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盂肉瘤样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例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肾盂肉瘤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术后病理检查均为肾盂肉瘤样癌,手术切缘阴性。1例(45岁,T3N0M0)术后未行放疗和化疗,随访12个月,患者死于全身多处脏器肿瘤转移;1例(80岁,T3N0M0)术后未行辅助治疗,随访10个月,患者死于恶病质。2例患者平均生存时间11个月(10~12个月)。结论:肾盂肉瘤样癌临床罕见,恶性程度高,浸润性强,预后不佳。术前不易确诊,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2.
70岁男性患者, 因左侧胸壁肿物伴疼痛1月余入院。17年前因中心型肺癌行左全肺切除术。胸部增强CT检查示:左侧胸腔近胸壁处多发囊性肿物, 最大约10 cm×8 cm×7 cm, 部分突入肋间, 伴临近肋骨骨质破坏征象, 全身其他脏器、软组织、皮肤均未见异常。术中细针穿刺抽出陈旧性积血, 术后局部放疗2周期, 疼痛缓解。1个月后再次出现胸壁疼痛, 手术切除部分肋骨, 术后病理提示动脉瘤样骨囊肿, 二次手术行胸壁病损扩大切除, 术后病理提示血管肉瘤。术后3个月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肋骨动脉瘤样骨囊肿临床非常少见, 合并血管肉瘤病例国内暂无报道。该病术前诊断困难, 主要依靠术后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血管肉瘤术后伤口愈合、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去分化软骨肉瘤的诊断、治疗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去分化软骨肉瘤的诊断、治疗及其预后。术前行X线、CT、MRI检查及穿刺病理活检明确诊断。肱骨近端1例接受保肢治疗,股骨2例行髋关节解脱术,骨盆1例行半骨盆切除术。患者术前未进行新辅助化疗,术后均接受辅助化疗。结果术后病理检查均为去分化软骨肉瘤。4例患者分别于术后13、24、28、35个月死亡。结论去分化软骨肉瘤是高度恶性肿瘤,早期明确诊断、迅速进行根治性或广泛性切除肿瘤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肾上腺上皮样肉瘤(ES)临床罕见, 本文报道1例。患者体检发现右侧肾上腺区占位, 遂行右肾上腺切除术, 术后病理诊断为右肾上腺肿物, 符合近端型ES。术后2个月, 患者行PET-CT检查提示术区复发, 全身多发转移, 遂行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术后16个月, 病情稳定。  相似文献   

5.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 但极少转移到输尿管。本文报道1例68岁前列腺癌输尿管转移患者, 主因左侧腰腹部疼痛1个月入院。入院后泌尿系增强CT检查:左侧输尿管中段肿物;盆腔、腹膜后和左侧腹股沟多发肿大淋巴结。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69.4 ng/ml。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提示为腺泡腺癌。输尿管镜检查:距左侧输尿管口15 cm处可见一光滑质硬肿物, 完全梗阻左输尿管, 活检病理为异形细胞团浸润, 肿瘤不除外。拟行腹腔镜输尿管肿瘤切除术+输尿管端端吻合术, 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明确肿瘤性质。由于肿瘤周围粘连严重, 最终行肾、输尿管、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输尿管转移。患者术后应用阿比特龙和戈舍瑞林治疗前列腺癌。术后6个月复查CT示盆腔和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消失。  相似文献   

6.
前列腺黏液腺癌是前列腺癌中罕见的病理分型, 本文报道1例。患者因间断血尿就诊, 术前诊断为前列腺腺癌, 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术后病理检查示前列腺黏液腺癌, 术后随访6个月, 影像学检查无复发、转移征象, tPSA正常。  相似文献   

7.
肾盂肉瘤样癌临床罕见, 本文报道1例。患者因左侧腰腹部疼痛于外院发现肾结石及左肾盂占位, 行左侧经皮肾镜取石术+左肾盂肿物活检, 活检病理诊断为左肾盂肉瘤样癌。于我院行腹腔镜左肾输尿管切除术, 病理诊断为左肾盂肉瘤样癌。术后7个月左侧腹膜后复发, 双肺转移, 术后10个月死于恶病质。  相似文献   

8.
前列腺肉瘤(附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报告3例前列腺肉瘤的病例,结合文献回顾分析其临床特点,探讨前列腺肉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复习病案,分别为青年、中年和老年男性,病理分别为前列腺横纹肌肉瘤、平滑肌肉瘤和纤维肉瘤。PSA介于0.4ng/ml到1.5ng/ml之间。术前CT均诊断为前列腺恶性肿瘤,确诊则采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的前列腺穿刺活检。本文3例前列腺肉瘤中,1例采用规律VAC化疗;1例术前给予VAC新辅助化疗后行前列腺根治切除术;术后继续辅助VAC化疗。结果1例前列腺恶性纤维组织肉瘤的患者放弃治疗,半年后死亡。1例前列腺横纹肌肉瘤后前列腺体积明显缩小,于确诊10个月后发现肝转移、肺转移而死亡。1例前列腺平滑肌肉瘤行“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术前、术后均给予VAC方案化疗,术后5个月发现肿瘤复发,术后1年死亡。结论前列腺肉瘤患者生存率的提高有赖于早期诊断和根治性切除,而新型放疗和化疗的应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前列腺平滑肌肉瘤罕见。本文报道1例前列腺平滑肌肉瘤合并腺泡腺癌。患者PSA异常升高, MRI检查提示前列腺恶性肿瘤, 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平滑肌肉瘤。遂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术后病理确诊为前列腺平滑肌肉瘤+腺泡腺癌。术后随访20个月未见复发和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列腺肉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3月~2010年1月收治的8例前列腺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就其诊治及预后进行研讨。结果:8例患者中,横纹肌肉瘤2例、平滑肌肉瘤2例及粒细胞肉瘤、恶性间叶瘤、叶状囊肉瘤各1例,1例穿刺为问叶源性恶性肿瘤,未进一步分类。4例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3例术后未行辅助治疗,分别于术后16、10、8个月死于远处转移,另1例失访;1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术后辅以规律化疗,无瘤存活至今16个月;3例未行手术治疗,依靠穿刺确诊,1例行辅助化疗后存活4个月,死于远处转移,其余2例未行辅助治疗,分别于确诊后4、5个月死于全身转移。结论:前列腺肉瘤首发症状大多为进行性排尿困难,PSA及DRE检查不能确诊前列腺肉瘤,术前需依靠磁共振成像、经直肠超声及前列腺穿刺活检共同确诊,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其分类。该病预后差,治疗以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为主,术后联合放、化疗等辅助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多重原发性癌少见, 而发生于泌尿系统的同时性多重原发性癌罕见, 本文报道1例同时性泌尿系多重癌。患者因左髋关节疼痛入院, 盆腔MRI检查发现前列腺左侧外周带及右肾占位, 行前列腺及右肾肿物穿刺, 病理分别提示前列腺腺癌和右肾透明细胞癌。因MRI检查提示膀胱占位, 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 术后病理提示膀胱低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予联合化疗7个月;术后16个月患者因肿瘤全身多发转移而死亡。  相似文献   

12.
滑膜肉瘤是一种起源未明的软组织恶性肿瘤,常见于四肢关节周围,原发于肾脏者罕见。本文报道1例原发性肾滑膜肉瘤,患者因间断肉眼血尿就诊,术前诊断为右肾恶性肿瘤,行腹腔镜根治性右肾切除术,术后经病理检查确诊。患者拒绝进一步治疗,术后随访13个月未见复发和转移。  相似文献   

13.
精索肉瘤临床少见, 确诊需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本文报道1例, 因左腹股沟区及阴囊进行性肿胀5个月入院。B超及CT检查示, 左侧精索区可见约4.0 cm ×5.5 cm×4.5 cm实性肿物, 与左侧睾丸界限清楚。行超声引导穿刺活检, 病理提示间叶组织来源肿瘤, 恶性可能性大。从左腹股沟入路行根治性左侧睾丸切除术+左侧精索高位结扎术。术后病理诊断为未分化精索肉瘤。术后随访26个月未发现肿瘤复发和转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膀胱肉瘤样癌及膀胱癌肉瘤组织学特性。提高对膀胱肉瘤样癌和膀胱癌肉瘤的病理学和临床特征的认识。方法报告1例膀胱肉瘤样癌和1例膀胱癌肉瘤的病例资料。2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60岁、66岁。1例以肉眼血尿就诊,膀胱镜、CT和B超检查均诊断为膀胱肿瘤,肿瘤呈侵润性生长,术前活检提示为移行上皮细胞癌。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行全身化疗和膀胱灌注化疗;病理检查为癌肉瘤。另1例以膀胱血块填塞就诊,急诊手术行血块清除、止血及肿瘤姑息性切除,术后均行全身化疗和膀胱灌注化疗,术后病理检查为肉瘤样癌。结果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者,术后病理可见上皮和肉瘤样间质2种恶性成分,且可见到横纹肌肉瘤成分,诊断为膀胱癌肉瘤,3个月后复查局部肿瘤复发。行膀胱全切-回肠新膀胱术,目前仍在随访中。另1例术后病理可见上皮和肉瘤样间质2种恶性成分,癌与肉瘤样区有移行,诊断为膀胱肉瘤样癌,1个月后死于全身衰竭、多处转移。结论膀胱肉瘤样癌和癌肉瘤具有浸润性生长的生物学特性,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化疗、放疗都不太敏感,手术仍是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第一前肋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及重建的外科治疗方法、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7年6月收治7例第一前肋恶性肿瘤患者的相关资料,男5例,女2例;左侧5例,右侧2例,年龄22~66岁,平均(35.24±10.62)岁。其肿瘤病理分别为软骨肉瘤3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骨肉瘤1例、纤维肉瘤1例。完善术前检查后均行CT引导下穿刺明确病理诊断。骨肉瘤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后手术,其余患者病理明确后手术治疗。手术入路采用锁骨上入路,锁骨离断,显露第一肋骨并保护锁骨下动、静脉及臂丛神经,按术前预定截骨范围(肿瘤边缘外3 cm)咬骨钳离断肋骨后端,锁骨钢板固定,胸腔常规放置闭式引流。术后观察指标包括有无血气胸、臂丛神经损伤、肿瘤复发、锁骨愈合。[结果] 7例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无术中危象及术中死亡者。术后随访9个月~4年。7例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血气胸,均经胸腔闭式引流后恢复;2例患者术后有臂丛神经损伤症状,上臂麻木和无力,经保守治疗后恢复;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无感染性血气胸等并发症。1例软骨肉瘤患者术后10个月软骨肉瘤局部复发再次行局部扩大切除,1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术后11个月多发转移后放弃治疗;其余患者随访期间未见肿瘤复发。患者锁骨骨折均愈合。[结论]锁骨离断后行第一前肋恶性肿瘤切除手术可以有效切除肿瘤组织,术中需注意保护臂丛神经,术后需注意治疗胸腔积液。  相似文献   

16.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6岁.因腹膜后脂肪肉瘤复发、大便带血1个月于2008年8月5日收治人院.2006年该患者因左上腹包块行腹膜后包块切除+腹腔内包块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为腹膜后黏液型和硬化性脂肪肉瘤;腹腔内肉瘤,伴平滑肌细胞分化.术后3个月行CT检查提示脂肪肉瘤复发,患者拒绝治疗.患者定期复查发现包块逐渐增大,近1个月来出现大便带鲜血,为求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入住我科.体格检查:腹部未触及包块,直肠指诊无异常发现.钡剂灌肠检查:结肠近脾区管壁僵硬,腔内多发不规则团块状充盈缺损,表面黏膜破坏,管腔明显狭窄.  相似文献   

17.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6岁.因腹膜后脂肪肉瘤复发、大便带血1个月于2008年8月5日收治人院.2006年该患者因左上腹包块行腹膜后包块切除+腹腔内包块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为腹膜后黏液型和硬化性脂肪肉瘤;腹腔内肉瘤,伴平滑肌细胞分化.术后3个月行CT检查提示脂肪肉瘤复发,患者拒绝治疗.患者定期复查发现包块逐渐增大,近1个月来出现大便带鲜血,为求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入住我科.体格检查:腹部未触及包块,直肠指诊无异常发现.钡剂灌肠检查:结肠近脾区管壁僵硬,腔内多发不规则团块状充盈缺损,表面黏膜破坏,管腔明显狭窄.  相似文献   

18.
回顾性分析2例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1例患者为59岁中年女性, 1例患者为47岁中年男性;术前均考虑肝细胞癌, 接受肝脏肿瘤切除手术。2例患者术后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为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患者于术后60个月及95个月肿瘤复发, 行伽马刀放射治疗;1例患者于术后113个月肿瘤复发, 行腹式左半肝切除+右肝射频消融术+肝门部淋巴结清扫术;2例患者随访至今仍存活。本研究显示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一般无临床表现或出现腹痛等非特异性症状, 诊断依靠病理学检查, 手术治疗为首选治疗方法, 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高。  相似文献   

19.
肾癌伴多向分化及多种成分临床罕见, 恶性程度高、早期可发生转移, 预后差。我们收治的1例多向分化肾细胞癌患者, CT检查示右肾下极6.5 cm×6.0 cm软组织肿物影, 增强扫描后肿物明显不均匀强化, 内部伴有液化坏死。胸CT检查示纵膈多发淋巴结肿大, 同时伴右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全麻下行后腹腔镜右肾切除术+右锁骨上淋巴结活检术。术后病理示多向分化肾细胞癌, 局部肉瘤样变, 其中可见透明细胞癌、集合管样癌、髓样癌, 伴右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术后1个月开始行舒尼替尼靶向治疗, 术后6个月出现肝及肺转移, 术后12个月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20.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发病率较低, 膀胱来源更加罕见。本文报道1例58岁患者, 因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1周就诊。全腹CT检查示膀胱前壁软组织占位, 考虑膀胱癌。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因此病恶性程度高, 术后7 d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回肠膀胱。术后随访3年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