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而在其术后也存在着一定概率的不孕情况.本文主要是对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对患者妊娠能力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及研究,希望对临床的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童超 《时尚育儿》2018,(5):225-226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患者行剔除术后的复发情况,并探讨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7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施以子宫肌瘤剔除手术,回顾性分析其术后复发情况,并总结相关危险因素.结果:80例子宫肌瘤患者,共有31例复发,相应占比为38.75%,单因素分析表明患者年龄结构、BMI、肌瘤大小、肌瘤个数等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多因素分析表明,患者年龄结构、BMI、肌瘤个数与肌瘤大小等是引起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的危险因素较多,包括患者年龄、肌瘤大小与肌瘤个数等均会影响患者术后复发,因而在对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剔除手术前,医护人员应当对上述各危险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总结,并在术后予以密切的随访,防止复发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情况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以2015年10月-2016年10月间我院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于患者出院后对患者展开为期12个月的随访工作,对患者的复发情况进行记录,并对患者的复发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至随访结束,76例患者中,21例出现复发情况,复发率为27.63%,经过复发患者的各项资料(包含基本资料与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患者年龄、患者BMI指数、肌瘤数量、肌瘤直径及手术后是否残留等是子宫肌瘤复发的危险因素,且经过Logistic分析,患者年龄、肌瘤个数及肌瘤直径为高危因素.结论:根据危险因素分析,临床上应对年龄≥40岁、多发性子宫肌瘤及大直径子宫肌瘤患者特别注意,避免以上因素引起的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术后复发情况与肿瘤标志物CTGF、Ang-2及CA125水平的相关性,为子宫肌瘤术后复发风险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1 月在该院实施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26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1d、术后6月及12月均行血清CTGF、Ang-2及CA125水平检测,术后6...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不孕症患者接受腹腔镜或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远期妊娠情况及影响妊娠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因子宫肌瘤导致不孕的336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子组,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及远期妊娠情况,探究影响腹腔镜手术患者远期妊娠相关因素。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105.46±28.82min)长于开腹组(94.22±24.62min),术中出血量(92.46±40.73ml)少于开腹组(133.31±33.60ml),肌瘤剔除数(1.86±1.23个)少于开腹组(2.04±1.35个)(P<0.05),两组剔除肌瘤最大直径(5.42±1.80cm、6.31±1.62cm)无差异(P>0.05)。术后随访时间腹腔镜组(30.2±9.1月)长于开腹组(29.6±11.0月),远期妊娠率腹腔镜组(58.3%)高于开腹组(47.0%)(P<0.05),两组足月妊娠、分娩方式、并发子宫破裂(0例、4例)无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腹腔镜组术前不孕时间增加,术后妊娠率降低(P=0.004)。结论:子...  相似文献   

6.
江莉 《中国妇幼保健》2018,(19):4531-4533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观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6年12月兰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手术操作时间及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NE、Ang II、ET-1水平升高(P<0.05);观察组术后NE、Ang II、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随访3个月肌瘤复发率和残留率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临床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少,且对患者血管应激反应影响小,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对250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定期进行随访和检查。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x~2检验,剂量资料用t检验,对相关因素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肌瘤个数、肌瘤大小、肌瘤位置、年龄、术前分娩次数,月经初潮年龄,体质量及术后妊娠史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得出,肌瘤大小,肌瘤个数,BMI,月经初潮年龄,年龄为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后妊娠史是复发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子宫肌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较多,对满足上述因素的患者应密切随访,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8.
杨宇  刘颖 《中国妇幼保健》2023,(23):4652-4656
目的 分析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结局影响因素,且构建个体化预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结局的列线图模型。方法 选择2018年2月—2019年7月在台州市立医院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且有生育需求的200例患者,统计患者子宫肌瘤剔除术后2年内妊娠情况,再依据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结局分成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组(29例)与未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组(77例),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构建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结局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与校准曲线验证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结局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有既往流产史、多发肌瘤、(中、重度)盆腔粘连程度均是影响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结局列线图预测模型的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880(95%CI:0.818~0.943)。绘制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结局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校准曲线,且进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校准曲线斜率接近1,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TLM)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其对术后妊娠的影响.方法 回顾2015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156例有生育要求的子宫肌瘤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组.对照组62例实施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TARM),观察组94例实施TLM手术.观察两组手术残留率,术后并发症及术后3年患者妊娠情况...  相似文献   

10.
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降低术后复发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189例符合条件的手术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跟踪随访,调查复发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随访的189例子宫肌瘤患者中,术后复发率为28.6%;术后肌瘤复发的因素包括体重指数(BMI) (OR =2.401)、手术年龄(OR=0.625)、术前孕次(OR =0.591)、术前肌瘤数量(OR =3.480)、子宫大小(OR=1.923).结论 针对这些因素,术前应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有复发危险因素的应综合考虑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赵小来 《中国妇幼保健》2021,(10):2422-2425
目的 探究腹腔镜与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应用效果及对粘连指标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组)和B组(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盆腔粘连发生率、手术前后的...  相似文献   

12.
子宫肌瘤是女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也是妇科手术最常见的原因.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要求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越来越多.该文就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的一种罕见并发症:腹腔种植,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假包膜内子宫肌瘤剔除术的预后及对生育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7月-2015年9月该院收治的337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均采取腹腔镜辅助下实施假包膜内子宫肌瘤剔除术,追踪随访观察6~48个月,评估患者预后效果,重点记录部分生育需求者最终妊娠结局情况。结果手术耗时平均(97.34±24.67)min,出血量(124.51±19.55)ml;均在术后给予抗生素用药,未发生感染肠道损伤等并发症;279例患者于术后2 d内出院;7例患者因肌瘤复发采取二次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315例(93.47%)患者盆腔疼痛症状明显缓解,仅2例患者因盆腔持续疼痛,且镇痛处理后仍伴有复发迹象,后期转行子宫切除;通过对有生育需求的149例(71例多发肌瘤、78例单发肌瘤)患者追踪观察,其中106例患者成功妊娠并完成分娩,未发生子宫破裂,新生儿Apgar评分为(9.08±0.61)分,新生儿体重(3 165±275)g。结论采取腹腔镜下假包膜内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子宫肌瘤的治疗具有操作简便、耗时短、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安全性高等优势,而假包膜的完整保留可减少神经血管损伤程度,降低病灶组织肌层损伤,提高患者后期子宫肌层创口愈合,确保生理功能的完整性,提高患者妊娠成功率,改善生育质量。  相似文献   

14.
刘小萍 《医疗装备》2015,(16):116-117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方法:选取子宫肌瘤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的肌瘤残留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及妊娠率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均可有效治疗子宫肌瘤,其中腹腔镜手术的子宫肌瘤残留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具体手术方式的选择需根据患者肿瘤的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醋酸亮丙瑞林联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凋亡调节蛋白(Survivin)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在天津市泰达医院就诊的196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微创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98例患者。微创治疗组给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在进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前3个月皮下注射醋酸亮丙瑞林,1次/月,连续治疗3个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Caspase-3、Survivin表达量。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体积和子宫肌瘤体积。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及住院时间。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_(2))及孕酮(P)水平。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腹痛、皮下水肿及肠梗阻。结果微创治疗组治疗前和治疗后Caspase-3表达量分别为(2.59±0.14)和(4.56±1.58),Survivin表达量分别为(7.84±2.14)和(5.24±1.87);联合治疗组治疗前和治疗后Caspase-3表达量分别为(2.60±0.45)和(7.41±2.84),Survivin表达量分别为(7.82±1.04)和(3.01±0.25)。治疗前,两组患者Caspase-3、Survivin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aspase-3表达量均高于治疗前,Survivin表达量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后,联合治疗组Caspase-3表达量高于微创治疗组,Survivin表达量低于微创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均低于微创治疗组,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微创治疗组相比,联合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H、FSH、E_(2)及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H、FSH、E_(2)及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后,联合治疗组LH、FSH、E_(2)及P水平均低于微创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微创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16%,联合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10%。与微创治疗组相比,联合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49,P>0.05)。结论醋酸亮丙瑞林联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体内Caspase-3、Survivin表达量,减小患者子宫体积和子宫肌瘤体积,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引流量,降低患者体内LH、FSH、E_(2)及P水平,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肿瘤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脑脊液肝素结合蛋白(HBP)、降钙素原(PCT)、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对颅内感染的诊断鉴别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北京天坛医院行脑肿瘤术的颅内肿瘤患者105例,进行脑脊液生化检查及病原菌培养诊断患者术后是否发生颅内感染,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危险因素。检测脑脊液HBP、PCT、MMP-9水平,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评估诊断价值。结果33例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手术时间≥4 h、术后留置引流时间≥24 h、术后脑脊液漏是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颅内感染诊断:脑脊液HBP≥12.86μg/L,灵敏度为93.90%,特异度为70.80%;脑脊液PCT≥0.69μg/L,灵敏度为81.80%,特异度为83.30%;脑脊液MMP-9≥102.96μg/L,灵敏度为87.90%,特异度为91.70%。治疗3 d、7 d、10 d后,颅内感染患者的脑脊液HBP、PCT、MMP-9水平逐渐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肿瘤术后颅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包括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引流时间、术后脑脊液漏,对高危患者应及早预防。脑脊液HBP、PCT、MMP-9对颅内感染有较好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南通市瑞慈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74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抽样,采用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研究组患者予以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肌瘤残留率、肌瘤复发率、术后妊娠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王海波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1):1853-1855
目的: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术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妇女263例,其中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167例(腹腔镜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96例(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及术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结果:腹腔镜组子宫肌瘤类型主要为浆膜下肌瘤,开腹组主要为肌壁间子宫肌瘤,两组肌瘤类型不同(P<0.05);最大子宫肌瘤直径开腹组为(9.0±5.3)cm,腹腔镜组(7.4±3.7)cm,开腹组大于腹腔镜组(P<0.05);开腹组剔除子宫肌瘤数目为(6.8±3.5)个,腹腔镜组(3.2±1.6)个,开腹组明显多于腹腔镜组(P<0.05);开腹组出血量为(122.6±20.9)ml,腹腔镜组为(83.2±19.8)ml,开腹组的出血量明显多于腹腔镜组(P<0.05);开腹组手术时间为(87.6±40.3)min,腹腔镜组(72.5±30.2)min;开腹组住院时间为(7.7±2.1)天,腹腔镜组(4.4±2.5)天,开腹组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腹腔镜组(P<0.05);两组术后妊娠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肌瘤残留、复发率、妊娠率均较为相近,但腹腔镜组的围术期状况明显优于开腹组。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性,41岁。因"盆腔包块4年,月经增多3年"于2009-04-26入本院。病史采集:月经周期为(4~5)d/(35~45)d,LMP:2009-03-31。2005年超声发现子宫肌瘤。1年后出现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未诊治。2009年初,经量较前明显增多,超声检查示子宫肌瘤较前明显增大。24岁结婚,丈夫体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组织抑制物-1(TIMP-1)在输卵管粘膜上皮中的表达,探讨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病理图像半定量分析方法,检测12例正常输卵管壶腹部标本、12例输卵管炎标本、6例宫内早孕标本、16例输卵管壶腹部妊娠标本中MMP-9及TIMP-1的表达情况。结果:宫内早孕组与正常组比较、输卵管炎组与输卵管妊娠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而输卵管炎组、宫内早孕组与正常组分别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输卵管妊娠组、宫内早孕组和正常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MMP-9/TIMP-1参与妊娠的生理过程,但妊娠在本实验中不是一个混杂因素;MMP-9/TIMP-1可能由于慢性炎症导致其表达失衡而参与输卵管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