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超声造影评价兔肝VX2肿瘤射频消融疗效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与组织病理对照,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hrasonography,CEUS)在肝肿瘤射频消融治疗(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疗效判断中的可靠性。
方法建立8只兔肝VX3肿瘤模型,并进行RFA,有选择地控制消融范围,确保有存活肿瘤组织。在ERFA后4d,CEUS和组织病理检查,比较CEUS获得的消融灶最大径与病理标本的最大径,CEUS切面与病理切片层面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分析CEUS与组织病理的相关性。
结果CEUS发现7个消融灶内有残存肿瘤组织,4个消融灶周边出现明显的良性增强带,与组织病理检查对应一致。CEUS获得的消融灶最大径与病理标本的最大径无统计学差异,CEUS和组织病理获得的肝肿瘤坏死成分占病灶总面积的百分比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86)。
结论CEUS在RFA后早期能较准确地鉴别RFA引起的凝固样坏死与残存的肿瘤组织,辨别消融灶周边的良性增强,是评价RFA疗效的有效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容积超声造影对肝肿瘤射频消融效果的评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容积超声造影评估肝肿瘤射频消融效果的价值。方法对22只新西兰白兔肝脏VX2肿瘤和22例肝癌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二维及容积超声造影,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行增强CT检查,动物肝脏均做病理学检查。结果消融前所有病灶二维及容积超声造影均表现为早期动脉相病灶内均匀或不均匀高增强;消融后,动物实验中19个病灶的疗效判断二维超声造影与病理结果相同;22个病灶容积超声造影与病理结果相同;临床研究中20个病灶的疗效判断二维超声造影与增强CT相同,24个病灶容积超声造影结果与增强CT相同。结论容积超声造影有可能更好地评估肝脏肿瘤消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容积超声造影评估兔肝VX2肿瘤射频消融效果的价值.方法 对22只新西兰白兔肝VX2肿瘤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二维及容积超声造影,所有动物肝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消融前5个病灶容积超声造影能显示肿瘤供血动脉行程的连贯性分布,二维超声造影仅2个病灶显示肿瘤供血动脉.消融后,19个病灶的疗效判断二维超声造影与容积超声造影结果相同;2个消融完全的病灶二维超声造影误判为消融不全;1个消融不全的病灶二维超声造影误判为消融完全;容积超声造影均判断准确.结论 容积超声造影能更好地评估肝肿瘤血管及消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早期对兔肝VX2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试验兔分为2组:A组(对照组)不行射频消融治疗;B组(射频消融组、残瘤组).观察射频消融后不同时期的病理表现及肺转移情况.结果:射频消融后2,7d,B组增殖细胞核抗原指数明显低于同期A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消融后14 d B组增殖细胞核抗原指数较前增加,但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消融后2,14 d,2组肺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消融后7 d,2组肺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消融早期对残余肿瘤细胞增殖及肺转移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背向散射积分(IBS)在兔VX2肝肿瘤射频消融治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1只兔VX2肝肿瘤进行IBS参数测定后,行射频消融治疗.射频消融治疗后将21只兔随机分3组,每组7只,分别于术后1、7、14 d测定消融区IBS值并处死,行病理检查.结果 各时间点肿瘤消融后的标化IBS值较消融前均明显增高(P<0.05);射频消融术后1、7、14 d标化IBS值逐渐增高,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超声背向散射积分能评价兔VX2肝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情况,为兔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治疗疗效评价提供了一种无创的量化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肝肿瘤发现及定性诊断的价值及肿瘤射频消融治疗后疗效的评价.方法 对20例肝肿瘤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病灶灌注及各时相强化特点,判断肿瘤性质并与增强MRI进行比较;对超声造影/增强MRI高度怀疑恶性的24个病灶,穿刺活检后射频消融治疗,消融术后2周对消融灶行二维及超声造影检查,并与同期增强MRI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瘤节结28个,超声造影发现瘤节结36个(增生结节12个,恶性病灶24个),增强MRI发现瘤节结35个(增生结节13个,恶性病灶22个),病理(良性3个,恶性21个);二维超声与超声造影在检测肿瘤数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与增强MRI在测量肿瘤大小及检出肿瘤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穿刺活检为标准,超声造影与增强MRI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可以实时、有效显示肝肿瘤血管和血流灌注情况,对肝肿瘤定性诊断及评估肝肿瘤射频消融疗效果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引导下单极射频消融(Monopolar Radiofrequency Ablation,M-RFA)与无接触多极射频消融(No-touch Multipolar Radiofrequency Ablation,No-touch RFA)治疗肝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2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行实时CEUS引导下M-RFA 及No-touch RFA两种方法治疗肝肿瘤患者94例(M-RFA方法44例,No-touch RFA方法50例),分析术后病灶灭活范围、灭活率、并发症,比较治疗前、后肝功能、AFP、CEUS、增强CT、MRI情况,并定期随访24个月,观察患者的无瘤生存率。结果 RFA治疗后,CEUS测量消融灭活范围平均值:M-RFA组为38.36x31.31mm,No-touch RFA组为46.70x35.82mm;完全灭活率:M-RFA组90.9%(40/44),No-touch RFA组98.00%(49/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术后1~6个月,M-RFA组21例甲胎蛋白(AFP)阳性的患者,8例明显下降,12例转阴;No-touch RFA组20例AFP阳性的患者,5例明显下降,14例转阴,两组AFP水平,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规律随访至24个月,无瘤生存率:M-RFA组47.72%(21/44),No-touch RFA组68.00%(34/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时CEUS引导下No-touch RFA治疗肝肿瘤,有助于提高肿瘤的灭活率,疗效显著,无瘤生存率高,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集束电极射频消融治疗肾肿瘤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将42只已建立肾VX2肿瘤模型的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15只和治疗组27只,对治疗组行超声引导下射频经皮消融肿瘤结节,对照组未行处理,应用超声显像技术分别于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按不同时间点观察两组肿瘤大小、回声及形态,至兔自然死亡时比较肿瘤生长和肺转移情况,计算生存率。结果①27只兔均经超声引导穿刺成功,射频治疗时间27~220s;②射频治疗后3d、7d、14d、21d肿瘤平均直径均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肿瘤生长较对照组明显缓慢;③治疗组与对照组荷瘤生存时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45.1±9.5)d对(33.7±6.9)d,P<0.05];④同一时间点治疗组荷瘤肾明显小于对照组,肺转移结节数治疗组少于对照组。结论超声引导下集束电极射频消融肾肿瘤可延长生存期,操作简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声学造影方法评价兔肝脏VX2肿瘤血管影像增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兔肝脏VX2肿瘤血管在声学造影早期动脉相中的造影增强效果及动态变化规律。方法:10只患有VX2肝肿瘤的新西兰白兔经外周静脉注射氟碳声学造影剂, 采用Sequoia512型超声仪的高频二次谐波显像和基波显像观察肿瘤血管造影增强效果。视觉评分用于造影效果判断。结果: 7例患有VX2肿瘤的新西兰白兔(7/10) 在肝动脉灌注期出现了特异性的肿瘤血管早期增强。二次谐波显像产生的血管造影增强视觉评分为1 次2级, 6次3 级; 基波显像的视觉评分则有5 次1 级, 2 次2 级。结论: 新型声学造影技术可以发现肝脏VX2 肿瘤特异性的肿瘤血管动脉相增强, 显著提高肿瘤诊断特异性。二次谐波显像在观察该现象中的效果显著优于基波显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能量多普勒超声造影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肝动脉三氧化二砷(As2O3)碘油栓塞对兔肝移植瘤生长、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32只家兔肝内肿瘤种植后2周,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生理盐水灌注组、As2O3灌注组、单纯碘油栓塞组、As2O3碘油栓塞组,As2O3的用量为2 mg/kg。治疗后1周,超声观察肿瘤大小,计算肿瘤生长率,能量多普勒超声造影监测肿瘤内血流,根据造影前后血流的丰富程度计算肿瘤内血管平均密度(MCVD)。病理切片观察肿瘤的坏死面积,计算坏死率。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肿瘤区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经肝动脉治疗后1周,各栓塞治疗组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与非栓塞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As2O3碘油栓塞组肿瘤坏死率大于其他组(P<0.05)。造影前后超声显示栓塞组肿瘤区血流较未栓塞组明显减少(P<0.05),造影前栓塞组间血流显示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造影后As2O3碘油栓塞组残余肿瘤区血流低于单纯碘油栓塞组(P<0.05)。单纯碘油栓塞后,残余肿瘤区的MVD略有升高(23.4±4.7),与生理盐水对照组MVD(21.8±6.3)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s2O3碘油栓塞组残余瘤区的MVD减低,为15.1±3.2(P<0.05)。结论As2O3碘油栓塞可抑制肿瘤生长,增加肿瘤的坏死率,抑制肿瘤血管新生。能量多普勒超声造影有利于发现栓塞后残余肿瘤血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超声在兔VX2肝癌模型肝动脉造影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建立兔VX2肝癌模型(60只),将所有兔子随机分为两组,A组单纯X线透视下行肝动脉造影,B组采用超声辅助X线透视下行肝动脉造影.比较两组术中并发症、手术时间及技术成功率.结果 VX2肝癌成瘤率为100%.肝动脉插管中有12只兔(A组8只,B组... 相似文献
12.
实时谐波超声造影在肝肿瘤消融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目的探讨实时谐波超声造影在肝肿瘤消融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112例肝脏局灶性占位病变患者进行实时超声谐波造影、增强CT/MR和/或病理检查。34例进行了手术治疗,32例进行了射频消融治疗。结果实时谐波超声造影诊断肝脏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7.1%、95.3%和96.4%。超声造影显示病灶数增加,病灶范围增大;射频消融后10min和1个月超声造影分别有5例和3例患者见动脉早期病灶部分强化。病灶最大直径超声造影测值与手术标本测值无差异。结论超声造影有助于肝脏肿瘤非手术治疗适应证的选择,提高引导穿刺的准确性和确定治疗范围,以及术后疗效监测。 相似文献
13.
灌注-延迟显像方法在兔肝脏VX2肿瘤声学造影中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灌注-延迟显像方法在肝脏VX2 肿瘤声学造影中的增强效果及变化规律。方法: 9 只患有VX2 肝肿瘤的新西兰白兔经外周静脉注射氟碳声学造影剂, 按常规连续显像方法和灌注-延迟显像方法分别用高频二次谐波显像观察肿瘤造影效果。结果: 灌注-延迟显像产生的视觉肿瘤显影评分显著高于常规二次谐波显像 (P<0.01), 灌注-延迟显像和常规显像的肿瘤显影视频密度值分别为118.38±18.41 和87.83±17.03 (P< 0.01)。常规显像方法和灌注-延迟显像方法在对于 5-10m m 肿瘤结节的超声检出率分别为 63.6% 和90.9% 。结论: 灌注-延迟显像方法在确保观察到肿瘤血管早期增强现象的同时, 可以显著提高VX2 肿瘤声学造影的影像对比度和诊断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肝脏VX2肿瘤声学造影-剂量与效应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不同声学造影剂剂量在肝脏 VX2 肿瘤显影中的增强效果及变化规律。方法: 13 只患有VX2 肝肿瘤的新西兰白兔分别经外周静脉注射氟碳声学造影剂0.01、0.02、0.04m l/kg, 按常规连续显像和延迟显像方式然后用高频基波显像和二次谐波显像观察肿瘤造影效果。结果: 基波显像在0.01、0.02、0.04 剂量水平产生的视觉肿瘤显影评分显著低于二次谐波显像 (P< 0.01), 基波显像在0.01、0.02、0.04 剂量水平产生的肿瘤显影视频密度值分别为23.23±7.54、40.02±10.18 和43.78±10.4, 二次谐波显像的对应值是65.55±11.33、87.83±17.03和112.16±23.38 (P< 0.01)。结论: 声学造影剂量-效应关系在二次谐波显像中变化敏感, 在基波显像中变化相对不敏感。 相似文献
15.
造影多普勒超声显像评价兔肌肉VX2肿瘤的血流灌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造影多普勒超声显像对兔肌肉 VX2 肿瘤 (兔鳞癌 )血流灌注的作用。方法 :将 8只双侧股外侧肌肉种植 VX2 肿瘤的新西兰白兔经耳缘静脉注射氟碳微泡造影剂后 ,分别应用彩色多普勒、能量多普勒超声显像观察兔肌肉 VX2 肿瘤血流灌注情况并定量分析。结果 :造影后 ,增强了肌肉 VX2 肿瘤血管显示率及血流信号强度 ,造影前后比较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视频密度增加 69.88,能量多普勒血流显像视频密度增加 94.49,二者比较 P<0 .0 1 ,延长了肿瘤血流显影时间。结论 :造影多普勒超声显像提高了兔肌肉 VX2 肿瘤血流灌注的显示 ,增强其血流信号。造影能量多普勒血流显像优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相似文献
16.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肝脏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超声介入射频消融治疗,术后跟踪随访1~36个月,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肝脏肿瘤完全消除患者有57例,占95.00%,治疗后甲胎蛋白水平为138.59±25.37ug/L,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1);60例患者中有34例患者体内转氨酶升高,12例患者体温升高,但未经处理均可自行消失,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情况;随访中44例患者的复查生存期延长有1年以上,占73.33%,治疗效果显著。超声介入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安全可靠,疗效佳、创伤小,且无严重并发症,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影像在经皮集束电极射频消融肾肿瘤模型中的引导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将27只新西兰大白兔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组织块悬液注射法建立肾VX2肿瘤模型,成模后超声影像观测肿瘤结节并确定穿刺点,行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肿瘤结节,于治疗后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和消融灶的位置、大小及声像图变化。结果27只兔形成31个肿瘤灶接受射频治疗。超声影像引导穿刺成功率1DO%;二维声像图显示19个消融灶电极针放置合理,病灶消融完全,12个病灶消融不完全,出现残余灶,均经病理解剖证实。4只兔出现周围脏器灼伤,3只兔出现针道转移。结论超声影像引导经皮射频消融肾脏肿瘤安全、有效,超声准确的术前定位、精确的术中引导和医师熟练的配合是操作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以其微创、疗效好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肝脏肿瘤的治疗,而消融未达到安全边界会造成治疗不彻底的后果,容易引起肿瘤复发,因此消融术后评估消融边界(ablation margin,AM)是治疗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而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具有经济、实时、无放射性、无肾毒性等优点,可作为评估AM的重要方法。本文就超声造影评估肝脏肿瘤微波消融边界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灰阶超声造影新技术对肝肿瘤诊断及射频治疗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3
目的观察新型超声造影剂SonoVue及实时灰阶造影成像技术(CnTI)对肝脏肿瘤的灌注过程及回声变化规律,探讨其对肝脏恶性肿瘤诊断及射频消融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35例超声不能完全明确诊断或漏诊的肝脏占位患者,26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确诊,9例为增强CT、核磁共振等临床资料证实;原发性肝癌23例,肝转移癌5例,良性病变7例.原发性肝癌中14例为射频治疗前检查. 结果原发性肝癌23例均发生动脉早期强化,21例(91.3%)实质期呈快速消退,即"快进快出"型;另2例<2 cm的高分化小肝癌则消退缓慢.肝转移性肿瘤5例表现多样,呈动脉期或门脉期环状强化或不同程度强化,消退快慢不一.肝血管瘤3例动脉期瘤内无强化,门静脉期呈向心性填充增强,持续数分钟后消退;余4例良性病灶变化不典型.射频组14例26个HCC瘤灶中9个肿瘤(34.6%)可显示荷瘤血管;12个灶(46.1%)造影后显示原病灶范围增大,其中边界不清晰及无晕征的肿瘤增大明显,此结果有助于确定射频消融范围.结论新型超声造影技术对肝脏占位病变的定性诊断灵敏而有效,显示肿瘤实际大小、数目和发现微小病灶等可极大地提高超声对肝脏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并为射频适应征的选择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造影引导下单极射频消融(M-RFA)与无接触多极射频消融(No-touch RFA)治疗肝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超声造影引导下M-RFA和No-touch RFA治疗肝肿瘤的94例患者(M-RFA组44例,No-touch RFA组50例)的检查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病灶灭活范围和灭活率,以及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差异;随访24个月,观察患者的无瘤生存率。结果射频消融后,超声造影测量M-RFA组肿瘤灭活范围平均值为38.36 mm×31.31 mm,No-touch RFA组为46.70 mm×35.82 mm;M-RFA组完全灭活率为90.9%(40/44),No-touchRFA组为98.00%(4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FA组21例患者甲胎蛋白阳性,RFA术后1个月9例明显下降,12例转阴;No-touch RFA组20例患者甲胎蛋白阳性,RFA术后1个月6例明显下降,14例转阴,两组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术后随访24个月,M-RFA组无瘤生存率为47.72%(21/44),No-touch RFA组为68.00%(3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结论超声造影引导下No-touch RFA治疗肝肿瘤有助于提高肿瘤的灭活率,疗效显著,无瘤生存率高,较M-RFA临床应用价值更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