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肌萎缩脊髓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运动神经元(motor neuron,MN)退化所致的一种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显著特征表现为选择性MN死亡,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全身肌肉无力、萎缩,最终导致瘫痪甚至死亡[1-4]。目前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缺乏有效地治疗方法。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2.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是一种以运动神经元(motor neuron, MN)变性为特征的、致死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炎症和免疫失衡被认为能够促进ALS的发生和发展。该文就近年来ALS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电生理学诊断用的一直都是Lambert的诊断标准(1969),但临床确诊的ALS,初次肌电图检测未必都能完全满足此标准。此后世界神经病学联盟(World Federation of Neurology,WFN)于1990年首报、1994年修订、1998年增加电生理学检查内容后发表了EI Escorial诊断标准(修订版)。  相似文献   

4.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致命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与线粒体功能障碍、谷氨酸兴奋毒性、氧化应激和神经炎症等有关,但确切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目前尚无有效的治愈措施。研究发现,干细胞治疗对ALS有效。本文主要从干细胞的来源及生物学特点、临床应用现状、在治疗ALS中的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4方面综述干细胞治疗ALS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是一种致死性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致病机制未明,遗传及环境等因素与其致病相关,目前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已发现30余种与ALS发病相关基因,一些ALS基因变异患者可呈现特有的临床特征,具有特定的遗传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28例临床确诊ALS、6例临床拟诊ALS、4例临床可能ALS患者进行4个区域的共8块肌肉肌电图(EMG)分析,四肢的磁运动诱发电位(MEP),上肢正中神经、尺神经、下肢胫神经F波检查,在双侧腓肠肌记录H波,四肢远端神经传导测定,包括运动传导速度(MCV)、感觉传导速度(SCV)、复合运动神经动作电位(CMAP)、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以及运动末梢潜伏期(DML)进行测定并分析,并与健康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结果:临床确诊ALS的神经电生理测定各值异常均高于拟诊ALS和可能ALS(P<0.05),拟诊ALS和可能ALS组比较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ALS组EMG异常率85%,MEP异常率72.4%,神经传导异常主要表现为CMAP降低36.2%,SCV基本正常,F波出波率下降33.3%,F波振幅增高26.3%,H波振幅增高26.3%。结论:EMG对ALS患者下运动神经元损害有定位诊断价值,EMG是ALS诊断的重要依据;MEP对ALS患者上运动神经元损害有诊断价值,但特异性不高;F波、H波对ALS患者上下神经元神经损害定位有补充诊断价值,神经传导测定用于ALS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以运动神经元变性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具体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研究发现持续过度的炎症反应在ALS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作为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具特征的炎症小体,NLRP3炎性小体的激活是ALS发病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靶向NLRP3炎症小体可能为ALS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以选择性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为特征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TDP-43(transactive response DNA-binding protein-43)在细胞质中形成包涵体是ALS的特征性病理标志之...  相似文献   

9.
背景:神经炎症是影响肌萎缩侧索硬化进展的重要因素,体外研究显示神经干细胞有一定的抗炎作用,但在肌萎缩侧索硬化鼠体内能否抗炎,其机制及最佳移植途径尚不清楚。目的:研究不同途径移植神经干细胞对肌萎缩侧索硬化模型G93A-SOD1小鼠的抗炎作用及机制。方法:分离、鉴定神经干细胞后用绿色荧光蛋白转染;将78只70日龄G93A-SOD1小鼠分为脑室内注射组、尾静脉注射组、对照组,适应性喂养后,于84日龄经侧脑室移植入5×105个绿色荧光蛋白转染神经干细胞,经尾静脉注射1×106个绿色荧光蛋白转染神经干细胞;从85日龄开始,每周进行1次改良Wrathall运动评分、旋转实验来评价运动功能,记录起病时间、病程时间及生存时间;105日龄时,采用免疫荧光检测绿色荧光蛋白转染的神经干细胞存活、迁移、分化情况,采用Nissl染色检测运动神经元数量、Western blot检测Ch AT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中Neu N的表达,采用ELISA和RT-PCT检测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转化生长因子β的蛋白和m RNA水平,...  相似文献   

10.
神经电生理检测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与脊髓型颈椎病(CSM)的神经电生理改变的差异。方法:对60例ALS与CSM患者进行常规肌电图(EMG)、神经电图(ENoG)检测。EMG检测包括三肢体肌、胸锁乳突肌、胸段棘旁肌等肌肉,观察静息状态时自发电位,测定运动单位电位(MUP)的时限、波幅,大力收缩时的募集相。测定运动、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MCV,SCV)及动作电位的末端潜伏期(ML)、波幅(Amp)。结果:ALS与CSM中自发电位的异常率分别为:胸锁乳突肌39%和17.5%,胸段棘旁肌分别为93.3%和3.3%,肢体肌分别为88.1%和75%,ALS患者MUP时限、波幅的增高不同于CSM患者,差异均有显著意义。结论:胸段棘旁肌EMG阳性率高、简便易行,为早期鉴别诊断ALS与CSM提供了更敏感的依据。同时表明电生理检测可作为ALS可疑或ALS与CSM两病并存患者的随访观察及判定病情和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1.
12.
刘惠  申景岭 《解剖学报》2016,47(3):429-432
视神经蛋白(OPTN)目前被认为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理学标记蛋白。OPTN参与不同的细胞功能,例如调控后高尔基体膜运输、分泌、胞内病原体自噬、抗病毒先天免疫反应、有丝分裂、核因子-κB(NF-κB)通路、基因表达等。在OPTN突变的ALS临床病例中,受损的运动神经元呈现出胞质内OPTN泛素化聚集改变,蛋白质包涵体形成以及与ALS相关病理蛋白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反式激活-反应性DNA结合蛋白-43(TDP43)、肉瘤熔合基因(FUS)的共定位。本文着重阐述OPTN突变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中的研究进展,探讨其致病机制、病理改变以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FALS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及其临床特点。通过微小卫星DNA标记进行遗传连锁分析,确定本病基因定位于21号染色体上。认为发病原因与Cu/TnSoD-1基因突变有关。对寻找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方法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一个家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一个家系宋永梅,祁芬,崔志方,李淑芬,刘贵德,郑良艮,夏仲贤,白永贵,王再华先证者(Ⅲ17)女,33岁,1993年2月自觉左上肢乏力,以远端明显,3个月后渐至左下肢伴周身肌肉抖动,经哈尔滨医科大学附二院住院确诊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成年肌萎缩脊髓侧索硬化症(ALS)转基因模型鼠脊髓内增殖细胞的类型及分化情况. 方法 对ALS转基因鼠发病期进行BrdU标记,分别于不同时间点取材,冷冻切片,应用免疫荧光双标及三标染色技术检测ALS转基因鼠病变进展过程中脊髓内增殖细胞的分化情况. 结果 成年ALS转基因鼠发病期脊髓的中央管、灰质、白质均未检测到BrdU/DCX双标记阳性细胞和BrdU/NeuN双标记阳性细胞.灰质、白质和中央管周围检测到大量NG2阳性细胞,阳性细胞数量随病变进展逐渐减少,NG2阳性细胞多呈BrdU阳性表达;可检测到少量BrdU/A2B5双标记阳性细胞;ALS转基因鼠发病期脊髓BrdU/GFAP双标记阳性细胞较多,部分双阳性细胞呈Nestin阳性,而野生型鼠脊髓内未检测到BrdU/GFAP双标记阳性细胞.结论 神经退行性病变激活ALS转基因鼠脊髓内源性增殖细胞向神经胶质细胞方向分化,未检测到向神经元方向分化,内源性增殖细胞尚不能有效地促进退行性病变的修复.  相似文献   

16.
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致命的神经退化性疾病,在ALS所有的病例中有5%~10%是家族性ALS(FALS),它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与21号染色体上的SOD-1基因(编码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的突变有关,但突变的Cu/Zn-SOD酶功能障碍并不能直接损伤神经元而导致ALS的发生。因为正常野生型Cu/Z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neurogenin 1 (Ngn1)转录因子在成年肌萎缩脊髓侧索硬化症(ALS)转基因模型鼠脊髓内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ALS转基因鼠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ALS转基因鼠和同窝野生型鼠各18只,分别于95、108 d和122 d取材,部分鼠经4%多聚甲醛心灌注固定,分离脊髓、制备冷冻切片;部分鼠分离脊髓、提取蛋白和RNA,分别应用免疫荧光显色、免疫印迹和RT-PCR检测Ngnl蛋白及mRNA在ALS转基因鼠发病中的变化.结果:与同窝野生型鼠比较,ALS转基因鼠Ngnl mRNA和蛋白表达在95、108 d和122 d均降低.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Ngnl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脊髓灰质前角,与同窝野生型鼠比较,ALS转基因鼠Ngnl阳性细胞光密度值明显减小.结论:在ALS转基因鼠发病脊髓中Ngnl阳性细胞光密度值明显减少,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表明Ngnl与ALS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中最为常见的类型,是一组主要侵犯上、下两级运动神经元的慢性变性疾病。ALS主要分为散发型、家族性和帕金林-痴呆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几种亚型。各亚型的临床表现相似,出现下运动神经元损害所引起的肌群萎缩、无力和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体征,而ALS最显的临床特征是在进入疾病晚期之前,患的感觉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和眼球运动功能仍可维持正常,特别是排便、排尿功能不受影响。通过研究初步发现支配膀胱、直肠括约肌的Onuf核在病变过程中相对不易受累。Onuf核在ALS病变过程中的不易感性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对其研究进展作以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的临床表现及肌电图(EMG)特点,企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近3年来收治的52例ALS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EMG及其它实验室检查,分析其发病特点、临床特征及EMG特点。结果:50例为散发病例,2例有ALS家族史。男性36例,女性16例,平均发病年龄54.67岁,平均病程13.69个月。起病形式均为缓慢起病,逐渐加重。几乎均以肢体肌无力、肌萎缩为首发症状,大部分患者肢体远端症状重于近端。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肌和舌肌无力、萎缩及肌束震颤、锥体束征、构音障碍、呛咳及吞咽困难。无感觉障碍。EMG表现为广泛神经原性异常。颈椎磁共振(MRI)示74%的患者合并颈椎病。结论:ALS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EMG检查。EMG、MRI及一些血液学检查是诊断及鉴别诊断该病的重要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C3H1型锌指结合蛋白36(ZFP36L1)介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运动神经元退变中的作用。 方法 以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G93A转基因小鼠作为动物模型,同窝野生型小鼠作为对照(突变型及野生型小鼠各时间点分别取13只小鼠);Real-time 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鼠发病早期、中期及晚期脊髓内ZFP36L1 mRNA及蛋白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ZFP36L1在脊髓内的表达及分布;出生后 1~2 d新生小鼠15只,建立SOD1-G93A突变型原代星形胶质细胞模型,Real-time 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星形胶质细胞内ZFP36L1 mRNA及蛋白水平的变化,si-ZFP36L1转染SOD1-G93A突变型原代星形胶质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效率,Western blotting及ELISA检测转染后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8(IL-18)变化;沉默SOD1-G93A突变型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内ZFP36L1后,与SOD1-G93A突变型NSC34细胞共培养,通过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实验和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水平明确ZFP36L1对NSC34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TUNEL实验及观察剪切Caspase-3(cleaved-Caspase-3)的水平明确ZFP36L1对NSC34细胞凋亡的影响,以转染空白小干扰RNA(siRNA)作为对照组。 结果 与野生型小鼠相比,ZFP36L1在SOD1-G93A转基因小鼠脊髓组织内mRNA及蛋白水平均下调,在野生型小鼠脊髓组织内,ZFP36L1主要与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 Ⅲ)阳性的神经元共表达,而SOD1-G93A突变型小鼠的脊髓组织内,ZFP36L1在神经元内表达减弱,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标记的星形胶质细胞共表达明显增加;SOD1-G93A突变型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内ZFP36L1表达增加,si-ZFP36L1能明显降低SOD1-G93A突变型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内ZFP36L1水平;沉默ZFP36L1后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炎性因子 TNF-α、 IL-18明显降低。此外,沉默ZFP36L1后,SOD1-G93A突变型原代星形胶质细胞能显著增强NSC34细胞增殖活性,抑制NSC34细胞凋亡。 结论 在ALS发病过程中,星形胶质细胞被激活,ZFP36L1通过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的炎性因子促进了ALS运动神经元的退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