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宫颈黏液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为其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西省妇幼保健院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88例宫颈黏液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88例患者中,宫颈管型70例、微小偏离型11例、肠型2例、绒毛管状腺癌5例;Ⅰ期38例(Ⅰb1期24例、Ⅰ b2期14例),Ⅱ期32例(Ⅱa期10例、Ⅱb期22例),Ⅲ期18例(Ⅲa期1例、Ⅲb期17例).宫颈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仅为28% (10/36).10例经反复细胞学检查及宫颈多点活检均未见明显异常的患者,其中7例经宫颈组织大块切除活检及宫颈管搔刮术确诊:5例为宫颈管型,2例为微小偏离型;2例经诊断性锥切确诊:1例为Ⅰ b1期宫颈管型腺癌,1例为Ⅰ b1期微小偏离型腺癌;1例Ⅰ b1期宫颈微小偏离型腺癌患者经宫腔镜下大块组织切除活检确诊.88例患者的总体5年生存率为60.0%,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治疗方式与预后有关(P值分别为0.046、0.007、0.007、0.009);多因素分析显示,仅治疗方式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P=0.013).11例宫颈微小偏离型腺癌患者中Ⅱb~Ⅲb期占7/11,而5例宫颈绒毛管状腺癌患者中Ⅱb~Ⅲb期仅1例.88例患者总体HPV感染率为65%(57/88),不同病理类型宫颈黏液腺癌的HPV感染率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宫颈细胞学检查对宫颈黏液腺癌的诊断意义不大;宫颈黏液腺癌早期容易漏诊,尤其是宫颈微小偏离型腺癌,宫颈组织大块切除活检、宫颈管搔刮术、诊断性锥切及宫腔镜检查有助于其诊断.治疗方式是影响宫颈黏液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颈神经内分泌癌(NECC)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5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1例NEC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NECC患者临床分期:Ib1期13例,Ib2期4例,Ⅱa1期2例,Ⅱa2期1例,Ⅱb期1例。病理分型:小细胞癌11例,大细胞癌1例,非典型类癌2例,混合型7例。肿瘤形态:外生型18例,颈管型1例,溃疡型1例,1例肉眼未见病灶为活检发现。21例患者中经术后病理证实宫颈深间质浸润者12例(57.1%),淋巴血管间隙浸润(LVSI)者13例(61.9%),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者9例(42.9%)。随访时间7~103个月,21例患者中复发12例(57.1%),死亡9例(42.9%),3例带瘤生存。2年累积无进展生存率为56.1%,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26个月,2年累积总生存率为73.4%,中位总生存时间为29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FIGO分期≥Ib2期、宫颈深间质浸润、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4cm是影响NEC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辅助化疗可改善预后。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和淋巴结转移与预后有关。结论:NECC是宫颈癌的一种极少见病理类型,易发生宫颈深间质和淋巴脉管间隙浸润,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差。FIGO分期、宫颈深间质浸润、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与预后相关,辅助化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宫颈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02—201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4例原发性宫颈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例均进行随访。所有病理标本均进行免疫组化测定。结果:4例患者中1例为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Ⅰb1期,1例为Ⅱa期,2例为Ⅲa期。免疫组化检测:4例患者抗黑色素瘤特异性抗体(HMB45)、S-100均为阳性,3例Vimetin阳性,2例Melan-A阳性。4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2例辅以术后化疗,1例辅以术后放疗。3例患者因术后复发及转移分别存活6,25,40个月后死亡,1例患者术后随访34个月,至今仍无瘤存活。结论:原发性宫颈恶性黑色素瘤预后差,确诊需行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测且排除全身其他部位黑色素瘤,临床采用FIGO分期,治疗规范尚未确立,目前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颈绒毛管状腺癌(VGA)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于1995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503例宫颈腺癌的病例资料,其中VGA 38例,分析患者的年龄分布、临床病理特点、预后及其影响因素。结果:VGA患者中位年龄为41.0岁(27~76岁)。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接触性出血(68.5%);IA期3例,IB期31例,IIA期2例,IIB期2例;34例患者接受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及(或)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其中1例患者发现淋巴血管间隙受累,1例卵巢转移,1例复发;2例患者放化疗后行全子宫切除术;2例患者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38例VGA与同期收治的326例宫颈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比较,发现两组的肿瘤分化程度、宫颈肌层浸润深度、淋巴脉管间隙浸润、淋巴结转移、肿瘤复发等因素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VGA的发病年龄较轻,以外生型肿瘤多见,诊断时绝大多数患者处于临床早期,肿瘤分化程度较好,浸润深度较浅,淋巴脉管间隙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少见,是预后较好的宫颈腺癌型别,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治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Ⅰ期子宫乳头状浆液性腺癌(UPSC)术后的有效补充治疗方法。方法对四川省肿瘤医院2006-2009年收治的16例Ⅰ期UPSC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患者中Ⅰa期4例,Ⅰb期8例,Ⅰc期4例,术后至少随访2年。术前确诊的11例,均进行了全面分期手术。观察组3例(Ⅰa、Ⅰb、Ⅰc期各1例),其中1例Ⅰc期术后14个月阴道残端复发,2年内无瘤生存率为66.7%。术后单纯化疗组4例(Ⅰa、Ⅰb期各2例),均无复发,2年内无瘤生存率为100%。化疗+放疗组9例(Ⅰa期1例,Ⅰb期5例,Ⅰc期3例),其中1例未行阴道近距离放疗的Ⅰc期患者术后6个月阴道残端复发,2年内无瘤生存率为88.9%。2例阴道残端复发的Ⅰc期患者经补救治疗后随访至今均健在。结论对于进行了全面分期手术的病理分期为Ⅰa期的UPSC具有良好的预后,术后可予观察,不用补充治疗。对于Ⅰb期及Ⅰc期UPSC患者,化疗及阴道近距离放疗可能会降低远处转移及阴道残端复发的风险。但因研究病例数太少,术前未确诊的5例UPSC患者未行全面分期手术,尚存在一定局限性,将来需要进行更大规模的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宫颈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妇瘤科收治的8例宫颈小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8例患者均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或接触性出血.临床分期按1994年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标准为Ⅰ b1期1例、Ⅰ b2期2例、Ⅱ b期2例、Ⅲb期3例.组织学特点为体积小的圆形或短梭形细胞,形态大小较一致,细胞质少,核深染,染色质细,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多见.7例行免疫组化染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均为阳性.3例Ⅰ b期和1例Ⅲb期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后辅助化疗(或加放疗),生存时间分别为64、22、14和6个月.2例Ⅱ b期和2例Ⅲb期患者行放、化疗,生存时间分别为25、9、10和5个月.结论 联合光镜和免疫组化法检查可提高宫颈小细胞癌诊断的准确率.治疗应采用综合治疗,尤其应重视化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宫颈鳞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Foxp3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浸润性宫颈鳞癌(FIGOⅠ期或ⅡA期,共2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1、CIN2、CIN3各20例)、宫颈HPV感染(20例)及正常宫颈(20例)组织中Foxp3的表达情况.结果 浸润性宫颈鳞癌与CIN3患者宫颈组织中Foxp3表达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清扫术治疗早期宫颈癌(Ⅰa2~Ⅰb1期)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在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行手术治疗的47例早期宫颈癌(Ⅰa2~Ⅰb1期)患者,先行腹腔镜下盆腔淋巴清扫术,术中行冰冻病理检查,如盆腔淋巴结阳性,则按传统手术方式行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旁淋巴清扫或取样+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如盆腔淋巴结阴性,则行腹腔镜下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所有患者术后如经病理证实有脉管间隙受侵、间质浸润深、盆腔淋巴结转移、宫旁组织阳性或手术切缘阳性,则加用放化疗。术后均严密随访。结果参与随访的42例患者中,1例Ⅰb1期低分化、病灶直径2cm的鳞癌患者术中冰冻提示(右侧)闭孔淋巴结有癌组织浸润,行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旁淋巴清扫+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其余41例患者均行腹腔镜下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1例Ⅰb1期低分化、病灶直径2cm的腺癌患者,术后病理诊断提示有脉管浸润。未发现宫旁浸润及手术切缘阳性的病例。盆腔淋巴结阳性、脉管浸润的2例患者术后进行了放化疗。平均随访60~84(71.33±7.77)个月,1例出现复发及可疑肺转移;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1例患者术后5年复查发现鳞状上皮癌抗原升高,但未发现复发及转移灶,其余患者未发现复发及转移。结论早期宫颈癌(Ⅰa2~Ⅰb1期)患者在盆腔淋巴结无转移的情况下行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清扫术可能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颈黏液腺癌的临床特征、诊治情况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17年11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大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例宫颈黏液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宫颈黏液腺癌患者临床分期:Ib1期3例,Ib2期3例,IIa1期3例,IIa2期2例,IVa期1例。病理分型:胃型8例,肠型4例,印戒细胞型0例。12例患者中经术后病理证实宫颈深间质(>1/2层)浸润者11例(91.7%),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VSI)者8例(66.7%),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者8例(66.7%),卵巢转移者5例(41.7%)。宫颈细胞学筛查(TCT)阳性者占42.9%(3/7),HPV筛查阳性者占66.7%(4/6),宫颈活检术确诊者占58.3%(7/12),4例漏诊,1例因盆腔包块手术中意外发现。随访时间7~161个月,12例患者中7例复发(58.3%),中位复发时间19个月(10~30个月),7例在术后12~34个月(平均22.7个月)死亡(58.3%)。结论:宫颈黏液腺癌是宫颈癌一种少见的病理类型,早期诊断困难,容易漏诊,一经诊断期别较晚,其恶性程度高,临床病程短,易发生浸润和转移,术后易复发,总体预后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术前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比(PLR)对Ⅰb1~Ⅱa2期(FIGO 2009)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PLNM)的预测价值。方法:采集2007年12月~2017年12月于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接受初始治疗为根治性手术的510例Ⅰb1~Ⅱa2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LR预测Ⅰb1~Ⅱa2期宫颈癌PLNM的最佳临界值。统计学比较PLNM阳性和阴性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可能影响Ⅰb1~Ⅱa2期宫颈癌PLNM的因素。结果:510例Ⅰb1~Ⅱa2期宫颈癌中,PLNM阳性和阴性患者分别为110例和400例。根据ROC曲线,PLR预测Ⅰb1~Ⅱa2期宫颈癌PLNM的最佳临界值为167.1,其中PLR167.1者131例,PLR≤167.1者379例。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均表明,PLR是增加Ⅰb1~Ⅱa2期宫颈癌PLNM的指标(P=0.001)。结论:术前外周血PLR是Ⅰb1~Ⅱa2期宫颈癌PLNM的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的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宫颈CINⅢ行宫颈锥切术的患者320例,采用自身对照法,对比研究宫颈锥切术和阴道镜下活检的病理结果。结果:宫颈锥切术与阴道镜下检查的病理结果完全符合者187例(58.44%),不符合者133例(41.56%)。锥切术后病理诊断级别下降者69例(21.56%),漏诊微小浸润癌60例(Ⅰa1期55例,Ⅰa2期5例)(18.75%),漏诊浸润癌(Ⅰb1期)4例(1.25%)。59例患者再次行子宫切除术,其中32例(54.24%)术后病理转阴,16例病理诊断级别降低。宫颈锥切术的主要并发症是术后出血。结论:宫颈锥切术在CINⅢ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应根据患者年龄、病变程度、切缘状态、生育要求等多方面个体化、综合考虑以决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Ⅰb~Ⅱb期菜花型或内生型宫颈癌于根治术前给予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介入治疗采用PVB方案,包括顺铂(DDP)、长春新碱(VCR)、博莱霉素(BLM)。17例Ⅰb~Ⅱb期菜花型或内生型宫颈癌,其中Ⅰb 1期3例,Ⅰb 2期6例,Ⅱa期5例,Ⅱb期3例。病理类型:鳞癌15例,腺癌2例。化疗后15例行子宫广泛根治术及盆腔淋巴清扫术,2例化疗无效而进行放疗。结果:化疗总有效率88.2%(15/17),5例肿瘤完全消退(29.4%),其中2例术后病理标本中未见残留癌,10例部分缓解(58.8%)。1例于2年后死于肺转移。最常见的副反应是轻度恶心、呕吐及轻度骨髓抑制。结论:Ⅰb~Ⅱb期菜花型或内生型宫颈癌在根治术前给予介入治疗(PVB方案)能使肿瘤缩小,宫旁组织浸润消退,为根治性手术创造条件,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中华妇产科杂志》2022,(5):361-369
目的探讨Ⅰb2和Ⅱa2期[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09年标准]子宫颈鳞癌患者行根治性手术±辅助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643例Ⅰb2和Ⅱa2期子宫颈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所有患者均行根治性手术, 术式为Querleu-Morrow新分型(Q-M分型)C2型手术, 手术范围包括子宫广泛性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术, 根据术后有无中、高危因素决定是否给予辅助治疗。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 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 (1)643例子宫颈鳞癌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0岁(45~58岁);临床分期:Ⅰb2期260例(40.4%, 260/643)、Ⅱa2期383例(59.6%, 383/643)。(2)643例行Q-M分型C2型手术的子宫颈鳞癌患者中, 574例(89.3%, 574/643)因存在术后中、高危因素给予辅助治疗。643例患者中, 184例(28.6%, 184/643)患者治疗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统计分析Ⅰa2和Ⅰb1期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其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6月期间在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治疗的117例Ⅰa2、Ⅰb1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卡方检验及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结果:117例患者中15例(12.8%)发生淋巴结转移,淋巴结未转移者102例(87.2%)。单因素分析结果:肌层浸润深度≥1/2、子宫下段受累、脉管内瘤栓阳性、肿瘤直径>2 cm、治疗前宫颈鳞状上皮抗原(SCC-Ag)水平为影响Ⅰa2和Ⅰb1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治疗前SCC-Ag≥1.5 ng/mL(OR=25.007,95%CI:2.342~250.021,P=0.008)。结论:治疗前SCC-Ag水平是影响Ⅰa2和Ⅰb1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Ⅰb—Ⅱb期手术治疗的宫颈腺癌卵巢转移的高危因素 ,并分析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 32例Ⅰb—Ⅱb期手术治疗的宫颈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 ,应用 χ2 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 4例卵巢转移的高危因素 ;应用Kaplan -Meier法及Cox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提示卵巢转移的高危因素是临床分期和盆腔淋巴结转移 ,但多因素分析没有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Cox回归提示肿瘤大小和盆腔淋巴结转移是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宫颈腺癌 ,术中保留卵巢需要慎重。  相似文献   

16.
宫颈癌是当今威胁女性健康的最常见的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每年新发病例数接近50万,死亡约27万,而且大约4/5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对于Ⅰb~Ⅱa期宫颈癌,目前的治疗方式仍然以手术为主,术后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给予辅助治疗,总体5年生存率为54%~90%~([1]).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762例Ⅰb~Ⅱa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探讨影响Ⅰb~Ⅱa期宫颈癌预后的危险因素以及治疗方式对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2009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 2009)分期标准在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1995年1月至2008年2月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244例FIGO 2009 Ⅰ期的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分析FIGO 2009分期标准在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意义.结果(1)按照FIGO 2009 Ⅰ期的分期标准,1988年的FIGO(FIGO 1988)分期Ⅰ期的患者中多数患者亚分期降低,部分FIGO 1988Ⅱa期和Ⅲa期单纯腹腔细胞学阳性患者分期降为FIGO 2009 Ⅰ期.244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中,200例FIGO 2009 Ⅰ a期患者中包含FIGO 1988 Ⅰ a期34例、Ⅰb期150例、Ⅱa期10例和Ⅲa期单纯腹腔细胞学阳性患者6例;44例FIGO 2009 Ⅰ b期患者中包含FIGO 1988 Ⅰ b期6例、Ⅰc期29例、Ⅱa期6例和Ⅲa期单纯腹腔细胞学阳性患者3例.(2)FIGO 1988 Ⅰ a期患者中低病理分级比例明显高于FIGO 2009 Ⅰ a期(p=0.003),FIGO1988 Ⅰ a、Ⅰb期患者与FIGO 2009 Ⅰ a期患者的年龄、子宫切除范围、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比例、接受放疗和化疗比例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FIGO 1988 Ⅰ a、Ⅰb期患者的复发率[分别为5.9%(2/34)和6.7%(10/150)]和病死率[分别为2.9%(1/34)和2.7%(4/150)],分别与FIGO 2009 Ⅰ a期患者[分别为6.5%(13/200)、3.0%(6/2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IGO 1988 Ⅰ a期和Ⅰb期及FIGO 2009 Ⅰ a期患者的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7.0±3.0)%、(95.3±2.1)%、(96.1±1.6)%,10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0.9±6.5)%、(90.2±3.6)%、(89.6±3.2)%;FIGO 1988 Ⅰ a期和Ⅰb期及FIGO 2009 Ⅰ a期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96.9±1.8)%、(97.9±1.2)%,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3.8±6.0)%、(95.2±2.5)%、(93.4±2.8)%,FIGO 1988 Ⅰ a期和Ⅰb期上述各种指标分别与FIGO 2009 Ⅰ a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FIGO 1988 Ⅰ c期与FIGO 2009 Ⅰ b期患者的年龄、病理分级、子宫切除范围、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比例、接受放疗和化疗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IGO 1988 Ⅰ c期与FIGO 2009 Ⅰ b期患者的复发率[分别为3.4%(1/29)和6.8%(3/44)]和病死率[分别为0例和2.3%(1/4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IGO 1988 Ⅰ c期患者的5年和10年无瘤生存率均为100%,FIGO 2009 Ⅰ b期患者分别为100%和(90.9±6.2)%;FIGO 1988 Ⅰ c期患者的5年和10年总生存率均为100%,FIGO 2009Ⅰb期患者分别为100%和(95.0±4.9)%,FIGO1988 Ⅰ c期上述指标分别与FIGO 2009 Ⅰ b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与FIGO 2009 Ⅰ b期患者相比,FIGO 2009 Ⅰ a期患者平均年龄小(P<0.01)、病理分级低(P=0.029)、接受放疗和化疗比例低(P<0.01);而两者的子宫切除范围和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IGO 2009 Ⅰ a期与FIGO 2009 Ⅰ b期患者的复发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IGO 2009 Ⅰ a期患者的5年和10年无瘤生存率及5年和10年总无瘤生存率分别与FIGO 2009 Ⅰ b期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IGO 1988 Ⅰ a期及Ⅰb期患者的预后与FIGO 2009 Ⅰ a期患者比较均无明显差异;FIGO 2009 Ⅰa期与Ⅰb期患者的预后也无明显差异,可能与Ⅰb期患者术后多接受化疗和放疗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ⅠA~ⅡB期宫颈鳞癌患者预后的相关临床高危因素。方法对2004年11月—2013年7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广泛/次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取样术的296例ⅠA~ⅡB期宫颈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6例宫颈鳞癌患者中,按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09临床分期:ⅠA期33例,ⅠB期143例,ⅡA期61例,ⅡB期59例。患者3年生存率为96%,5年生存率为87%,总体生存率为87%。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新辅助化疗、脉管内癌栓、宫颈间质浸润深度、宫旁浸润、盆腔淋巴结转移、盆腔淋巴结阳性数目与宫颈鳞癌预后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盆腔淋巴结阳性数目(P=0.003)及宫颈间质浸润深度(P=0.026)是影响ⅠA~ⅡB期宫颈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ⅠA~ⅡB期宫颈鳞癌患者若盆腔淋巴结阳性数目2和(或)宫颈间质浸润深度1/2,预后往往较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孕期妇女宫颈细胞学检查、HPV检测、活检组织病理结果及产后自然转归状况。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孕期产检及分娩病例,孕前半年未行液基细胞学(TCT)检测,孕早期或中期均进行TCT检查,结果异常者部分行人乳头瘤病毒杂交捕获Ⅱ代(HPVHC-Ⅱ)法检测,阴道镜检查及病理学检查。结果:(1)2341例孕妇中宫颈细胞学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及以上患者60例(2.56%),其中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8例(0.34%),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4例(0.17%),ASCUS48例(2.05%);细胞学异常者中25例行HPV检测,阳性18例(72%);细胞学异常者28例接受阴道镜检查,病理活检者21例;病理学结果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共13例(0.56%):CINⅠ3例(0.13%);CINⅡ2例(0.085%),CINⅢ8例(0.34%);(2)产后随访了51例,细胞学正常/炎症41例(细胞学转阴率80.4%),ASCUS8例,LSIL1例,ASC-H1例。孕期HPV阳性者,13例产后复查,4例仍为阳性,孕期与产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4)。孕期CIN11例中,产后仍为CIN6例(CINⅠ1例、CINⅡ1例、CINⅢ4例),无早期浸润癌发生。结论:(1)妊娠期宫颈细胞学异常在产后有较高的转阴率,同时妊娠期存在较高的HPV亚临床感染,产后转阴率高;(2)妊娠期CIN患者在密切随访下继续妊娠是安全的;(3)妊娠期CIN患者产后应密切随访,若产后仍为CIN应尽快治疗。  相似文献   

20.
为确定宫颈癌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后标本切片中的淋巴脉管间隙受侵(LVSI)数量能否预示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回顾分析了1991年9月~1997年5月间在LAC+USC妇儿医院经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的105例Ⅰa、Ⅰb和Ⅱa期宫颈鳞癌患者的病理切片,包括根治性手术前宫颈活检的病理切片。统计材料和术前发现来自病例记录。为区分宫颈非典型增生或微小浸润和浸润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