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肺栓塞是由内源性或上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症,目前发病率有进行性增多趋势。现将1999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17例肺栓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王少霞 《中外医疗》2013,(23):65-65,67
目的探讨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诊断、治疗,减少误诊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对该科确诊的28例肺栓塞(PE)患者的临床特征、辅助检查及治疗等进行分析。结果肺栓塞患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有典型的呼吸困难、胸痛症状及咯血"三联征"患者仅有1例,胸闷、气喘18例,晕厥4例,胸痛、咳嗽、咯痰4例,咳嗽、咯痰、发热1例,CT肺动脉造影(CTPA)对诊断PE有很好的相关性。下肢深静脉彩超示有3例患者确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 PE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漏诊和误诊;发病与易患因素密切相关;需结合医技检查进行诊断。溶栓治疗和抗凝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肺栓塞症是常见的急重症,也是肺部疾病中常见死因之一,为多种疾病的合并症。现报告我院1986~1989年间收治6例急性肺栓塞症如下。1 资料分析本组6例均为男性,年龄20~50岁,平均39.8岁。起病因素5例为下肢深部血栓性静脉炎,1例为高心病脑血栓形成后长期卧床。1.1 临床表现 6例均有呼吸急促、胸闷、胸部剧痛、咳嗽、咯血。中度发热占5/6,下肢肿痛伴运动功能障碍占4/6.胸腔积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螺旋CT在诊断肺动脉栓基(Pulmonaryembolism.PE)中的作用。掌握肺栓塞的CT检查方法和诊断要点。方法对16例临床怀疑有肺动脉栓塞的患者,应用GE公司螺旋CT进行血管造影(SCTA)检查。受检患者均追踪随诊,并与D—dimer、血气分析、心电图、心动超声、DSA、MRA对比证实。结果16例全部经胸部螺旋CT非增强性扫描检查。病变位于左肺者4例,右肺3例,单肺多发者2例,双肺多发者7例,病变范围广,其肺内表现明显。有3例未见明确肺动脉栓塞征象。结论熟悉肺栓塞时肺实质及胸膜改变的CT特点,则是减少漏诊、误诊改善预后的关键。鉴别诊断须考虑各种低灌注性肺部疾病,特别是肺气肿砭小气道阻塞性疾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肺栓塞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5年12月在我院诊断的49例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以及治疗情况。结果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多样,首发症状多为呼吸困难、胸闷(86%)及胸痛(37%)。49例肺栓塞患者中,心电图呈典型SⅠQⅢTⅢ改变者9例,下肢彩超示血栓形成者30例,D-二聚体>500μg/L占82.9%,放射性核素扫描提示肺通气灌注异常者占91.4%,螺旋CT检查表现阳性征象者占87.5%。急诊接受溶栓治疗20例,有效19例。结论肺栓塞早期无特异性表现,对怀疑肺栓塞的患者应尽早进行相关检查,对确诊者给予溶栓抗凝等治疗,可提高其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周清  温冰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21):982-983
目的通过分析肺栓塞的临床资料,提高诊断水平,降低漏诊、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引起肺栓塞的易发因素有:下肢深静脉血栓或血栓性静脉炎,长期卧床或不活动,慢性心肺疾病,手术或创伤,恶性肿瘤、血液病等,绝大多数患者存在高危因素,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胸痛、胸闷、呼吸困难。胸部X线及螺旋CT异常34例,心电图异常者36例,D-二聚体明显升高者3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者9例。7例患者接受溶栓治疗,34例患者接受了抗凝治疗。结论肺栓塞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急骤,如抢救不及时,病情可迅速恶化而死亡,临床医生应提高警惕,提高诊断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肺栓塞的诊断.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结论 临床症状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根据不同临床表现可分为:①急性肺源性心脏病型;②肺梗死型;③猝死型;④急性不可解释的呼吸困难型;⑤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简称肺栓塞)的临床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治疗问题。方法 对26例经肺螺旋CT或核素扫描证实肺栓塞病人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方法进行临床评估分析。结果 26例存在肺栓塞危险因素,表现为呼吸困难(61.5%)、呼吸频率增快(80.8%),均有血D—Dimer升高,低碳酸血症(96.2%)、低氧血症(84.6%),心电图示S1QⅢTⅢ(61.5%),胸片或CT区域性肺血管纹理稀疏(76.9%),心脏彩超均示肺动脉压增高及右室扩张(76.9%)。接受溶栓或抗凝治疗23例无死亡;单纯对症治疗3例,l例死亡(33.3%)。结论 肺栓塞的诊断应注重危险因素,综合分析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尽早实施床旁无创检查以尽早确立诊断指导治疗。溶栓及抗凝治疗可提高肺栓塞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肺栓塞 (PE)是常见的心血管症 ,死亡率达 2 0 %~30 %。在西方国家仅次于肿瘤和冠心病 ,居于第三位。国内尚无明确统计资料 ,但近年来国内报道呈增多趋势 ,本病无可靠临床诊断标准。1 放射性核素通气及肺灌注扫描 (V/Q)是非创伤性诊断的方法。应用较广泛但其敏感性与特异性较差。 1995年Teigen等[1] 对 38例肺动脉造影与放射性核素V/Q对照研究证明 ,V/Q诊断肺动脉栓塞的敏感性为 2 0 % ,特异性为 5 2 % ,且不能直接显示栓塞部位、形态。因此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治颇受限制。2 肺动脉造影肺动脉造影被认为是“金标准”。造影方…  相似文献   

10.
35例肺栓塞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综合医院临床医师对肺栓塞的认识。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对35例肺栓塞患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断治疗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栓塞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容易误诊,本组误诊率达82.9%。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肺动脉栓塞发生的主要原因,其发生率为74.3%,结论:综合医院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肺栓塞的警惕性,仔细查找病因,肺灌注显像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规范化溶栓治疗,可显改变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肺血栓栓塞症(PET)患者的发病特点,提高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0月间确诊的45例PE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ET病人近年明显增加,60岁以上PET患者所占比例最高,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导致PET的最主要原因,慢性心肺疾患、外科手术、创伤及骨折和恶性肿瘤也是PET的主要危险因素。45例PTE患者中,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者占84.4%,D-二聚体≥500μg/L占97.8%,超声心动图呈典型改变者占23.2%,肺灌注扫描诊断PET阳性率84.2%,CT肺血管造影(CTPA)阳性率96%。结论临床表现多样,常因症状无特异性,需关注其临床特征并结合血气分析、D-二聚体、超声检查、心电图检查作为方便快捷的筛选指标,CTPA、肺灌注通气(Q/V)扫描显像等无创性检查对诊断PET准确可靠,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5例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方法:收集15例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情况。结果:15例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中,突发呼吸困难和呼吸困难加重13例,晕厥3例,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典型呼吸困难、胸痛及咯血1例,长时间制动4例,手术患者2例,口服避孕药1例。化验检查D-二聚体>500μg/L及血气分析低血氧饱和度者15例,肺动脉增强CT造影(CTPA)异常15例,溶栓治疗13例,抗凝治疗2例,症状改善不明显2例。结论:肺血栓栓塞症的发生与长期肢体制动、口服避孕药等有关,临床表现多样,典型三联症不多见,心电图及血气分析异常特异性差,肺动脉增强CT造影为确诊首选诊断方法。诊断及时及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肺动脉栓塞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璐  吕丽  魏岩 《吉林医学》2010,31(16):2358-2360
目的:探讨肺动脉栓塞(PE)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7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判断影响早期诊断的主要因素。结果:17例急性患者中男女之比为3.25/1(13/4);15例(88.23%)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12例(70.59%);下肢肿痛11例(64.70%);低氧血症12例(70.59%);心电图出现SⅠQIIITIII变化4例(23.52%);螺旋胸片CT显示有靠近胸膜散在云片状阴影10例(58.82%),螺旋CT显示肺动脉充盈缺损8例(47.06%);肺动脉造影检查,表现为多段多叶肺动脉阻塞、充盈缺损11例(64.70%)。结论:有长期卧床、深静脉血栓、下肢骨折、手术、高龄、妊娠和分娩、肿瘤、肥胖、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胸痛、晕厥、咯血、一过性血压降低、紫绀、氧分压逐渐降低等;胸片出现肺楔形影,胸部CT检查有靠近胸膜的散在片状影,尤其临床出现严重低氧血症,用心肺疾病不能解释;心电图呈现一过性SⅠQⅢTⅢ或QⅢTⅢ,V1~V5导联T波倒置;心脏彩超提示:右心室增大,肺动脉高压形成。是明确PE较有意义的指标,掌握其临床特征是提高早期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综合性医院181例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04年1月-2008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确诊为肺血栓栓塞症的181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一般资料和肺血栓栓塞症的相关主诉、症状、实验室检查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中男121例(66.9%),平均年龄为(57.6±15.8)岁;女60例(33.1%),平均年龄为(53.5±15.5)岁.男女比例约为2:1.发生血栓的危险因素分析,手术37例(20.4%),各种类型肿瘤22例(12.2%).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发生率分别为60.2%(109/181)、50.3%(91/181)和32.6%(59/181),心悸、咳嗽、咯血、晕厥的发生率分别为29.8%(54/181)、30.9%(56/181)、19.3(35/181)、17.7%(32/181),有48.1%(87/181)的患者合并下肢肿痛.血气分析结果 显示,pH值为7.45±0.06、二氧化碳分压为(33.53±6.48)mmHg(1 mmHg=0.133 kPa),存在呼吸性碱中毒.结论 肺血栓栓塞症的患者中男性患者较女性多,手术和肿瘤是较常见的危险因素.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下肢肿痛是较常见的合并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提高对该疾病危险因素和临床特点的认识。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0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肺栓塞患者52例临床资料,对肺栓塞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①40~〈50岁、50~〈60岁、60~〈70岁和70~〈80岁4个年龄段肺栓塞发生率分别为13.46%、17.31%、34.62%、17-31%,平均发病年龄为(59.1±14.4)岁,其中男女发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肺栓塞患者合并的基础疾病依次为合并感染性疾病者34例(65.38%),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3例(25,00%),高血压13例(25.00%),慢性阻塞性肺病11例(21.15%),肿瘤8例(15-38%),冠心病6例(11.54%),骨折3例(5.77%)。③合并症状依次为呼吸困难41例(78.85%),胸痛25例(48.08%),咳嗽18例(34.62%),咯血8例(15.38%),心悸6例(11.54%),晕厥5例(9.62%)。结论肺栓塞的发病年龄仍以中老年为主;临床表现多样化且缺乏特异性,住院患者尤其是合并肺部感染、心脑血管疾病、外伤、手术、肿瘤者较易出现。  相似文献   

16.
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肺动脉血栓栓塞的关联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Lu Y  Hui R  Zhao Y 《中华医学杂志》2000,80(12):901-903
目的 探讨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是否增加国人肺动脉血栓栓塞的危险。方法 对 6 9例放射性核素肺通气 灌注扫描和 /或超高速CT检查及临床资料确诊的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进行环境危险因素调查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设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 90名。结果  (1)栓塞组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吸烟与饮酒百分率略高于健康对照组 ,体重指数略低于健康对照组 ,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2 )栓塞组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 (16 .6 μmol/L± 1.8μmol/L和 12 .5 μmol/L± 1.5 μmol/L ;t=3.82 1,P <0 .0 1) ,调整环境因素后这种差异依然存在。合并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单纯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 ,但差异无显著意义 (17.2 μmol/L± 1.9μmol/L和 15 .7μmol/L± 1.6 μmol/L ;t =0 .6 11,P =0 5 43)。 (3)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使肺动脉血栓栓塞的相对危险增加 3.99倍。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国人肺动脉血栓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减少误诊率和漏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60例老年(≥65岁)肺栓塞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结果老年肺栓塞的危险因素为下肢静脉血栓(DVT,33.3%)、手术外伤(25.0%)、长期卧床(23.3%)。呼吸困难为最常见症状(80.0%),96.7%患者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结果显示老年患者肺栓塞部位主要为右下叶肺动脉(38.9%)、右肺动脉(35.2%)和左下叶肺动脉(29.6%),53.7%的患者为多支血管受累。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V/Q扫描)的阳性率为73.9%,CTPA的阳性率为65.2%,43.5%的患者V/Q扫描和CTPA均为阳性,二者联用的检出率为95.7%。结论老年肺栓塞表现为多处、主要血管受累,以右肺动脉和双下叶肺动脉多见。提高老年肺栓塞的诊断水平,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可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推荐联合使用V/Q扫描和CTPA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对肺栓塞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06年9月肺栓塞42例临床病例资料。结果临床病例改善40例,临床病例不明显改善2例,没有死亡病例。结论肺栓塞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及时规范的抗凝和/或溶栓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动脉高压(PH)的少见病因,提高对PH的认识.方法分析2002年10月至2004年12月我院诊断为PH并排除常见疾病的36例患者.结果36例患者具体病因为肺栓塞17例(47.2%);自身免疫系统疾病8例(22.2%);血液病2例(5.6%);特发性肺纤维化2例(5.6%);感染性心内膜炎、肺动脉瘤样扩张、肺动脉缺如伴狭窄各1例(各占2.8%);原发性PH 2例(5.6%)、原因不明2例(5.6%).结论在引起PH的少见病中,肺栓塞为主要原因,其次为免疫系统疾病,临床医师加强对肺动脉高压少见病的认识,有助于明确肺动脉高压的病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