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临床医药实践》2015,(9):672-675
目的:了解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继发创伤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从术后6个月内有无创伤性脑梗死角度出发,将其划分为两组(即无创伤性脑梗死组和继发创伤性脑梗死组),对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有无蛛网膜下隙出血、糖尿病、脑疝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探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继发创伤性脑梗死的高危因素与防治策略。结果:经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继发创伤性脑梗死与颅底骨折、年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脑疝、糖尿病、低血压、蛛网膜下隙出血等因素密切相关(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低血压、脑疝属于术后继发创伤性脑梗死的独立高危因素。18例出现继发创伤性脑梗死,其中4例大面积脑梗死者颅内压呈持续增高状态,行大骨瓣减压术后治愈,另14例经由对症治疗后治愈出院。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继发创伤性脑梗死多与GCS评分、年龄、糖尿病、低血压、蛛网膜下隙出血、脑疝等因素相关,其中独立高危因素主要为低血压、脑疝,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
刘斌 《安徽医药》2016,20(11):2104-2106
目的 探索中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继发急性外伤性脑梗死(PTCI)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 选择1 108例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分析年龄、性别、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脑疝、低血压或休克、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底骨折、糖尿病、实施去骨瓣减压术等对PTCI发生的影响,并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估患者预后。结果 1 108例中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中,共有138例并发PTCI,发生率为12.45%。患者年龄、GCS评分、颅底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疝、低血压或休克、感染、糖尿病、去骨瓣减压术等因素与中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继发PTCI有密切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性别与中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继发PTCI关系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颅脑外伤继发PTCI患者预后不良率为69.56%,较无继发PTCI组患者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继发PTCI发生率高,对患者预后影响较大,而患者年龄、GCS评分、颅底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疝、低血压或休克、感染、糖尿病、去骨瓣减压术等均是并发PTCI的危险因素,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继发创伤性脑梗死(TCI)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480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TCI将患者分为TCI组及非TCI组,观察TCI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480例患者中,30例发生TCI,发生率为6.25%.临床表现包括偏侧肢体运动及感觉功能障碍,视觉功能异常,语言功能异常,头晕头痛.预后良好10例,轻度残疾6例,重度残疾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0例.单因素分析显示TCI组患者年龄≥50岁、GCS评分<8分、存在脑疝、存在低血压、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应用大剂量脱水剂的比例高于非TC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2.311 3、14.725 4、19.867 8、5.296 9、9.242 6、11.713 6,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50岁、GCS评分<8分、存在脑疝、存在低血压为颅脑损伤继发TCI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颅脑损伤继发TCI患者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特点,年龄≥50岁、GCS评分<8分、存在脑疝、存在低血压为颅脑损伤继发脑梗死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分析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0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240例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共35例(14.58%)继发脑梗死症状,经危险因素分析后,低格拉斯哥评分(GCS)以及脑挫裂伤、低血压或休克、硬膜下血肿、糖尿病、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疝等临床表现,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继发脑梗死症状的危险因素,不同的临床表现继发性脑梗死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继发脑梗死症状时,应及时进行诊断与相关治疗,以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重型颅脑损伤后发生外伤性脑梗死(posttraumatic cerebral infarction,PTCI)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671例中重型颅脑损伤头颅CT扫描的表现比较,确定是否发生PTCI。分析PTCI组与非PTCI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入院时GCS评分、低血压、脑疝等相关因素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TC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671例中,有51例(7.6%)发生PTCI。PTCI组与非PTCI组在入院时GCS评分、脑疝、致伤类型、低血压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PTCI与入院时GCS评分、脑疝、致伤类型、低血压等密切相关(P<0.05)。结论伤后早期出现低GCS评分(<12)、脑疝、恶性脑肿胀、低血压是中重型颅脑损伤并发PTCI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50例中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脑梗死患者,随机分组,对所有患者发病危险因素进行总结,Ⅰ组予以常规护理,Ⅱ组予以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病死率、满意率。结果中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包括脑疝、病情、低血压、脱水剂过量使用等。经护理,Ⅱ组治愈率、满意率明显较高,病死率明显较低,均优于Ⅰ组(P<0.05)。结论中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较多,但主要跟脑疝、病情、低血压、脱水剂过量使用相关,经优质护理,患者治愈率明显提高,病死率降低,预后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中重度颅脑损伤继发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和预后不良的相关风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6年2月间收治的226例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汇总患者在接受诊治情况和预后状态并进行分析,对其继发急性脑梗死预后不良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导致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低血压、DIC、脑疝、合并感染、入院时GCS评分低.结论 低血压、DIC、脑疝、合并感染、入院时GCS评分低是导致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中应对此类因素高度重视,做好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成人颅脑损伤后并发脑梗死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580例成人颅脑损伤患者损伤后发生脑梗死的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相关统计学分析方法分析颅脑损伤后并发脑梗死与其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580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脑梗死者32例,发生率5.5%;高龄、GCS<8分、脑疝、低血压、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脱水剂及活血药物的使用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关系(P<0.05).结论 成人颅脑损伤后脑梗死发生率高,高龄、GCS<8分、脑疝、低血压、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脱水剂及活血药物的使用为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吴俊波  杨杰 《江西医药》2014,(5):393-394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继发创伤性脑梗死(PTCI)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79例我科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将35例并发PTCI患者纳入PTCI组,其余144例纳入对照组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入院GCS评分、血压、血糖、颅骨骨折、脑疝(中、晚期,意识昏迷伴有一侧或双侧瞳孔散大)、创伤性蛛网下腔出血等一般情况以及临床因素的差异,分析引起PTCI的高危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入院GCS评分、入院低收缩压、脑疝、tSAH与重度颅脑损伤后PTCI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tSAH,低收缩压,GCS 3-5分,合并脑疝(按OR值由高至低排序)是影响PTC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SAH、低收缩压、GCS 3-5分、合并脑疝(按OR值由高至低排序)是影响PTCI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合并上述因素的患者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到积极预防及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发生的危险因素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8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分析,以便于探讨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本次研究中所选取的80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出现了脑积水,通过开展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分布、患者入院时的GCS评分、脑室中的出血情况等与患者的脑积水发生明显相关,但是患者的骨瓣减压术与脑积水的发生没有明显相关;在开展多因素的Logisticl回归分析之后,发现患者的年龄、脑室内出血及蛛网膜下腔的出血分布是脑积水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的入院GCS评分不能作为脑积水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脑室内出血及蛛网膜下腔的出血分布具有明显的关系,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积极为患者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减少患者脑积水的发生率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朱勇  张国河  朱义兵 《安徽医药》2013,17(2):270-272
目的探讨对冲性脑损伤的治疗效果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该院收入的对冲性脑损伤患者共114例,患者给予治疗,结果采用COS功能评分评价患者的预后,对比患者年龄、性别、受伤至手术时间、受伤原因、术前GCS评分、受伤部位、额颞脑挫裂伤、血肿、脑疝以及治疗方式等因素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影响对冲性脑损伤的相关因素分析中显示,术前GCS评分8分组预后不良率显著低于术前GCS评分8分组,手术治疗组预后不良率显著低于非手术治疗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中显示,GCS评分、治疗方式、患者伴有水肿、脑疝为影响对冲性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GCS评分、治疗方式、患者伴有水肿、脑疝为影响对冲性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2.
魏小川 《安徽医药》2016,20(9):1720-1722
【】目的:研究中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继发急性外伤性脑梗死(PTCI)的危险因素和预后,为临床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5月到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中重度颅脑外伤患者253例,其中39例一周内发生PTCI,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TCI的危险因素。结果:39例PTCI患者中5例死亡,6例成植物人,28例意识恢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是否合并脑疝、低血压、颅高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评分是发生PTCI的危险因素(P<0.05);入院GCS评分、合并脑疝、低血压、DIC评分、合并感染是引起PTCI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像因素(P<0.05)。结论:入院GCS评分、合并脑疝、低血压、DIC评分与PTCI有关,入院GCS评分、合并脑疝、低血压、DIC评分、合并感染与PTCI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3.
程海鸥 《安徽医药》2014,(5):882-884
目的探讨分析影响重型脑外伤后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09年8月—2012年9月在该院治疗的50例重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的年龄、颅底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疝、低血压休克、感染都是重型脑外伤后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患者的性别和手术不是发生重型脑外伤后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影响重型脑外伤后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医师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重点评估和干预,可能会降低重型脑外伤后脑梗死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创伤并发大面积脑梗死的成因及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入住我院的36例重型颅脑创伤合并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与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引起该病的因素进行探讨,然后采用外科手术对其进行治疗。结果①单因素分析结果:重型颅脑创伤并发大面积脑梗死发病与瞳孔变化、GCS评分、年龄、合并伤、围手术期血压、中线移位以及环池状态等因素有关(P<0.05);②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瞳孔散大与围手术期低血压可能是引起重型颅脑创伤合并大面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③治疗结果:12例死亡,剩余24例出院后随访2~18个月,平均(9.3±0.8)个月,恢复良好16例,8例中至重残。结论重型颅脑创伤并发大面积脑梗死的成因可能为瞳孔散大及围术期血压低;该病可能会导致进一步地重脑损害,应该对其进行早期、及时地诊断,并采取综合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  相似文献   

15.
赵刚  李桂云  杨凯  刘军 《中国药房》2012,(19):1800-1802
目的:观察川芎嗪与葛根素合用治疗外伤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90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6例静脉滴注川芎嗪100mg联合葛根素400mg,每日1次;对照组44例静脉滴注胞二磷胆碱500mg,每日1次。10d为1疗程,一共3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生活能力状态、脑梗死发生率、昏迷评分标准(GCS)评分、运动功能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生活能力状态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脑梗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后GCS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1),且治疗组提高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其运动功能的改善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中单纯外伤性脑梗死(TCI)的疗效优于合并脑挫伤、颅内出血的TCI患者(P<0.05)。结论:川芎嗪与葛根素合用治疗外伤性脑梗死疗效好,且用药安全,对单纯TCI患者的疗效好于合并脑挫伤、颅内出血的TCI患者。  相似文献   

16.
万志强 《中国医药科学》2014,(10):165-167,183
目的观察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2月150例重型颅脑损伤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75)行腰椎穿刺放液,观察组(n=75)行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引流;评估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蛛网膜下腔积血清除时间、临床预后以及脑梗死、脑积水、癫痫等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大池持续引流不仅可以有效清除蛛网膜下腔积血,而且操作简便、并发症少、预后良好,体现了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