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肝曲结肠癌胃结肠韧带淋巴结的转移规律, 探讨对其清扫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肝曲结肠癌患者胃结肠韧带淋巴结清扫数目、转移数目, 对影响胃结肠韧带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96例患者中有7例发现胃结肠韧带淋巴结转移, 转移率为7%, 胃结肠韧带淋巴结3部分均可出现转移。胃结肠韧带淋巴结转移与神经侵犯、肿瘤出芽、N分期、肠梗阻均有关(均P<0.05)。结论肝曲结肠癌胃结肠韧带淋巴结清扫安全可行, 并且可提供更为准确的病理分期。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根治结肠癌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对2000年9月至2003年10月我科为41例右半结肠癌病人所行的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进行随访,以研究其手术安全性、术后恢复情况及肿瘤的根治性效果。结果:无术中严重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病例,2例(4.9%)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为(152.65±28.29)min、术中出血平均(112.94±96.36)ml。病人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天数分别为(2.24±0.56)、(3.94±1.64)、(13.94±6.5)d。清扫淋巴结总数(11.24±8.02)枚[结肠上旁淋巴结(6.82±4.72)枚,系膜间淋巴结(2.59±2.43)枚,血管根部淋巴结(1.82±2.53)枚],手术切除标本长度(20.88±5.28)cm;除2例肺部感染、1例术后肠梗阻外余病人未见术后并发症;所有病人均获随访(12~46)个月,平均(29.15±7.95)个月,2例(4.9%)局部复发,3例(7.3%)发生肝转移,短期(46个月)累计生存率为74.50%。结论: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是安全有效的,符合肿瘤根治原则。  相似文献   

3.
虽然微创理念下进行肿瘤根治及功能保护已成结直肠外科领域的共识, 但临床实践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也存在不少争议, 其中包括腹腔脏器胚胎发育及膜解剖概念、右半结肠手术相关膜解剖原理、D3切除和内侧界定等。本文分析最近证据级别较高文献报道及笔者医院临床数据, 基于膜解剖理论指导下的腹腔镜根治性右半结肠癌切除进行再认识, 强调手术需要层面优先、血管导向及充分理解筋膜间隙, 提出手术界面在壁-肾前筋膜间隙进行解剖, 十二指肠降部及水平部旁1 cm切开壁腹膜筋膜, 手术应遵照规范化操作流程及严格做好质量控制。确定D3清扫范围需要建立临床、影像以及病理多种因素治疗效果评价模式, 或术中应用吲哚菁绿、纳米碳淋巴结示踪指导精准淋巴结清扫。目前仍有待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 来证明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内侧界, 从而制定更加严谨的共识。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胆囊癌的发病率呈增高趋势。根治性手术仍是胆囊癌患者最有希望获得治愈的手段。目前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所需的各项技术虽已日渐成熟, 报道呈增加趋势, 但胆囊癌的腹腔镜治疗仍存在一定争议。为规范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的开展,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和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胆道外科专家工作组组织讨论并制订了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的操作流程相关建议, 从安全性、术前评估、适应证、手术团队、患者体位布孔、术中冰冻病理、淋巴结清扫、肝切除方式、胆管切除等多方面提出了建议, 此外, 在延迟诊断的胆囊癌行再次根治术的处理原则、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等方面也提出了建议, 为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的规范性开展提供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阴道右半结肠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将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结直肠专业组于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连续收治的30例经阴道进行右半结肠切除术的女性患者作为经阴道手术组, 纳入标准为绝经后妇女, 肿物直径<6 cm, 术前影像判断不需清扫中央组淋巴结的右半结肠癌、阑尾黏液性肿瘤或难以镜下切除的右半结肠腺瘤患者。同时选取2022年1—6月期间23例接受经腹的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女性患者作为腹腔镜手术组, 纳入标准为术前病理活检为腺癌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肿瘤位于盲肠至横结肠右1/3, 临床分期为T1~4NanyM0;排除术中发现有远处转移、肿瘤累及周围脏器需要行联合脏器切除或无法达到 R0切除以及中转开腹者。两组基线资料的比较显示, 除经阴道手术组患者体质指数低于腹腔镜手术组[(22.0±3.1)kg/m2比(24.1±2.6)kg/m2, t=2.617, P=0.012]和两组的肿瘤病理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 其余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标本质量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6.
右半结肠癌的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和D3根治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但完整系膜的定义和标识尚未完全达成共识, 尤其是系膜背侧和内侧边界仍存在较多争议。我们从膜解剖理论出发厘清系膜和系膜床关系, 结合多年手术经验, 深入复习胚胎发育原理和文献, 建议将结肠系膜背侧筋膜作为完整系膜背侧边界, 将回结肠动脉与中结肠动脉根部连线(ICA-MCA线)作为系膜内侧边界, 同时建议增加手术标本可见完整 肠系膜上静脉印迹和中结肠动脉三角两个质控点作为系膜完整的标识。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 外科医师通常选择保留左结肠动脉以增加吻合口血供。保留左结肠动脉时, 由于肠系膜下动脉分型较多, 左结肠动脉与肠系膜下静脉走行复杂, 术前对上述脉管相互关系认识不充分, 可能造成术中各种意外出血;术中如仅清扫左结肠动脉起始部位的淋巴结, 并不能达到规范化的第253组淋巴结清扫, 影响患者的术后生存率。中间联合头侧入路进行保留左结肠动脉的直肠癌根治术, 通过术前CT血管成像技术判断肠系膜下动脉分型, 实现左结肠动脉精准化保留, 通过准确划定第253组淋巴结区域, 实现第253组淋巴结规范化清扫, 可高质量地完成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前模拟切除技术在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1月因肝细胞性肝癌接受术前行模拟切除后实施腹腔镜肝叶、肝段、亚肝段或联合切除病例22例。观察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信息。结果 22例患者均在术前进行了模拟切除的规划, 部分患者因术前规划改变原定手术方式,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 无中转开腹。中位手术时间170.0 min, 中位术中出血量150.0 ml, 中位阻断次数4次, 中位术后住院时间6.5 d, 所有病例均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模拟切除能精确规划出手术切除范围, 显示重要的解剖结构, 能够提高手术效率、保证足够的手术切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胆总管囊肿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收治的胆总管囊肿患儿的临床资料。共纳入42例胆总管囊肿患儿, 其中男性16例, 女性26例, 年龄25(15.0, 45.0)个月。手术均为同一团队完成, 依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的20例患儿为机器人组, 行单孔(经脐)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2例患儿为腹腔镜组。收集患儿一般临床资料、观察并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禁食时间、住院时间、医疗总费用及并发症等。以门诊复诊方式进行随访。结果两组患儿手术均顺利完成, 无中转开腹发生。与腹腔镜组比较, 机器人组患儿的术中失血量[(10.65±3.75)比(14.86±3.75)ml]、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5.45±2.21)比(7.05±1.94)d]、禁食时间[(4.00±1.49)比(6.05±1.43)d]均减少, 而手术时长[394(299, 422)比351(269, 380)min]及住院费用[(7.92±0.40)比(3.11±0.30)万元]增加,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TLTG)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基于倾向评分匹配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术后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胃癌;(2)接受TLTG或腹腔镜辅助根全胃切除术(LATG);(3)R0切除;(4)完成12个月随访且随访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残胃癌;(2)合并其他部位肿瘤;(3)术中发现远处转移;(4)既往有上腹部手术史。纳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胃外科2014年1月至2018年4月期间施行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手术的1182例胃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 根据采用腹腔镜方式的不同, 分为LATG组(1 076例)和TLTG组(106例), 为消除两组之间临床基线资料由于缺乏平等分布而产生的潜在偏差, 使用具有以下协变量的逻辑回归模型计算倾向评分, 包括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分、肿瘤位置、肿瘤大小、病理类型和分期, 采用1∶2倾向评分配比法对两组进行匹配, 并指定了0.01标准差的卡尺宽度。主要观察指标为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生活质量, 包括身体症状和社会功能情况;功能评分越高表示功能越好, 而症状评分越高则表示症状越严重;生...  相似文献   

11.
肝细胞肝癌是全球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其主要的根治性方法。然而术后高复发率, 导致了较差的预后。新辅助治疗是指对于可切除的肝癌, 在手术前进行抗肿瘤治疗, 以达到降低肿瘤负荷、减少术后复发的作用。虽然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新辅助治疗能为肝癌患者带来生存益处。但是新辅助治疗的指征、适用人群、治疗方式、治疗周期、安全性等还存在争议。在此, 本文就以上问题, 以及新辅助治疗在肝细胞肝癌中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段Ⅱ期和Ⅲ期结肠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情况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结肠癌根治术7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病年龄分为3组:青年组(18~49岁)112例, 中年组(50~64岁)351例, 老年组(65~75岁)307例。结果青年组患者表现为更少的合并症, 并且相对于中老年组患者发生癌结节、脉管癌栓及神经侵犯的概率更低(12.5%比15.4%比14.3%;7.1%比9.4%比8.5%;2.7%比8.8%比5.5%), 但病理类型为印戒细胞癌和黏液腺癌的概率更高(5.4%比1.4%比1.6%;14.3%比11.4%比13.4%), Ⅲ期结肠癌患者的占比更大(49.1%比45.0%比47.2%), 更愿意接受术后化疗(83.9%比81.8%比60.3%)。在Ⅱ期和Ⅲ期结肠癌患者中, 青年组和中年组患者接受术后全身化疗的可能性是老年组患者的3~4倍[OR=4.153(95%CI:1.964~8.785)、2.906(95%CI:1.845~4.579)、3.120(95%CI:1.310~7.429), 3.588(95...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肠后入路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53例采用结肠后入路行LPD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36例, 女性17例, 年龄(61.9±8.8)岁。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5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经结肠后入路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手术时间(285.7±49.8)min, 其中标本切除时间为(120.0±10.5)min, 中位术中出血量200 ml, 出血量范围50~800 ml。53例患者术中联合门静脉切除重建3例(端端吻合), 手术时间分别为300、325、385 min, 术中出血量400~800 ml。术中5例(9.43%, 5/53)因横结肠系膜受侵而离断结肠中动脉、切除部分横结肠系膜。术后5例(9.43%, 5/53)患者出现并发症, 其中胰瘘4例, 出血合并胃排空障碍1例。5例离断结肠中动脉患者术后排气时间(5.40±1.14)d, 均未发生结肠缺血坏死;48例未断结肠中动脉患者术后排气时间(2.92±1.03)d。全部患者均顺利出院。术后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透视下经鼻漏腔引流管置入联合空肠营养管置入治疗腹腔镜辅助下全胃切除术后食管空肠吻合口漏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 回顾性收集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于2018年9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12例经上消化道造影和CT明确为腹腔镜辅助下全胃切除术后食管空肠吻合口漏的患者, 在禁食水及药物治疗的基础上, 透视下经鼻经漏口将引流管置入于漏腔内进行冲洗并持续负压引流, 如无空肠营养管则经鼻在透视下一并置入空肠营养管, 如已有空肠营养管则进行调管, 将其尽可能深置。结果 12例患者全部成功置入经鼻漏腔引流管, 并完成空肠营养管置入或调管, 透视下经鼻漏腔引流管置管的时间为(22.0±6.4)min, 透视下营养管置入或调管的时间为(20.0±7.9)min, 未出现与置管相关的并发症。12例患者置管术后经过肠内营养及漏腔冲洗、持续负压吸引后平均17(10~31)d后, 影像学检查示食管空肠吻合口漏愈合。结论透视下经鼻漏腔引流管联合营养管置入, 治疗腹腔镜辅助下全胃切除术后食管空肠吻合口漏, 安全、微创而有效。  相似文献   

15.
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自问世以来, 其手术理念、技术和设备历经20余年的创新与发展, 手术效果也大幅提升。时至今日, 仍有大量研究对比前入路、后入路、侧入路、经膀胱入路和经会阴入路等不同术式在控制肿瘤、恢复功能、减少并发症等方面的优劣并对不同术式加以改进, 以期最大程度实现无术后并发症、手术切缘阴性、长期肿瘤控制、保留尿控和保留勃起功能的目标。随着5G远程手术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出现, 应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前提下, 科学探索并积极尝试将新技术融入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临床实践中, 使广大前列腺癌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四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二位肿瘤致死病因, 肝细胞癌占原发性肝癌的近90%。既往肝细胞癌主要采用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 随着靶向治疗的蓬勃发展, 肝细胞癌患者有了更多的治疗选择。本文就近年来肝细胞癌的靶向药物在单药治疗、联合治疗、新辅助治疗、转化治疗、辅助治疗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发病率逐渐上升, 长径<4 cm的胃上部癌远端淋巴结转移少见, 行近端胃切除术即可满足根治要求。近端胃切除术后反流性食管炎、食物淤滞、吻合口狭窄、营养吸收差, 都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随着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不断推广, 腹腔镜下近端胃切除淋巴结清扫术已经标准化, 但是消化道重建方式尚未达成标准共识, 而抗反流成为近年临床关注热点。通过间置空肠达到抗反流效果, 保留或重建抗反流结构的食管残胃吻合, 包括各种抗反流的附加手术, 各有优劣。笔者全面详细介绍各种主流抗反流手术方式及其改良方案, 以期为同道提供参考, 让患者最大化获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国内多个中心行腹腔镜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近期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9年8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陆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施腹腔镜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的143例患者临床资料。男性92例, 女性51例, 年龄(64±11)岁(范围:53~72岁)。Bismuth分型:Ⅰ型38例(26.6%)、Ⅱ型19例(13.3%)、Ⅲa型15例(10.5%)、Ⅲb型28例(19.6%)、Ⅳ型43例(30.0%)。将各手术团队内手术例数≤10例(每个手术团队内前10例患者)的患者列为A组(77例), 手术例数10例之后的患者列为B组(66例);并将完成例数≥10例中心的病例设为A1组(116例), <10例的中心设为A2组(27例)。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分析;组间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9.
术中切开回结肠血管蒂下缘系膜进入正确层面,处理回结肠血管并清扫203组淋巴结;继续扩展右结肠后间隙,处理右结肠血管并清扫213组淋巴结,处理中结肠血管并清扫223组淋巴结;裁剪右侧半大网膜及横结肠系膜,游离结肠肝曲,向下游离整个右半结肠;全腔镜下行回肠横结肠侧侧吻合,标本装袋后取出。  相似文献   

20.
新生题录     
本文以平行病历的形式, 记录了医护争分夺秒地抢救患者后, 患者却因心理问题拒绝治疗, 后来在医护人员和家人的帮助下, 积极接受治疗, 重新融入社会的感人故事。医护人员不仅要治疗疾病, 更要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和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