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介入治疗时用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及尼可地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STEMI并行急诊PCI治疗患者9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血栓抽吸组30例,血栓抽吸联合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组(简称血栓抽吸+普佑克组)29例,以及血栓抽吸联合重组人尿激酶原和尼可地尔组(简称血栓抽吸+普佑克+尼可地尔组)31例。比较三组术前及术后即刻TIMI血流分级,三组心肌标志物CK-MB和cTNI峰值水平,三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每组1个月后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三组血流分级均明显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但术后各组之间血流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栓抽吸+普佑克+尼可地尔组CK-MB峰值水平明显较其他两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个月,血栓抽吸+普佑克+尼可地尔组LVEF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随访期间,三组MACE无明显差异。结论 在血栓抽吸的基础上联合尿激酶与尼可地尔,可显著减少STEMI患者PCI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腔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对急性 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高血栓负荷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 2016年 8月至 2018年 12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诊断 STEMI并接受急诊 PCI的冠状动脉高血栓负荷病人 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 65例应用抽吸导管抽吸血栓,冠状动脉腔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观察组 61例应用抽吸导管抽吸血栓,冠状动脉腔内注射替罗非班及重组人尿激酶原。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在靶血管 TIMI3级血流[59(96.7%)例比 51(78.5%)例]、术后 2 h ST段回落百分比[28(45.9%)例比 17(26.2%)例]优于对照组(P<0.05),靶血管无复流 /慢血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3.3%)例比 10(15.4%)例, P<0.01]。 3个月时观察组 LVEF[(52±8)%比(44±9)%]、 LVEDd[(46±4)mm比(59±6)mm]优于对照组(均 P<0.05)。两组 3个月内 MACE发生率及出血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尿激酶原对急性 ST段抬高心肌梗死高血栓负荷病人明显改善预后,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疗效可靠且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冠状动脉内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STEMI)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再灌注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我院急诊收治的84例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在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经血栓抽吸后冠状动脉内应用血小板GPIIb/IIIa受体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血栓负荷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急诊PCI的ASTEMI患者共189例,其中3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显示血栓负荷较重者行血栓抽吸联合国产替罗非班及球囊扩张、支架置入等PCI治疗,观察术中梗死相关血管(IRA)、血栓抽吸物以及患者胸痛缓解率,伴发心律失常情况,术后IRA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ST段回落百分比(STSR),心功能评价、出血并发症及术后30 d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等.结果 39例行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治疗的急诊PCI患者中,IRA发生于左前降支20例,右冠状动脉18例,左回旋支1例;肉眼观察血栓抽出物为红色血栓30例,白色血栓4例,3例少许脂质颗粒,2例未见血栓和脂质颗粒.术中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38例.术后胸痛缓解34例.心电图示术后2 h STSR>50% 者35例.术中出现慢血流、无复流共5例.术后心脏彩超示30例左室射血分数(LVEF)>50%,6例LVEF<50%;术后消化道轻度出血2例,消化道大出血1例.术后19 h颅内出血1例.术后30 d内死亡3例.结论 ASTEMI患者急诊PCI,血栓负荷较重的患者总体风险大,病死率高,应用血栓抽吸针对血栓负荷重者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前向血流恢复快,无复流、慢血流发生率低,总体疗效和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评价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靶向给予重组人尿激酶原预处理对高血栓负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 冠脉介入治疗中冠脉血流及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存在冠脉高血栓负荷并且 行直接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60例采用血栓抽吸 联合重组人尿激酶原预处理,对照组60例采用单纯血栓抽吸。比较2组术中冠脉血流、心肌灌注、术后30 d主要不 良心血管事件及出血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术后TIMI血流3级比例、术后心肌染色分级(MBG)3级比例、术后2 h ST段回落率高于对照组,术后校正TIMI计帧数(cTFC)和无复流(NR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2 组术后30 d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靶向应用重 组人尿激酶原预处理可以改善高血栓负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脉血流及心肌灌注,且不增加脑卒中、短 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血栓抽吸导管靶向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和替罗非班对STEMI患者心肌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4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编号后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A组(n=37)和B组(n=37)。两组均给予血栓抽吸治疗,A组经导管缓慢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B组经导管缓慢注射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治疗前后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灌注(TMPG)分级、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后30d内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A组TIMI分级和TMPG分级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血清cTnⅠ和CK-MB水平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后30d内的MACE发生率为10.8%(4/37),低于B组的29.7%(1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血栓抽吸导管靶向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可有效改善STEMI患者心肌血流灌注,降低术后MACE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高血栓负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血栓抽吸后即刻支架植入与延迟支架植入的效果.方法 从急性STEMI患者中选取28例血栓积分评分≥2分、使用血栓抽吸导管行血栓抽吸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2~3级的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即刻支架组(对照组)14例与延迟支架组(观察组)14例,比较两组术后TIMI血流分级和心肌呈色分级(MBG)、住院1周内及术后3个月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支架植入后观察组TIMI血流分级及MB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LVDd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经血栓抽吸处理后,延迟支架植入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心肌再灌注、抑制左室重构、改善左室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血栓抽吸导管前后使用替罗非班对心肌再灌注水平、术后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153例接受急诊PCI术的急性STEMI患者,造影证实病变处有明显血栓负荷后,将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A组80例患者为血管造影后使用替罗非班,再进行血栓抽吸,最后行PCI治疗,B组73例为血管造影后行血栓抽吸,再使用替罗非班,最后行PCI治疗。比较2组心肌再灌注水平、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A组和B组患者在心肌呈色分级、出院时射血分数(EF)值方面有显著性差异,A组患者显示有较好的预后。但2组间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校正的心肌梗死溶栓帧数(CT-FC)、ST段回落率、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接受急诊PCI术的急性STEMI患者中,血栓抽吸前使用替罗非班较血栓抽吸后使用对改善心肌再灌注及出院时的EF值有利。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血栓抽吸导管在急诊PCI术中应用的护理措施与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120例因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而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应用血栓抽吸导管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PCI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TIMI 3级发生率、无复发流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及出血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EMI患者接受血栓抽吸导管治疗可显著改善其心肌血流,增加围手术期安全性。在治疗期间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血栓抽吸护理、出血事件护理、术后MACE观察与护理等,可显著提高患者预后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ST性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2年6月我院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老年(年龄65岁)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有血栓负荷,随机分为应用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为治疗组(30例),同期应用替罗非班未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为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术后患者的心肌梗死血管血流变化(TIMI分级)、术后心肌灌注分级(TMPG)、术后ST段回落程度、出血性并发症和住院期间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即刻(TIMI)血流、术后心肌灌注分级(TMPG)、术后ST段回落程度、住院期间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致命性出血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安全和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PCI)时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及静脉内应用替罗非班是否能让患者更获益,为选择更好的临床操作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5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诊断急性STEMI患者,经冠脉造影示血栓负荷重的患者共278例,随机分为血栓抽吸+静脉应用替罗非班+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组(实验组,n=92),血栓抽吸+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组(对照组a,n=92),血栓抽吸+静脉应用替罗非班组(对照组b,n=94),比较术后3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分级,ST段抬高回落百分比,血浆肌钙蛋白I峰值,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大出血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TIMI血流分级、ST段抬高回落百分比、血浆肌钙蛋白I峰值、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明显优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P均<0.05),对照组a优于对照组b(P<0.05),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三组之间大出血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干预急性STEMI时血栓抽吸联合静脉及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优于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及血栓抽吸联合静脉应用替罗非班。  相似文献   

12.
应用Diver CE血栓抽吸导管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DiverCE血栓抽吸导管在血栓负荷较大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30例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提示血栓负荷较大的AMI患者,在介入治疗时采用DiverCE血栓导管对梗死相关血管内血栓进行抽吸,观察抽吸前后的血栓负荷和血流情况,并以同期采用常规急诊PCI治疗的28例AMI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DiverCE PCI组30例患者冠脉造影均提示大量血栓征象,抽吸后梗死相关血管血栓负荷明显降低,血流TIMI分级及TMP分级均较单纯PCI组明显改善(P均<0.05);术后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较低,ST段回落幅度大,近期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小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与常规PCI比较,在血栓负荷较重的AMI患者中应用DiverCE血栓抽吸导管安全可行,能有效地减少AMI患者梗死相关血管内的血栓负荷,显著改善患者术后即刻的远端心肌血流灌注,但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TA)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合并血栓负荷病变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合并血栓负荷病变的AMI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单行PCI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TA,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24 h的LVEF值、ST回落率、TIMI分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6~12个月的严重心律失常、术后出血、严重心绞痛、非致命性再梗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联合PCI治疗合并血栓负荷病变AMI,可最大限度地提高梗死区域心肌灌注,增加冠脉血流,挽救更多的濒死心肌细胞,改善患者的左室功能,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STEMI) 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63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血栓抽吸+替罗非班组(观察组)和标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术后TIMI血流、心电图ST段回落>50%、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术后4周主要心血管事件和出血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TIMI3级血流、心电图ST段回落>50% 的发生率及LVEF高于对照组,心肌酶达峰时间和LVDd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和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有效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PCI过程中联合应用血栓抽吸术与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9年2月~2012年3月在我院因STEMI急诊入院患者130例,符合急诊直接冠脉内介入治疗条件.根据术中采取的治疗策略不同将患者分为单纯替罗非班应用组(A组)和血栓抽吸+替罗非班联合应用组(B组).观察2组患者术后即刻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术后2h心电图ST段完全回落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以心脏彩超评价术后1周及3月心功能,并随访术后3月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2组术后即刻TIMI3级血流率分别为95%和75.7% (P <0.05),术后2 hST段完全回落率分别为40%和30% (P <0.05),CK-MB峰值分别是(188±85) u/L和(266±113)u/L(P <0.05);2组术后1周心脏彩超检查测量LVEF分别为(50±8)%和(49±10)%(P<0.05),LVEDd分别为(43±3)mm和(45±5)mm(P>0.05),LVESd分别为(33±4)mm和(34±4)mm(P >0.05);2组术后3月复查心脏彩超测量LVEF分别为(51±8)%和(45 +9)%(P<0.05),LVEDd分别为(44±3)mm和(50±4)mm(P <0.05),LVESd分别为(31 ±3)mm和(38±4)mm(P <0.05).术后3月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3%和12.9% (P <0.05).结论 在STEMI患者行急诊PCI术中,血栓抽吸术联合冠脉内替罗非班的治疗策略可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心肌灌注,更有效挽救存活心肌,改善患者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16.
黄盛 《安徽医药》2013,17(7):1230-1231
目的探讨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PCI)中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使用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心功能影响。方法 2008—2012年在该院接受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127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纯介入组(n=96)和血栓抽吸+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组(n=31),比较各组术后慢血流或无复流和氮末端脑利钠肽(NT-proB-NP)浓度。术后1 h心电图ST段70%回落比率,术后7 d多普勒超声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住院期间死亡率等指标。结果与单纯治疗组比较,血栓抽吸+替罗非班组慢血流或无复流的发生率显著降低(6.5%vs 35.4%,P<0.05),最高导联sT段70%回落发生率显著升高(74.2%vs 53.1%,P<0.05);NT-proBNP浓度显著降低(426.76 ng.L-1vs 784.17 ng.L-1,P<0.05)术后1周超声提示LVEF有升高趋势(56.7%vs 55.8%,P>0.05),住院期间死亡率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EMI在PCI治疗中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可以改善心肌的再灌注水平及左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ThrombusterⅡ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冠脉内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直接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 直接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15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用ThrombusterⅡ血栓抽吸导管反复抽吸血栓后,经抽吸导管注入替罗非班至梗死相关血管(IRA),后行支架植入;B组直接行PCI治疗.比较两组心肌再灌注和临床预后.结果 A组术后2hST段回落(STR)70%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B组(76.9% vs.35.9%)(P<0.01),IRA远端血流分级高于B组(2.8±0.6 vs.2.1±0.4)(P<0.05),慢血流/无复流发生率低于B组(2.6%vs.12.8%)(P<0.01);A组术后30 d LVEF明显高于B组(0.56±0.12 vs.0.46±0.10)(P<0.05);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栓抽吸联合经冠脉内替罗非班能促进STEMI急诊PCI术后STR,改善TIMI血流和左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9月—2012年3月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94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明显血栓负荷,其中观察组48例介入治疗前给予抽吸导管及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照组46例仅行PCI术。观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在梗死血管的TIMI3级血流、术后2h ST段回落百分比、酶峰值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IRA无复流/慢血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3个月时治疗组LVEF、LVEDd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出血例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抽吸导管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心肌梗死可减少无复流或慢血流发生,改善心肌灌注,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AngioJet血栓抽吸技术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一站式”治疗的意义。方法 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收治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28例,予以AngioJet 机械血栓抽吸术联合左髂静脉PTA术(9例术中造影见左髂静脉狭窄)完成“一站式”治疗。结果 全部28例病人,手术技术成功率为100%,病人在术中可见静脉血流恢复通畅。2例出现穿刺点周围皮下淤血,13 例出现血红蛋白尿,术后无肺栓塞和死亡病例,住院日(3.9±1.1)d。结论 AngioJet血栓抽吸术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一站式”治疗中是安全、有效的,且具有卧床时间短、住院时间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延期支架植入在高血栓负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80例行PCI治疗的高血栓负荷急性STEMI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即刻支架植入治疗,观察组采用延期支架植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栓抽吸前后血栓积分与TIMI血流分级,支架植入后TIMI血流分级与心肌着色分级(MBG),住院1周内与术后3个月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抽吸前后,两组患者血栓积分与TIMI血流分级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抽吸后,两组患者血栓积分与TIMI血流分级均优于抽吸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植入后,观察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2.83±0.52)级与MBG(2.74±0.25)级均高于对照组的(2.43±0.34)、(2.02±0.14)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1周内,两组患者LVEDD与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LVEDD(49.2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