vp、Vd、Vm及P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3时刻观察组Vp、Vd、Vm均高于对照组,PI低于对照组;随观察时间延长,两组Vp、Vd、Vm均升高,PI降低(P<0.05).观察组6~24h内清醒者及治愈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而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存在后遗症及死亡者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心肺复苏术后并发急性颅内高压危重休克患者采用甘露醇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可以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转归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心肺脑复苏时联合应用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的疗效。方法133例心跳骤停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肾上腺素标准剂量组(对照组)66例,肾上腺素联合血管加压素组(治疗组)67例,各组分别观察其有效率及存活率。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8.7%、36.4%,存活率分别为29.9%、9.1%。治疗组有效率及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心肺脑复苏期间,联合应用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比单独应用标准剂量的肾上腺素能显著提高心肺脑复苏的有效率和存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我院救治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特点和心肺复苏术(CPR)后的预后情况,提高CPR成功率。方法对2006年1月~2010年5月我院救治的220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CPR术后的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0例患者中,ROSC占20.5%,收住ICU占9.5%,存活出院率为2.3%。不明原因猝死,尤其是院前中所占比例最高,为32.7%,其次为创伤,共占25%,第三位是心血管疾病,占23.6%。存活出院率最高为电击伤,占25.0%。院内CPR患者在ROSC、收住ICU及存活出院率方面均显著高于院前(P〈0.05)。结论CPR的成功率低,加大全民急救知识普及力度,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的急救技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益气回阳注射液对心肺复苏后大鼠血MDA及SOD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益气回阳注射液对心脏骤停大鼠心肺复苏后血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影响.方法 将5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肾上腺素组、益气回阳组、中西药合用组,每组10只.复制心脏骤停模型,在自主循环恢复30 min后测定血MDA及SOD.结果 模型组MDA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OD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肾上腺素纽、益气回阳组治疗后血SOD的含量高于模型组(P<0.01),MDA的含量低于模型组(P<0.01),肾上腺组 益气回阳组改善程度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 益气回阳注射液能减轻心脏骤停后血中MDA的生成,增加SOD活性,对心肺复苏后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体外循环(CPB)术后引起心跳呼吸骤停(CRA)的常见原因,探讨心肺脑复苏(CPCR)的策略、方法 ,并介绍成功经验,为进一步提高复苏成功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小儿心脏中心CPB术后发生的110例CRA病例,对诱因、CPCR开始时间及主要方法、相关因素对初步复苏成功即自主循环恢复(ROSC)的影响、体外循环膜肺氧合(ECMO)的比例及预后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组初步复苏成功率51.8%,出院率40.9%。床旁开胸29例(存活6例),其中床旁行CPB 5例(全部死亡),ECMO 12例(顺利撤机7例、出院4例)。发现引起CPB术后CRA的主要原因为低氧血症44.5%、室颤23.6%、心电-机械分离(PEA)18.2%、心跳停搏10%、其他3.6%。分析初步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性别、年龄、体重、CRA发生时是否机械通气对ROSC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循环诱因对初步复苏的成功与否有显著影响。结论先心病患儿CPB术后发生CRA的原因及复苏过程有其自身特点。本组初步复苏成功率较高与CRA的及时发现、病因的准确判断,复苏团队的训练有素及ROSC建立后的综合处理密切相关。合理应用ECMO技术可为提高CPCR的远期成功率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必净在治疗急性阑尾炎时对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上加用血必净,术前、术后第1,2,3,5天分别抽血行CRP、WBC全血检测,观察血必净对急性阑尾炎患者CRP、WBC的影响。结果术前对照组和治疗组CRP、WBC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2,3天2组CRP、WBC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5天2组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必净可以较早地降低急性阑尾炎患者的CRP、WBC计数,加快炎症的控制,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