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瞳孔残膜     
患者女性,31岁。因双眼视物不清10年,就诊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既往无全身疾病和眼部疾病史。全身体检未见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右眼为0.5(矫正视力为1.0),左眼为0.3(矫正视力为0.6);眼压右眼为16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为15 mmHg;眼球各方位运动正常,眼位正位;双眼结膜无充血水肿,角膜透明,瞳孔直径约2.5 mm,对光反应灵敏;右眼虹膜纹理清晰,无前后粘连,瞳孔区正常,左眼瞳孔残膜,约有16个色素条索连于虹膜卷缩轮和晶状体前囊中央区(精粹图片1),晶状体透明;眼底检查未见异常。临床诊断:双眼屈光不正;左眼瞳孔残膜。  相似文献   

2.
陈玄之  孙康 《国际眼科杂志》2018,18(12):2169-2172

对有晶状体眼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是矫正屈光不正的有效方法,植入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目前主要有可植入式接触镜(implantable contact lens,ICL)和有晶状体眼屈光性晶状体(phakic refractive lens,PRL)。对术后患者主观视觉质量(视力、对比敏感度)、客观视觉质量(波前像差、点扩散函数、斯特尔比率及光学传递函数)的研究显示,主观视力的提高也伴随着客观视觉质量的改善,但部分患者术后出现光晕及眩光症状。本文主要对ICL和PRL植入术后主观及客观视觉质量的临床研究做一综述,对可影响视觉质量的术后并发症如晶状体前囊膜下混浊、青光眼及角膜内皮功能异常等需进一步远期随访。  相似文献   


3.
楚美芳  马波  王从毅 《眼科研究》2007,25(11):804-804
先证者,女,16岁,因双眼视力下降2年于2007年7月9日来我院就诊。患者2年前无明显原因感双眼视力下降,不伴眼红、眼痛、畏光、流泪等,曾在当地医院按双眼近视给予戴镜矫正。查体:智力正常,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12,矫正0.6,左眼0.15,矫正0.8;眼压右眼15.6mmHg,左眼15.9mmHg。双眼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深浅正常,瞳孔圆,3mm,散瞳后见双眼晶状体向鼻上方半脱位,玻璃体轻度混浊,眼底未见异常。入院诊断:双眼先天性单纯性晶状体半脱位,双眼屈光不正。既往史:无其他疾患。家族史:家族中有多人均确诊为相同疾病(图1),但无近亲结…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 25岁。因右眼视力下降伴眼红、畏光3 d于2023年3月27日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就诊。患者否认全身病史、家族史、眼外伤史。患者3年前因双眼视力下降10余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诊断为"双眼晶状体半脱位(马凡综合征)、双眼屈光不正", 并在局部麻醉下行双眼非正常晶状体摘除联合改良Yamane式巩膜层间无缝线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OL)植入及前部玻璃体切割手术;手术后双眼视力恢复良好, 并于手术后1周因右眼IOL瞳孔夹持于门诊经散瞳治疗后IOL复位。此次眼部检查:右眼视力手动/10 cm, 左眼视力0.8。右眼、左眼眼压分别为7.2、13.0 mm Hg(1 mm Hg= 0.133 kPa)。右眼结膜混合充血(+++), 颞侧角膜缘外2 mm结膜面见IOL襻尾端突出暴露于结膜表面, 表面见白色分泌物包裹;角膜雾状水肿混浊, 角膜后沉着物(KP)(++);前房深度正常, 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漂浮, 下方白色积脓, 高度约2 mm;房水闪辉(+);瞳孔欠圆, 直径约6 mm, 对光反射迟钝;IOL光学区颞侧夹持于瞳孔区;玻璃体白色混浊, 玻璃体细胞(+++);眼底窥不清(图1A)。左眼I...  相似文献   

5.
刘路宏  吴学今 《中华眼科杂志》2005,41(12):1075-1075
患者凌某,女,10岁,2002年8月来诊,双眼视力下降半年,无眼经、眼痛等不适,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双眼屈光不正,来我院验光配镜。双眼裸眼视力0.5,矫正视为1.0。双眼角膜透明,房水清,瞳孔圆,对光反射灵敏,晶状体透明,左眼底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posterior chamber phackic 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pICL)植入术对屈光不正患者双眼立体视功能的影响。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收集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行pICL植入术的近视性屈光不正患者40例(77眼)。方法 将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和立体视觉分别与术后1、3个月的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和立体视觉进行比较。主要指标 UCVA、BCVA、立体视觉。结果 术前UCVA和BCVA分别为(0.06±0.06)和(0.85±0.22)。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的UCVA分别为(0.92±0.24)和(0.97±0.25),均较术前BCVA有显著提高(P均=0.000)。与术前比较,术后1个月近距离立体视觉无明显改善(P=0.259);术后3个月近距离立体视觉有明显改善(P=0.016)。在<2.50 D的屈光参差组中,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的近距离立体视觉有明显改善(P=0.046)。在≥2.50 D的屈光参差组中,各组间两两比较,近距离立体视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43、0.158、0.774)。与术前比较,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的远距离立体视觉均有明显改善(P=0.010、0.000)。在<2.50 D的屈光参差组中,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远距离立体视觉有明显改善(P=0.001)。在≥2.50 D屈光参差组中,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远距离立体视觉有明显改善(P=0.009)。结论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视力,减小双眼的屈光参差,改善双眼远、近距离立体视功能。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83岁。主诉双眼视物不清10余年,加重1年。诊断“双眼白内障”。于2000年10月11日入院待手术治疗。全身检查:发育正常,营养状况一般,体型瘦高,双耳听力明显下降,此外全身无其它异常。眼科检查:远视力右眼0.12,左眼0.15均不能矫正。双眼角膜透明,KP(-)、房水闪光(-),瞳孔对光反应正常。见双眼晶状体核呈棕黄色,属Ⅲ度硬核。晶状体表面有两片薄纱状透明的膜样组织飘动。散瞳后,见晶状体表面浮动的膜性组织其基底位于晶状体表面的周边部,并以晶状体前极中央为中心,似绽放的花瓣飘浮在前房,范围约直径4mm。虹膜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中老年屈光参差患者进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远、近视力及立体视觉的研究,探讨Array SA-40NBTM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中老年双眼近视合并屈光参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我科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期间中老年双眼近视合并屈光参差(部分合并白内障)进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的病例,排除合并有其他眼病及伴有可能影响视力的全身疾病者,研究其术后远、近视力、立体视觉及其并发症。结果 术前近视为-2.50D~-12.5D,平均(-6.502±3.50)D;散光为0~1.50D,平均(0.75±0.50)D。双眼屈光度之差:近视为2.5D~6.5D,平均(3.5±1.25)D,散光为0~1.50D。术后随访3月~2年。术后20例患者的屈光参差均好转。两眼术后屈光度之差为0~1.25D,平均(0.5±0.5)D,14只眼(70%)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有显著提高。结论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屈光参差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屈光不正(refractive errors)是常见的眼科疾病,可以通过配镜、激光屈光手术等方法为患者进行矫正,但是这些方法对高度屈光不正、圆锥角膜等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是矫正屈光不正的主要方式之一,目前主要应用于矫正高度近视和散光,为探讨ICL植入术矫正低、中、高度近视及远视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将会对ICL植入术矫正屈光不正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 17 岁。因左眼被撞击后视力无痛性逐渐下降, 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眼科医学部。眼部检查:最佳矫正视力右眼为1.0(-6.00 DS-0.25 DC×175°), 左眼为0.6(+1.50 DS-7.50 DC×180°);双眼瞳孔圆、等大, 对光反应正常;左眼晶状体情况见精粹图片1。前节相干光层析成像术检查情况见精粹图片2。临床诊断:左眼晶状体后圆锥;双眼屈光不正。  相似文献   

11.
立体视觉在外伤性白内障术后视功能评价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伤性白内障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双眼屈光状态与立体视觉的关系。方法 对33例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矫正视力、双眼屈光状态、同时视、融合力、立体视锐度等功能进行检测。结果 立体视觉与视力、屈光不正、屈光参差、伤后手术时间及受伤年龄有关。33例后视力明显提高,32例获得不同程度立体视,其中中心凹立体视19例,黄斑立体视8例,周边立体视5例。结论 外伤性白内障尤其是儿童,应早期手术植入人工晶体,在检查视力的同时应注意立体视觉检查。  相似文献   

12.
0引言晶状体脱位的原因多为外伤或马凡氏综合征及同型胱氨酸尿症,球形晶状体短指综合征,而自发性单眼晶状体全脱位较为少见[1]。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1例,现报道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40岁,2008-06-16就诊于我院。患者右眼于1mo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视力下降,无眼红、眼痛、眼胀、头痛及复视,曾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右眼晶状体半脱位,未行特殊处理。后因视力不断下降而就诊于我院入院检查:右眼视力为0.05,左眼视力为0.5。以前双眼为轻度近视。右眼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房水清,瞳孔圆,对光反射(+),虹膜震颤明显,下方前房变浅。晶状体透明,向鼻下方脱位,于瞳孔中心可见10∶30晶状体赤道部。  相似文献   

13.
刘永丽 《眼科》2000,9(6):347-348
当前 ,白内障仍主要以手术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方式使其恢复视力 ,但术后人工晶状体前膜形成严重影响视力 ,如处理不及时 ,将由于渗出可导致虹膜粘连 ,瞳孔变形 ,甚至继发性青光眼 ,造成视功能的永久性损伤 ,导致手术失败。现将我科施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1 1 6例 ( 1 4 2只眼 )中 ,有1 3例出现人工晶状体前膜形成 ,作一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996年 6月至 1 999年 1 1月 ,共施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1 1 6例 ( 1 4 2只眼 ) ,其中双眼 2 6例 ,老年性白内障 79例 ( 98只眼 ) ,并发性白内障 (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有晶状体眼Verisyse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超高度近视眼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预测性。 方法:超高度近视眼患者10例13眼植入Verisyse人工晶状体。术后观察患者的视力、屈光度数、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对比敏感度、晶状体位置、眩光敏感度、手术并发症及视觉不良症状。 结果:术后患者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均有明显的提高。术后3mo及术后1a患者最佳矫正视力≥0.5者占100%,患者最佳矫正视力≥0.8者占85%。患者术后屈光度稳定,术后1mo~1a,屈光状态变化无明显差异。患者术后1a内各时间点眼压均无明显异常升高。术后角膜内皮计数均有所下降,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mo时,各频段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较术前均明显提高。Verisyse人工晶状体与角膜内皮和晶状体均保持了有效的安全距离。术后3mo时,2眼可见Verisyse人工晶状体表面炎性反应物沉积,1眼瞳孔呈轻度椭圆形。患者均无明显不适,满意程度较高。 结论:Verisyse人工晶状体矫正超高度近视眼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预测性,是补充角膜屈光手术不足的有效眼内屈光手术,但其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5.
眼前段重建与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复杂眼外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眼前段重建联合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复杂眼外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35例复杂眼外伤患者行 期眼前段重建 (晶状体、玻璃体切割与瞳孔成形 )联合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力及术中、术后的并发症 ,并探讨该手术操作的有关问题。结果  35例患者术后视力 >0 .3者 2 6例 ,脱残率为 74.3%。术中前房出血 4例 ;术后虹膜睫状体炎 35例 ,角膜内皮水肿 32例 ,眼压升高 6例 ,黄斑囊样水肿 1例。结论 眼前段重建 (晶状体、玻璃体切割与瞳孔成形 )联合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眼外伤安全、可靠的方法 ,为无条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的极好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虹膜支撑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PIOL(phakic intraocular lens) 植入术治疗矫正屈光不正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预测性.方法 33例(58只眼)屈光不正,高度近视眼患者植入Verisyse虹膜嵌夹VRSM60型PIOL.术后观察患者的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人工晶状体位置及手术并发症等.结果 术后3个月患者裸眼视力≥0.5者占98.2%(57/58),6个月时98.2%(57/58),术后6个月时患者裸眼视力≥0.8者占74.1%(43/58).6个月时占89.6%(52/58).术后裸眼视力较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明显提高,术后3个月占93.1%(54/58),6个月占98.2%(57/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裸眼视力较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提高2行以上者,3个月时占81%(47/58),6个月时占89.6%(52/58).患者术后3个月时眼压与术前相比右眼t=0.709,P=0.485左眼t=0.949 P=0.351,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只眼出现眼压升高,经降眼压治疗3只眼一周内恢复,1只眼压升高持续2个月,眼压在22~30 mmHg,经治疗后缓解,恢复正常.3个月后未再出现眼压升高,但该眼瞳孔增大约6 mm,大于IOL光学区,偶有单眼复视存在.患者术后3个月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同手术前相比,右眼t=3.562 P=0.006 左眼t=3.051 P=0.012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手术过程及前房型人工晶状体对角膜内皮细胞是有损伤的;术后6个月2只眼可见PIOL表面炎性反应物沉积;6只眼可见嵌夹在晶状体攀处的虹膜局限性萎缩;2只眼出现一侧人工晶状体攀从嵌夹于虹膜处脱离.结论 PIOL植入术治疗矫正屈光不正高度近视眼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预测性,是补充角膜屈光手术不足的有效眼内屈光手术,但其远期效果尚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7.
随着白内障治疗由复明手术向屈光手术转变,白内障患者术后在拥有良好远视力的同时其近视力也更加受到重视.研究人工晶状体眼调节机制对提高白内障患者术后近视力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为人工晶状体的设计和改进提供理论依据.目前认为人工晶状体位移、波前像差、景深、角膜散光、瞳孔直径大小、年龄等因素均对人工晶状体眼的调节有影响.本文就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眼调节机制及评价方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儿童白内障的手术治疗及术后屈光不正的防治。方法 自1993年至今,对23例儿童白内障行白内障摘出加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视力:视力较术前改善者24眼,05-0.3者8眼,0.4-1.0者14眼,>1.0者2眼。无变化2眼,不合作者5眼。结论 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及早行白内障摘出加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儿童白内障及矫正术后屈光不正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影响双眼视恢复的因素。方法对76例(105眼)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进行Worth四点灯、同视机及颜氏立体视图谱检查。结果屈光参差及双眼视力差值均与立体视锐度值(弧秒)呈正相关,外伤性白内障受伤与手术相距时间与立体视锐度值(弧秒)呈正相关,老年性白内障单眼组与双眼组立体视锐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屈光参差、双眼视力差值以及外伤性白内障受伤与手术相距时间是影响术后双眼视恢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杨军  张红  田芳 《国际眼科纵览》2010,34(4):313-316
随着白内障治疗由复明手术向屈光手术转变,白内障患者术后在拥有良好远视力的同时其近视力也更加受到重视.研究人工晶状体眼调节机制对提高白内障患者术后近视力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为人工晶状体的设计和改进提供理论依据.目前认为人工晶状体位移、波前像差、景深、角膜散光、瞳孔直径大小、年龄等因素均对人工晶状体眼的调节有影响.本文就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眼调节机制及评价方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