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新生心理韧性及自我效能现状,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应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200名护理本科新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本科新生心理韧性总分为(94.15±8.75)分,其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目标专注、人际协助、家庭支持、积极认知和情绪控制。护理本科新生在目标关注、人际协助得分显著高于常模(均P<0.05),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得分显著低于常模(均P<0.05);回归分析显示,自我效能感、家庭所在地、独生子女是护理本科新生心理韧性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护理本科新生心理韧性总体水平与国内成人常模相近,且受自我效能、家庭所在地、独生子女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2.
辛欣  杜思怡  刘堃  高涵  张林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9):1050-1053
目的 调查锦州市部分社区儿童心理韧性与突发事件应急能力现状,探讨社区儿童心理韧性与突发事件应急能力之间的关系,为儿童安全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3年5-7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锦州市部分社区四、五、六年级在校学生450例作为调查对象。参考相关文献,自行设计一般资料调查问卷;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包括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5个维度)评价儿童心理韧性现状,突发事件应急能力问卷评估儿童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共发放问卷450份,剔除无效问卷47份,获有效问卷403份,有效率为89.6%。结果 不同性别儿童心理韧性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儿童心理韧性总分及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儿童人际协助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四年级人际协助得分分别高于五年级、六年级(t=1.981、1.962,P<0.05)。不同性别、年级儿童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40、F=0.595,P=0.542、0.552)。目标专注、积极认知得分与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得分呈正相关(r=0.142、0.287,P<0.05)。情绪控制、家庭支持、人际协助得分与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得分呈负相关(r=-0.155、-0.122、-0.108,P<0.05)。积极认知、家庭支持、情绪控制得分与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得分有回归关系(P<0.05)。结论 心理韧性对儿童突发事件应急能力有一定预测作用,良好的心理防御功能对提高儿童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减少突发事件对儿童造成的身心伤害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医学生正负性情绪的一般影响因素以及与学业倦怠、心理弹性、手机成瘾的关系。方法采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正负性情绪量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对徐州某医科大学361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医学生正性情绪在性别和生源地方面具有显著性(均P<0.05)。(2)正性情绪与学业倦怠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P<0.01)、手机成瘾指数量表总分(P<0.05)及失控性维度得分(P<0.01)均呈显著负相关,与心理弹性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负性情绪与学业倦怠量表总分及情绪低落维度得分、手机成瘾指数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与心理弹性量表总分及坚韧性维度(均P<0.01)、力量维度(P<0.05)得分均呈显著负相关。(3)正性情绪对于学业倦怠、心理弹性和手机成瘾指数量表总分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216、0.255、-0.072。负性情绪对于学业倦怠、心理弹性和手机成瘾指数量表总分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312、-0.330、0.445(均P<0.05)。结论 (1)性别和生源地能够影响医学生的正负性情绪,男生比女生正性情绪更强烈,生源地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正性情绪更强烈。(2)正性情绪与心理弹性、学业倦怠、手机成瘾分别呈显著正、负、负相关。相反,负性情绪与学业倦怠、手机成瘾、心理弹性呈显著正、正、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社区经历创伤事件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韧性的关系,为社区青少年教育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3年6-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辽宁省沈阳市、大连市、锦州市、丹东市、营口市、辽阳市6市共6 152例中小学生,对其中1 793例经历创伤事件的社区青少年应用家庭教养方式量表调查其家庭教养方式,应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调查其心理韧性水平,比较不同特征社区经历创伤事件青少年的家庭教养方式及心理韧性得分。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韧性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是否曾是学生干部青少年权威型家庭教养方式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是否曾是学生干部青少年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青少年放任型家庭教养方式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性别、居住地及是否曾是学生干部青少年心理韧性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权威型家庭教养方式的得分与心理韧性各维度的得分及总分均呈正相关(r为0.158~0.475,P<0.05);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的得分分别与目标专注、人际协助、情绪控制、积极认知维度的得分及心理韧性总分呈负相关(r为-0.411~-0.141,P<0.05);放任型家庭教养方式的得分分别与目标专注、家庭支持、情绪控制维度的得分及心理韧性总分呈正相关(r为0.068~0.181,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权威型家庭教养方式、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是否曾是学生干部、年龄、性别是心理韧性得分的影响因素。结论 社区经历创伤事件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韧性存在相关关系,家长应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提高学生心理韧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初中生与高中生的人格特质差异及其与欺凌、被欺凌的关系,为校园欺凌的防控提供思路或线索。方法 以江西某县完全中学为研究现场,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问卷、中文版Olweus欺负问卷及人格特质问卷对2040名学生[其中男生1069人(52.4%),女生971人(47.6%);初中生932人(45.7%),高中生1108人(54.3%);平均年龄为(15.56±1.81)岁]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在年级方面,初中生外向性得分高于高中生(P<0.05),初中生开放性、情绪不稳定性、亲和性方面得分均低于高中生(P<0.05)。在性别方面,男生尽责性得分高于女生(P<0.05);男生情绪不稳定性得分低于女生(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开放性、情绪不稳定性得分更高均与被欺凌得分正相关(均P<0.05);高外向性、低尽责性与低亲和力与欺凌得分正相关(均P<0.05)。结论 初中生与高中生的人格特质存在差异;开放性与情绪不稳定性与被欺凌正相关,外向性与欺凌正相关,尽责性和亲和性与欺凌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王冰蔚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1,28(3):320-322,325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009级3 850名大学新生进行心理普查。结果因子分≥3的人数占5.25%,因子分≥2的人数占35.45%。2009级大学新生在焦虑、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敌对和偏执等因子得分低于成人常模,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强迫、恐惧及精神病性得分高于成人常模,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学新生各因子分均低于大学生常模,心理健康水平好于全国大学生,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生各因子总分值高于男生,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男生偏执分值高于女生,抑郁、焦虑及恐惧低于女生分值,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口生总分高于统招生,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10个因子中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惧和其他因子得分与对口生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科心理健康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体育、文科、艺术、理工、经济管理、农科。结论河南科技学院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好于全国大学生整体水平,男女生心理问题倾向性不同,对口生较统招生心理问题突出,不同学科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同。  相似文献   

7.
汪瑞  陶冶  郭刚  张权礼 《重庆医学》2021,50(22):3874-3877
目的 分析西藏阿里地区藏族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选取西藏阿里地区2017~2019级藏族中职生417人为研究对象,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量其心理症状,并与内地藏族中职生及内地汉族中职生进行比较,分析其各因子得分及总分的相关性.结果 阿里地区藏族中职生除精神病性外,其余因子得分均高于内地藏族中职生(P<0.05),除人际敏感、其他外,其余因子得分均高于内地汉族中职生(P<0.05).阿里地区藏族中职生男生除精神病性外,其余因子得分均高于内地藏族中职生男生,女生除人际敏感、抑郁、敌对、精神病性外,其余因子得分均高于内地藏族中职生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岁组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其他等7个因子得分高于内地藏族中职生,≥18岁组除精神病性外,其余因子得分均高于内地藏族中职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里地区藏族中职生SCL-90各因子得分及总分绝大多数有相关性(P<0.05).结论 需要加强对西藏阿里地区藏族中职生心理支持,组织团体心理辅导,对重点人群及时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8.
高三学生心理弹性及元情绪与目标定向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高三学生心理弹性及元情绪与目标定向的关系。方法采用心理韧性量表、特质性元情绪量表、4目标定向量表对5所学校1 000名高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三学生的目标定向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高三学生心理弹性、元情绪与趋近型目标呈显著正相关(P<0.01),心理弹性与回避型目标呈显著负相关(P<0.01),元情绪与成绩回避目标呈显著负相关(P<0.01);心理弹性、情绪修复、情绪注意可以解释成绩趋近目标总变异的9.2%;目标专注、积极认知、家庭支持、元情绪可以解释掌握趋势总变异的41.2%;情绪控制、情绪辨别、家庭支持可以解释成绩回避目标的16.3%;情绪控制、目标专注、情绪修复可以解释掌握回避目标总变异的7.5%。结论心理弹性及元情绪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预测4种不同的目标定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临床实习护生的心理韧性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抽取来我院的300名临床实习护生(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300名临床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300名临床实习护生的心理韧性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实习护生和常模比较可得,组间情绪控制、目标专注、积极认知及人际协助得分存在差异,P0.05,但组间家庭支持得分及心理韧性总分无显著区别,P0.05;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心理韧性的主要因素为家庭住址、是否独生、是否为学生干部、学历、自我效能、焦虑、抑郁。结论:临床实习护生心理韧性总体情况和常模较接近,且受自我效能、焦虑、抑郁等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初中生情绪管理能力与人际归因倾向的状况,讨论二者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在皖北地区抽取926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初中生情绪管理得分表现为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和较好的高于较差的(P < 0.01和P < 0.05),经常和监护人聊天的得分高于从不和偶尔的(P < 0.01),学习和生活令父母满意的高于不满意的(P < 0.01),与老师、同学关系较好高于较差和一般(P < 0.01);初中生人际归因倾向状况表现为男生能力得分高于女生(P < 0.05)。八和九年级能力得分均高于七年级(P < 0.05),九年级努力和情境得分均高于七、八年级(P < 0.05和P < 0.01)。独生子女情境和运气得分均高于非独生子女(P < 0.05)。父亲学历越低外控性因子运气得分越高(P < 0.05)。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能力和努力得分均高于一般的(P < 0.05),运气得分高于一般和较好(P < 0.01和P < 0.05)。从不、偶尔和监护人聊天的学生运气得分高于经常聊天的(P < 0.01);情绪管理能力得分与内控性因子努力成正相关(P < 0.01),与外控性因子情境成负相关(P < 0.01)。结论在家庭条件、父母学历等因素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家长选择正确的教养方式、加强和孩子的沟通交流、改善孩子的归因方式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医学生人际信任、正负性情绪的现状和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安徽省某医学院校388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人际信任量表》(IT)和《正负性情绪量表》(PANAS)以团体施测的方式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中男生和女生在人际信任和正性情绪得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负性情绪得分上男生高于女生(P<0.05);医学生中在人际信任和正性情绪总分方面,谈恋爱者高于未谈恋爱者(P<0.05和P<0.01);是否恋爱在负性情绪得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人际信任和正性情绪得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负性情绪得分上,学习成绩优秀者低于一般、较差和很差者(P<0.05~P<0.01),学习成绩一般、较差和很差3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学生的人际信任总分与正性情绪总分呈正相关关系(P<0.01),与负性情绪总分呈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增强人际信任可以促进医学生正性情绪的表达和减少负性情绪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拓展训练对民航专业大学生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效应,为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有理论支撑的应对模式和干预机制。方法选取139名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大学生作为被试对象,其中试验组72人,对照组67人,试验组采用拓展训练进行干预,对照组在相应时间段按照学校的管理进行安排,于拓展训练干预前后运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幸福感指数量表对两组进行测量,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心理韧性量表评分和总体幸福感指数。结果拓展训练干预前,两组心理韧性量表各因子评分、心理韧性量表总分及总体幸福感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拓展训练干预后,试验组心理韧性量表中人际协助、积极认知、情绪控制3个因子评分及总体幸福感指数均上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目标专注和家庭支持两个因子及心理韧性量表总分在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相应时间,对照组心理韧性量表各因子评分、心理韧性量表总分及总体幸福感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在心理韧性量表中人际协助、积极认知、情绪控制3个因子及总体幸福感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目标专注、家庭支持两个因子及心理韧性量表总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拓展训练能有效促进民航专业大学生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塑造和培养。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某高校医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安徽省某医学院各年级726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调查医学生健康素养情况.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女生健康素养总分及知识素养、行为素养得分均高于男生(P<0.01),家庭月收入≥3 000元者态度素养得分高于<3 000元者(P<0.05),不同健康状况的医学生知识素养得分、态度素养得分、行为素养、健康素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健康素养得分和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健康素养3个维度得分均低于女生(P<0.01).不同年级医学生的疾病预防与控制得分、基本保健得分、安全与急救得分随年级的增加而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健康状况好的医学生和健康状况一般的医学生3个健康素养维度得分均高于健康状况不好的医学生(P<0.05~P<0.01).而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农村和城镇、听过讲座与未听过讲座、父母亲不同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及月生活费不同水平医学生的3个健康素养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健康素养主要影响因素为性别、年级、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等.结论:高校医学生的健康素养处于中等水平,其3个维度的健康素养水平不均衡.可以从医学生的专业、年级、性别、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是否参加健康讲座等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入手,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情绪在心理弹性与生命质量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血液内科362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弹性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弹性总分为(66.79±10.97)分,坚韧维度得分为(36.09±6.53)分、力量维度得分为(19.90±6.07)分、乐观维度得分为(10.80±2.85)分;焦虑总分为(53.08±10.47)分;生命质量总分为(61.19±8.19)分。生命质量总分与心理弹性总分呈正相关(r=0.174,P<0.05),与坚韧、力量、乐观呈正相关(r=0.144、0.104、0.116,P<0.05);生命质量总分与焦虑得分呈负相关(r=-0.197,P<0.05);焦虑得分与心理弹性总分呈负相关(r=-0.496,P<0.05),与坚韧、力量、乐观呈负相关(r=-0.477、-0.266、-0.251,P<0.05)。焦虑情绪是心理弹性与生命质量的中介变量,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1.12%。结论 焦虑情绪在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弹性与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的睡眠质量与认知情绪调节的现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68例进入周期的IVF-ET患者,采用中文版认知情绪调节量表(CERQ-C)和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调查其认知情绪调节及睡眠质量情况,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68例患者的低睡眠质量检出率为41.7%,明显高于正常人(21.7%~33.9%);年龄、不孕年限、居住地、职业及是否重复周期与低睡眠质量相关(P<0.05);认知情绪调节中自我责难、接受、沉思、灾难化四个因子得分高于常模(P<0.01),而重新关注计划、积极重新评价、理性分析、责难他人四个因子得分低于常模(P<0.01);PSQI总分显著高于常模(P<0.01),除催眠药物这一因子外,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常模(P<0.01);消极认知情绪调节方式得分与PSQI总分呈正相关(r=0.459,P<0.01),而积极认知情绪调节方式得分与PSQI总分呈负相关(r=-0.378,P<0.01);不孕年限、居住地、消极与积极认知情绪调节方式对睡眠质量具有预测作用。结论行IVF-ET患者的睡眠质量亟待提高,临床应及早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引导患者多使用积极的认知情绪调节方式去应对问题,切实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6.
初三年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追踪调查初中一年级学生升入初中三年级后的心理状况变化。方法 随机抽取新乡市重点与非重点中学各一所 ,以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对该群体初中一年级时及升入初中三年级时分别进行评分 ,对两年级男女各因子及受试初三群体与初三年级常模进行比较。结果 初三年级与初三年级常模比较 ,除精神病性因子外其它各因子与总分均低于常模 (P<0 .0 1) ;初三年级的学生在躯体化、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及总分方面高于初一年级 (P<0 .0 5) ;女生在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及总分方面高于男生 (P<0 .0 5)。结论 该群体在初一年级及初三年级的健康水平令人满意 ,但初三年级较初一年级及女生较男生的心理问题多 ,需进一步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高年级小学生攻击行为与人际关系归因倾向状况,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某市四、五、六年级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内容分为小学生一般情况、攻击行为量表和人际关系归因倾向量表三个部分。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学生人际关系归因倾向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结果 攻击行为方面,男生攻击行为得分高于女生,且总分及身体攻击、愤怒和敌意因子分四、五年级的高于六年级的(P<0.05),而女生的总分及身体攻击、语言攻击、间接攻击和愤怒因子分为五、六年级的高于四年级的(P<0.05);人际关系归因倾向方面,男生得分高于女生(P<0.05),男生的运气因子得分四、五年级的高于六年级的(P<0.05),女生人际关系归因倾向量表得分在年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关系分析显示,控制性别、年级后,外控性因子情景和运气均与攻击行为总分及身体攻击、间接攻击、愤怒、敌意因子分呈正相关(P<0.05),内控性因子努力、外控性因子情景与语言攻击呈正相关(P<0.05)。结论 高年级小学生的攻击行为主要与人际关系归因倾向的外控性因子相关,外控性因子得分高的学生攻击性倾向也高,提示学生教育工作者可从改变归因方式入手进行干预,以减少学生攻击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高中生心理韧性状况及其特点,为提高高中生心理韧性提供支持和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济宁市第一中学395名学生,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学业水平评价表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进行调查访问。结果 (1)高中生心理韧性整体水平良好,处于中等以上水平。(2)男生在情绪控制和积极认知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在人际协助得分低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年级、学业水平、教养方式方面高中生的心理韧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中生心理韧性总体情况良好,性别、年级、父母教养方式、学业水平与心理韧性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高创伤经历的男性犯罪青少年心理韧性的特点以及与人格、家庭环境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编创伤经历调查表筛选出高创伤经历的男性犯罪青少年147人,用心理韧性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家庭环境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高创伤经历的男性犯罪青少年心理韧性总分为(75.98± 14.03)分,除了目标专注[(3.47±4.23)分]以外,情绪控制[(1.94±2.85)分]、积极认知[(2.31±3.47)分]、家庭支持[(1.89±3.84)分]、人际协助[(2.92±3.38)分]得分均在3分以下,其目标专注、积极认知和家庭支持维度在文化程度、家庭住地、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单亲家庭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创伤经历的男性犯罪青少年心理韧性各维度与人格(r=-0.357 ~0.175)、家庭环境(-0.185~ 0.272)各维度存在相关关系(P<0.05),神经质、家庭矛盾性、精神质对心理韧性有负向预测作用(β=-2.354,-0.135,-0.194,P<0.05),家庭亲密度对心理韧性有正向预测作用(β=1.389,P<0.001).结论 高创伤经历的男性犯罪青少年心理韧性较差,人格、家庭环境对其心理韧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黔北农村留守初中生问题行为的特征,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黔北农村6所初中留守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外显问题行为调查问卷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内隐问题行为方面,农村留守初中女生在敌对、人际、抑郁因子、焦虑以及总均分5个方面高于男生,各因子得分随年级升高;在外显问题行为方面,男生在吸烟、喝酒以及赌博方面的检出率高于女生。农村留守初中生自杀意念和出走意念的发生率为分别为13.1%、22.2%,女生自杀意念比例高于男生,性相关行为检出率男生高于女生。结论黔北农村留守初中生的问题行为呈现不同的性别、年级差异,应针对不同目标行为开展差异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