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高半胱氨酸蛋白61(CYR61)、小凹蛋白-1(caveolin-1)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8月就诊的208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根据骨密度检测结果分为骨量正常组(骨密度T值>1)60例、骨量减少组(-2.5<骨密度T值≤-1)62例、骨质疏松组(骨密度T值≤-2.5)8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YR61、caveolin-1水平,采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检测骨代谢标志物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骨钙素(BGP)、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的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T2DM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CYR61、caveolin-1水平与各指标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T2DM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骨质疏松组糖尿病病程、β-CTX显著高于骨量减少组和骨量正常组,血清CYR61、caveolin-1、PINP、BGP、25(O...  相似文献   

2.
目的 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患者中针对发病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 骨质疏松组:T2DM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59例,平均年龄28-80岁;非骨质疏松组:骨密度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61例,平均年龄31-79岁.入组患者均测定糖化血红蛋白、股骨骨密度、腰椎骨密度、骨质疏松四项,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BMI)、腰椎骨密度、股骨骨密度、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25羟基维生素D(VitD),骨钙素(BGP)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及对引起股骨骨密度下降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结果 T2DM合并骨质疏松患者中股骨骨密度下降明显,伴有PINP与BGP的升高(P=0.015、0.011、0.042).骨质疏松组中股骨骨密度下降与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负相关(P=0.002、0.009);与糖化血红蛋白,β-CTX、PINP、VitD、BGP无显著相关(P值>0.05).结论 T2DM患者中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与骨质疏松症相关.  相似文献   

3.
段鹏  涂萍  吴和平 《中国全科医学》2012,(33):3830-3832
目的探讨内脂素、脂联素与中青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密度(BMD)及骨代谢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127例(T2DM组),同期将在我院体检中心及课题组社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检查血糖正常的健康者120例(对照组),两组年龄均为20~40岁。比较两组受检者的年龄、腰臀比及体质指数(BMI),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法)测定血清内脂素、脂联素水平,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L2~L4)及左股骨颈BMD,ELISA法检测血清骨钙素(BGP)及Ⅰ型胶原胶联蛋白羧基肽(CTX-Ⅰ)。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两因素间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1)两组受检者的BMI及腰臀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2DM组血清内脂素水平、腰椎(L2~L4)及左股骨颈BMD高于对照组,而脂联素、BGP、CTX-Ⅰ水平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相关分析显示,BMI、腰臀比、内脂素均与腰椎及左股骨颈BMD呈正相关(P<0.05),与BGP、CTX-Ⅰ呈负相关(P<0.05);而脂联素与腰椎及左股骨颈BMD呈负相关(P<0.05),与BGP、CTX-Ⅰ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内脂素、脂联素水平与中青年T2DM患者骨代谢、腰椎及左股骨颈BMD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率及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方法 纳入2016年1月—2019年12月中铁阜阳医院收治的120例T2DM患者(T2DM组)及200例非T2DM患者(非T2DM组),采用双能X线测定骨密度(BMD),检测骨代谢生化标志物(骨钙素、骨硬化素等).对两组患者腰椎(L1~L4)、股骨颈...  相似文献   

5.
岳斌  张巍  徐丽  郑华东  李明 《海南医学》2023,(2):185-189
目的 探究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变化与血清激素水平、骨代谢指标及血脂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11月间长庆油田职工医院收治的152例老年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骨密度水平分为骨质正常组(n=47)、骨量降低组(n=64)和骨质疏松组(n=41),比较三组患者的血液指标[钙、磷、肌酐(Cre)、血尿酸(UA)、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清激素[甲状旁腺素(PTH)、骨碱性磷酸酶(bALP)、25-羟基维生素D(25-(OH)D3)]和骨代谢指标[骨钙素(OC)、Ⅰ型前胶原-N末端长肽(PⅠNP)、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β-CTX)],同时比较三组患者的腰椎、股骨颈、髋骨及全身的骨密度;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T2DM患者骨密度与血清激素水平、骨代谢指标及血脂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T2DM患者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结果 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BMI、SBP、DBP、FBG、...  相似文献   

6.
曹晶  江霞 《医学综述》2014,(11):2078-208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密度水平及其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12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对168例T2DM患者(T2DM组)和14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组)进行腰椎(L212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对168例T2DM患者(T2DM组)和14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组)进行腰椎(L24)、股骨颈、大转子和Ward区骨密度测定,对两组骨密度水平、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发病率进行比较,并对骨密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男性T2DM患者除L2外,其余部位骨密度均低于健康组(P<0.05),女性T2DM患者除L4外,其余部位骨密度均低于健康组(P<0.05)。T2DM组中骨质疏松的发病率为49.43%,健康组为17.07%(P<0.05)。T2DM患者骨密度与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绝经年限呈显著负相关,与BMI、空腹胰岛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T2DM患者骨密度较健康组低,骨质疏松发病率较健康组高,且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绝经年限、BMI、胰岛功能均是其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定量CT(QCT)测量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椎体骨密度(BMD)与骨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7例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的临床及生化指标,所有患者均测量骨标志物,采用QCT测量T12与L1椎体BMD,取平均值。另选取200例胸部CT扫描加骨密度测量绝经后女性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与T2DM组各指标(年龄、绝经年限、空腹血糖、HbA1c及BMD)的差异及两组研究对象按不同骨量分组BMD的差异,比较T2DM组不同骨量组间年龄、绝经年限、病程、BMI、BMD及骨标志物指标的差异,分析T2DM组年龄、绝经年限及各骨标志物指标与BMD的相关性。结果:骨质疏松组中,T2DM组患者BMD小于对照组(P<0.05)。T2DM组中,骨量正常组和骨量减低组绝经年限、β-胶原特殊序列均小于骨质疏松组(P<0.05)。年龄、绝经年限、PTH、TPINP、β-胶原特殊序列、N端骨钙素与BMD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基于QCT测量椎体的BMD可以很好评估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骨量情况,同时与骨标志物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陈宇宁  魏鹏  施毕旻  钱珂  丁怡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32):3951-3955
目的 探讨绝经后女性H型高血压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标志物及炎性因子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老年科收治的绝经后女性且既往明确诊断为骨质疏松症的患者16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病情况将患者分为3组,单纯骨质疏松症患者为A组57例、普通高血压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为B组54例、H型高血压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为C组53例。测量各组患者腰椎(L1~4)、左侧股骨颈、股骨大粗隆骨密度,检测患者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C端交联肽(CTX)及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 B组和C组患者L1~4、股骨颈、股骨大粗隆骨密度较A组降低,CTX、IL-6水平较A组升高(P<0.05);C组患者L1、L2、L4、股骨颈、股骨大粗隆骨密度较B组降低,CTX、IL-6水平较B组升高(P<0.05)。结论 高血压可以增强绝经后女性破骨细胞的活性及炎性因子IL-6的表达,亦可部分增强成骨细胞的活性,但骨吸收显著大于骨形成,从而引起骨质疏松的加剧。H型高血压可以进一步增加绝经后女性破骨细胞的活性及炎性因子的表达,进而加重骨质疏松症,因此加强对H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护骨素水平,并探讨其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收集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58例和对照组25例,测定血清护骨素水平,同时检测腰椎和左侧股骨近端骨密度.根据骨密度结果将糖尿病患者分为骨量正常组、骨量减低组和骨质疏松组.结果 糖尿病组的护骨素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1).糖尿病三组间的护骨素水平无明显差别.护骨素与年龄呈正相关,与腰椎和股骨近端骨密度无明显相关.结论 没有证据显示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骨素水平与骨密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抗阻力运动(RT)对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量减少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绝经后T2DM合并骨量减少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药物治疗)和观察组(药物+RT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6个月后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6个月后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入院时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BG)、空腹C肽(FC-P)、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血钙(Ca)、血磷(P)、25-羟维生素D[25-(OH)D]、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ⅠNP)、β胶联降解产物(β-CTX)、腰椎T值、股骨颈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HDL)、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腰椎骨密度(BMD)、股骨颈BMD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FBG、HbA1c、β-CTX、腰椎T值、股骨颈T值低于入院时水平,25-(OH)D、腰椎BMD、股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水平与骨密度、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及骨质疏松性骨折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健康体检的绝经后女性206例,根据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查患者腰椎和左髋骨密度的结果,分为骨质疏松组(90例)和非骨质疏松组(116例)。测定血清GLP-1、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骨钙素、β-Ⅰ型胶原C端肽(β-CTX)、特异性骨型碱性磷酸酶(B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水平。运用骨折风险预测工具(FRAX)评估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比较两组间一般资料(年龄、绝经年龄、绝经年数、身高、体重、BMI、腰围、臀围、腰/臀及各部位骨密度值),血清GLP-1和骨转换标志物水平的差异,分析绝经后女性血清GLP-1水平与骨转换标志物、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的相关性。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与非骨质疏松组比较,骨质疏松组患者的绝经年数显著增加,体重、腰围、臀围、BMI及各部位骨密度值显著下降,年龄、绝经年龄、身高、腰/臀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骨质疏松组血清GLP-1水平显著低于非骨质疏松组,...  相似文献   

12.
张双江  冯飞  王开玉  孙海波  包利  贾璞  单建林  唐海 《重庆医学》2021,50(18):3123-3126
目的 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骨转换标志物变化情况,选择较合适的检测指标,为早期防治PMO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该院骨科50~70岁69例绝经后女性资料,根据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查患者腰椎和股骨近端骨密度的结果,分为PMO组(44例)和骨质正常组(25例).记录患者年龄、身高、体重及既往病史等,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并比较两组25羟维生素D3[25(OH)D3]、骨钙素(OC)和甲状旁腺素(PTH).分析绝经后女性骨转换标志物与骨密度相关性.结果 两组腰椎、股骨颈骨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骨质正常组比较,PMO组25(OH)D3水平更低[(22.57±10.48)ng/mLvs.(16.46±7.93)ng/mL],PTH水平更高[(35.89±13.71)mmol/L vs.(44.75±16.76)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OH)D3与腰椎骨密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25(OH)D3和PTH水平监测对PMO防治有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脂水平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探讨T2DM患者血脂干预对骨密度的可能影响。方法:选择T2DM患者231例,按性别分为2组,每组再根据血脂水平分为不同的血脂亚组。对不同性别患者的血脂指标和骨密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男性T2DM患者三酰甘油与腰椎、右髋和股骨颈骨密度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绝经后女性高密度脂蛋白与腰椎、右髋和股骨颈骨密度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P0.01)。结论:T2DM患者男性较高三酰甘油水平、绝经后女性较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可能对骨密度具有正面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双江  冯飞  王开玉  孙海波  包利  贾璞  单建林  唐海 《重庆医学》2021,50(18):3123-3126
目的 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骨转换标志物变化情况,选择较合适的检测指标,为早期防治PMO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该院骨科50~70岁69例绝经后女性资料,根据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查患者腰椎和股骨近端骨密度的结果,分为PMO组(44例)和骨质正常组(25例).记录患者年龄、身高、体重及既往病史等,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并比较两组25羟维生素D3[25(OH)D3]、骨钙素(OC)和甲状旁腺素(PTH).分析绝经后女性骨转换标志物与骨密度相关性.结果 两组腰椎、股骨颈骨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骨质正常组比较,PMO组25(OH)D3水平更低[(22.57±10.48)ng/mLvs.(16.46±7.93)ng/mL],PTH水平更高[(35.89±13.71)mmol/L vs.(44.75±16.76)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OH)D3与腰椎骨密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25(OH)D3和PTH水平监测对PMO防治有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代谢及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从2009—2011年在我院就诊的T2DM患者中选取伴骨质疏松患者32例(A组)、骨量减少患者36例(B组)、骨质正常患者31例(C组),另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D组)。比较4组受检者的体质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血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甲状旁腺素(PTH)、血钙(Ca)、血磷(P)、尿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检测A组、B组患者腰椎(L2~4)、股骨颈、三角、大转子的骨密度,分析AGEs与A组、B组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 4组受检者年龄、性别构成及AL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4组BMI、FBG、HbA1c、BGP、尿CTX、PTH、Ca、P、AGE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D、C、B、A组血清AGEs水平依次升高,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A、B组AGEs水平与ALP无直线相关性,但均与BGP及L2~4、股骨颈、三角、大转子骨密度呈负相关(P<0.05),与HbA1c、尿CTX、PTH、Ca、P呈正相关(P<0.05)。结论 T2DM伴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患者血清AGEs水平显著升高;且AGEs与T2DM伴骨质疏松、骨量减少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AGEs可能通过影响骨代谢的生化指标,进而引起T2DM患者的骨质疏松、骨量减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C-X3-C趋化因子配体1(CX3CL1)、细胞因子配体3(CCL3)、CCL4与糖脂代谢、骨密度及骨代谢标志物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内分泌二科收治T2DM患者322例,根据是否合并骨质疏松症分为骨质疏松组115例和非骨质疏松组207例,检测血清CX3CL1、CCL3、CCL4水平,以及糖脂代谢、骨代谢指标和骨密度。Pearson法分析血清CX3CL1、CCL3、CCL4与糖脂代谢、骨代谢指标、骨密度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骨质疏松组血清CX3CL1、CCL3、CCL4、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异构体5b(TRACP-5b)水平均高于非骨质疏松组(t/P=6.171/<0.001、12.551/<0.001、19.349/<0.001、13.697...  相似文献   

17.
叶惠成  刘玉华  尹镇钊 《广西医学》2016,(11):1497-1501
目的 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代谢标志物及甲状旁腺素(PTH)、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 男性T2DM患者500例,根据其第2~4腰椎、股骨颈和全髋骨的骨密度分为骨量正常组174例、骨量减少组221例和骨质疏松组105例.测定3组患者的身高、体重、空腹血糖、血钙、血磷、血清PTH、25-(OH)D3、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N-端中段骨钙素(N-MID-OT)、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P1CP)及HbA1c水平,分析各指标与骨密度的关系.结果 3组患者年龄、空腹血糖、血钙、血磷、25-(OH) D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病程、体重指数、HbA1c、BAP、N-MID-OT、T-P1NP、β-P1CP、PTH的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骨量正常组比较,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组患者体重指数、N-MID-OT和T-P1NP的水平降低,而HbA1c、BAP、β-P1CP、PTH的水平则呈升高趋势(P<0.05);校正病程与体重指数后,HbA1c与腰椎2~4、股骨颈、全髋骨部位骨密度均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P<0.05);校正前、校正后PTH水平与腰椎2~4、股骨颈以及全髋骨的骨密度均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P<0.05).校正前,25-(OH) D3水平与各部位骨密度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但校正后,其与股骨颈和髋骨骨密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BAP、N-MID-OT、T-P1NP、β-P1 CP水平与各部位骨密度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P<0.05);男性T2DM患者的25-(OH) D3与PTH、HbA1c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500例患者中,维生素D充足者占12.2% (61/500),不足者占22.2% (111/500),而缺乏者占比高达65.6% (328/500).结论 骨代谢标志物、PTH、HbA1c、25-(OH)D3等指标均与男性T2DM患者骨密度变化存在一定相关性,应综合各种因素对男性T2DM患者的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补肾法对运用芳香化酶抑制剂(AIs)进行内分泌治疗后导致骨量减少的乳腺癌患者骨密度和血清骨转换标志物的影响。方法:观察70例因AIs所致骨量减少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服用钙尔奇D片,每日1片,治疗组同时予补肾中药,每日1剂,连续治疗12个月。检测治疗前后腰椎和股骨颈BMD、骨密度T值、血清骨钙素(BGP)和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并评价用药的安全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腰椎和股骨颈BMD、骨密度T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BGP、BALP水平下降(P0.05),对照组腰椎和股骨颈BMD水平、BGP、BAL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骨密度T值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腰椎和股骨颈BMD骨密度T值水平升高(P0.05),BGP、BALP水平明显下降(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未出现有骨折等不良骨关节事件,而对照组出现1例下肢骨折事件。结论:补肾法可减轻AIs内分泌治疗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骨丢失,提高骨密度,改善骨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II型糖尿病(type II diabetes mellitus,T2DM)对老年绝经后骨密度、骨转换及骨质疏松性骨折(osteoporotic fracture,OPF)风险的影响。方法:75例老年绝经后T2DM患者和40例同年龄段的健康绝经后女性,分别记为T2DM组和健康组。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量骨密度(bone mass density,BMD)指标(股骨颈、全髋及腰椎BMD),DXA自带分析软件计算股骨强度指数(femur strength index,FSI)、截面指数(section modulus,SM)、横截面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及曲线比率(buckling ratio,BR),同时检测骨转换指标[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total procollagen Type 1 aminoterminal propeptide,P1NP)、β胶联降解产物(β-CrossLaps,β-CTX)],结合3年随访观察两组OPF发生情况。结果:DXA测量显示:T2DM组股骨颈(L1~L4)BMD、全髋BMD、腰椎BMD和股骨近端FSI、SM、CSA明显低于健康组,BR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依次=2.332、2.367、2.314、5.612、5.007、9.835、2.821,P<0.05或<0.01);骨转换检测显示:两组β-CTX水平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P1NP水平较健康组低[(43.76±18.29)ng/mL vs.(53.84±20.1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16,P<0.01)。3年随访显示:T2DM组OPF发生率为16.42%,高于健康组的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33,P<0.05),T2DM组骨折发生于髋部、脊椎处和桡尺骨远端处。结论:T2DM可能通过降低老年绝经后女性BMD和骨强度及抑制骨生成转换等途径,增加OPF发生风险,应积极采取相关措施预防OPF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测定绝经前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骨密度(BMD)和血清骨转换标志物水平,了解绝经前SLE患者中骨量减低和骨质疏松的发生率,评价血清骨转换标志物在绝经前SLE患者合并骨质疏松(O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双能X线吸收法检测76例绝经前SLE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的骨密度,罗氏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及对照者血清BGP、PINP及β-CTX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绝经前SLE患者的腰椎和股骨颈BMD明显低于健康对照者(P<0.01),绝经前SLE患者中骨量减少的发生率28.9%,OP发生率9.21%.绝经前SLE患者的血清BGP、PINP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者(P<0.05),而血清β-CTX水平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绝经前SLE患者较同龄健康女性更易发生骨量减少和OP,检测血清骨转换标志物BGP和PINP对早期预测绝经前SLE患者合并OP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