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玉明  徐荣谦 《吉林中医药》2011,31(11):1056-1058
徐荣谦教授运用"祛邪理气、痰瘀同治"理论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创立了清腺方。本着"散结必先消瘀,消瘀必先祛痰,祛痰必先理气,理气必先祛邪"的原则,强调运化中土是"治病之本"。  相似文献   

2.
倪平敏  陈小宁 《吉林中医药》2012,32(12):1208-1209
陈小宁教授认为,本病属中医“痰核”范畴,病出颃颡,痰浊内停.病因主要为“痰”所致,病机为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脾运失健,痰浊互结,上扰鼻咽,阻遏脉络而致本病.治以健脾化痰,行气散结,药用二陈汤化裁,配玄参、夏枯草等散结消肿之品,山楂消肉积,桔梗化痰行气等.然临证中小儿因正虚患病较多,因此在治疗时少用寒凉药物,以防寒凉碍阳,损伤脾胃加重正虚之候.  相似文献   

3.
<正>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或增殖体,位于鼻咽部顶部与咽后壁处,属于淋巴组织,表面呈桔瓣样。腺样体肥大可造成打鼾,鼻塞,鼻音,张口呼吸,呼吸音粗糙,严重者可造成呼吸暂停。本病的治疗尚缺乏特效药物,治疗无效时大多采用手术切割治疗。但出于对手术风险、残体复发、术后鼻咽返流等顾虑,很多家长要求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本病可避免手术给患儿造成的损伤,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腺样体是鼻咽部淋巴组织,又称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部的后壁及顶壁.儿童期因多次感染而导致腺样体肥大,阻塞呼吸道,引起鼻塞、打鼾、憋气等症状时,称腺样体肥大或增殖体肥大.由于2-10岁是腺样体增殖旺盛期,10岁后逐渐萎缩,至成年则大部分消失,所以本病患者绝大多数是儿童,很少有成人罹患此疾.关于本病的治疗,尚缺乏特效药物,目前西医多采用手术的方法直接将腺样体切除掉.但是很多患儿家长出于对手术本身及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的顾虑,要求中医保守治疗.李淑良老师凭借深厚的中医功底,依据传统中医理论,根据儿童的生理病理特点,采用化痰散结、疏肝散风的治疗方法,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有效改善了患儿的症状,减轻了家长心理以及经济上的负担.笔者有幸师从李老,亲聆教诲,受益匪浅,现将李老采用中医药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经验简要如下,请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林季文老中医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经验。林老认为,肺脾气虚、痰热阻窍为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主要病机,临床表现以鼻塞、寐时打鼾、张口呼吸为主要特征,以实则泻之、虚则补之为治则,治法包括益气、健脾、宣肺、豁痰、清热、通窍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小儿腺样体肥大的发病率日渐增加,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朱珊教授依据近30年治疗本病的临床实践,认为小儿肺气不足易为邪侵,脾气虚弱运化功能低下易致饮食积滞、痰湿内生,日久致中焦气机阻滞,湿痰食互结,郁而化热,热郁痰凝血瘀,结聚于鼻咽部,发为本病。其病机主要为肺脾气虚,湿热积滞,痰凝血瘀。治疗上,朱珊教授重视辨证求因,标本同治,以健脾渗湿,清热消食,化痰散瘀为治则。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俞景茂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用药特色明显,经验独到。治疗初期散腺样体之结,治以清热毒、散痰瘀为主,擅用皂角刺、山海螺、黄芩、三叶青等。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应以通窍、散结为重要法则,多用蝉蜕、辛夷花、麻黄、细辛等。注意热毒之邪、温热之药伤津液,处方酌加铁皮石斛、麦冬、制玉竹等。治疗后期邪去则正虚之象外露,当以补益为主,选用黄芪、太子参、白术等健脾益气药防小儿腺样体病理性增生复发。  相似文献   

8.
介绍于娟教授应用小儿推拿疗法治疗腺样体肥大的经验。于娟教授认为腺样体肥大病机关键为本虚标实,病位在颃颡部,与相应脏腑功能失调关系密切,在治疗上注重整体观念,扶正祛邪,推拿选穴远近配合,首创“以手代术”理论,治疗腺样体肥大,临床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9.
<正>杨季国教授从事儿科临床40余载,中医理论功底深厚,临床经验丰富,在小儿腺样体肥大的治疗上有独到的见解,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腺样体又名咽扁桃体、增殖体,位于鼻咽后壁与顶壁交界处,是集结于鼻咽部的淋巴组织。在生理情况下,腺样体在2~10岁增殖比较旺盛,10岁以后,腺样体逐渐萎缩,故腺样体肥大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腺样体肥大多由反复呼吸道感染引起,可导致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如鼻窦炎、中耳炎、生长发育迟缓、睡眠障  相似文献   

10.
<正>腺样体又名增殖腺、咽扁桃体、Luschka扁桃体等,位于由蝶骨体、枕骨基底与第1、2颈椎组成的鼻咽顶后壁,增殖腺与腭扁桃体、舌根淋巴组织和咽后壁淋巴组织组成咽淋巴环(Waldeyer环)。若因某种原因持续肿大,影响临近器官及身体健康,则称为腺样体肥大[1],儿童腺样体肥大是儿童常见病,常引起打鼾、鼻塞、流涕、  相似文献   

11.
矫金玲  陈华  蒋华 《新中医》2017,49(11):179-180
正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顶壁和后壁交界处,两侧咽隐窝之间,相当于蝶骨体和枕骨底部。腺样体在儿童出生后就存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儿童6~7岁时腺样体发育最大,10岁以后逐渐萎缩,到成人则基本消失。腺样体增生肥大引起相应症状者称腺样体肥大,本病多发生在3~5岁儿童,病因为鼻咽部及其毗邻部位或腺样体自身的炎症反复刺激,使腺样体发生病理性增生。俞景茂教授师承王伯岳教授,专于钱乙学术研究,精于中医儿科各家学说,理论功底深厚,诊治经验  相似文献   

12.
刘存成  李雯雯  王明月 《中医药导报》2021,27(6):164-166,177
探讨王明月教授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经验,王明月认为小儿腺样体肥大病机总属本虚标实,依据其致病特点,采用健脾补肺祛痰法,以健脾祛湿、补肺固卫法治疗本虚,以祛痰散结法治疗有形之实邪,最终达到固本祛邪的目的.并介绍其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3.
腺样体肥大属于中医"痰核"范畴,本病主要为"痰"所致,姜之炎教授认为"脾病湿胜"为痰之本源,提出"运脾治鼻"的新理论,并根据此理论基础上,结合长期临床实践经验,形成运脾化痰通窍方治疗本病,临床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王华敬临床诊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经验,通过验案分析阐释首重元气,兼以祛邪的用药思想,配以补脾肾、调气血,为小儿腺样体肥大的中医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5.
腺样体肥大在儿童中的发病率呈增高趋势,袁斌教授认为腺体肥大产生的原因有虚实两种,其虚在肺脾,以气虚为主;实者,多责之于邪毒久留,气血瘀阻,临床以虚实夹杂证多见,单纯虚证者较少见。其基本病机为素体亏虚,邪毒久留,气血瘀阻,以气血瘀阻证多见,而肺脾气虚贯穿于疾病的整个过程,肿为腺体肥大的基本病理特征。腺样体肥大大多病程较长,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各种情况常可相互转化,治疗时应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急性期以活血化瘀,解毒散结为主,缓解期以补益肺脾为要。  相似文献   

16.
正腺样体肥大系咽扁桃体增生,腺样体位于鼻咽顶部与咽后壁处,表面类似桔瓣样,属淋巴组织,常因反复的炎症刺激而出现病理性增生,称腺样体肥大[1]。目前西医主要依靠手术切除腺样体和扁桃体解除因上呼吸道阻塞所带来的鼻腔狭窄。腺样体属于淋巴组织,为人体自身免疫器官,当毒邪侵犯时,起着抵御外邪的作用,所以切除腺样体的同时,会减弱患儿自身的抵御能力,极  相似文献   

17.
苏春伟  郑军  丁丹丹 《北京中医药》2023,(12):1321-1323
腺样体肥大属于儿科常见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郑军教授认为,本病病机为肺热邪扰、脾虚痰聚、痰瘀互阻。此三证型可单独存在,亦可同时并存,需根据患儿证候进行精准辨证施治。而化痰散结应贯穿于治疗始终,缓解期应注重调护脾胃,预防再发。  相似文献   

18.
腺样体肥大是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常见证型为邪侵肺卫、痰热凝滞和脾胃失调。该文主要介绍宋明锁主任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9.
张士卿教授认为小儿腺样体肥大的病机主要在于痰瘀互结,郁结成核,聚于鼻咽。治疗以活血化瘀,化痰散结为主,处方以丽泽通气汤化裁,使气血调畅,痰核得消,则腺样体肥大可愈。  相似文献   

20.
郑氏喉科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源于临床实践、基于经典和流派理论,创新发微腺样体肥大的因机证治,注重兼症盗汗的治疗,特色鲜明,疗效确切.本文分析了小儿腺样体肥大和其常见兼症盗汗的关系,介绍了郑氏喉科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伴盗汗的学术特色,并附典型案例以佐证,以期对中医临床工作者治疗此类疾病有一定启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