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宫腔镜技术在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孟跃进  杜洁华 《生殖与避孕》2006,26(5):320-320,F0003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癌早期病变特点及诊断性刮宫与宫腔镜下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宫腔镜高度疑诊子宫内膜癌者,分别采用诊断性刮宫及宫腔镜下活检,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性。结果:宫腔镜高度疑诊子宫内膜癌19例,宫腔镜下活检经病理确诊18例,镜下诊断与病理吻合率为94.74%,其中5例为无临床症状且B超检查正常者。经诊断性刮宫确诊者9例,检出率为50%,漏诊率50%(9/18)。结论: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宫腔镜下活检明显优于诊断性刮宫,尤其对早期微小的局限型子宫内膜癌病灶;诊断性刮宫和B超检查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有帮助,但不能作为排除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绝经后阴道出血是子宫内膜病变尤其是子宫内膜癌的危险信号,以往常规诊断方法是诊断性刮宫,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宫腔镜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宫腔镜直视下活检是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金标准。但盲目进行宫腔镜检查会增加宫腔感染的机会和患者的负担。我们对阴道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5mm的患者均采用宫腔镜检查,对早期发现子宫内膜病变尤其是子宫内膜癌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 2000年 5月至 2003年 12月收治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 160例, 50 ~70岁,平均 60岁,全部病例均未用激素替代疗法,合并糖尿病 4例、高血压…  相似文献   

3.
诊断子宫内膜癌唯一的方法是通过侵袭性操作获取子宫内膜组织后进行病理诊断。在中国,分段诊刮和宫腔镜是检查子宫内膜最主要的方式。分段诊刮应用广泛、操作方便、但仍有子宫内膜癌漏诊或者过低诊断的问题,如在超声辅助下操作,诊断效率有提高;宫腔镜联合直视下子宫内膜活检是最准确的子宫内膜病变检查方法。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宫腔镜操作引起的肿瘤阳性腹腔冲洗液与盆腹腔肿瘤复发和远期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4.
诊断子宫内膜癌唯一的方法是通过侵袭性操作获取子宫内膜组织后进行病理诊断。在中国,分段诊刮和宫腔镜是检查子宫内膜最主要的方式。分段诊刮应用广泛、操作方便、但仍有子宫内膜癌漏诊或者过低诊断的问题,如在超声辅助下操作,诊断效率有提高;宫腔镜联合直视下子宫内膜活检是最准确的子宫内膜病变检查方法。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宫腔镜操作引起的肿瘤阳性腹腔冲洗液与盆腹腔肿瘤复发和远期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5.
宫腔镜对子宫内膜癌诊断及癌细胞播散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早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预后的关键。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癌直视、能够定位活检、弥补了超声及诊断性刮宫的不足,同时了解病变范围及宫颈受侵情况,准确性高。宫腔镜灌流介质可能造成子宫内膜癌细胞的腹膜腔播散存有争议,但对患者的生存预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子宫腔内病变的最好手段,宫腔镜下活检用于诊断子宫内膜病变已得到公认和广泛应用。诊断性宫腔镜对纵隔子宫、子宫内膜息肉及黏膜下子宫肌瘤诊断的准确率较高,而对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的准确率较低,故需要一种方法来提高其诊断能力,窄带成像技术(nar-rowbandimaging,NBI)满足了宫腔镜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癌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因此其诊治理念也不断更新.首先.在临床诊断与分期方面,宫腔镜、超声及腹腔细胞学等检查的意义增加.宫腔镜检查有利于发现微小病灶并定位活检,已成为诊断子宫内膜痛重要手段:超声及腹腔细胞学检查对肿瘤分期及预后判断有较大意义.其次,腹腔镜手术对早期子宫内膜癌治疗显示良好应用前景:放化疗、激素治疗等辅助疗法对中晚期及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有一定疗效.最后,保留生育功能的观念不断更新.在保证治愈率前提下,尽可能保留女性生育功能已成为妇科肿瘤治疗新理念,反复子宫内膜诊刮及孕激素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已有不少报道.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癌主要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阴道超声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与诊断性刮宫和宫腔镜配合,可对诊断起到互补作用。术前磁共振成像能辅助内膜癌诊断及分期。确诊则依靠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学检查。细胞学、内膜取样及血清标志物的发展有望实现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
宫腔镜对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内膜增生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6例具有临床症状伴子宫内膜高危因素者行宫腔镜检查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宫腔镜下诊断为子宫内膜癌及可疑癌共37例(18.6%),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22例,其中19例进行了手术,术后病理报告宫颈管未受侵15例,受侵4例,与术前宫腔镜诊断符合率94.7%。术中腹水细胞学检查阴性13例,阳性1例,可疑1例。206例中经病理证实Ⅰ~Ⅲ级非典型增生12例,宫腔镜诊断分别为:可疑癌4例,子宫内膜增生3例,正常或萎缩宫内膜4例,内膜结核1例。结论:宫腔镜检查直观病灶,准确定位活检,尤其适用于早期诊断。另外宫腔镜检查能够明确病灶部位和范围,提高宫颈管术前是否受侵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宫腔镜在子宫恶性肿瘤诊治中的应用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宫腔镜检查加直视下活检诊断子宫内膜癌较超声、诊断性刮宫等方法可靠,对萎缩性子宫内膜的诊断更具优越性。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正在探索中。宫腔镜检查有促使瘤细胞腹腔内扩散的可能,是否影响患者预后尚无定论。  相似文献   

11.
宫腔镜在诊断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内膜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994年4月至1999年2月206例具有临床症状伴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行宫腔镜检查病列。结果 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癌及可疑癌37例(18.0%),经病理证实为癌者22例(10.7%),19例进行了手术,术后病理证实宫颈管受侵4例,未受侵15例,与之相比,手术前宫镜诊断符合率为94.7%。术中腹水细胞学检查15例,阴性13例,阳性1例,可疑1例。206例中经病理证实I~Ⅲ级非典型增生12例,而宫腔镜下诊断为可疑癌4例,增生4例,正常或萎缩子宫内膜3例,内膜结核1例。结论 宫腔镜检查直观病灶,准确活检,适用于早期诊断,同时明确病灶部位和范围,提高宫颈管受侵与否的诊断率,但是宫腔镜下难以区别各类型子宫内膜增生性质。  相似文献   

12.
内镜在子宫内膜癌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活检提高了子宫内膜癌诊断的准确率,可能导致癌细胞的逆行性扩散,但对预后无明显影响。宫腔镜下癌灶切除术联合孕激素治疗为有生育要求的早期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方法。腹腔镜下全面分期手术应用于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是安全可行的,且具有术中出血及术后疼痛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术后感染、盆腹腔粘连及淋巴囊肿形成少,生活质量高等优点,对患者预后无不良影响。术中举宫器的使用尚有争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不论是诊断性还是手术性宫腔镜,均出现了许多令人欣喜的革新,使其在子宫内膜疾病诊疗中的应用不断得到拓展。介绍子宫内膜病变的宫腔镜诊断新技术——窄带成像宫腔镜技术,论述子宫内膜疾病的宫腔镜治疗拓展应用,包括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宫腔镜下保守性治疗,以及宫腔镜在治疗宫腔粘连性不孕中的应用价值,最后探讨了有关子宫内膜癌细胞腹腔转移的相关循证问题。  相似文献   

14.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因此其诊治理念也不断更新。首先,在临床诊断与分期方面,官腔镜、超声及腹腔细胞学等检查的意义增加。宫腔镜检查有利于发现微小病灶并定位活检,已成为诊断子宫内膜癌重要手段;超声及腹腔细胞学检查对肿瘤分期及预后判断有较大意义。其次,腹腔镜手术对早期子宫内膜癌治疗显示良好应用前景;放化疗、激素治疗等辅助疗法对中晚期及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有一定疗效。最后,保留生育功能的观念不断更新。在保证治愈率前提下,尽可能保留女性生育功能已成为妇科肿瘤治疗新理念,反复子宫内膜诊刮及孕激素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已有不少报道。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的患者逐渐增多。有学者建议,行宫腔镜检查或诊断性刮宫,以便早期发现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绝经后无阴道出血等症状而仅B超检查发现的子宫内膜增厚的患者,宫腔镜检查或诊断性刮宫结果显示,子宫内膜的病理性变化少,恶性病变更少[1-4]。因此这部分患者是否需行宫腔镜检查或诊断性刮宫,意见尚不一致。本文通过回顾分析我院216例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患者的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比较宫腔镜、诊断性刮宫在诊断绝经期妇女子宫内膜增厚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160例绝经期妇女,其中106例患者在经阴道超声(TVS)检查后完成宫腔镜检查,另外54例患者在TVS检查后完成诊断性刮宫检查,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比较宫腔镜、诊断性刮宫诊断子宫内膜增厚病变的临床效能。结果 106例行宫腔镜检查妇女病理证实子宫内膜癌11例(10.38%),子宫内膜息肉60例(56.60%),子宫内膜增生15例(14.15%),子宫内膜萎缩11例(10.38%),其他9例(8.49%);54例行诊断性刮宫检查妇女病理证实子宫内膜癌7例(12.96%),子宫内膜息肉26例(48.15%),子宫内膜增生10例(18.52%),子宫内膜萎缩8例(14.81%),其他3例(5.56%)。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增生、萎缩的敏感性以及诊断子宫内膜癌的特异性、子宫内膜增生、萎缩的阴性预测值均高于诊断性刮宫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诊断性刮宫,宫腔镜检查绝经期妇女子宫内膜增厚病变可提高诊断效能,对病变性质判断更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绝经后子宫出血中子宫内膜癌的检出。方法 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患者84例行经阴道超声检查(TVS),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后行宫腔镜检查,对可疑病变多处活检,并以内膜厚度5mm为区分点,观察子宫内膜癌的检出情况。结果 84例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大于6mm中子宫内膜癌17例,占20.2%,通过TVS检出6例,检出率为75%。联合检查优于TVS及宫腔镜检查,其预测率分别为94.1%、97.0%、88.9%。结论 两种检查互为祢补,优于单一检查,是较准确的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子宫内膜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寻找有效诊治手段愈显重要。宫腔镜检查直观、可定位活检,已成为子宫内膜癌诊断和分期的重要手段。宫腔镜检查可提高早期子宫内膜癌诊断率,但是否引起癌细胞腹膜腔内扩散有争议。利用宫腔镜注射追踪剂探测前哨淋巴结安全可行,可为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提供新手段。宫腔镜手术微创,可保留子宫,不破坏盆腔解剖结构,不影响卵巢功能,已逐渐尝试性用于治疗有手术禁忌证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宫腔镜检查还可用于子宫内膜癌腔内放疗前准确定位、放疗后观察疗效与随访。  相似文献   

19.
宫腔镜检查对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诊断性刮宫是临床上常用的诊断内膜癌的方法。然而这种方法仍存在不少局限性。宫腔镜检查能直视宫腔及宫颈管内病灶并进行定位活检,从而为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本文就宫腔镜检查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和临床分期等方面的价值,予以概述。一、宫腔镜检查对早期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价值诊断性刮宫非直视下搔刮,有可能遗漏局部的或  相似文献   

20.
宫腔镜检查目前是对可疑患有子宫内膜癌女性的金标准检查手段。但子宫内膜肿瘤细胞有机会在宫腔镜检查过程中脱落,并随着液体流入腹腔而发生被动转移。因此,宫腔镜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应用仍存在争议。文章阐述了对可疑患有子宫内膜癌的女性,接受诊断性宫腔镜检查中肿瘤转移风险的认识,保证手术安全所需的条件,以及宫腔镜在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能力中的应用。根据目前的数据,可得出如下结论:(1)宫腔镜检查用于诊断早期子宫内膜癌是安全有效的方法。(2)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膨宫压力,以减少子宫内膜肿瘤细胞在腹腔内被动转移的风险。(3)在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宫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是保留生育能力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