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阴火”理论由李东垣提出,阴火有“心火”“肾火”之别,本质实为相火,其本源由脾胃虚弱所致,其病机有阴火损耗元气、阴火致升降失调、阴火生内热。阴火与情志疾病关系密切,阴火亢盛影响心神,升降失调致心神烦乱、由热生烦,七情郁滞亦可致阴火亢盛。补脾胃泄阴火升阳及甘温除热、甘温生血、重镇降逆是从阴火辨治情志障碍的重要治法。现代“阴火”致病因素明显增多,从“阴火”论治情志障碍尤其是烦躁等阳性病症是一条合理思路,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 从概念讲,火为阳,与水相对,不应称“阴”,而李杲以“阴”名“火”,遂致人困惑难解。《内外伤辨惑·饮食劳倦论》中曾谓:“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此处,李氏提出:(一)“阴火”即心头;(二)“阴火”亦即相火。按心火即君火。君者,主也;相火,为其禀命于君火,故火前冠以“相”字。相者,辅也。君相于彼时以治世,君火相火,亦犹之以治身。治身之火,当属正火,而李氏“阴火”属于邪火,故所提“阴火”即心火,“阴火”亦即相火,多数人竟不知其何所指而云然。  相似文献   

3.
“阴火”理论首见于李东垣代表作《内外伤辨惑论》,现从本书中可对其理论进行辨析,是为正确理解和运用“阴火”理论治疗疾病。文章对阴火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法治则等进行了梳理总结。阴火产生病因为脾胃气虚;病机为气虚下流,清阳不升,郁而生火;病位为下焦。故根据病因、病机、病位的不同而有虚火、郁火、下焦包络之火的不同表述。但并非虚火、郁火、下焦之火就是阴火,而是同时具备上述病因、病机、病位三者,才是李东垣所谓阴火。  相似文献   

4.
李杲"阴火说"探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阴火”理论历来有不同解释,经反复分析原文,认为“阴火”是指下焦离位之邪火,乃为病理之火,与元气不两立,又称“心火”。对“阴火”诊治之法,认为病因是脾胃元气,病机是气火失调,治疗特点是甘温益气、升阳泻火。  相似文献   

5.
朱西杰教授认为胃癌前病变(PLGC)为病邪对胃黏膜长期反复损伤,导致胃黏膜缺氧增生,最终变性。辨治必须从病邪入手,将"邪"作为治疗靶点,多层次多靶点辨治,祛除病邪乃治疗关键,提出从中医学动态、发展观来认识机体病邪及变化、病邪变化与病位改变、证候转化辨证统一入手,如"旧邪"是导致胃癌前病变重要病因,关键是祛排邪毒,通下最为有效;新燥:旧邪日久,胃阴缺乏,形成新燥,宜酸甘养阴润燥;寒邪:旧邪日久,邪气内停,胃气郁遏,寒从中生胃痛不通,贵在通阳;阴火:脾胃运化失职,元气不足,阳气下陷,阴火上乘,补脾胃,泻阴火,升下陷之阳气为法,创立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益胃、升阳、散火;癌邪: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和糊剂给药,借以图缓,攻不伤正;通过辨旧邪、新邪和癌邪,祛除有形之邪;辨邪所在位置:邪在胃腑,中焦病,始终抓住一个"衡"字,无论清热泻火、攻下热结、护养胃阴、清化湿热,都以达到脾胃升降平衡,斡旋运化为目的;邪在黏膜,结合胃镜及组织检查,用质地较粘中药研成细粉,口服后附着于胃黏膜表面,防止异物损伤胃黏膜;邪在脉络,根据"久病入络"的思想提出:辛润通络、辛温通络、补益通络、搜风通络等对症方法,因势利导祛邪;最后注重医患相通,调护脾胃,谨防复发。  相似文献   

6.
正本院蔡淦教授为全国著名中医临床家、教育家、上海市首届名中医,在脾胃病诊治方面,理论经验丰富,临床疗效明显。现将蔡教授治疗脾胃病学术思想介绍如下。1治脾胃宗"补脾胃,泻阴火"李东垣认为"元气阴火"是内伤疾病的主要病机,所谓"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蔡教授认为,所谓"元气",即正气、脾胃之气。"阴火"即邪火,一般认为包括情绪变动、五志过激所产生的心火,肝气有余所产生的肝火,元气亏虚所产生的肾火,阴虚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李杲阴火理论相关文献进行查阅、整理与分析,发现近五年来,医家对“阴火”本质的研究,主要有妄动的相火,内生之火以及气虚发热三种观点。病因方面,医家大多认为阴火产生的始动因素为饮食不节、劳倦过度与七情内伤,产生的根源为脾胃亏虚和元气不足。病机方面,主要有气火失衡伴升降失常以及脏腑功能失调两种观点。症状方面,医家大多认为阴火为病,元气不足与火热亢盛之象并存。治法方面,医家大多从补脾胃、升清阳、泻阴火三个方面入手,以补中益气汤、升阳散火汤及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化裁使用。临床方面,阴火理论多运用于糖尿病、发热及消化类疾病的诊治,肺、心、肾、五官、皮肤等相关疾病亦有涉及。通过探讨李杲阴火理论的研究进展,以期达到丰富李杲学术内涵、拓展临床诊疗思路,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从中医典籍溯源相火与阴火出发,阐释蒋开平教授对相火与阴火概念、病位、病理、生理及致病特点的认识要点,进一步总结其辨析相火阴火的学术观点:对于相火与阴火致病,应基于定病位、问寒热、重脉象、辨虚实,整合相火阴火理法方药统一界面,在此基础上将相火与阴火致病凝练为阴虚火旺、阳虚火浮、相火妄动、脾胃气虚阴火上冲4种证型,结合多年临床经验,针对上述证型提出相应治法方药,并以临床实际应用举例说明,认真领悟实践,可提高临床疗效,实用价值大。  相似文献   

9.
基于李东垣“阴火理论”可探知,脾胃亏虚,元气不足,阴火内生,上冲于心,即可发为心悸,治疗可以补脾胃、升清阳及泻阴火为要,予补中益气汤治疗,为临床带来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在李东垣之前已有关于阴火的名词,阴火论是李东垣对脾胃内伤学说的延伸,故专论其阴火论理论之涵。阴火的病因与六淫外感以及饮食、起居、劳役、七情内伤有关,病机要点在于元气不足,气火失调,由此而致脾胃气虚,阴火以乘;谷气下流,肾之阴火上冲;营气虚少,心之阴火炽盛以及肝、肺阴火内生。阴火之证乃内伤热中证,其治法以"益气升阳,甘温除热"为主,兼以泻火、散火,代表方剂为补中益气汤、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和升阳散火汤。李东垣阴火论对后世有较大影响,至今仍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李东垣《脾胃论》为据,探讨李东垣提出的阴火及其理论。认为阴火是在脾胃气虚及其他内伤因素影响下导致心、肝、脾、肾、心包络所产生的内火;而已生成的阴火亦会反过来去乘脾胃,从而产生“气虚生大热”等一系列病变;治疗阴火当以补脾胃升阳气为本,兼用甘寒泻火为标;代表方为补中益气汤及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本文对东垣阴火理论的探讨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三、内生“五邪”内生“五邪”(或叫内生五变),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气血津液和脏腑等生理功能的异常,而产生的类似风、寒、湿、燥、火等外邪致病的病理现象。由于病起于内,故分别称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统称为内生“五邪”。 (一)风气内动风气内动,即是“内风”。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由于肝的机能失调而出现动摇、眩晕一类证候  相似文献   

13.
“阴火”致病理论是李东垣提出并运用于临床阐释病机、诊治疾病、遣方用药的重要理论学说。其产生机制与五脏失调密切相关。李氏重视脾胃与元气,依据五行子母关系独创“升阳散火”治法以及特色组方用药对消渴病治疗的影响一直持续至今,对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意义深远。本文就阴火理论对李东垣对消渴病的治疗思路进行剖析,并通过对消渴病机的梳理,探讨脾胃与气、火及他脏之间的密切关系,以期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内生“五邪”到底是病因还是病机,各家有不同的看法。《中医基础理论》将它专列一个章节,作为“病机”来论述:内生“五邪”,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气血津液和脏腑等生理功能失常,而产生的类似风、寒、湿、燥、火六淫外邪致病后出现的临床表现。由于病起于内,故称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统称为内生“五邪”。因此,所谓内生“五邪”不是致病因素,而是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失常所产生的综合性病机变化。  相似文献   

15.
杜洋 《山西中医》2009,25(7):1-4
金元四大家之一李杲创立脾胃学说,认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脾胃不足则内生火热之邪,即阴火,是由饮食不节,形体劳役,七情内伤所致,这种阴火内盛的病证称为“热中”。后世医家对于热中证及阴火的实质有诸多争议,影响对脾胃学说的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根据李杲医著及其他医家论述分析,热中证的实质是由于脾胃内伤,化生风、湿、热、燥邪气,致使经络营卫运行不利而产生;阴火的治疗侧重于培补中气,除热祛邪。  相似文献   

16.
蒋先伟  张瓅方 《河南中医》2020,40(6):844-846
李东垣所论之阴火,为脾胃内伤引起体内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常而产生的一种内火。病机有脾胃内伤,君火不守;脾胃内伤,相火浮越;脾胃内伤,气郁化火;脾胃内伤,阳气内伏化火;脾胃内伤,湿火相合;脾胃内伤,内燥化火。各个病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甘温除热法为阴火之治疗大法,临证根据阴火的形成机制及病情发展不同,应用不同治法,或益气升阳,补泻共用;或益气升阳,滋水伏火;或益气升阳,疏理气机;或益气升阳,疏散邪火;或益气升阳,燥湿泻火;或益气升阳,养阴泻火。用药不仅仅拘泥于甘温之品,在采用甘温之品的基础上,明确阴火的病机,随证治之。凡是扶助正气,祛邪退热之法,均可视为甘温除热法。  相似文献   

17.
阴火论是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就阴火而言,有正邪的含义及阴阳的区别,小议如下:火在人身即阳气,无处不有。五脏六腑各有自己的火,且有邪正之分。《内经》所说的“少火”即指能温养脾胃,助长元气的正常之火。它发源于命  相似文献   

18.
陶有青  杨传华 《中医杂志》2012,53(9):792-794,801
快速性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疾病,可加重原有心脏疾病,甚则导致患者突然死亡.中医将心律失常归于“心悸”范畴,对其认识逐步深入,临证辨治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综述了近年中医药抗快速性心律失常方面的相关文献,以期不断完善中医药研究思路,发挥中医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目病多火”之说,指出火有阴阳之别,内伤外感之殊。阴火多由饮食劳倦,脾胃元气虚弱所致。治疗阴火眼病,重在调理脾胃,当以益气升阳为主。并从理论上阐述和临床治验上论证了“阳升则火散”、“健脾则热除”、“补气则燥平”三个治疗论点。  相似文献   

20.
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性的新型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其特征是铁沉积与脂质过氧化的积累。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铁死亡与2型糖尿病(T2DM)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阴火理论是李杲脾胃学说的重要内容,气火失衡、阴火内生是T2DM的主要病机。铁代谢异常可能是T2DM阴火内生的重要前提,氧化应激是T2DM气火失衡的具体表现,活性氧(ROS)是气火失衡的终产物,脂质过氧化物是T2DM阴火内生的病理产物。从铁代谢、氧化应激、脂质过氧化等角度探讨T2DM气火失衡、阴火内生的病理机制,有助于丰富阴火理论的现代内涵,也有益于中医药靶向阻击铁死亡以精准化防治T2D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