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 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在严重颅脑创伤患者输血过程中,早期血栓弹力图(TEG)的指导作用与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间佛山市三水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严重颅脑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 43 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凝血指导输血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早期 TEG 指导进行输血治疗;回顾 性分析在不同输血指导中,两组患者的血制品输注情况、输血后不同时间点的凝血功能改善率以及入住重症监护室(ICU) 时间、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差异。结果:经输血治疗,观察组患者 24 h 内输注冷沉淀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其 血浆及血小板输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输血后 8 h、16 h 观察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改善 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该组患者入住 ICU 时间较对照组有显著缩短,GOS 评分有显著 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输血指导中,应用早期 TEG 指导能够更显著地促 进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改善,减少患者血液制品输注量,缩短其入住 ICU 时间,并促进预后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动态凝血功能监测对严重创伤需大量输血治疗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固始县人民医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使用血栓弹力图(TEG)指导输血(观察组患者36例)和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使用凝血四项指导输血(对照组患者36例)的严重创伤需大量输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输血前及输血3 d后凝血四项指标变化差异,并记录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差异。结果:输血3 d后,两组患者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均较输血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则较输血前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渗血时间较对照组短,但好转率、30 d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动态凝血功能监测系统应用于严重创伤患者中可缩短患者渗血时间,并改善患者凝血功能,于提高患者生存率也有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在围手术期患者临床输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南阳市中心医院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60例术中出血量1000 m L的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凝血检查结果指导输血,观察组患者采用血栓弹力图指导输血,比较两组患者的机体凝血状态;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及成分输血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机体凝血状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的临床指标中,观察组患者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弹力图在指导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输血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输血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血栓弹力图检测在指导大量输血患者血浆输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武汉市第一医院2016年8月至2018年5月间收治的大量输血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以每组75例为准,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凝血四项检查指导血浆输注,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血栓弹力图检测法。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制品输注情况以及预后,同时比较观察组患者使用两种方法检测的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患者24 h内输注血浆、血小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输注冷沉淀的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病死率及渗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栓弹力图检测法阳性率为88.00%,凝血象检查法阳性率为73.33%,血栓弹力图检测法阳性率明显高于凝血象检查法阳性率(χ~2=5.17,P=0.02)。结论:血栓弹力图可以较好地指导患者大量输血时合理选择血液制品,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5.
摘 要目的:探究血栓弹力图在监测产科大出血临床输血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 2019 年 6 月至 2020 年 12 月在惠州 市第三人民医院实施输血治疗的 82 例产科大出血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1 例。对照组采 用常规凝血检测指导输血,观察组采用血栓弹力图检测指导输血。评估两组患者血液制剂使用量、不同时点凝血状态及临 床结局。 结果:观察组患者悬浮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血小板等血液制剂使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不同时点凝血状态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血量 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血栓弹力图监测产科大出血临床输血能有效减缓患者术后的出血量,减少血液制剂的使用量,促进患者痊愈。  相似文献   

6.
摘 要目的:探究血栓弹力图在监测产科大出血临床输血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 2019 年 6 月至 2020 年 12 月在惠州 市第三人民医院实施输血治疗的 82 例产科大出血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1 例。对照组采 用常规凝血检测指导输血,观察组采用血栓弹力图检测指导输血。评估两组患者血液制剂使用量、不同时点凝血状态及临 床结局。 结果:观察组患者悬浮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血小板等血液制剂使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不同时点凝血状态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血量 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血栓弹力图监测产科大出血临床输血能有效减缓患者术后的出血量,减少血液制剂的使用量,促进患者痊愈。  相似文献   

7.
陈静 《内蒙古中医药》2013,(30):106-107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B超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行颅脑损伤术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56例,按照数字表法有56例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行常规颅脑损伤术。观察组行B超诊断联合颅脑损伤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急性脑膨出到再次手术时间以及入院、出院、出院后90d的GOS评分;结果:观察组急性脑膨出到再次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GO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出院时GOS评分以及90dGO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B超在诊断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血栓弹力图(TEG)检测对多发伤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检测作用。方法:纳入本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78例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创伤严重程度(ISS)评分情况将患者分为ISS评分16分组(A组)与ISS评分≥16分组(B组),同期纳入非多发伤、凝血功能正常患者40例建立对照组。对比3组受检者血常规、凝血功能指标、D-二聚体水平以及TEG检测情况。结果:凝血试验中,A组患者PT、INR指标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A组患者APTT、FBG、D-D指标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A组、B组患者PLT指标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B组患者FBG指标相比A组与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A组患者R时间、K时间相比对照组出现明显降低(P0.05);B组患者R时间、K时间相比对照组出现明显升高(P0.05);A组患者α角、CI值相比对照组升高(P0.05);B组患者α角、CI值相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A组、B组患者MA值相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常规凝血指标试验难以对多发伤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进行有效评估,临床上结合进行TEG检测可更准确对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进行评估并指导对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严重创伤患者予以大量输血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68例严重创伤患者,依据输血量的不同进行分组,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参照组患者予以少量输血,观察组患者予以大量输血,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输血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输血1 d后治疗总有效率、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等指标与参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大量输血应用在严重创伤患者中疗效显著,此时需要及时监测凝血功能,防止出现凝血功能障碍,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应用高压氧联合亚低温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66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分为高压氧联合亚低温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行早期高压氧联合亚低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一周颅内压(ICP)、入出院时GCS评分、血氧饱和度(SaO2)以及治疗后6个月GOS评定预后的情况,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ICP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SaO2显着提高(P〈0.01),GC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GOS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经应用高压氧联合亚低温治疗能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髋关节骨折术后应用桃红四物汤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90例随机分为2组,所有患者均行髋关节骨折手术,术后给予利伐沙班片并行物理疗法,观察组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凝血功能指标观察组优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疼痛评分、小腿和大腿围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髋关节骨折术后用桃红四物汤可使凝血功能指标改善,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高压氧对急性重度颅脑外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48例符合标准的急性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作为治疗组,同时随机抽取符合标准的4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6000U/d,共用14d,所有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早行高压氧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治疗后GCS评分及治疗后3个月时的GOS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SE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GCS评分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更为显著(P〈0.05),3个月时的GO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疗效显著高于单纯高压氧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轻中型颅脑外伤患者临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轻中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早期综合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和综合功能(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的评分变化。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观察组的认知、运动和功能综合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有效改善轻中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综合功能,促进临床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安宫牛黄丸对脑损伤早期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收集急性脑损伤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按服用和未服用安宫牛黄丸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脑损伤的专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安宫牛黄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无明显变化,凝血指标中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抗凝血酶-Ⅲ(AT-Ⅲ)、D-二聚体(D-D)、APACHEⅡ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GCS评分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T明显缩短(P<0.05),FDP和D-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脑损伤患者早期服用安宫牛黄丸后,对改善早期凝血功能指标中的D-D及FDP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大量输血对于急性创伤患者凝血功能与纤溶系统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33例急性创伤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1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大量输血治疗;17例对照组采用少量输血治疗;对比两组输血前后凝血功能与纤溶功能。结果:输血前,两组患者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及纤溶系统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输血1 d后,观察组患者在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以及血小板计数(PLT)等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及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以及蛋白C(PC)等纤溶系统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大量输血对于急性创伤患者的凝血功能与纤溶系统有着较大的影响,在临床输血中需要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颅骨成形术对患者早期、远期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根据其颅骨成形术时间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患者在减压术后4~8周行颅骨成形术,对照组患者在减压术后4~6个月行颅骨成形术,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肢体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对患者近期疗效进行评价,采用格拉斯哥预后(GOS)生活质量评分系统对患者远期疗效进行评价,比较颅骨成形术对患者近期、远期疗效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结果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颅骨成形术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远期预后,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研究加温输液输血策略对重症创伤伴低体温患者复温效果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 至 2020 年 8 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症创伤伴低体温患者 112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 组和对照组,各 56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复温措施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加温输液输血策略,比较两组 患者干预前(T1)、干预 6 h 后(T2)和干预 12 h 后(T3)的生命体征指标(体温、心率)及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 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并记录两组患者干预 12 h 内体温相关症状发生情况。结果:T1 时间点,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指标和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T2 和 T3 时间点观察组患者体温高于对照 组,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T2 时间点和 T3 时间点观察组患者 APTT、PT 低于对照组,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低体温相关症状发生率为 1.79 %,低于对照组 12.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加温输液输血策略可提高重症创伤伴低体温患者复温效果,可提高核心温度、稳定心率,并改善患 者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妇科盆腔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方法。方法通过选取于2017年1月—2018年4月期间,于该院行妇科盆腔术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不同方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性全面多样预防干预,包括机械气压治疗、中药泡脚、根据血栓评估表,高危人群采用那屈肝素钙皮下注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预防效果及术后凝血功能指标相较。结果经研究发现观察组的术后凝血各项功能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值内,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相较观察组明显较长,但并未超出正常高值,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相较对照组明显较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行妇科盆腔术后的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采用机械气压治疗、中药泡脚、根据血栓评估表评分,高危人群采用那屈肝素钙皮下注射全面性预防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且根据血栓评估表皮下注射肝素,能够减少出血风险具备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实施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选取该阶段内重庆西南铝医院收治的100例颅脑外伤手术后颅骨缺损患者,采取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晚期颅骨修补术,观察组实施早期颅骨修补术,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功能状态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GOS评分评估预后发现,观察组的预后优良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其重度残疾率、植物生存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的KPS评分为(83.29±7.86)分,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与对照组的20%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早期颅骨修补术对颅脑外伤手术后颅骨缺损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和健康状况,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比较外科手术患者行回收式自体输血与异体输血的效果。方法:选取三门峡市中心医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收治的 60 例需输血治疗的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 例,异体输血技术)、观察组(30 例, 回收式自体输血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输血指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免疫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 酶时间(TT)高于术前,纤维蛋白原(FIB)低于术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 CD3+ CD4+T 细胞、CD3+ CD8+T 细胞更低,TLR2+ 细胞、TLR4+ 细胞更高,白细胞介素 –6(IL–6)、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α)、可溶性 CD40 配体(sCD40L)及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1(CINC–1)水平更低;自体输血量更高、异体 血输注量更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与异体输血比较,回收式自体输血可减轻对患者凝血功 能的影响以及炎症程度、减少异体血输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