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糖尿病并低血糖症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DM)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及误诊情况。方法对35例老年DM患者的低血糖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胰岛素所致低血糖症的比率较前明显增高,与近年来的强化血糖控制有关。结论加强糖尿病宣教工作,重视低血糖的脑功能障碍表现,治疗应个体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筛查的优势方法(一步到位法)和提高妊娠期低血糖对母儿危害的认识。方法选出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辽宁省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产检的254例孕妇进行50g葡萄糖负荷试验(glucose challenge test,GCT)和具有妊娠合并糖尿病高危因素的84例孕妇进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进行比较。妊娠期糖耐量异常(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孕妇分别为48例和6例,GDM确诊人数分别为2例和14例。同时随机选出169例孕妇在孕早期(〈12周)和孕中期(24—28周)抽取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进行比较,低血糖发生人数分别为5例和22例。结果OGTT方法的GDM确诊率明显高于GCT方法(P〈0.01),妊娠中期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妊娠早期(P〈0.01)。结论75gOGTY明显优于50gGCT方法,即一步到位法;同时应重视妊娠期低血糖,提高其对母儿影响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关键中医病位证素,并探索各病位证素的临床流行病学规律,为中医临床辨治提供依据。[方法]将192例T2DM患者中医病位辨证归属为脾、肾、肝,探讨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各组在性别比例、年龄构成、BMI指数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睡眠时间上肝、肾两组的睡眠时间较脾组睡眠时间明显缩短(P<0.05);高血压、冠心病、脂代谢紊乱在各组的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别(P>0.05)。肝组主要虚性证素为:阴虚(P<0.01);主要实性证素频数由高到低依次为:阳亢、湿、痰、气滞、血瘀、热(P<0.05);脾组主要虚性证素频数由高到低依次为气虚、阳虚(P<0.01),主要实性证素为湿(P<0.05);肾组主要虚性证素为阳虚(P<0.05),主要实性证素为湿(P<0.01)。[结论]T2DM患者病位在肝时,容易出现阴虚;病位在脾、肾时容易出现阳虚。临床辨治T2DM时应注重肝阴的滋养,与脾、肾阳气的温补,同时注重祛除各脏腑湿邪。  相似文献   

4.
中药治疗糖尿病现状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近5年来中药治疗糖尿病研究进展,参阅国内外文献并进行整理、综述。结果表明中药治疗糖尿病具有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体质,副作用小,并能从多个环节防治并发症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空巢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FOH)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8月至12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空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93例,采用一般资料、中文版低血糖恐惧量表15、社会支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调查。结果:空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得分为(21.82±10.41)分,FOH发生率为19.2%。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 =3.453,95%CI =1.250~9.537,P =0.017)、小学文化(OR =3.972,95%CI =1.170~13.483,P =0.027)、口服药联合胰岛素治疗方案(OR =4.701,95%CI =1.339~16.507,P =0.016)、低血糖发作频繁(OR =4.336,95%CI =1.582~11.883,P =0.004)、焦虑(OR =1.095,95%CI =1.029~1.164,P =0.004)是FOH的危险因素。结论:医护人员应注重对空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FOH评估与干预,以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学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了解2型糖尿病证候学研究文献的统计与设计方法。[方法]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检索文献,对1981—2010年11月期间的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运用统计描述进行分析,了解文献的相关研究领域及其设计与统计方法。[结果]通过整理发现,近10年对2型糖尿病的相关调查已经受到重视,调查工具主要为自编调查问卷,其中使用了多元统计方法的文章有31篇,数据挖掘技术的文章有10篇,但只有10篇文献有质量控制的描述,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使用比较分散,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证候的运用多还在模型摸索中,多元统计方法还有待继续推广普及。[结论]文献分析所总结出的2型糖尿病常用设计与统计方法以及所发现的问题,能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患者无症状低血糖的发生特点及采取监测应用动态血糖检测系统的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20例,对该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析住院糖尿病患者无症状低血糖的发生特点;另外,对该120例患者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分析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机制。结果住院糖尿病患者无症状低血糖在凌晨、午餐前、早餐前及睡前的发生率普遍较高(P0.05);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后,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前(P0.05)。结论住院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无症状低血糖,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血糖情况,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治疗作一综述。方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治疗最新成果加以分析、整理。结果:展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西医治疗的最新成果。结论:选择近几年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确实有效的中西医治疗方法,以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老年与中青年2型糖尿病的低血糖反应临床比较分析以探讨两者之间的差异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老年与48例中青年2型糖尿病低血糖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与中青年比较,老年2型糖尿病低血糖反应具有临床症状不典型、低血糖持续时间长、恢复慢等特点,其诱因主要与饮食不规律有关,医源性因素也是另一重要原因。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加强健康宣教和血糖监测,对其血糖的控制要相对放宽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的时间、临床症状及相关的危险因素,为临床糖尿病护理过程中预防低血糖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2年10月于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640例资料.按住院期间有无发生低血糖分为两组,A组为发生低血糖,B组为未发生低血糖.观察低血糖发生时间、临床症状,比较两组年龄、住院时间、病程及体重指数(BMI).结果 ①2型糖尿病患者共640例,其中发生低血糖的患者190例,男97例,女93例.②发生低血糖最多的时间为午餐前、早餐前和凌晨.③低血糖的主要症状为心慌、手抖、出汗.④A组BMI小于B组,住院时间以及糖尿病病程均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病程较长、肾功能不全、老年、BMI过低的2型糖尿病患者会增加低血糖发生风险,护理人员应积极管理有高危因素的人群,有效地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病机制复杂,尚未完全阐明。研究发现靶细胞的损伤、凋亡,进而导致的组织损伤,是糖尿病各种并发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Bax是重要的细胞凋亡因子,其表达水平的异常,与糖尿病各种并发症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发现单味中药或复方,可通过降低糖尿病并发症靶细胞中bax表达水平,改善靶细胞功能,保护靶细胞结构,降低靶细胞凋亡率,从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现对近年来中医药调控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中bax表达的相关实验研究进行述评,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ce Library,纳入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5年12月,对纳入研究的资料进行评价,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要求的9篇文献,合计59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在总有效率、用药后汉密尔顿(HAMD)评分变化: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变化水平:不良反应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研究文献表明试验组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在总有效率、HAMD、Hb A1c变化方面优于对照组,同时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以滋阴清热为主的玉女煎、以养阴为主的左归丸和以滋阴温阳为主的肾气丸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的降糖作用,比较滋阴清热、养阴、滋阴温阳3种不同治法对于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四氧嘧啶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3组中药复方治疗组,治疗组动物分别给予玉女煎、左归丸和肾气丸三方水煎液灌胃治疗10d,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动物空腹血糖,并行葡萄糖耐量实验检测各组实验动物对葡萄糖刺激的反应。结果:四氧嘧啶模型大鼠血糖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玉女煎、左归丸和肾气丸治疗后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较模型组动物明显降低(P〈0.05),玉女煎治疗组大鼠血糖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葡萄糖耐量实验显示模型组及3组中药复方治疗组大鼠对葡萄糖刺激的反应较正常大鼠明显减弱,模型组与用药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玉女煎、左归丸和肾气丸对于四氧嘧啶导致的糖尿病大鼠均表现出明显的降糖效果,玉女煎降糖效果最佳。葡萄糖耐量实验显示降糖复方对于四氧嘧啶引起的糖代谢异常无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最近几年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近年来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研究中主要以中药提取物或单体进行细胞水平或分子水平的工作。这些药物主要有补气药、清热解毒药等,结果表明中医药对糖尿病的防治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患者血清生长激素水平与微血管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血清生长激素(GH)水平与微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探讨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的病变机理。方法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141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27例。生长激素水平和胰岛素(INS)均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糖用氧化酶法测定。结果NIDDM患者的GH无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3.3±1.2μg/L)明显高于正常人(1.0±1.2μg/L),合并微血管病变者(5.7±1.9μg/L)明显高于无微血管病变者,,差异都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随病程延长,GH水平越高,微血管病变发病比例也就越高。血清GH水平与血糖呈平行关系(r=0.173),与INS间无显著相关。IDDM患者GH水平(6.6±3.4μg/L)较NIDDM患者(4.6±1.8μg/L)还高,且均为有微血管病变者。结论GH升高可能是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中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为临床特点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涉及两个主要环节,即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不足和周围组织的胰岛素抵抗(即外周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糖尿病的人群发病率为1%~5%,它与癌症、心血管疾病一起被视为世界三大疾病。由于其发病机制尚未被完全阐明,故目前仍缺乏根治性的药物。近十多年来,研究者们试图从各种途径寻找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尤其注重对天然药物的开发,并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就近年来应用天然药物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所取得的进展作一综述。1天然药物的降血糖作用大量临床和动物实验证明,数十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妊娠合并轻度糖尿病孕妇、妊娠合并轻度糖尿病接受治疗的孕妇和妊娠未合并糖尿病孕妇脐血糖、胰岛素、瘦素和脂联素水平的差异。方法:经OGTT试验诊断为妊娠合并轻度糖尿病的孕妇随机分为GDM组(43名)和GDM治疗组(43名),OGTT试验正常的43名孕妇为对照组,三组孕妇均接受普通的孕妇管理,此外,GDM治疗组还接受饮食调整、血糖监测和必要时的胰岛素治疗等糖尿病管理。检测各组脐血糖、瘦素、胰岛素和脂联素。结果:GDM组血糖高于对照组,GDM治疗组血糖正常。三组间脐血胰岛素和胰岛素/血糖比值无明显差别。GDM治疗组瘦素显著低于GDM组,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GDM组和GDM治疗组脂联素均显著低于对照组,GDM组和GDM治疗组脂联素比较无差异,但GDM组脂联素/瘦素比值显著低于GDM治疗组和对照组。结论:妊娠合并轻度糖尿病能改变新生儿体内血糖、瘦素和脂联素水平,有效的糖尿病管理能逆转这种改变。  相似文献   

18.
陈洪敏  李涛 《四川医学》2010,31(5):608-609
目的研究营养治疗(medical nutrition treatment,MNT)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作用,以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103例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分为营养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饮食控制患者和未进行饮食控制患者的血糖、血压、分娩方式、新生儿体重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同对照组相比,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以及巨大儿发生率显著降低;治疗组同对照组在血压、剖宫产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合理的营养治疗可明显促进GDM母儿的良好结局。  相似文献   

19.
循证医学虽然在临床的应用时间不长,但它已经广泛用于指导临床的实践。糖尿病是近代发病率迅速增长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随着循证医学实践的不断发展,在糖尿病的诊断及降压、降糖、调脂治疗方面均提出了全新的观点。这些观点对于全面提高临床实践中糖尿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对于改善糖尿病人大小血管并发症的治疗效果及其预后、生存质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38例。根据是否发生低血糖将其分为未发生低血糖组89例(非低血糖组)及发生低血糖组49例(低血糖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①低血糖组的体重指数(BMI)为(24.6±4.8)kg/m2,住院天数为(85.6±12.3)d,糖尿病病程为(13.0±8.9)年,而无低血糖组BMI为(26.6±5.7)kg/m2,住院天数为(52.3±10.5)d,病程为(8.7±6.5)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低血糖组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相关药物联合使用率较非低血糖组高(P〈0.05),二甲双胍使用率较非低血糖组低(P〈0.05),而胰岛素使用率及口服降糖药(OAD)+胰岛素联用率高于非低血糖组(P〈0.05)。③低血糖组胱抑素C高于非低血糖组(均P〈0.05),血脂指标中总胆固醇值低于非低血糖组(P〈0.05),低钾血症的发生率高于非低血糖组(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长、BMI低、联用胰岛素及OAD,胰岛B细胞功能及肾功能较差均会增加低血糖的发生风险。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均予注意,积极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