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雨课堂的形成性评价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校2017级大专助产专业1个班为实验组,另1个班为对照组,实验组在教学评价中采用基于雨课堂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结果:学期末实验组学生课程总成绩高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学生对理论教学满意度(P<0.001)、考核方式满意度(P<0.01)及教学效果满意度(所有指标P<0.05)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实践教学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雨课堂的形成新评价体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促进师生互动和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2.
建立基于雨课堂融合CBL教学法结合床旁教学的传染病见习课程模式并评价其应用效果。通过问卷调查+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的综合评价体系评价教学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雨课堂的传染病见习课程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锻炼临床思维能力,过程性评价联合终结性评价的评价体系能够较全面反映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效果。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推广应用这种教学模式,并在实践的过程中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基于雨课堂的形成性评价在临床技能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校2016级临床本科专业2个班学生70名,对照组35名采用传统教学及评价方法,实验组35名实施雨课堂及形成性评价方法。比较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并对实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对形成性评价的满意度。 结果 实验组临床技能考核总评成绩为(84.11±7.7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37±12.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实验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形成性评价有利于提高临床技能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形成性评价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通过及时反馈能够起到促进学习的目的。积极开发和利用科学的形成性评价方法可极大提高医学教育效果。扬州大学医学院尝试利用雨课堂软件,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并覆盖教学活动全过程,收到了初步成效。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雨课堂这种教学方式作为形成性评价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教师动态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帮助教师和学生及时调整教学和学习进程,是一种简便、高效的形成性评价方法,可为信息化时代高校培养医学人才和改革教学方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李晓  曾媛  张园园 《黑龙江医学》2021,45(17):1884-1885
目的:探讨在儿科学在线理论课程中实施形成性评价的效果.方法:加大对学生平时学习表现的考察,针对在线教学的特点,将平时成绩形式采集多样化,包括雨课堂平台测验、在线病例讨论、考勤分、情景教学等多种形式.结果:学生学期成绩提高,学生课堂评价满意度较高,教学督导专家评价良好.结论:在线课程中使用形成性评价,注重师生之间的沟通,及时评价学生回答,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和能力均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雨课堂在民汉合班生物化学课程形成性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17级和2018级民汉合班学生共642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生物化学课程结束时,仅采用终结性评价的313名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雨课堂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329名学生作为试验组。从形成性评价各部分成绩、及格率以及问卷调查三方面评价效果,应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t检验。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期末综合成绩有统计学意义(t=-7.516,P=0.000);将少数民族学生成绩单独统计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t=-4.982,P=0.000)。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学生的及格率提高,并且试验组少数民族学生的及格率也高于对照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85.95%的学生认可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约80%的学生在自主学习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方面得到提高。结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雨课堂形成性评价,有助于临床医学专业提高民汉合班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在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护理本科专业大三95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内科护理学3个章节教学中,实施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其他章节仍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采用SPSS21.0对雨课堂后台数据及学生对两种教学模式的评价进行分析。结果教师共发送8次通知,6次测验。其中休息时段发送的通知阅读率高于上课时段发送的通知阅读率(P <0.05);测验的完成率和正确率随着测验次数的增多而提高。学生对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评分远高于传统模式(P<0.01),89.5%的学生更喜欢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雨课堂模式更能促进知识的理解(87.4%),更有利于向教师提问(64.2%)、有利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85.3%)和评判性思维能力(58.9%),同时也有利于随时复习(74.7%)。结论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能显著提高内科护理学的课程质量,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前、中、后的教学活动,不断评价教学效果,促进持续的质量改进。  相似文献   

8.
在"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由学堂在线与清华大学共同推出的智慧教学平台雨课堂应运而生,为推进混合式教学提供了技术基础.新形势下的预防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创新性、实践性和社会性,这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卫生毒理学为预防医学专业兼具基础性与应用性的重要学科,其教学质量关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文章结合卫生毒理学课程自身特点,探讨基于雨课堂的教学设计,构建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通过形成性考核与满意度调查,总结分析该模式应用于教学的优势和问题,探索预防医学教学改革,力求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  相似文献   

9.
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基于雨课堂平台探索线下线上混合式研究生教学模式,增强师生互动,将课前、课上、课后有机结合,加强以学生为主体的形成性评价,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文章以分子药理学与药物筛选的教学实践为例,探索研究生教学模式改革,旨在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基于雨课堂的形成性评价在临床技能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河南新乡医学院2016级临床本科专业2个班学生70名,对照组(35名)采用传统教学及评价方法,实验组(35名)实施雨课堂及形成性评价方法。比较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并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数据比较应用SPSS 17.0行t检验。结果 实验组临床技能考核总评平均成绩为(84.11±7.7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37±12.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学生对自身所受教学在增强学习兴趣、提高知识点掌握程度、提高临床技能操作掌握程度、提高临床思维和分析解决能力、整体满意度方面的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形成性评价有利于提高临床技能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研究以“鼻出血”章节为例,阐述BOPPPS教学法结合雨课堂的具体应用流程,观察学生的学习热情,统计学生的出勤率、听课表现、雨课堂测试成绩、见习成绩及期末考试成绩。研究发现,采用BOPPPS教学法结合雨课堂,使教学过程变得具有吸引力,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加,出勤率、课堂听课表现及测试成绩均有了提高;并且该模式有利于教师对教学进行形成性评价,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因此,BOPPPS教学法结合雨课堂可提高耳鼻咽喉科学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将海南医学院2022年上半年开设临床诊断学的2个全英文教学本科班级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雨课堂结合形成性评价和传统教学(PPT讲授)的方式进行授课,对两组学生进行相同的测试及问卷调查。对比两组学生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学习积极主动性、自主学习能力、对课程及教师的总体评价等,以探讨雨课堂结合形成性评价在本科生临床诊断学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从而提高本科生临床诊断学理论课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对教学及教师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孕妇学校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孕妇学校建立母子健康手册的180名孕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孕妇学校团体授课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采用教学效果评价问卷、孕期保健质量问卷...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法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级预防专业119名学生,把学生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讲授方法。对比分析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体验评价和教学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学习成绩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学习体验评价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教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了学生的教学参与度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应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手机应用程序(APP),改进麻醉学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的方法。方法 将麻醉学系本科专业学生(195人)先实行常规课堂内形成性评价(对照组),再应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手机APP进行课堂内形成性评价(实验组)。对照组采用纸质卡片进行随堂测试,点名计算出勤率;实验组采用手机APP扫描二维码进行随堂测试并计算出勤率。比较两组课堂内形成性评价的实施效果。结果 实验组随堂测试耗时及随堂测试评分耗时均低于对照组(1.2 min/学时vs. 18 min/学时,6 min/学时vs. 56 min/学时)。两组出勤率及随堂测试成绩(98.3% vs. 100%,17.2分vs. 17.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学生更喜欢新的教学评价方法(98.5%),认为将手机APP用于实施课堂内形成性评价更为快捷(100%)、客观(97.4%)、可靠(98.5%),减少了师生工作量(100%),促进了上课积极性(97.4%),效果更佳(100%)。结论 借助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手机APP,可更好地实施课堂内形成性评价活动,促进了师生的教学积极性,极大节省了评价耗时。是一种科学的、零成本投入的新教学手段,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刘兰  王小琳  何晓静  周君 《重庆医学》2021,50(17):3053-3055
目的 评价基于雨课堂的翻转教学模式在影像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62名影像护理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翻转教学组及传统教学组,翻转教学组在影像护理实习教学中实施基于雨课堂的翻转教学模式,传统教学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比较并分析两组在理论知识、临床技能等方面的学习效果.结果 所有学员均完成了理论知识、临床技能的综合效果评价,翻转教学组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综合测评的分数分别为(88.7±10.3)、(26.8±2.2)分,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79.2±18.6)、(20.4±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雨课堂的翻转教学能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临床技能.  相似文献   

17.
《西北医学教育》2020,(1):164-166
现代教学技术背景正好顺应临床医学教育教学不断发展进步的要求。以雨课堂及"互联网+"技术背景为依托,形成慕课、雨课堂、智慧好医院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对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教学阶段带来新的改变,并以课程最终成绩与师生评价来评估教学方式的优劣。基于雨课堂与"互联网+"技术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提供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加深了教学的深度,拓展了教学的广度,更进一步促进临床医学教学改革的进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雨课堂信息化教学在牙体牙髓病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个班共8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实验组采用基于雨课堂的信息化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期末采取统一考核并比较两组学生平均成绩,问卷调查实验组对雨课堂融入课堂教学的评价。结果:在期末平均成绩方面,两组学生之间无显著差异。实验组普遍对基于雨课堂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持支持态度。结论:基于雨课堂的信息化教学方法虽未有效提升学生牙体牙髓病学的教学成绩,但以其实用性、互动性、趣味性获得参与学生的广泛认可,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仍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基于雨课堂平台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核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皖南医学院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两个班级,分为A组与B组(每组150人),B组采用传统多媒体教学,A组采用基于雨课堂平台混合式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通过问卷调查A组学生对基于雨课堂平台混合式教学的认可程度.结果 A组的期末考试成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雨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血液净化进修医生教学的实例及体会。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进修学员作为对照组(传统教学)以及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进修学员作为实验组(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每组12人。以血液净化相关理论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作为评价雨课堂的教学效果。结果:与传统教学组相比,“雨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显著提高了学员的血液净化理论考试成绩[(88.42±3.40)分vs.(92.17±3.79)分,P<0.05],学员对血液净化进修教学的满意度更高,对血液净化相关知识更加感兴趣并给予教师更高的评价。结论: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应用于血液净化进修医生教学取得了积极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